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402
題名: 社會工作碩士班研究生實習內涵之研究─期待與實際之間
A study on field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graduate students-between learning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作者: 廖偉迪
Liao, Wei Ti
貢獻者: 宋麗玉
Song, Li Yu
廖偉迪
Liao, Wei Ti
關鍵詞: 社會工作實習教育
期望落差
實習收獲
社會工作專業知情行意向
網路調查
social work field education
learning gap
gains from practicum
attitudes toward social work profession
web surve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十月-2011
摘要: 社會工作實習教育使學生有機會將在課堂所學的概念、原則、理論、方法活用在實習所遇到的真實案例之中,是最能將技術、知識與價值整併的學習方式。過往文獻指出碩士班的學生自我期待與主動性較高,機構督導與學校督導之要求也較高,然而,碩士班研究生對於主體高度之期待與實際實習之間是否存在落差?若有實習期待落差,對於實習收獲與對社會工作專業知情行意向之影響為何?而實習期待落差、實習收獲與社會工作專業知情行意向又受到哪些因素影響而加劇或削減?\n\n 為探討此一問題,本研究以網路問卷為主,紙本問卷為輔,調查國內15間將社會工作列為必修課程之研究所,以社會工作碩士班二年級以上,有過碩士班實習經驗之研究生為調查對象,共回收185份有效問卷。透過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檢定,再由階層迴歸與路徑分析建構實習期待、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之路徑圖。分析結果如下:\n\n一、超過半數的碩士班實習生有實習期待落差的經驗,除了事務或庶務的工作顯示實際接近或大於期望,其餘各項實習項目皆存在期待落差。\n二、實習期望落差會因實習前是否到機構拜訪以了解該單位的實習相關訊息、機構督導學歷、實習生對先前實習經驗整體評價與學生身分而有所不同。\n三、實習收獲主要受到實習期待落差之影響,另外,實習收獲隨著與機構督導的關係、是否有訂定書面的實習契約、學生身份、先前實習經驗整體評價、機構督導學歷、實習前是否至機構拜訪而有所不同。\n四、對社會工作專業的知情行意向隨著與學校督導的關係、實習前是否請教同學相關的實習資訊、組織氛圍、實習地點、機構督導學歷而有所不同。\n\n據此,本研究針對實習生、實習機構、學校、專業教育組織提出以下建議:\n一、對碩士班研究生,建議實習前可至機構走訪,以瞭解實習機構之概況與實習機構內容;其次,可在實習前找尋合適的社會工作機構兼職,以增加工作經驗以及實習機會;每次實習前應調整心態,使過去經驗成為收獲之基石;選擇不同的實習領域和工作方法,以免因噎廢食;在實習期間積極而主動的溝通,並參與最後的實習評估。\n二、對於實習機構,建議機構透過良性溝通、實習計畫的討論、實習契約的簽訂以降低實習生的期望落差;其次,機構督導應配有較有意願、社會工作專業背景之督導進行實習督導;而督導教學方式應配合實習生適性發展,參考國內外採行之實習督導教學方法。\n三、學校部分,可考慮安排人力負責與實習機構之接洽事宜,學校督導應適時拜訪機構及早發現機構與實習生之間的落差;學校應主動釋出相關訓練機會,使學校與機構督導的互動更加密切;學校可開拓周遭的社區資源,以建立學校和機構或社區的合作模式,創造碩士班研究生的優質實習機會。\n四、社會工作教育專業組織與各教學單位可適時創造議題,鼓勵專業教育與實習教育的相關研究;其次,亦應與實務界、學生共同討論國內實習教育標準的訂定及評估方式,以培養出才情兼備、知行合一的社會工作研究生人才。
Social work practicum could play a role i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MSW graduate students,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field instructors all have high expectation on how much the MSW students will learn from the process .\n\nThis study aimed at examing 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of practicum period from a viewpoint of MSW graduate students. Moreover, whether the gap would impact the gains from practicum and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 was what author concerned. Thu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MSW graduate students who had done practicum during graduate study period. Internet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pture the experiences of this population. Total 185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ele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alyses, the study findings are as follow:\n\n1.More than one-half graduate students experienc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at prior practicum. Besides, the gap existed in almost all of the social work fields except general affairs.\n2.The learning gap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tor of the gains from practicum. Independent variables as “to visit institution before practicum”,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field instructors”, “evaluation of prior practicum experience”, and ”student statu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xpectation gap.\n3.The gains from practicum were correlated with “relationship with field instructor”, “whether sign the practicum contract”, ”student status”, “evaluation of prior practicum experienc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field instructor”, and “to visit institutiton before practicum”.\n4.Independent variables as “relationship with school instructors”, “asked schoolmates for practicum-related information”, “institutional climate”, “field locations”, and”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field instru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attitudes towar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n\nFindings of the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for graduate students, field institutions, schools,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dvanced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內政部、教育部(1971)。內政部教育部社會工作教學做研討會總報告。臺北市:內政部、教育部同編。
王卓聖(2003)。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研究,1950-1997。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王玫玉(2002)。醫師的誕生─實習醫師社會化過程之值性研究。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貞(1999)。新進人員角色期望對其工作行為之影響 — 並檢驗「與主管關係」及「與同事關係」之干擾效果。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琳智(2005),新進人員的期望落差、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社會化干擾效果之探討。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及其應用。台北縣:威仕曼。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2010年1月「台灣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史柏年、侯欣(2003)。社會工作實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白倩如、丁慈柔、李仰慈(2010)。社會工作系學生專業社會化、專業認知與專業承諾相關性之研究。發表於CHANGE─變遷社會下的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研討會。
任筱立、廖仁傑、李奕賢(2004)。如何經由縮減PZB Gap Model中之五個缺口以帶動服務品質之提升。品質月刊,第40卷,第4期,頁65-69。
朱偉志(1999),香港社會工作本土畫藍圖再檢視。收錄於何潔雲、阮曾媛琪編,邁向新世紀: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新趨勢,頁414-440。香港:八方文化創作室。
江明修、梅高文 (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6-12。
江柏毅(2007)。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因應。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伶娟(2001)。病患對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策略性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吳毓婷(2004)。保護業務社工員的專業才能裝備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呂寶靜(2002),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路─邁向實務、教育、研究之整合。收錄於呂寶靜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頁566-584。台北市:巨流。
呂寶靜(2010)。眺望2020年台灣社會工作人力發展趨勢。發表於「因應風險社會—社會工作的終身專業成長」研討會。
李易駿(2009)。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李翠萍(2005)我國社會福利政策執行與政策議題倡導網絡之分析,經社法制論叢,35, 頁71-107。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
沈慶盈(2002)。專業工作選擇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歷程之研究---以實踐大學、東吳大學社工系四年級學生為例,實踐學報,第33期,頁93-127。
沈慶盈(2010)。社會工作學生良好實習經驗之探究。發表於CHANGE─變遷社會下的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研討會。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碩樑(1999)。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服務品質內涵建構與實證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鴻玲(譯)(1998)。組織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Charles Perrow著)
林武雄(譯)(2000)。社會工作個案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Betsy S. Vourlekis, Roberta R. Greene[eds], 1998)
林桂碧(1987)。台灣社會工作實習問題之探討。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11期,頁337-357。
林淑玉(2009)。高風險家庭方案服務品質評估-以雲林縣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章榜(2007)。高中學生知覺父母期望─價值信念對運動涉入的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1),頁81-92。
林勝義(2010)。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兼論其社工實務(三版)。台北:五南。
林萬億(1991)。社會工作的擴散與本土化—概念與論題。社會工作學刊,15-31。
林萬億(1998)。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五南。
林萬億(2010)。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發表於CHANGE─變遷社會下的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研討會。
林萬億、沈詩涵(2008)。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術的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頁219-280。
林語堂(譯)(1976)。賣花女。臺北市:精益書局。
林懿德(2001)。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策略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子玲(2003)。我國高等教育服務品質差距分析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進忠(2010)。社會工作實習督導模式的本土建構-批判教育學理念的引入。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頁35-40。
施教裕(1993),社會福利事業之變遷與社會工作教育之因應。社區發展季刊,第61期,頁9-15。
胡慧嫈(1992)。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習實習機構安置條件現況調查—以八十學年度實習機構為例。當代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163-189。
胡慧嫈(1993)。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三課程教學與學習情形評估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范梅英、戴幼兒、徐永德(2008)。境外實務工作訓練的檢視與探索。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147-163。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孫健忠、賴兩陽、陳俊全(譯)(2006)。人群服務組織管理。台北:雙葉。(Peter M. Kettner, 2002)
孫燕美(1991)。社會工作學生學習經驗之評估研究-從學習動機、自我概念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徐永德(2008)。社工教育評核的再思。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183-20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高迪理、尤幸玲(譯)(2003)。社會工作實習:學生指引手冊。臺北市:雙葉。(Charles, R. H., & Cynthia L. G., 2001)
張兆球、蘇國安、陳錦漢(1999)。活動程序─計畫、執行和評鑑。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張美香、王麗幸、賀力行、陳坤志(2006)。大專院校學生教育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連分析。中華管理學報,第七卷,第一期,頁125-142。
張苙雲(1986)。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菡琤(2004)。實習情境對實習生專業承諾之影響-以餐旅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愛娥(2008)。在境學習:在實務場地的教與學。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115-129。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梁祖彬(1996)。社會策劃。收錄於甘炳光等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頁223-243。台北市:五南。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收錄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書局。
莫慶聯、甘炳光(1996)。社會行動。收錄於甘炳光等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頁175-221。台北市:五南。
莫藜藜(2007)。台灣社會工作學科教育的發展與變革的需求。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30-47。
許展耀(2005)。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以 1990-2003 年碩博士論文分析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祖維(2007)。解構「專業」:社工系大學畢業生離開社會工作的歷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臨高、莫黎黎(譯)(2000)。團體工作實務。臺北市:雙葉。(Ronald W. Toseland, Robert F. Rivas., 1998)
陳圭如(1989)。社會工作學生對實習課程滿意度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更新(2004),社會工作管理的道德基礎。收錄於賀玉英、阮新邦編,詮釋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香港:八方文化創作室。
陳武宗、張玲如(2007)。社會工作專業組織治理、繼續教育及國際接軌。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48-66。
陳若平、張祐綾等(譯)(200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湯姆生出版。(Allen Rubin &Earl R. Babbie, 2003)
陳榮亮(2008)。從社會服務機構的角度看社工教育。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203-210。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麗欣(2004)。台灣社工勝任能力與社工教育課程現況之研究。發表於社會工作教育新趨勢:社會工作勝任能力與社工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
陳麗欣(2009)。台灣社工大學畢業生專業勝任能力完備性與機構實習成效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96期,頁155-186。
曾華源(1987)。社會工作實習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五南。
曾華源(1989)。社會工作實習教學效能影響因素之探討。東海學報,第30期,頁243-266。
曾華源(1992)。學生選擇實習安置機構考慮因素及需求之研究—以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為例。東海學報,第33期,頁357-391。
曾華源(1993a)。機構實習教學者之教學需求及對學校教學配合期望之研究。東海學報,第34期,頁435-448。
曾華源(1993b)。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曾華源(1994)。社會工作實習教學者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之調查分析。東海學報,第35期,頁173-193。
曾華源(1995a)。社會工作實習教學─原理及實務。台北:五南
曾華源(1995b)。社會工作學生對實習機構教學內容認知之研究。東海學報,第36期,頁121-150。
曾華源(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工作學校專業課程應有之走向。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24-40。
游森期、余民寧(2006)。網路問卷與傳統問卷之比較:多樣本均等性方法學之應用。測驗學刊,第五十三輯,第一期。頁103-128。
馮偉華、李昺偉(1996)。地區發展。收錄於甘炳光等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頁153-174。台北市:五南。
黃昌榮(2008)。社會政策課程在社會工作教育的位置:以香港情況為例。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35-5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雅文(1999)。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8)。社會工作管理(二版),台北:揚智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6)。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臺北市 : 雙葉書廊。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985)。社會個案工作。台北:五南。
黃慧娟(2004)。是「升級」還是「舊瓶新酒」? --從社會工作碩士教育論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分階。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綺紅(2002)。多校區大學學生對學校服務品質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蓓(2010)。由團體工作者的專業養成反思團體工作者的教育歷程。發表於CHANGE─變遷社會下的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研討會。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市:巨流。
詹前隆、江俊毅、洪昆廷(2009)。使用者組織內部的服務品質缺口模型之驗證-以資訊系統服務需求為例。資訊管理學報,第 16卷,頁113-130。
廖榮利、藍采風(1993)。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學生、教學之社會學分析:華人社會的社會工作教育回顧與展望會議。社區發展季刊,第61期,頁53-57。
趙維生(2008)。社會工作教育發展與反思:香港經驗。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3-2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可屏、王永慈(2002)。我國社會工作實習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51-72。
劉曉春、張意眞(譯)(1997)。社會團體工作。臺北市:揚智文化。(Kenneth E. Reid)
鄭伯勳(2001)。組織文化:概念與測量。鄭伯勳、郭建志、任金剛主編,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怡世(2006)。台灣戰後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賴淑芳(2008)。併購後銀行員工期望落差、工作壓力反應、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簡君蓉(2002)。國民中學學校服務品質缺口模式問卷發展與應用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硏究法。臺北:巨流。
闕漢中、羅國英、張菁芬、賴兩陽(2008)。一個社區實作課群的實施經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十九期,頁117-148。
羅國英、張紉(譯)(2007)。方案評估─方法及案例討論。臺北市:雙葉書廊。(Emil J. Posavac & Raymond G. Carey)
關銳煊(1985)。社會轉變中的社會工作教育及訓練。收錄於黃威廉、趙維生、顏文雄編,香港社會工作的挑戰,頁145-162。香港:集賢社。
關銳煊(2007)。香港專業社會工作教育的挑戰與機遇。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131-136。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
蘇慧瑢(1987)。護理長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衝突的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shford, M. & Thomas, J.(2005).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H. Burgess& I. Taylor (Eds.).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work(pp.124-137).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Falmer.
Bogo, M., Vayda, E. (2000). The practice of field instruction in social work [2nd e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urgess, H. & Young, P.(2005). Promot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 Burgess& I. Taylor (Eds.).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work(pp.67-81).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Falmer.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SWE) (2002).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New York: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SWE) (2008).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New York: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oyle , Grace L. (1959), The Social Group Work Method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urriculum Study, 11, 88-105.
Csikai, E. L., & Rozensky, C.(1997). \"Social work idealism\" and students` perceived reasons for entering social work.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 33, 529-38.
Cwikel, J., Savaya, R., Munford, R.,& Desai, M.(2010). Innovation in schools of social work: An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3(2), 187–201.
Dettlaff, A. J.(2005).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ype on 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in field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Baccalaureate Social Work, 11(1), 71-86.
Eccles J. S.& Wigfield, C.(2002). Motivational beliefs, values, and goa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109-32.
Fortune, A. E., Lee, M., & Cavazos, A.(2005).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outcome in social work field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1(1), 115-29.
Gelman, C. R.(2004). Anxiety experienced by foundation-year MSW students entering field placement: Implications for admissions, curriculum, and field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0, 39-54.
Gelman, C. R.,& Lloyd, C. M.(2008). Pre-Placement anxiety among foundation-year MSW students: A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4(1), 173-83.
Gilin, B.& Young, T.(2010).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an MSW program.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2(1), 36-47.
GlenMaye, L., Oakes, M.(2006). Assessing suitability of MSW applicants through objective scoring of personal statem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8(1), 67-82.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 a global perspective[7n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 Prentice Hall.
Holden, G., Anastas, J., & Meenaghan, T.(2005). EPAS Objectives and Foundation Practice Self-Efficacy: A Repli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1(3), 559-70.
Hopkins, K. M., Deal, K.H., & Bloom, J. D. (2005).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 Exploring the field experiences of part-time, older and employment-based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1(3), 371-383.
Irving, Z. & Payne, M.(2005). Global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 Burgess& I. Taylor (Eds.).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work(pp.153-168).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Falmer.
Järvelä, S.(2001).Shifting research on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to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 S. Volet & S. Järvelä (Eds.), Motivation in learning contexts (pp. 3-14).Netherlands: Elsevier Science Ltd.
Kanno, H. & Koeske, G. F.(2010), MSW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field placements: the role of preparedness and supervision qualit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6(1), 23-38.
Knight, C. (2001). The process of field instruction: BSW and MSW students` views of effective field supervis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7(2) ,357-79.
Litvacic, A., Bogo, M., & Mishna, F.(2010). Emotional reactions of students in field educ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6(2), 227-243.
Lough, B. J.(2009).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field placem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5(3), 467-480.
Mafi, S. L.(2000). Managing the HRD function and service quality: A call for a new approac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1(1), 81-86.
Monette, D.R., Sullivan, T. J., & Dejong, C. R.(2005).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7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man, B. S., Dannenfelser, P. L., Clemmons, V., Webster, S.(2007). Working to learn: internships for today`s social work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3(3), 513-528.
Olobatuyi, M. E.(2006). A user’s guide to path analysis.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ayne, M.(2006). What i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2nd]. Bristol, U.K. : Policy Press.
Pelech, W. J. , Barlow, C., Badry, D. E. , & Elliot, G.(2009). Challenging traditions: The field education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in workplace practica. Social Work Education, 28(7), 737-749.
Poulin, J., Silver, p. & Kauffman, S.(2006). Serving the Community and Training Social Workers: Service Outputs and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2(1), 171-84.
Raskin, M. S., Wayne, J., & Bogo, M.(2008). Revisiting field education standard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4(2), 173-188.
Raymond, G. T., Teare, R. J., & Atherton, C.R.(1996). Is \"Field of Practice\" a Relevant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MSW Curriculum?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 32, 19-30.
Regehr, C., Regehr, G., Leeson, J., Fusco, L.(2002). Setting priorities for learning in the field practicu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udents and field instructor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8(1), 55-65.
Regehr, G., Bogo, M., Regehr, C., & Power, R.(2007). Can We Build a Better Mousetrap? Improving the Measures of Practice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Practicum.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3(2), 327-343.
Reid, W. J., Bailey-Dempsey, C., & Viggiana, P.(1996). Evaluating student field edu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2,45-52.
Selber, k. &Streeter, C.(2000). A customer-oriented model for managing quality in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24(2), 1-14.
Sherer, M., & Peleg-Oren N.(2005).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Field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Views on Job Analysis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 41(2), 315-328.
Skolnik, L., Wayne, J., &Raskin M. S. (1999). A worldwide view of field education structures and curricula.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2(4), 471-483.
Teigiser, K. S.(2009).New Approaches to Generalist Field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5(1), p.139-46.
Uran, J.(2009). The Organisational Gap Model for Hotel Management. Managing Global Transitions, 8(4), 405-422.
Vass, A.(Eds)(1996). Social Work Competences: Core Knowledge, Value and Skills. London:Sage Pub.
Wayne, J.,Bogo, M.,& Raskin, M.(2006). The Need for Radical Change in Field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2(1), 161-9.
Weibi, M.(2009). Deconstructing motivations: Challenging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placement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2(1), 48–59.
Weil, Marieo O.(1996). Community Building: Building Community Practice. Social Work, 41(5),481-499.
Weinbach, R. W.(2008). The social worker as manager: a 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 Boston, Mass. : Allyn and Bacon.
Zastrow, C. (200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elfare : empowering people. Belmont, Calif. : Thomson
網路資料
Anne-Louis Girodet-Trioson, Pygmalion and Galatea,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3月1日。http://www.mlahanas.de/Greeks/Mythology/PygmalionAndGalateaAnneLouisGirodetTrioson.html。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CSWE). 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4月23日。網址:http://www.cswe.org/Accreditation.aspx。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 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5月18日。網址:http://www.qaa.ac.uk/academicinfrastructure/benchmark/statements/drafts/SocialWork07.asp。
考選部(2009)。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moex.gov.tw/ct.asp?xItem=218&ctNode=1368。
東吳社工網站「方案實習課群─北投社區家庭暴力防治整合方案」。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5月25日。網址:http://webbuilder.scu.edu.tw/builder/upload/web55/files/form_file_2525.pdf
林柏儀(2010)。小心剝削青年的實習訓練潮。苦勞網。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月31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288。
香港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4月28日。網址:http://www.swrb.org.hk/chiASP/criteria_c.asp#_ftn3。
孫瑞穗(2006)。【給研究生的筆記之一】如何開始學習和研究之路: 勇敢\"問問題\"! 。線上檢閱日期:2010年1月28日。網址:http://blog.roodo.com/mizuhosun/archives/984482.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726400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601.pdf3.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