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815
題名: 新疆當代的「卡搭恰依」─以喀什市為中心的觀察
Qatar-Chayi in Contemporary Xinjiang
作者: 周哲安
Chou, Che An
貢獻者: 張中復
Zhang, Zhong Fu
周哲安
Chou, Che An
關鍵詞: 卡搭恰依
麥西萊甫
喀什
新疆
民俗研究
田野民俗誌
Qatar-Chayi
Mashirap
Kashigar
Xinjiang
Folklore Studies
Field Ethnograph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17-Apr-2012
摘要: 有關於維吾爾族的「卡搭恰依」(ﻗاﺗﺎﺭچاي - qātār chāyi),其實是一種近年來盛行於新疆各大維吾爾城市的娛樂活動。「恰依」(چاي - chāyi)在維吾爾語意思就是「茶」;而「卡搭」(ﻗاﺗﺎﺭماق – qātārmaq)則是動詞,意思就是「輪流」;因此「卡搭恰依」翻譯成漢語就是「輪流茶會」。會有這樣的稱呼是因為在活動開始時,大家都會先喝茶;乃至活動結束時,大家也會喝茶。「喝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具有某種程度的象徵意義。特別一提的是,茶在歷史上有兩種叫法。一種是茶葉海路貿易時期,來自閩粵音的「tea」;另一種是絲綢之路的中亞陸路貿易時期,源自中國北方方言「茶葉」的譯音「chai」。蒙古文、突厥文、波斯文、印度文、葡萄牙文、希臘文、俄文皆稱茶為「chai」。因此維吾爾人才會稱「茶」為「恰依」。據聞,維吾爾族接觸茶大約是在唐朝前後,而如今「茶文化」對維吾爾族而言,更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孕育而生。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飲茶」也從最初的消暑解渴、強身健體,發展到現在已成為維吾爾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部分。 \n 根據筆者的田野調查經驗以及文獻資料顯示,在卡搭恰依的整個活動過程中,大多是充滿著維吾爾族的歌舞音樂;在享用過維吾爾族的傳統美食後,人們會開始競相表演,或者私下聊起生活話題。值得注意的是,卡搭恰依既然是「輪流茶會」的意思,代表著每次舉辦時都會有一位「東道主」做東來請大家吃飯喝茶。這樣的聚會通常都是一個月一次,規模可大可小,有十數人,也有數十人。對於這樣形式的聚會活動,筆者是充滿著好奇與興趣。因為維吾爾族傳統聚會的普遍方式就是聚在一起吃飯;而吃飯通常以茶開始,以茶結束,「喝茶」貫穿於始終。表面上看來這樣的聚會形式,只是維吾爾人聚在一起吃飯、喝茶, 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實質性的內容,比如訂婚茶、和好茶、喬遷茶等。 做為新疆當代的民俗娛樂活動卡搭恰依承襲了這種聚會模式,卻又有別於維吾爾族的傳統聚會。按照筆者的說法,首先,它這一種「輪流做東」的玩法算是外來的活動模式,傳到南疆時經「在地化」後而成為富有維吾爾族文化特色的民俗娛樂。再來就是卡搭恰依出現的年代最早是一九八○年代,且直到近十幾年來才更廣為流傳,從社會歷史背景來看,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麥西萊甫」(مه شيرهپ - mashirap)的變體以及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的社會產物。 \n 較為特別的是,卡搭恰依的活動成員,不光只是男性為主的活動,女性皆有組織卡搭恰依的情況,且更佳的熱情與積極, 這在伊斯蘭文化濃郁的南疆是頗為奇特的。畢竟,信仰伊斯蘭教的女性在穆斯林社會中活耀的程度普遍較低,除了宗教活動之外的婦女聚會非常少見,更別提盛行了。而讓人覺得驚奇的是,卡搭恰依不僅僅是一個「綜合性」的民俗娛樂活動,它也可被歸類為「經濟組織」。 其組織的樣貌有點類似像台灣早期「民間互助會」的形式來運行,參與卡搭恰依的成員於每次定期聚會時都會繳交一筆金額給「東道主」,使每位東道主皆可以利用「做東」而先拿到一筆款項來做運用,儼然是「請客做東」的行為就類似於「標會」:筆者認為這樣的情況顯然是受到現代化生活的影響,是傳統農業社會轉變到以商品經濟為導向的現代化社會的表徵,可說它是一種文化變遷後的社會適應現象。\n 且根據筆者的田野調查顯示,作為此種現象的載體─新疆當代的娛樂活卡搭恰依,正扮演著多功能的角色。在家庭上,維吾爾人利用卡搭恰依定期見面維繫親情,四代同桌的畫面很常見;在交際上,朋友或同學間即使因工作分散各地,有了卡搭恰依的金錢制約後,再遠再忙也會趕回來參加聚會,無形的交流中也傳遞了各方面的訊息。在經濟上,伊斯蘭宗教思想對穆斯林金錢上的規範導致維吾爾人不喜歡向人借貸,此時,卡搭恰依的經濟互助性讓他們不用低下頭跟別人開口,而是冠冕堂皇的請客做東之餘,得到一筆款項來面對其產生的慾望或所面臨的危機,這對極好面子的維吾爾人來說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這是卡搭恰依能迅速風靡維吾爾族中的關鍵。在娛樂上,做為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活動,它承襲了「麥西萊甫」的歷史記憶。\n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刀郎舞被批判為「野蠻落後」、「原始低級」,迫使麥西萊甫就此不敢再被舉辦。熱愛歌舞的維吾爾族人只好改成在家裡透過「恰依」的聚會方式,抒發人們心中對藝術、娛樂的追求。 因此筆者認為,卡搭恰依是以恰依為基礎來達到群體間的「經濟互助」,其娛樂內容自然與維吾爾族傳統民俗娛樂相結合。在民俗文化上,卡搭恰依就像是一個學校,學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學校,是一個沒有教材的學校。長輩們透過它把維吾爾族傳統道德觀念交給晚輩們;把生活經驗、相處禮節、家庭責任…等,在此交流之下,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凝聚了維吾爾族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認同。甚至於,這種由「擁有共同歷史記憶」構成的「我群意識」,經伊斯蘭宗教文化的催化下,型塑出一種類似於「哲瑪提」(Jamaat) 的社區概念, 使卡搭恰依的成員們在以經濟、娛樂為導向的人群互動下,彼此間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
丁明仁著. (2003).
《伊斯蘭文化在中國》.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 (2006).
《江澤民文選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 (1994).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 四川: 四川辭書.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 (2003).
《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民族人口資料》. 北京: 民族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著. (2009).
《新疆的發展與進步》. 北京: 人民出版社.
王甫昌著.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明珂著.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台北: 允晨文化.
史徒華著,張恭啟譯. (1989).
《文化變遷的理論》. 台北: 遠流出版.
白友濤著. (2004).
《盤根草─城市現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區》.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任一飛等著. (1999).
《墨玉縣維吾爾族卷》. 北京: 民族出版社.
艾娣雅‧買買提著. (2006).
《一位人類學者視野中的“麥西萊甫”》. 北京: 民族出版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 (2002).
《中共「西部大開發」之綜合評估-西北部分》. 台北: 行政院陸委會.
努爾曼‧馬賢著. (2003).
《伊斯蘭教常識問答》.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吳福環、郭泰山等著. (2008).
《新疆改革開放30年通覽》.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呂意忠著. (1983).
《我國民間互助會之研究》.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
李春華主編. (2000).
《新疆風物志》.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李智環著. (2009).
《經濟組織中的維吾爾族婦女》. 蘭州: 蘭州大學博士論文.
李興華著. (1998).
《中國伊斯蘭教史》.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肖迎、拜合提亞爾‧吐爾遜主編. (2004).
《維吾爾族─新疆疏附縣木蘇瑪村調查》.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易坤琇、高士杰著. (1991).
《基礎維吾爾語》. 北京: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金宜久著. (2008).
《當代伊斯蘭問題》. 北京: 民族出版社.
阿不都克里木‧熱合曼主編. (1998).
《維吾爾文學史》. 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出版社.
唐立久、崔保新著. (2009).
《掀起你的蓋頭來─發現新疆》.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孫震玉著. (1995).
《中國伊斯蘭傳統文化研究》. 蘭州: 甘肅民族出版社.
耿世民著. (2006).
《新疆歷史與文化概論》.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耿靜宜著. (2004).
《中共開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與評估之研究》. 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
郝蘇民主編. (1999).
《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型態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馬平主編. (2004).
《人類學視野中的回族社會》.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馬啟成、丁宏著. (1998).
《中國伊斯蘭文化類型與民族特色》.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馬堅譯. (1996).
《古蘭經》.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強著. (2006).
《流動的精神社區─人類學視野下的廣州穆斯林哲瑪提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通主編. (1992年).
《回族近現代史研究》. 蘭州: 甘肅民族出版社.
高占福著. (1991).
《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 蘭州: 甘肅民族出版社.
張中復著. (2001). 《清代西北回民事變─社會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的省思》.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廣達著. (2008年).
《文本、圖像與文化流傳》. 廣西: 廣西師範大學.
粘瑋玲著. (1991).
《民間互助會與企銀合會的定價模式》. 桃園: 中央大學財管所.
馮大真主編. (1992年).
《《維吾爾人》等三本書問題討論會論文集》.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年鑑委員會編. (2008).
《新疆年鑑2008》. 烏魯木齊: 新疆年鑑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叢刊編輯組編. (1985).
《維吾爾族社會歷史調查》.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楊文炯著. (2002).
《傳統與現代性的殊相:人類學視野下的西北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 北京: 民族出版社.
楊文炯著.(2005).
《互動調適與重構─西北城市回族社區及其文化變遷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楊懷中、余振貴主編. (1995).
《伊斯蘭與中國文化》. 寧夏人民出版社: 銀川.
楊麗如著. (1995).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外貿易發展研究》. 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趙秋蒂著. (1994).
《新疆依禪研究》. 台北: 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趙秋蒂著. (2010).
《中國西北穆斯林宗教派別多元化研究─以臨夏為論述中心》. 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劉長明主編、趙力編著. (2005).
《走讀喀什》.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劉義堂編. (1997).
《維吾爾研究》. 台北市: 正中書局.
歷聲等著. (2006).
《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駱桂花著. (2007).
《甘寧青回族女性─傳統社會文化變遷研究》. 民族出版社: 北京.
期刊論文
王德懷著. (1997).
〈從維吾爾熟語看維吾爾族的飲食文化〉.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頁80-88。).
王曉東、加治堂著. (2008).
〈向西開放背景下的區域金融發展戰略選擇─—以新疆喀什地區為例〉. 《西部金融》(第7期,頁50-51。).
乎加布都拉‧阿布力孜著. (2008).
〈淺談維吾爾族的茶文化〉. 《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第二十八卷(第4期,頁233-234。).
史潔、吳婷、李泰鵬、蒲英等著. (2009).
〈維吾爾族刀郎木卡姆研究綜述〉. 《魅力中國》(上,頁61-97。).
任紅. (2008).
〈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歷史及其影響〉. 《中國穆斯林》(第3期,頁51-54。).
伊力哈木‧托和提著. (1995).
〈維吾爾族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頁26-31。).
吐爾洪‧司拉吉丁著. (2008).
〈維吾爾族多郎麥西來甫木卡姆〉.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第三卷(第4期,頁14-15。).
朱賀琴著. (2009).
〈對經濟交往視域下民俗文化生態的展望—以維吾爾族民俗文化為例〉. 《未來與發展》(第10期,頁22-26。).
艾合買提‧阿不都外力著. (2006).
〈維吾爾傳統飲食文化中對食物的崇敬心理〉.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 第十六卷(第1期,頁32-33。).
艾娣雅‧買買提著. (2009).
〈麥西萊甫文化變遷〉. 擷取自 維吾爾在線國際站論壇: http://uighurbiz.net/bbs/viewthread.php?tid=230043&extra=page%3D1
下載日期:2011年3月28日
艾娣雅‧買買提著. (2010).
〈漠北遊牧與西域農耕─維吾爾文化嬗變之窺〉.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第三十二卷(第2期,頁11-20。).
何峰、阿巴拜克著. (2000).
〈維吾爾族傳統文化的變遷與整合〉. 《新疆藝術》(第2期,頁19-22。).
吳啟訥著. (2000).
〈新疆現代史研究述評〉.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頁149-184。.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國平著. (2007).
〈析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的民族性格〉. 《塔里木大學學報》, 第十九卷(第1期,頁56-59。).
周亞成著. (2003).
〈維吾爾族婦女婚姻家庭生活及其變遷〉. 《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頁147-154。).
周傳斌著. (2002).
〈西海固伊斯蘭教的宗教群體和宗教組織〉. 《寧夏社會科學》(第5期,頁69-76。).
姑麗娜爾‧吾甫力著. (2006).
〈多郎麥西萊甫研究─維吾爾族歷史與文化特質的一個縮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2期,頁137-144。).
阿不都艾尼‧依拉洪著. (2009).
〈社會轉型期維吾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當代教育與文化》, 第一卷(第5期,頁1-4。).
阿巴白克‧阿不來提著. (2000).
〈伊斯蘭教與維吾爾族現代化相適應的問題〉.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 第十六卷(第2期,頁27-28。).
阿布力米提‧買買提、歐陽偉著. (2010).
〈維吾爾族麥西萊甫的多重文化特徵和社會功能〉. 《新疆大學學報》(第5期,頁91-94。).
阿布力米提‧買買提、歐陽偉著. (2010).
〈維吾爾族麥西萊甫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頁 第3期,頁109-116。.
阿布力米提‧買買提著. (2003).
〈麥西萊甫─維吾爾人的民俗學校〉. 《中國民族》(第1期,頁56-59。), 頁 56-59。.
阿布力米提‧買買提著. (2007).
〈試論維吾爾族的茶文化〉. 《世紀橋》(第9期,頁91-92。).
阿合買提江‧艾海堤. (1998).
〈教育現代化與維吾爾民族現代化問題〉.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第十九卷(第3期,頁93-156。).
阿地力江‧阿布都力著. (2010).
〈從經濟視角看伊斯蘭文化對維吾爾族生活的影響〉. 《新疆社會科學》(第5期,頁74-78。).
阿達萊提‧塔伊爾江著. (2010).
〈維吾爾族的飲食文化及其變遷─以城市維吾爾族為例〉. 《新疆社科論壇》(第3期,頁91-96。).
哈德江著. (2000).
〈維吾爾族Jamaat群體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頁200-219。).
茆永福著. (2010).
〈維吾爾族村落裡傳統生活方式的觀察與思考〉.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85-89。).
原新著. (1994).
〈維吾爾族人口問題綜合研究〉. 《新疆大學學報》, 第二十二卷(第4期,頁1-19。).
徐增陽著. (2010).
〈流動與農民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 擷取自 愛思想: http://www.aisixiang.com/data/6055.html
下載日期:2011年3月28日
徐增陽著. (2004).
〈“民工潮”的政治社會學分析〉. 《政治學研究》(第1期,頁61-70。).
徐黎麗、李智環、瑪麗亞•雅紹克著. (2009).
〈維吾爾族婦女“恰依”初探〉. 《民族研究》(第1期,頁61-70。).
海燕萍、周玉玲著. (2004).
〈淺談維吾爾族飲食文化特色〉. 《新疆社科論壇》(第6期,頁66-70。).
馬寶著. (2009).
〈淺談維吾爾人飲食中的茶文化〉. 《中國穆斯林》(第4期,頁18-19。), 頁 18.
馬蘭著. (2010).
〈維吾爾族“恰克恰克”初探〉. 《民族文學研究》(第1期頁,60-63。).
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編. (2010年4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擷取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 http://www.xinjiang.gov.cn/10013/10031/10041/2010/65364.htm
下載日期:2010年11月28日
張中復著. (1999).
〈論當代中國回族研究「少數民族化」問題〉. 收入在《(大陸)第十二屆全國回族史討論會論文》. 北京.
張中復著. (2001).
〈當代西北穆斯林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轉折點─從「西部大開發」的相關影響及評估談起〉.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頁18-23。), 頁 20-23.
張中復著. (2005).
〈從「 蕃客」到「回族」:泉州地區穆斯林族群意識變遷的歷史省察〉. 收入在《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台北: 國家語原住民. 頁283-326。
張中復著. (2009).
〈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對當代新疆民族分離主義的衝擊與影響〉. 收入在《社會經濟史的傳承與創新─王樹槐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 頁96-113。. 台北: 稻香出版社.
張惠民著. (2006).
〈回紇‧回鶻‧畏吾兒‧維吾爾〉. 《歷史學習》(第12期,頁31-32。).
華錦木、帕爾哈提‧阿布力孜著. (2009).
〈諺語所反映的維吾爾族傳統婦女形象〉. 《西域研究》(第1期,頁122-127。).
華錦木、梁雲著. (2007).
〈維吾爾族麥西萊甫娛樂活動折射出的民族文化精神〉. 《西域研究》(第4期,頁115-118。).
馮雪紅著. (2010).
〈維吾爾族婦女擇偶的人類學考察─以新疆喀什地區S縣A村為例〉.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頁52-58。).
黃志蓉、萬誠毅著. (2006).
〈影響南疆維吾爾族女性受教育的原因及對策〉. 《新疆大學學報》, 第三十四卷(第3期,頁83-84。).
楊文烔、張嶸著. (2001年第3期).
〈jamaat:都市中的亞社會與族群文化—以蘭州市回族穆斯林族群調查為個案〉.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
萬維強著. (2000).
〈《古蘭經》對維吾爾民俗的影響〉. 《昌吉師專學報》(第2期,頁35-37。).
鄒贊著. (2010).
〈論宗教民俗與維吾爾族審美文化傳統〉. 《新疆社科論壇》(第6期,頁73-83。).
趙秋蒂著. (2009).
〈伊斯蘭在中國在地化的變遷與調適〉.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2009年會(SEAA&TSAE).
熱依拉‧達吾提、阿依古麗‧買買提著. (2004).
〈維吾爾族木卡姆與麥西萊甫學校教育〉.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第二卷(第2期,頁71-75。).
蔣瑜秀著. (2007).
〈淺酌維吾爾族茶文化〉. 《新疆社科論壇》(第4期,頁91-92。).
錢伯泉著. (2009).
〈維吾爾族的形成和發展初探〉. 《新疆社會科學》(第1期,頁121-130。).
駱惠珍著. (2009). 〈維吾爾族麥西來甫的形成、發展及功能演變〉. 《昌吉學院學報》(第4期,頁30-33。).
韓春英、毛海英著. (2008).
〈維吾爾麥西熱甫─木卡姆的社會特徵與價值功能研究〉.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15-17。).
韓雲霞著. (2007).
〈維吾爾民間娛樂活動“麥西來甫”中的戲劇文化特徵〉.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第五卷(第3期,頁29-31。).
韓雲霞著. (2008).
〈維吾爾民間“麥西萊甫”與《木卡姆“麥西萊甫”》比較研究〉. 《雲南藝術學院學報》(第1期,頁38-40。).
羅會光著. (2008).
〈簡論維吾爾族飲食文化〉. 《中國穆斯林》(第4期,頁14-17。).
英文專書
Barth, Fredrik (1998).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Press.
Comaroff, John & Jean (1992).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Gladney, Dru C. (1991).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ric & Ranger, Terence (1992).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delson, Justin Jon (1997).
Oasis Identities: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 Marshall D. (1981).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725900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59009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9202.pdf10.03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