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78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高桂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陳靖怡zh_TW
dc.creator陳靖怡zh_TW
dc.date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1-10-11T08:55:10Z-
dc.date.available2011-10-11T08:55:10Z-
dc.date.issued2011-10-11T08:55:10Z-
dc.identifierG0095912005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78-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95912005zh_TW
dc.description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李漁與袁枚有其性格上的相似處,二家的園林之好、口體之奉、山水之樂、美色之貪、交游之廣、作品之多等,頗為相近。李漁與袁枚之小說針對同一主題觀念,可以找出相同的故事情節,二家的作品有其思想上的共通性,然而兩人卻無影響的關係。\n 儘管其人格與小說思想底蘊有其重疊性,不可否認的是,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像的兩個人,且因著作家選擇文類所建構的語境不同,二家亦有所差異,本論文透過李漁與袁枚小說之文本細讀,考察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異同。\n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第一節回顧前人之研究。第二節談李漁與袁枚的歷史形象、文學評價、社會聲譽,論李漁與袁枚的道德、文學、人品,考察文如其人之落差。第三節說明論文研究的範圍為李漁小說《連城璧》、《十二樓》,與袁枚小說《子不語》全書二十四卷及續卷十卷。\n 第二章從官吏與友倫談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男性形象之異同,辨証風教與風月的關係。雖然李漁不曾為官,袁枚則在壯年辭官,但二家小說中均有許多篇幅在談他們對官場的體會認識。而李漁與袁枚都是交游廣闊的文人,二家小說中的友倫關係與傳統儒家概念有其繼承與創新。\n 第三章探析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情愛世界,從二家小說中脂香粉膩、偎紅依綠的風流韻事,來剖析原欲、貞節、改嫁、妒妻悍婦、子嗣家業、男風現象等情欲書寫,映現風月與風教的關係。\n 第四章談李漁與袁枚小說借助宿命因果的觀念和做法,與神鬼的力量,表達其對家庭倫理、社會規範的勸懲教化,而希冀透過小說流傳以維持世道之心,正是李漁與袁枚小說所折射出的風教。\n  第五章結論,李漁與袁枚在小說創作中展現出不同流俗的用心思考,在風月與風教中有其世俗性,具有正情之外的閒情,表現出一種自甘油滑的生活態度,正統文人視之為左道邪說,然其世俗性正是城市知識分子的一種文化符號。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4\n第一節 文獻探討 4\n第二節 研究動機 9\n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2\n第二章 吏治、友倫: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男性形象 26\n第一節 李漁與袁枚小說的官吏形象 26\n一、賢官良吏之特質 26\n二、官員之醜陋行徑 44\n三、當「清官」遇上「女人」 53\n第二節 李漁與袁枚小說的友倫 62\n一、紓難解困之情誼 64\n二、尋歡作樂之真癖 70\n三、財利之試煉 75\n小結 79\n第三章 情、貞、妒、欲: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情愛世界 82\n第一節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脂香粉膩 82\n一、「姻緣所在非人力所能為」與「男歡女愛成此世界」之情欲 83\n二、「男女婚戀的美滿」與「父母配婚的不幸」之分梳 91\n三、「風流與道學合一」與「肯定情欲抨擊理學」之態度 95\n第二節 李漁與袁枚小說中婚姻實踐的反思 100\n一、貞節的代價與意義:貞妻巧計而「活」與貞婦以「死」明志之考量 100\n二、再嫁的自由:寡婦改嫁與「陰陽兩不寂寞」之辯證 106\n三、重視存孤與延嗣 109\n四、藉妒妻悍婦映襯男性自尊之焦慮 116\n第三節 李漁與袁枚小說中的男風 122\n一、對倫常的思辨:透過情種、節婦、義士反思男風現象 122\n二、孌童的貞節:在意與遊戲 127\n三、對男風的再詮釋 131\n小結 135\n第四章 李漁與袁枚小說的宿命因果、神鬼觀 136\n第一節李漁與袁枚小說的宿命因果 137\n一、藉帳簿詮釋宿命 138\n二、帳簿如何「計算」 144\n三、帳簿可改乎:刑尊山人與道士的差別 154\n四、帳簿如何果報 157\n五、善惡難報? 175\n第二節 李漁與袁枚小說的神鬼觀 180\n一、神:「驅魅」與「半信半疑」 181\n二、人造神:「心中生出鬼神禍福」與「不屑求神佞佛」 185\n三、神的化身-僧道:「妓僧拐道」與「妖僧惡道」 193\n四、鬼魂:「人怕鬼」與「人勝鬼」 200\n小結 205\n第五章 結論 207\n附錄 209\n參考書目 210zh_TW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2005en_US
dc.subject李漁zh_TW
dc.subject袁枚zh_TW
dc.subject無聲戲zh_TW
dc.subject十二樓zh_TW
dc.subject子不語zh_TW
dc.subject續子不語zh_TW
dc.title風月與風教:李漁與袁枚小說之研究zh_TW
dc.titleThe study of Li Yu and Yuan Mei`s novel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一、古籍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岱:《陶庵夢憶》(上海:遠東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贄:《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漁:《李漁全集.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漁:《李漁全集.笠翁一家言詩詞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漁:《李漁全集.無聲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漁:《李漁全集.連城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漁:《李漁全集.十二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枚:《袁枚全集.子不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枚:《袁枚全集.續子不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枚:《袁枚全集.小倉山房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枚:《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枚:《袁枚全集.隨園詩話》(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二、近人專著:(依成書時間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楊鴻烈:《袁枚評傳》(臺北:牧童出版社 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袁行霈、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杜松柏:《袁枚》(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三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朱一玄主編:《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斯蒂芬.歐文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牙含章、王友三主編:《中國無神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白化文:《古代小說與宗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沈新林:《李漁與無聲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閻志堅:《袁枚與《子不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清大中文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侯忠義、劉世林:《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楊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康正果:《重審風月鑑》(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歐陽健:《中國神怪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林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增斌:《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沈新林:《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俞為民:《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友三:《中國無神論史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漢學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英志:《紅粉青山伴歌吟—袁枚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分田:《亦王亦奴—中國古代官僚的社會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上海:商務印書館,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美)馬克夢著,王維東、楊彩霞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凱旋、李洪權主編:《明清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林語堂:《中國人》(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 : 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霖、辜美高主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蕭欣橋、劉福元:《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燕萍:《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臺北:學林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付麗:《明清小說文化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文化,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皋于厚:《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美)艾梅蘭:《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成大中文系、台大中文系主編:《知性與情感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貞德等:《婦女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 : 神話、心理、怪誕》(臺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羅宗強:《明代后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意如:《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化透視》(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嚴明:《東亞視野中的明清小說》(臺北:聖環圖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新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敏:《天道與人心︰道教文化與中國小說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丁峰山:《明清性愛小說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朱海燕:《明清易代與話本小說的變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標:《城市知識份子的社會型態—袁枚及其交游網絡的研究》(上海:三聯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施曄:《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同性戀書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趙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孫楷第:《孫楷第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齊浚:《持守與嬗變—明清社會思潮與人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梁曉萍:《明清家族小說的文化與敘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楚愛華:《明清至現代家族小說流變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發貴:《儒家朋友倫理研究》(北京:新華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琦:《明清社會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涂忠明:《情感、循吏與明清時期司法實踐》(上海:三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傅承洲:《明清文人話本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彭體春:《性別與陰陽:中國十七世紀人情小說主題性屬研究》(成都:巴魯書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朱萍:《明清之際小說作家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美)張春樹、駱雪倫:《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華康德(Loic J. D.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三、單篇論文與期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六十三本第三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瑾:〈丁耀亢交游考略〉,《理論界》2007年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曉春:〈論戲劇對李漁小說戲劇型態的影響〉,《學術交流》2003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試論李漁小說的敘事特徵〉,《鹽城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1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李漁小說藝術成因論〉,《鹽城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淺析李漁小說的喜劇特點〉,《鹽城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許建中:〈從《子不語》看袁枚的吏治思想〉,《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從《子不語》看袁枚的重情思想〉,《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正兵:〈從《子不語序》看袁枚的小說思想〉,《揚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英志:〈袁枚《子不語》的思想價值〉,《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英志:〈袁枚批評理學與佛教〉,《蘇州大學學報》2002年4月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昕:〈論李漁的藝術人生〉,《文史哲》1994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昕:〈論李漁擬話本小說的個性特色〉,《福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紅梅:〈李漁的婦女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0 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 敏:〈論李漁擬話本小說的個性化特徵〉,《齊魯學刊》2005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王意如:〈桃花能紅李能白—論李漁小說中的一種特殊現象〉,《西藏民族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朱萍:〈張縉彥與《無聲戲》版本的關係之我見〉,《江淮論壇》2004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司敬雪:〈李漁的婦女觀〉,《大舞台藝術雙月刊》2003 年第5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伍光輝:〈李漁《十二樓》中情與理的調和與疏離〉,《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宏一:〈李漁窺詞管見析論〉,《國立編譯館館刊》1995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華雯:〈試論李漁小說創作的商業化〉,《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波:〈論因果觀念與明清小說的創作〉,《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2003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桂奎:〈帳簿敘述與中國古代小說的文本建構〉,《求是學刊》2009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承貴:〈明清之際中國傳統道德之走向〉,《學術月刊》1998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時人:〈李漁小說創作論〉,《文學評論》1997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志孝:〈言鬼述異各具情懷—《聊齋誌異》與《子不語》比較研究〉,《天水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志孝:〈審醜:《子不語》的美學視點〉,《甘肅高師學報》1999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承貴:〈明清之際中國傳統道德之走向〉,《學術月刊》1998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李莉:〈淺析《子不語》卷五之奉行初次盤古成案〉,《青海民族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3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汪超宏:〈談李漁的人品及其商人氣質〉,《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周毅:〈勸懲與娛樂—李漁小說的創作旨歸〉,《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俞為民:〈論李漁的戲曲創作〉,《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元翎:〈李漁擬話本篇首詩詞淺探〉,《求是學刊》2003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獻忠:〈論中國執政文化的二元價值取向—對「官本位」與「民本位」執政理念的反思〉,《天中學刊》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徐凱:〈超越與羈絆—李漁小說思維的戲劇化傾向研究〉,《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徐凱:〈好色、好貨、率真—《十二樓》、《無聲戲》中的尚情傾向〉,《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馬漢茂:〈李笠翁與無聲戲〉,《大陸雜誌》1969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秦川:〈李漁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的藝術成就〉,《九江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秦川:〈李漁《十二樓》與吳敬梓《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之比較〉,《九江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郝文靜:〈從李漁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看其情愛思想〉,《社科縱橫》2008年第2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時志明:〈以妄驅庸,以駭起惰—論袁枚的志怪小說《新齊諧》〉,《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段曉華:〈李漁愛情小說創作的調和性〉,《學苑漫錄》2002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璉:〈《三言》中婦女形象與馮夢龍的情教觀〉,《漢學研究》1993 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秀玉:〈悲觀迷霧的女性世界—李漁小說的女性觀解讀〉,《寧德師專學報》2006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曉軍:〈李漁小說的尚情觀〉,《洛陽師專學報》1997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張禕深:〈明清善書綜合研究〉,《歷史長廊》2009年第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郭英德:〈稗官為傳奇藍本—論李漁小說戲曲的敘事技巧〉,《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郭英德:〈論元明清小說戲曲中的雷同人物形象〉,《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程敬:〈袁枚《子不語》的幽默藝術〉,《修辭學習》,2000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馮藝超:〈《子不語》中冥界故事研究〉,《中華學苑》,1994年第4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馮藝超:〈《子不語》的成書、取材來源及望作態度試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94年第6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曾昭旭:〈中國文化傳統下的婚姻觀〉,《鵝湖月刊》1983 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雷曉彤:〈李漁婚戀女性觀〉,《九江師專學報》2001 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雷曉彤:〈論馮夢龍、凌濛初對李漁小說創作與理論的影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趙海霞:〈李漁短篇小說中的情理觀〉,《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趙園:〈亂世友道—明清之際有關「朋友」一倫的言說的分析〉,《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楊義:〈李漁小說:程式化和個性化的審美張力〉,《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鄧溪燕:〈三言二拍對李漁擬話本小說創作的影響〉,《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鄧溪燕:〈試論李漁創作的商業化傾向〉,《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鄭麗霞:〈論袁枚的女性觀〉,《龍巖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琴:〈重評李漁的婚戀婦女觀〉,《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6 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艷琴:〈論《三言》中士之交友〉,《時代文學》2009年第1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興漢:〈論李漁在中國小說史中的地位〉,《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志高:〈論李漁《十二樓》〉,《呼蘭師專學報》1999 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玉峰:〈試論李漁短篇小說中的情愛主題〉,《讀與寫雜誌》2007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紅軍:〈連城璧十二樓在白話短篇小說藝術發展史上的地位〉,《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淑麗:〈從《連城璧》及其《外編》看李漁的兩性觀〉,《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雲興:〈讀袁枚的鬼買缺和枯骨自讚〉,《學習與探索》1997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苑如:〈從雞黍約到菊花約—一個死生交故事的中、日敘述比較〉,《東華漢學》,2008年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劉玉峰:〈試論李漁短篇小說中的情愛主題〉,《讀與寫雜誌》2007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駱雪倫:〈李漁戲劇小說中所反映的思想與時代〉,《大陸雜誌》1975 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駱 兵:〈明清之際學術轉變對李漁的影響〉,《南都學耘》2006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蘇愛民:〈試論李漁創作的商品化價值取向〉,《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鐘明奇:〈李漁「無聲戲」小說創作思想的發生〉,《明清小說研究》1996 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鐘明奇:〈李漁情愛心理的文化哲學探析〉,《中國文學研究》2000 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鐘明奇:〈李漁紅顏薄命的情愛思想〉,《蘇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韓希明:〈千種調笑,百樣滋味—《聊齋誌異》與李漁短篇小說的喜劇性比較〉,《鎮江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韓石:〈惡的展現:論袁枚和《子不語》〉,《南京師大學報》,1995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羅中琦:〈李漁科諢論及其實踐〉,《古今藝文》1985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藺九章:〈李漁小說的虛構藝術〉,《邯鄲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顧敦鍒:〈李笠翁的短篇小說集《無聲戲》〉,《書和人》1968年第9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四、學位論文:(依論文發表時間排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吳玉惠:《袁枚《子不語》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胡衍南:《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與性愛文化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何大衛:《中國古代男色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0501.pdf2.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