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389
題名: 「莫忘祖宗言!」:「後客運世代」面臨的「客家性」要求
\"Don`t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the cultural expectations that the post-movement generation of Hakka people has been required
作者: 廖慧娟
貢獻者: 苗延威
廖慧娟
關鍵詞: 客家認同
客家性
客家文化運動
世代差異
認同建構
Hakka identity
Hakkaness
the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興起了一波波的社會運動風潮,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族群運動成為其中的一環。客籍菁英有感於自身語言文化所處的不利地位,乃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提出訴求。二十多個年頭過去了,這些運動所造成的後果,可見的部分是官方族群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不可見的部分則在於對於客家族群認同的文化要求。這類的文化期待隱含著血緣與認同的合一性,並且對於「怎麼做才合乎客家族群身份」,也有著本質化的想像。首當其衝的便是面對這些要求的客家年輕人。\n  然而,本文並不預設客家年輕人「天生」就應該有客家認同,或者應該要對客家「建立」認同感,而是以一種社會建構的觀點,試圖去理解已經觀察到的經驗現象:社會中對於客家的文化想像,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的?而時常被這些客家文化框架要求的後生客家人,作為被框架要求的主體,他們如何去理解自身的客家經驗?透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後客運世代的客家人正處於某種歷史現實之中。他們的客家身份或輕或重地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不等的影響,而他們的客家文化認同,也沿著世代、地域的軸線而產生分歧,然而,他們現階段所面對的客家文化期待,除了是一種同質化的文化要求,同時也是一種強調傳統卻又包含突兀創新的客家建構。這些要求所形成的文化框架,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層次,也窄化了人們對於客家的想像。因此,本文認為,唯有對客家抱持著開放性的文化想像,將差異納入思考,對於後生客家人也才能有更為務實的理解。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discussions about the ways how “the Hakka” or “Hakkaness” could be or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performed ever since the Taiwan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occurred in the late-1980s. It is implied that, with certain cultural imaginations, the Hakka would develop a new form of ethnic identity. Consequently, members of the Hakka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ve often been required to live a life that meets these imaginations and expectations.\n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cultural process whereby the identity of “Hakkaness” has been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to explore how the younger Hakka members born after the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have been interacting with these constructions. A contrast between the lifestyle expected or suggested in accordance with “Hakkanes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life world experienced by the post-movement generation on the other is highlighted. Regional and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imagined” Hakka communiti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Barth, Fredrik, 1981,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Pp. 198-227 in Process and Form in Social Life. London: Routledge.
Benford, Robert D. and David A. Snow,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611-639.
Berger, Peter L. and Thomas Luckman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chor Books.
Clifford, Geertz, 1996.“Primordial Ties”, Pp.40-45 in Ethnicit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yron, 1969, Agnatic Kinship in South Taiwan. Ethnology 8: 167-182.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
Comaroff, John L., and Jean Comaroff, 1992, Of Totemism and Ethnicity. Pp. 49-67 in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Edited by John and Jean Comaroff. Boulder: Westview Press.
Domingueza, Virginia R.,1995, Invoking racism in the public sphere: Two takes on national self-criticism, Identities, Volume 1, Issue 4:325 – 346.
Dunn R. G., 1998, Identity Crises: 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 Minneapolis:University Minnesota Press.
Fuss, D. 1989, Essentially Speaking: Feminism, Nature, and Difference. New York, Routledge.
Gans, Herbert J., 1979, Symbolic Ethnicity: The Future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in Americ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ume 2, Issue 1:1 – 20.
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and Se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U.K.: Cambridge.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is .pp 149-166, in The Goffman Reader, eds. by Charles Lemert and Ann Branaman,. Blackwell Pubilishers Inc.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pp222-237, in Identity :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it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pp1-17,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s. by S. Hall and P. du Gay. London: Sage.
---------, 1996, The New Ethnicities, pp161-165, in Ethnicity, eds.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 1997, 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pp223-290, in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eds. by S. Hall . London: Sage.
Liu Jianjun, Houfeng Zheng, Jin-Xin Bei, Liangdan Sun, Wei-hua Jia, Tao Li, Furen Zhang, Mark Seielstad1, Yi-Xin Zeng, Xuejun Zhang and Jieming Chen, 2009,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 Revealed by Genome-wide SNP Vari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85(6): 775-785.
Lin M., Chu CC, Chang SL, Lee HL, Loo JH, Akaza T, Juji T, Ohashi J, and Tokunaga K., 2001, The origin of Minnan and Hakka, the so-called “Taiwanese”, inferred by HLA study, Tissue Antigen 57(3):192-199.
McAdam, Doug,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1996, Introduction: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Framing Process: Toward a Synthetic,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Social Movements, pp.1-20,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s. by Doug McAdam ,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sternak, Burton, 1968, Atrophy of Patrilineal Bonds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thnology 15(3): 293-327.
-----------------------,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Stanford U. Press.
Radhakrishnan, R., 2003, Ethnicity in an Age of Diaspora, pp119-131, in Theorizing Diaspora, eds by Jana Evans Braziel and Anita Mannu. Malden, Mass.:Blackwell Pub.
Ricoeur, Paul, 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1994,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liams, Rhys H., 1995,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Good: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Social Problems 42: 124-144.
中文部分:
Berger, Peter L. 著,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
Della Porta, Donatella & Mario Diani著,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出版。
Geertz, Clifford, 著,納日碧力戈等譯,1999,《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出版。
Hall, Stuart, 編,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Isaacs, Harold R., 著,鄧伯宸譯,2004,《族群》。台北:立緒。
Said, Edward W., 著,王志弘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Taylor, Charles, 著,董之林,陳燕谷譯,1998,<承認政治>。見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頁290-337。北京:三聯。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硏究》。臺北市:聯經。
----------,2003,《台灣客家史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尹章義撰述,鄭余鎮主修,1980,《新莊發展史》,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王志弘、沈孟穎,2010,<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台灣東南亞學刊》7(1):151-192。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2003,<徘徊在漢與非漢之間:北川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見蔣斌、何翠萍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頁59-10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俐容、楊蕙嘉,2010,<當代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國家與社會》8:157-199。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王麒鈞,2008,<台灣節慶活動的設立與舉辦-從客家桐花祭談起>。2008年台灣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台北:景文科技大學旅運管理系主辦。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1,《新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1993,《台灣客家人新論》。台北:台原。
方偉達,2004,<一片油桐花 一頁殖民史>。中國時報。5月2日。A15版,時論廣場。
朱婉寧,2005,<台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碩士論文。
江運貴,1996,《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
江明樹,1994,<打開雪眸的小說世界-評長篇《坦卡車下》>。見雪眸著《坦克車下》,頁3-13。
池永歆,2005,<地方的文化抑或模仿地方的文化-文化地理視域下的「客家桐花祭」>。《台灣文學雜誌》1:1-16。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吳明時,1997,<邊緣台獨的構框與運動參與>。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錦發,1991,<客家文化的兩面性格>。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的客家人》,頁41-43。台北:台原。
----------,1997,《流沙之坑-吳錦發中短篇小說集》。台中:晨星。
----------,2005,《青春三部曲:閣樓,春秋茶室,秋菊》。台北:聯合文學。
宋學文、黎寶文,2006,<台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文玫,2009,<「後生人」的客家經驗探究計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成果報告。網址:http://www.hakka.gov.tw/public/Attachment/012116442971.pdf。
李易蓉,1995,<台灣弱勢語族語言反抗運動之解析>。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硏究所。
李信漢,2007,<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劉恩綺,2008,<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客家研究》2(2):31-81。
李喬,1991,<客家人的政治立場>。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个客家人》,頁31-32。台北:台原出版,。
李廣均,2006,<世代差異與族群變遷--兼論「四大族群」的過去與現在>。《當代》229:20-31。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2000,<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77-158。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社。
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台灣客家認同」與其承擔團體>。見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頁370-400。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林邦文,2008,<社會運動者參與社區大學工作的實踐與定位>。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偉,2005,<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城邦文化發行。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客家風雲編輯部,1987,〈發刊詞─確立客家人的新價值〉。《客家風雲雜誌》1:1。
封國晨,2006,<「從「反貪腐倒扁運動」檢視其議題建構與框架策略」>。台北: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洪麗完,1984,<清代台中開發之研究(1683~1874)>。台北: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范振乾,2002,<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2002年客家公共事務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2006,<義民爺信仰與台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見賴澤涵、傅寶玉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361-410。台北:南天出版。
---------,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見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家委員、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合作出版。
---------,2008,<從台灣發展史看客裔之未來-從客家運動20年說起>。見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頁35-70。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縣:韋伯文化。
孫榮光,2010,<客家紀錄片與真相的還原:客家紀錄片的社會意涵與影像美學>。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研究計畫。
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1575&ctNode=1879&mp=1869。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見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台北:正中書局。
-----------,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於徐正光、彭欽清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8,<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30-39。
高木桂藏著,關屋牧譯,1991,《日本人筆下的客家》。台北:譯者。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高翊峯,2002,《家,這個牢籠》。台北:爾雅。
雪眸,1994,《悲劇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茂桂,199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硏究中心。
---------,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見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71,台北:前衛。
張維安,2008,<客家運動與台灣社會的思索>。2008年社會學年會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南投:台灣文獻館。
張耀軒,2008,<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英章,1998,<客家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22-29。
---------,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許俊湧,2005,<政見允諾的跳票與兌現-以陳水扁在兩千年大選時核四停建與客家的政見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明,1973,<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陳支平著,1998,《客家人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
------------,2006,《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安徽:黃山書社。
陳玉萍,2000,<客家族群與台灣現代文化產業>。見張維安等編,《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頁277-304。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品全,2009,<政策規劃之中觀分析>。第三屆地方自治與民主發展:2009 年縣市長選舉與地方發展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陳原,2002,《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見徐正光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305-338。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陳國偉,2005,<解嚴以來 (1987~)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6,<解嚴以來(1987~)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逸君,1998,<眾裡尋「客」千百度-一個需要重新書寫台灣族群史的時代>。見劉還月、陳逸君編,《台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頁1-40。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3。
陳運棟,1979,《客家人》。台北:聯亞。
---------,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
---------,2000,<台灣客家研究的考察>。收於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頁45-7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寶玉,2005,<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思與言》43(2):77-118。
彭文正,2005,<客家元素與收視行為結構模式探究>。《廣播與電視》24:63-91。
---------,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彭瑞金,1996,<客家文學的黃昏>。見彭瑞金編,《文學隨筆》,頁151-155。 高雄市:高市文化。
---------,2000,《驅除迷霧 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
彭鑫,1988,<掀起你的口罩來-破除廣電惡法的魔咒>。《客家風雲雜誌》13:13-17。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硏究所博士論文。
曾逸昌,2003,《客家概論》。苗栗頭份鎮:編者著。
黃子堯,2006,《台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北:愛華。
黄惠禎,2010,<母土與父國:李喬《情歸大地》與《一八九五》電影改編的認同差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0:183-210。
黃葳威、李佳玲,2005,<客家電視頻道文化行銷模式探討>。2005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多元文化的想像與再現」。台北:台灣大學。
黃儀冠,2007,<母性鄉音與客家電影敘事: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客家研究》2(1):59-96。
楊長鎮,1993,<羅香林的客家論述>。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台灣客家人新論》,頁85-89。台北:台原出版。
--------,2006,<台灣客運VS.中原客運─國族重構下客家運動的兩條「路線」>。2006年台灣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2007,<族群關係篇>。見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家委員、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合作出版。
楊國鑫,1988,<客家話在台灣>。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事協會編,《新个客家人》,頁176-184。台北:台原出版。
楊聰榮,2005,〈從族群關係史看台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台灣史學雜誌》1:123-141。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
---------,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廖經庭,2007,<BBS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PTT 「Hakka Dream」版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257-293。
廖晨佐,2008,<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2008,<族群人際傳播與族群電視消費在族裔認同建構中扮演之角色:以客家電視台與客家族群為例>。2008年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蔡采秀,2006,<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台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見賴澤涵、傅寶玉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109-157。台北:南天出版。
蔣斌、何翠萍編,2003,《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坤城,2006,<台灣反核運動的構框-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個案分析(1988-1995)>。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鄭瑞貞,2000,<客家山歌歌詞的內涵、藝術表現手法和音樂特性>。見徐正光編,《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405-429。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黎淑慧,2003,<客家人與福佬族的互動-從福佬客談起>。《白沙人文社會學報》2:235-252。
劉平,2003,《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盧嵐蘭,2008,<客家、現代性、與重新脈絡化>。「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暨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蕭新煌、黃世明,2008,<台灣政治轉型下的客家運動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見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等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台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創刊號:167-212。
---------,2008,<食物的文化經濟與農鄉發展: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個案比較>。《農業推廣學報》24:45-72。
薛雲峰,2008,<「義民史觀」之建構:析論台灣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戰爭中之義民軍統領丘逢甲與吳湯興>。《國家發展研究》8(1):43-90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謝俊逢,2000,<從客家傳承音樂看客家人>。見徐正光編,《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379-404。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鍾春蘭,1991,<娶妻當娶客家妻>。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編《新的客家人》,頁127-130。台北:台原。
鍾肇政,1991,<邁向光明未來>。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編《新的客家人》,頁19-21。台北:台原。
---------,1991,<硬頸子弟,邁步血前>。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編《新的客家人》,頁26-28。台北:台原。
鍾鐵民,1991,<客家精神?>。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編《新的客家人》,頁46-49。台北:台原。
魏玓,2007,<公共廣電的管制問題----並試論我國公共廣電集團與NCC之(可能)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3-25。
羅香林,1981[1933],《客家研究導論》,台北:眾文出版。
羅烈師,1999,<台灣地區客家博碩士論文評述:1966 - 1998>,《客家文化研究》通訊,6月,第二期,頁117-137。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1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文化教育。
相關報導:
中央社社稿,2009,<星研究:漢族基因南北有別,東西無差>。11月27日。
中國時報,1998,<人物側寫-羅律煌在基隆奠基,入主聯成跌一跤,打破「養老」夢>。11月1日。
中國時報,1998,<北埔膨風賽嬉說眾名人,程泉、黃義交好戲碼逗得觀眾東倒西歪>。7月12日。
中國時報,2004,<客家挺扁嘉年華>。3月15日,北縣新聞,C2版。
中國時報,2007,<人物側寫-不怕出身低,黃展富歷練豐富>。9月13日,台東教育,C1版。
自由時報,2009,<台灣族群也來自南島、東南亞>。12月15日,A13版,生活新聞。
聯合報,2004,<客家義民祭,大豬公展示掀高潮>。8月7日,17版,台北焦點。
聯合報,2010,<客家基本法三讀,明定客家節,紀念不放假>。1月6日,A11版,綜合。
相關網址: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全國資訊網。網址: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
訪談紀錄稿:
賴澧娟,訪談紀錄稿H1
詹傑莊,訪談紀錄稿H2
卓堂生,訪談紀錄稿H3
曾文若,訪談紀錄稿H4
溫宗妮,訪談紀錄稿H5
潘山卓,訪談紀錄稿H6
許仁芬,訪談紀錄稿H7
何亮真,訪談紀錄稿H8
洪遠生,訪談紀錄稿H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625401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254016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6101.pdf1.9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