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82
題名: 勝鬘夫人經之如來藏學說
On the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in the Sutra of Lion`s Roar of Queen Srimala.
作者: 陳雪萍
Chen, Hsueh Ping
貢獻者: 蔡耀明
陳雪萍
Chen, Hsueh Ping
關鍵詞: 勝鬘經
如來藏
空智
無明住地
轉凡成聖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本文以《勝鬘經》如來藏學說為探討主題,乃以「如來藏」為核心概念,簡擇文本與此相關之生命解釋及修學義理,透過概念釐清、界說與義理分析,嘗試對生命何以能轉凡成聖作出說明。關乎此有三道環節:(1) 表現為「生命」之根本理則。(2) 生死之所由及生死之可解脫。(3) 生命之得以開展乃至成佛。\n 在作法上,則扣緊此三環節而依序展開論文綱目,由此揭歷相關論題,並進行一層層之思辨與回應,從而鋪陳出《勝鬘經》如來藏學說之要義。本文各章大綱如下:\n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主題、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文獻依據、論述架構等,初步交代本文主要研究線索與申論項目。\n 第二章「文獻回顧」。將對古德註疏與現代相關研究作品進行介紹及討論,透過這部份的整理,希望能在本論文中呈現《勝鬘經》較完整之研究成果概觀,或盼由此發為後續之思辨題材與議論重點。\n 第三章「如來藏意蘊之探討」。先是透過Michael Zimmermann以及高崎直道之研究所得,大致對「如來藏」一詞理出較適切之字面意涵。繼依佛典相關教示、論說,追索並勾勒此眾生皆具之「如來藏」應何所指?另外,為接下來的討論方便,本章末後將對「藏識」一語略作介紹。\n 第四章「如來藏意蘊之開顯:由法身藏、法界藏、性淨藏之辨析以理解如來藏染淨依之性格」。本章立論有二軸線,一是借經文所示,帶出與「如來藏」同一義理脈絡之法身、法界、性淨等關鍵概念,辨析此些單詞何以能被同時使用於彼凡、聖二境殊異之說明?如關於法身之「在纏」與「出纏」。另一軸線自是由上一理路之釐清,來為「如來藏」作為生命染淨依之角色或性格進行適當解明。\n 第五章「如來藏之受染與離染」。轉入眾生染污心識以及透過修行得而去染存淨之討論。在第三章已大致對「如來藏成染或受染為藏識」之情況做了說明,本章一開始將先分析「藏識」之多重意義、階段性性格,以及與「無明住地」二者之關係,由此引介「無明住地」。繼之探討聖者對住地煩惱之去捨,即離染過程之修為與階次,是以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意生身等為關鍵法目。最後回到「如來藏之厭苦、樂求涅槃」此一眾生得以去染存淨之立基點來加以討論。\n 第六章「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修行開展」。探討勝鬘夫人所宣說直截、堅定之修行準則,即由如來藏空智之照了,謂般若波羅蜜多之修習,依此將開展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功用運行,前者謂是智用離染,後者則為悲化聚德,由此長養行者之法身慧命,而畢竟離染無住。分析此一如來藏空智之運作,由其理據、實踐以致證果,皆是切落、符應、貫徹於法住法位之緣起法則,以此而為大乘了義,是佛陀親證之聖諦義趣,確能令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
參考文獻: 一、 佛教典籍
(一) 經典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大正一冊。
《雜阿含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二冊。
《中本起經》,後漢:曇果共康孟詳譯,大正四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譯,大正六~七冊。
《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九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九冊。
《大法鼓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九冊。
《十住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十冊。
《佛說十地經》,唐:尸羅達摩譯,大正十冊。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九‧勝鬘夫人會第四八》,唐:菩提流志譯,大正一一冊。
《大寶積經卷第五‧第二無邊莊嚴會》,唐:菩提流志譯,大正一一冊。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一二冊。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一二冊。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宋:畺良耶舍譯,大正一二冊。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菩薩處胎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一二冊。
《佛說佛名經》,後(元)魏:菩提流志譯,大正一四冊。
《大方等如來藏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一六冊。
《大方廣如來藏經》,唐:不空譯,大正一六冊。
《佛說無上依經》,梁:真諦譯,大正一六冊。
《大乘密嚴經》,唐:地婆訶羅譯,大正一六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一六冊。
《入楞伽經》,北魏:菩提流支譯,大正一六冊。
《大乘入楞伽經》,唐:實叉難陀譯,大正一六冊。
《佛說不增不減經》,後(元)魏:菩提流志譯,大正一六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隋:菩提燈譯,大正一七冊。
《佛說處處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一七冊。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大正一九冊。
《大法炬陀薩(羅)尼經》,隋:闍那崛多等譯,大正二一冊。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二四冊。
《梵網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二四冊。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元:宗寶編,大正四八冊。
(二) 論典
《中論》,龍樹菩薩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三○冊。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大正三○冊。
《究竟一乘寶性論》,後魏:勒那摩提譯,大正三一冊。
《佛性論》,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三一冊。
《唯識三十論頌》,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三一冊。
《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三二冊。
二、 古德著述
隋,慧遠《涅槃經義記》,大正三七冊。
隋,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大正四四冊。
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四四冊。
隋,慧遠《勝鬘經義記》下卷(寫本殘卷),P. 2091、3308,(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民七十年)第一一四、一二七冊。《大藏新纂卍續藏經》第十九冊,即新文豐版卍續藏第三十冊。
唐,吉藏《勝鬘寶窟》,大正三七冊。
唐,吉藏《維摩義疏》,大正三八冊。
唐,吉藏《大乘玄論》,大正四五冊。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四五冊。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五○冊。
南朝梁朝,慧皎《梁高僧傳》,大正五○冊。
南朝梁朝,僧祐《弘明集》,大正五二冊。
南朝梁朝,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五五冊。
古逸部,作者不詳,《大乘無生方便門》,大正八五冊。
唐,明空《勝鬘經疏義私鈔》(又作《義疏私鈔》),《大藏新纂卍續藏經》第十九冊,即新文豐版卍續藏第三○冊。
三、 現代著述
(一) 中文
A. 專書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四○年初版、民八○年重版。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八一。
印順法師,《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收於《華雨集》第三冊,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八二。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民八九年。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一一四、一二七冊,台北:新文豐,民七○。
高崎直道等著,《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v.68),李士傑譯,台北:華宇,民七五。
李琳華編著,《如來藏識》,台北:常春樹書坊,民七九。
太虛大師,《楞伽經義記》,世樺出版,民八一年印製。
恆清法師,《佛性思想》,台北:東大發行,民八六。
中村元,《慈悲》江支地譯,台北:東大發行,民八六。
聖嚴法師,《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台北:法鼓文化,民九四(二版)。
聖嚴法師,《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台北:法鼓文化,民九五。
談錫永,《寶性論梵本新譯》,台北:全佛文化,民九五。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民九五。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台北:新文豐,民九五。
談錫永、邵頌雄,《如來藏論集》,台北:全佛文化,民九五。
松本史朗,《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蕭平、楊金萍譯,香港:經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止湖,〈甚深如來藏──《勝鬘經》>,《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頁27~2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馮煥珍,《回歸本覺: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山口益,《般若思想史》蕭平、楊金萍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B. 期刊論文
陳沛然,〈《勝鬘經》之空不空如來藏〉,《鵝湖月刊》第20卷第9期 (1995.03) 頁2~8.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 (1997. 09) 頁32~52;〈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下)〉,第12期 ( 1997.12) pp. 37~63.
古正美,〈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 (1998) 頁21~76.
楊維中,〈本淨、本寂與本覺──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印度淵源〉,《普門學報》第11期(2002.09)頁23~49.
蕭玫,〈《勝鬘經》與《楞伽經》如來藏思想之比較〉,《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13期(2002.12) 頁1~15.
蕭玫,〈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之原始義蘊〉,《正觀雜誌》第49期 (2009.06.25) 頁5~53.
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 (2003) 頁1~22.
蔡耀明,〈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5期(2008.03)頁155~190.
蔡耀明,〈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學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正觀》第44期 (2008.03) 頁205~263.
蔡耀明,〈《入楞伽經》的心身不二的實相學說:從排除障礙的一面著手〉,《法鼓佛學學報》第6期(2010.06)頁57~144.
蔡耀明,〈心態、身體、住地之可能的極致開展:以《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典藏觀音:賴鵬舉先生觀音文物收藏特輯》,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11)頁252~270.
蔡耀明,〈以心身安頓為著眼對「住地」的哲學檢視:做為佛教住地學說的奠基工程〉(截至本論文完稿以前尚未刊登)
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上)(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八卷第2/3期(2009/12、2010/03)頁1~42、1~48.
C. 博碩士論文
林穎宏,《如來藏可能面對的理論困難及其消解之道》(碩),民九四。
廖雅慧,《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碩),民九六。
(二) 日文
A. 專書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1974.
高崎直道譯,《大乘仏典‧12如来蔵系經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5.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京都:法蔵館,1988.
高崎直道,《仏性とは何か?》京都:法蔵館,1997.
早島鏡正、築島裕為(校注),《勝鬘經義疏》,收於《日本思想大系2‧聖德太子集》東京:岩波書店,1975.
雲井昭善(譯),《佛典講座10:勝鬘經》東京:大藏出版,1976.
花山信勝(校譯),《勝鬘經義疏》東京:吉川弘文館,1978.
聖德太子《義疏》、凝然《疏詳玄記》、普寂《顯宗鈔》、明空《私鈔》,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第四冊》東京:名著普及會,1987二版。
B. 期刊論文
宇井伯壽,〈《勝鬘経》の梵文断片〉,《名古屋大學文學部十周年記念論集》(1958) 頁189~210. (後收入宇井伯壽《寶性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9)
市川良哉,〈宝性論の引用經典〉,《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19卷第1號 (1970.12)頁212~216.
金治勇,〈勝鬘経義疏の本義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1號(1972.12)頁88~91.
鶴見良道,〈勝鬘經の「六識及心法智」解釈──《勝鬘宝窟》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4卷第1號 (1975.12) 頁320~323.
橫超慧日,〈中国仏教界における勝鬘経の定着〉,《仏教思想論集:奥田慈応先生喜寿記念》,京都:平樂寺,1976年,頁663~682.
藤井孝雄,〈慧遠と吉蔵の《勝鬘経》如来蔵説の解釈をめぐっ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7卷第2號 (1979.03) 頁108~109.
渡邊照宏,〈勝鬘経に現れた菩薩道――文献学的考察〉,《佛教学論集》,東京:筑摩書店,1982年,頁427~457.
藤枝晃,〈北朝における《勝鬘経》の伝承〉,《東方學報》第40冊 (1985.10) 頁228~262.
久保田力,〈勝鬘經における大力菩薩の成立〉,《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1號 (1999.12) 頁269~274.
鈴木隆泰,〈如来の出現と衆生利益を巡る思想史:特に如来蔵系経典に焦点を当て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52期 (2007.12) 頁320~285.
(三) 英文
A. 專書
Alex Wayman and Hideko Wayman, The Lion’s Roar of Queen Śrīmālā: ABuddhist Scripture on the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4.
Diana Mary Paul, The Buddhist Feminine Ideal: Queen Śrīmālā and the Tathāgatagarbha,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80.
Brian Edward Brown, “The Tathāgatagarbha in the Śrī-Mālā Sūtra and the Ratnagotravibhāga”, THE BUDDHA NATURE : A Study of the Tathāgatagarbha and Ālayavijñān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Delhi, 1991.
Michael Zimmermann,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āgatagarbhasūtra──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2002.
Diana Y. Paul, The Sutra of Queen Śrīmālā of the Lion`s Roar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Taishō volume 12, number 353))(與漢譯本《維摩經》之英譯合輯), Berkeley, Calif.(USA) :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2004.

B. 期刊論文
恆清法師, “The Significance of Tāthāgatagarbha: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Śūnyatā”, 《台大哲學論評》(1988.01) pp. 227~245.
Youru Wang, “De-Substantializing Buddha-Nature in the Tathagatagarbha Tradition,” IJFB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Field Being), Vol. 1(1), Part 2, No. 10. 2001. (網路期刊;網址為:http://www.iifb.org/site/page1005.html;見「V1P2-No10_Wang_ 1179608248372.pdf」項下)
四、 工具書
吳汝鈞《梵文入門》,台北:鵝湖出版社,民九○。
狄原雲來編,《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印行,民九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415600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60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0501.pdf1.7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