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56
題名: 呂祖謙的舉業教學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teaching of Lu Zuqian
作者: 呂宜軒
貢獻者: 劉祥光
呂宜軒
關鍵詞: 呂祖謙
道學教育
舉業
科舉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南宋(1127-1279)科舉產生了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這種教育又被稱為舉業,是考生們平日的訓練課程。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開始,舉業的課程受到道學運動的影響,道學思想漸為主流大宗。道學思想與舉業課程之間相互作用,影響了由宋至清(1616-1909)的中國士人。在南宋,道學家自願負起改善社會的責任。他們想透過書院教育提升學生的德行,又想防止舉業對考生造成負面影響。然而很少有人注意,某些道學家曾經積極地利用舉業推廣道學並藉其實現理想。呂祖謙(1137-1181)是位帶有道學色彩的舉業教師,他提供了一套考試訓練課程。本文將分析呂氏設計的舉業教學,藉此瞭解12世紀中葉考生的訓練課程以及呂氏利用舉業課程為推廣道學所作的貢獻。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 中日韓文徵引書目
(一) 史料
不著撰人,《宋寶祐四年登科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不著撰人,《慶元黨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不著撰人,《十先生奧論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不著撰人,《羣書會元截江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方頤孫編,《黼藻文章百段錦》,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初三山方氏刊本。
王安石,《周官新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明清,《揮塵錄》,《歷代筆記叢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王治國編,趙泰甡增修,《金華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497號,共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增刊本影印。
王梓材,馮雲濠輯,《稿本宋元學案補遺》,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據清道光十八(1838)42卷本影印。
王梓材,馮雲濠輯,張壽鏞校,《宋元學案補遺》,共8冊,台北:世界書局,2002,據清道光二十(1840)100卷本影印。
王應麟,《玉海》,共8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據清光緒九年(1883)浙江書局刊本影印。
____,《辭學指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據清乾隆十七年(1752)白田草堂初刻本影印。
王懋德等修,陸鳳儀等編,《金華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498號,共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明萬曆六年(1578)刊本影印。
全祖望,《鮚埼亭集內編》,收入朱鑄禹校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收入朱鑄禹校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臺北市:鼎文書局,200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____,《伊洛淵源錄》,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____,《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14-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____,《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____,《近思錄》,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朱熹,呂祖謙,《文場資用分門近思錄》,南宋末建安曾氏刊本,
李心傳,《道命錄》,《知不足齋叢書》第251-253冊,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____,《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據《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____,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燾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共2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阮元,《重刊宋本左傳注疏附校刊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阮元聲,《東萊呂成公年譜》,收入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第7輯,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
沈藻等修,朱謹等編,《永康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528號,共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本影印。
呂希哲,《呂氏雜記》,《四庫全書珍本別輯》第2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呂祖謙,《十七史詳節》,共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少儀外傳》,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2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古文關鍵》,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左氏博議》,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左氏傳說》,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左氏傳續說》,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左傳類編》,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東萊呂太史文集》,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東萊呂太史別集》,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東萊呂太史外集》,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東萊集注觀瀾文集》,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0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東萊標注三蘇文集》,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兩漢精華》,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春秋集解》,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5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皇朝文鑑》,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2-14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詩律武庫》,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歷代制度詳說》,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麗澤集詩》,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5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麗澤論說集錄》,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2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續增歷代奏譯麗澤集文》,收入黃靈庚等點校,《呂祖謙全集》,第1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____,《精騎》,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宋婺州永康清渭陳宅刊本。
____,《論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汪應辰,《文定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據《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吳子良,《林下偶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據明《寶顏堂秘笈》本影印。
吳師道,《敬鄉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周必大,《文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林駉,黃履翁著,《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臺北:洪浩培印行,1969,據國防硏究院藏明未翻刻方圓沙分院本影印。
林駉,黃履翁著,《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林表民,《赤城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真德秀,《文章正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____,《續文章正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班固著,顔師古注,《新校本漢書並附編二種》,臺北市:鼎文書局,1997。
俞成,《螢雪叢說》,《叢書集成初編》第10冊,臺北:藝文出版社,1965。
俞文豹,《吹劍錄附外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祝穆,《方輿勝覽》,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據宋刻本影印。
____,《事文類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5-9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徐用檢修,《蘭谿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517號,共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原刊,清康熙間補刊本影印。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共8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據北平圖書館藏本影印。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出版社,1958,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袁采,《袁氏世範》,《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據《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
袁燮,《絜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據《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陸九淵,《象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章如愚,《群書考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36-9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思,《兩宋名賢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2-13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亮輯,《歐陽文粹》,《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2-11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亮,《龍川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據《金華叢書》本影印。
陳亮輯,《蘇門六君子文粹》,《文津閣四庫全書》第455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陳淳,《北溪字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____,《北溪大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傅良著,方逢辰批點,《蛟峰批點止齋論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據明成化六年(1470)朱暟嚴陵郡齋刻本影印。
____,《止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____,《永嘉先生八面鋒》,《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繹曾,《精選增入文筌諸儒奧論策學統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元刊本。
張栻,《南軒文集》,全4冊,臺北,故宮博物院,1981,據宋刊本影印。
____,《南軒集》,全2冊,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清道光年間(1821-1850)刊本。
____,《南軒論語解》,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據《通志堂經解》本影印。
脫脫,《宋史》〔新校本〕全4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黃榦,《勉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黃震,《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宋本影印。
黃宗羲著,陳金生點校,《宋元學案》,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據道光二十六年(1846)何汝霖刻本影印。
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據清同治十年(1871)涂宗瀛刻本影印。
葉適,《水心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據四部叢刊明刻黑口本影印。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2009,清光緒十一年(1885)瑞芳黃體芳刻本。
詹大和等著,裴汝誠點校,《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
劉達可,沈懷,《璧水群英待問會元選要》,《續修四庫全書》第12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南京圖書館藏明麗澤堂本影印。
熊節編,熊剛大注,《新編音點性理羣書句解》,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元建刊本。
諸自穀等修,程瑜等編,《義烏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82號,共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清嘉慶七年(1802)刊本影印。
鄭剛中,《北山文集》,全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據《金華叢書》本影印。
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
潘自牧,《記纂淵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30-9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謝枋得,《文章軌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樓昉,《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樓鑰,《攻媿集》,《叢書集成初編》第2003-2022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36,據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歐陽修著,周必大編,《文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2-11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魏天應編,林子長標注,《論學繩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全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據《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戴溪,《石鼓論語答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譚金孫,《新刊精選諸儒奧論策學統宗前集》,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據《聚珍版叢書》本影印。
薛季宣,《浪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二) 專書
孔東,《宋代東萊呂氏之族望及其貢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王一勝,《宋代以來金衢地區經濟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王水照編,《新宋學》第2輯,浙江: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王建秋,《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王德毅,《宋史研究論集:第二輯》,臺北:鼎文出版社,1972。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增訂版。
田浩,《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包弼德(Peter K.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弗洛里安・茲納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寺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
朱剛,劉寧主編,《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李弘祺編,《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統(一)中國的教育與科舉》,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6。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李伯宏,周生春主編,《江南城市工業與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全2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____,《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台灣學生出版社,2009。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昌彼得,《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出版社,1974。
柳立言編,《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與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林岩,《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發行,2006。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
____,《宋代的州縣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69。
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硏究中心編,《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輯: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硏究專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____,《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
____,《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高津孝,《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收入王水照編,《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陳安金,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崛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陳飛,《歷史的苦澀:舉子的命運》,臺北:雲龍出版社,1993。
____,《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陳茂同,《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陳弱水,王汎森主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學生出版社,1988。
____,《朱子門人》,臺北:學生出版社,1982。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程水龍,《《近思錄》版本與傳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全4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全2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
黃寬重,《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____,《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海格爾(John Winthrop Haeger)著,陶晉生等譯,《宋史論文選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賈志揚(John Chaffee),《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____,《天潢貴冑:宋代宗室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劉子健,《兩宋研究史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昭仁,《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____,《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____,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潘富恩,徐餘慶著,《呂祖謙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潘美月,《宋代藏書家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錢穆,《國史大綱》,全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____,《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局,1999。
聶崇岐,《宋史叢考》,台北:華世出版社,1986。
關長龍,《兩宋道學的命運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三) 期刊論文
小島毅,〈宋學諸派中之朱學地位〉,收入漆俠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516-528。
王宇,〈南宋科場與永嘉學派的崛起——以陳傅良與《春秋》時文為個案〉,《浙江社會科學》2 (2004.03): 151-156。
王章偉,〈宋代士族婚姻研究―以河南呂氏家族為例〉,《新史學》4.3(1993.09): 18-56。
王夢鷗,〈晚唐舉業與詩賦格樣〉,《東方雜誌》16.9(1983.03): 18-56。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史學與文化思想:司馬光對諸葛亮故事的重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1(2002.03): 165-204。
____,〈論陳亮與道學的關係―以宋刻本《圈點龍川水心二先生文粹》中的漢論為中心〉,《大陸雜誌》78.2(1989.02): 1-5。
____,〈重尋歷史上的呂祖謙〉,《大陸雜誌》91.2(1989.02): 1-12。
包弼德,〈蘇軾作品在南宋婺州研讀情況考〉,收入王水照編,《新宋學》第2輯,浙江: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頁292-308。
____,〈地方史的興起:宋元婺州的歷史和文化〉,《歷史地理》21(2006): 432-452。
____,〈論停滯與失敗—―思想意識形態與歷史:兩個初步的問題之一〉,《清華大學學報》21.2(2006): 5-16。
杜海軍,〈論呂祖謙研究中的偏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33.4(2007.07): 1-4。
宋鼎宗,〈宋儒春秋攘夷說〉,《成功大學學報(科技人文篇)》18(1983.03): 7-29。
____,〈宋儒春秋尊王說〉,《成功大學學報(科技人文篇)》19(1984.03): 1-36。
林素芬,〈呂祖謙的辭章之學與古文運動〉,《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8.2(1995.12): 145-161。
柳立言,〈南宋政治初探――高宗陰影下的孝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1986.09): 553-584。
馬愷之(Kai Marchal),〈論呂祖謙、朱熹的諫君思想與政治哲學內涵〉,收入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硏究中心編,《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輯: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硏究專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頁110-129。
浙江省武義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呂祖謙與浙東明招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梁庚堯,〈南宋的貢院〉,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24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頁239-282。
____,〈南宋教學行業興盛的背景〉,收入田慶餘等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頁559-570。
____,〈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24(1999.12): 177-224.
____,〈士人在城市:南宋學校與科舉文化價值的展現〉,收入劉翠溶,石守謙主編,《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第三屆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265-326。
____,〈宋元書院與科舉〉,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33輯,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頁49-124。
____,〈宋代福州士人與舉業〉,《東吳歷史學報》11(2004.06): 175-213。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36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頁1-65。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收入陳弱水等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頁106-123。
陳開勇,〈呂夷簡與婺州呂氏的家族佛學傳統〉,《浙江師範大學學報》32.4(2007.07): 8-11。
陳慶新,〈宋儒春秋尊王要義的發微與其政治思想(上)〉,《新亞學報》10.1(上)(1972.12): 269-368。
陳寶良,〈秀才學問與舉業文章──明代學術史一隅〉,《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2003.03): 29-50。
黃寬重,〈從和戰到南北人──南宋時代的政治難題〉,收入黃寬重,《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3-26。
甯慧如,〈朱熹論科舉〉,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33輯,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頁125-166。
鄒重華,〈宋代民間藏書與地方文化發展之關係:以四川地區為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4(2004): 33-58。
廖咸惠,〈祈求神啟――宋代科舉考生的崇科行為與民間信仰〉,《新史學》15.4(2004.12): 41-92。
劉子健,〈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的類型〉,《清華學報》2.1(1960.05): 109-129。
____,〈南宋君主和言官〉,《清華學報》8.1/2(1970.08): 340-349。
____,〈從儒將的概念說到歷史上對南宋初張浚的評論〉,收入楊聯陞等編,《國史釋論(下冊)》,臺北:食貨出版社,1988,頁481-490。
劉祥光,〈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997.12): 1-45。
____,〈印刷與考試:宋代考試用參考書初探〉,《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2000.05): 57-90。
____,〈時文稿:科舉時代的考生必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2(1996.09): 46-68。
劉海峰,〈科舉制的起源與進士科的起始〉,《歷史研究》6(2000.12): 3-16。
鄭芳祥,〈葉適《習學記言序目》論呂祖謙《宋文鑑》研究〉,《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2006.06): 209-236。
謝康倫(Conrad Schirokauer),〈論偽學之禁〉,收入海格爾(John Winthrop Haeger)等著,陶晉生等譯,《宋史論文選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四) 博碩士論文
陳佑昌,《呂祖謙《左傳》人物評論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8。
吳春山,《呂祖謙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
林文騰,《呂祖謙《皇朝文鑑》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建勳,《呂東萊的春秋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官志隆,《呂祖謙麗澤書院講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胡昌智,《呂祖謙及其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馬秀嫻,《呂祖謙之理學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許佩珊,《呂祖謙教育理論與實踐》,台中: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許修嘉,《陳亮與呂祖謙學術思想異同──思想合流契機》,台中: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愛蓮,《呂祖謙及其《東萊博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黃淑娟,《呂祖謙教育思想及其成學背景之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甯慧如,《南宋儒者的入仕與教學──特別關注道學家的重實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二、 西文徵引書目
(一) 專書
Bol, Peter Kees. 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affee, John William, and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ed.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e Weerdt, Hilde Godelieve Dominique.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Hymes, Robert Paul.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Hymes, Robert Paul, and Conrad Schirokauer, ed.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Lee, Thomas H.C., ed. The New and The Multiple: Sung Senses of the Pas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4.
Lo, Winston Wa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Yeh Shih.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es of Florida, 1974.
____.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ivil Service of Sung China: With Emphasis on Its Personnel Admistra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
Smith, Paul Jakov, and Richard Von Glahn, ed. The Su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Wilson, Thomas A. Genealogy of the Way: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s of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Walton, Linda 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二) 期刊論文
Elman, Benjamin A. “The Formation of “Dao Learning” as Imperial Ideology During the Early Ming Dynasty.” In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onventions, Accommodations, and Critques, eds. Theodore Hunter, R. Bin Wong, and Pauline Yu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8-82.
Bol, Peter Kees. “Intellectual Culture in Wuzhou ca. 1200 -- Finding a Place for Pan Zimu and the Complete Source for Compositio.” 收入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秘書處編輯,《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6,頁738-788。
____. “Examinations and Orthodoxies: 1070 and 1313 Compared.” In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onventions, Accommodations, and Critques, eds. Theodore Hunter, R. Bin Wong, and Pauline Yu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9-57.
____. “Zhang Ruyu, the Qunshu kaosuo, and Diversity in Intellectual Culture-Evidence from Dongyang County in Wuzhou.” 收入田慶餘等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頁644 -673。
____.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ocal History in Jinhua.” Ming Studies 40 (1998): 5-12.
____.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 Wuz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 no. 1 (June 2001): 37-76.
____. “Neo-Confucianism and Local Society,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y: A Case Study,” in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eds. Richard von Glahn and Paul Smith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241-83.
de Weerdt, Hilde Godelieve Dominique. “Canon Formation and Examinatio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Guwen and Daoxue Traditions.”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no.29 (1999): 93-134.
____. “Byways in the Imperial Chinese Information Order: The Dissemination and Commercial Publication of State Docume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6, no.1 (2006): 145-188.
____. “Changing Mind Through Examination: Examination Cr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6, no.3 (2006): 370-374.
____.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Lqian” Examination Teaching.” 收入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硏究中心編,《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輯: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硏究專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頁92-109。
Gardner, Daniel K. “Principle and Pedagogy: Chu Hsi and The Four Book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4, no.1 (June 1984): 57-81.
____. “Transmitting The Way: Chu Hsi and His Program of Learn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9, no.1 (June 1989): 141-172.
____. “Modes of Thinking and Modes of Discourse in the Sung: Some Thoughts on the Yü-lu(\"Recorded Conversations\")Text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 no.3 (August 1991): 574-603.
____. “Confucian Commentary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 no.2 (May 1998): 397-422.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no.2 (December 1982): 365-442.
Tillman, Hoyt Cleveland. “Ch`en Liang on Statecraft: Reflections From Examination Essays Preserved in a Sung Rare Book.”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 no.2 (December 1988): 403-431.
____. “Encyclopedia, Polymaths, and Tao-Hsueh Confucians: Preliminary Reflec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 Ju-Yu.”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no.22 (1990-1992): 89-108.
____.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üeh.” Philosophy East & West 42, no.3 (July 1992): 455-474.
____. “The Uses of Neo-Confucianism, Revisited: A Reply to Professor de Bar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4, no.1 (January 1994): 135-142.
____. “One Significant Rise In Chu-Ko Liang’s Popularity: An Impact of the 1127 Jurchen Conquest.” Chinese Studies 14, no.2 (December 1996): 1-34.
____. “Zhu Xi’s Prayers to the Spirit of Confucius and Claim to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Way.” Philosophy East & West 54, no.4 (October 2004): 489-51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01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901.pdf1.6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