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828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郭武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張榕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Chang, Jung Wenen_US
dc.creator張榕文zh_TW
dc.creatorChang, Jung Wenen_US
dc.date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2-10-30T03:50:22Z-
dc.date.available2012-10-30T03:50:22Z-
dc.date.issued2012-10-30T03:50:22Z-
dc.identifierG0097263010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828-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俄羅斯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7263010zh_TW
dc.description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列寧的世界革命轉向東方,是因為認定在歐洲產生的世界革命並沒有像預期一樣產生骨牌效應,失望之餘在鄰近中國的五四運動罷工風潮中發現希望的火苗,但礙於受到列強的干擾及封鎖,因此開始派遣使者來華「探路」,尋找推動中國革命運動的可能性。\n\n俄共中央是推動革命運動的核心,共產國際則是執行機構,兩者缺一不可,透過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會的「官方」外交及共產國際的「革命」外交相互搭配,以推動中國革命。\n\n在中國推動革命的步驟,首先要在中國建立一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以執行推展世界革命的任務。推動中國革命的第二步,是在中國尋求適當的盟友,因為只有與資產階級民主派進行短暫結盟策略,才能解除蘇維埃遭受列強政經封鎖所產生的生存及孤立危機。由於中俄交通中斷,列寧只能透過指派使者前來中國探尋推動中國革命的方案以及結盟人選。\n\n當時的孫中山在來華使者眼裡不論在權勢或軍勢上皆不夠「上道」,遠遠比不上南方陳炯明與北方吳佩孚這兩大軍閥擁有雄厚實力做後盾,因此大部分的蘇俄來華使者在中國革命推動初期皆不看好孫氏能夠領導廣大群眾爆發大規模的民族革命運動。在經過陳炯明與吳佩孚相繼背叛的「失誤」後,馬林看好孫中山實力所採取的「黨內」合作方案,最終由共產國際代表加持,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會上得到落實的機會,蘇俄政府決定以國共合作的面目做為推動中國革命的模型。\n\n值得注意的是,「國共合作」算是順應時代背景下的一個策略選擇,而不是列寧與蘇俄來華使者預先便策劃好的對華政策。總而言之,來華使者會依照不同經驗背景及個性特質,而做出不同的策略選擇,也會影響到他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力。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 1\n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n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5\n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7\n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9\n 第五節 名詞解釋…………………………………………..…12\n 第六節 文獻述評…………………………………………..…14\n\n第二章 蘇俄的對華政策-「東方」策略的形成.……………..23\n 第一節 列寧對華策略的理論 ……………………..……..23\n 一、「世界革命理論」 ………………………..……..23\n (一) 馬克思及恩格斯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23\n (二) 列寧的「世界革命理論」……………………….. 24\n 二、 列寧對中國問題的早期態度(十月革命之前…………26\n\n 第二節 列寧的對華政策 ………………………..……..29\n 一、蘇俄對華政策的指導原則:「官方」外交與「革命」外交29\n 二、官方外交與革命外交 …………..……….………………32\n (一)「官方」外交政策:向北京政府表示友好的「加拉罕兩次對華宣言」32\n (二)「革命」外交政策:成立國際共產運動的推手-「共產國際」37\n\n 第三節 列寧與中國革命分子的早期接觸………………………………41\n 一、「旅俄華工聯合會」……………..……..………………………42\n 二、「俄國共產華員局」……………..……..………………………44\n\n第三章 蘇俄來華使者協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47\n 第一節 俄共中央遠東局的來華使者與中國共產黨的籌備 ………48\n 一、 維連斯基與「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臨時執行局」 ……………48\n 二、 魏金斯基與上海革命局………..……..………………………50\n (一) 魏金斯基來華的背景 ……..……..…………………………… 50\n (二) 魏金斯基來華後的籌備中共建黨工作 ……………………………53\n\n 第二節 共產國際來華使者馬林與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64\n 一、馬林來華的背景 ……………………………………64 \n (一)馬林在印尼的成功經驗 ……..…………………………64\n (二) 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與「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決議」66\n 二、馬林來華推動召開中共一大 …………………………………72\n (一) 馬林以共產國際身份來到中國……………………………………72\n (二) 馬林指導下「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74\n (三) 中共建黨初期與共產國際及其他政黨的關係……………………76\n\n第四章 蘇俄來華使者在中國尋找盟友的策略…………………………………80\n 第一節 多方探詢盟友階段---「聯陳、聯吳而輕孫」策略 ……………80\n 一、尋找盟友的困難與標準 ……………………………………………80\n 二、不夠重視孫中山 …………………………………………………84\n (一) 與孫中山的電報及書信往來………………………………………84\n (二) 與孫中山的初期接觸 ……………………………………………87\n 三、南聯陳炯明 …………………………………………………………91\n (一) 與陳炯明聯合的背景 ……………………………………………91\n (二) 與陳炯明的接觸 …………………………………………………93\n (三) 與陳炯明合作的破裂 ……………………………………………96\n 四、北聯吳佩孚…………………………………………………………101\n (一) 與吳佩孚聯合的背景……………………………………………101\n (二) 與吳佩孚的初次合作……………………………………………102\n (三) 與吳佩孚合作的挫折……………………………………………104\n\n 第二節 選定盟友階段---「孫吳合作」策略的的失敗……………106\n 一、與吳佩孚的再度合作……………………………………………106\n (一) 維連斯基對吳佩孚評價很高 …………………………………107\n (二) 越飛來華分別與孫吳接觸取得的共識…………………………111\n 二、越飛為「孫吳合作」採取的努力和失敗…………………………120\n (一) 越飛「孫吳合作」策略的緣由…………………………………120\n (二) 孫吳雙方的矛盾與衝突…………………………………………122\n\n第五章 蘇俄來華使者推動中國革命的確立---「第一次國共合作」 ……129\n 第一節 共產國際使者馬林推動中國革命的努力………………………129\n 一、馬林第一次來華向國共兩黨提出「黨內合作」的策略……………129\n (一)「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一大」指出中共的反帝反封建性質129\n (二)「海員大罷工」促使馬林看好與孫中山結盟的策略……………131\n (三) 達林提議下「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接受「黨外合作」方案140\n 二、 馬林第二次來華推動國共「黨內合作」的困難 ………………148\n (一) 共產國際選定馬林提出的「黨內合作」策略 ………………148\n (二) 馬林說服中共黨人妥協於黨內合作策略所做的努力………150\n (三)馬林向共產國際內部意見分歧黨人進行黨內合作策略所做的辯護 156\n \n 第二節 蘇俄外交人民委員越飛轉採「棄吳聯孫」的策略 ……………161\n 一、「孫越宣言」確立了蘇俄援助孫中山的政策……………………161\n 二、「二七慘案」加速了「棄吳聯孫」策略的腳步 ………………165\n \n 第三節 國共合作政策的爭論與確立 ……………………………………171\n 一、馬林第三次來華所遇到的爭論……………………………………171\n (一) 對於孫中山醉心軍事行動所產生的爭論………………………171\n (二) 持續與魏金斯基進行國共立場的爭論 ………………………175\n (三)「中共第三次代表大會」後馬林結束在華工作 …………………182\n (四) 馬林在中共三大立場的再探究---與列寧共產國際二大精神不符186\n二、蘇俄政府全力支援孫中山以及國共合作正式確立 …………………187\n\n第六章 結論…………………………………………………………………190\n\n附表一 蘇俄來華使者整理表………………………………………………198\n\n參考書目… … ……………………………………………………………199\n 一、中文文獻 …………………………………………………………199\n (一)專書 …………………………………………………………199\n (二)譯作 ………………………………………………………………203\n (三)期刊………………………………………………………………204\n (四)未出版學位論文……………………………………………………207\n (五)網路資料……………………………………………………………209\n\n 二、外文文獻………………………………………………………………210\n (一)專書……………………………………………………………………210zh_TW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3010en_US
dc.subject蘇俄來華使者zh_TW
dc.subject中國革命zh_TW
dc.subject孫中山zh_TW
dc.subject馬林zh_TW
dc.subject國共合作zh_TW
dc.title蘇俄來華使者推動中國革命之研究(1917-1923)zh_TW
dc.titleA study of Russian messengers` efforts on promoting China revolution movements between1917 and 1923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一、 中文文獻\n(一)專書\n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編,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改革(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n 2002)。\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編輯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1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編輯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n 書,第2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6)。\n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國父全集(補編)(台北:中國國民黨\n中央黨史委員會,1985)。\n王多年總編,國民革命戰史第四部---反共戡亂(台北:黎明文化,1982)。\n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第1編,(台北:中文圖書供應社,1972)。\n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台北:漢京文化,1988)。\n王壽南,孫中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n尹慶耀,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 --- 毛澤東思想探源(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n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n包惠僧,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n向青,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史稿(北京:北大出版社,1998)。\n向青等主編,蘇聯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n何云庵,蘇俄、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1919~192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2009)。\n何香凝,回憶孫中山與廖仲凱(北京: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n沈尚文,中蘇關係簡史(香港:自由出版社,1951)。\n李玉貞,馬林傳(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n李玉貞,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n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73)。\n李嘉谷,中蘇關係(1917-192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n李邁先,俄國史(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71)。\n李鍔、汪瑞炯、趙令揚合編,苦笑錄:陳公博回憶錄1925-1936(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79)。\n列寧,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n列寧,列寧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n列寧,列寧全集,第22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n列寧,列寧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n列寧,列寧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n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9-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n呂芳文,陳為人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n吳少京主編,親歷者憶---建黨風雲(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n杜康傳、李景治主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n2002)。\n易培薰,列寧論(台北 : 出版社不詳,1963)。\n宋慶齡,宋慶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n周谷,孫中山與第三國際(台北:大地出版社,1997)。\n周宏燾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 : 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n下遠見,2003)。\n周雪紡,俄羅斯史---謎樣的國度(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n金神保,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之中蘇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n林家有、周興梁,孫中山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n林軍,俄羅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n林聚任、劉玉安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n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上冊,(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n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下冊,(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n席汝楫,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書局,1997)。\n陳公博,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n陳公博、周佛海,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台北:躍昇出版社,1988)。\n馬克斯、恩格斯,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n彭士諤,匪俄關係的演變(台北 : 黎明文化,1975)。\n彭明主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1919-192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n郭恆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n郭恆鈺,俄共中國革命祕檔(一九二O~一九二五)(台北:東大出版,1996)。\n郭恒鈺、李逵六,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北京:三聯書店,1985)。\n陸南泉、李靜杰等主編,蘇聯興亡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n黃修榮,國共關係七十年(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n黃修榮主編,蘇俄、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的關係新探(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n黃修榮主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n崔書琴,孫中山與共產主義(台北:傳記文學,1984)。\n張振邦等著,國共關係簡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3)。\n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2000)。\n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n張德喜,中共對國民黨政策的三次轉變與共產國際(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n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正中書局,1984)。\n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正中書局,1984)。\n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正中書局,1984)。\n孫中山,孟慶鵬編,孫中山文集上冊(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n孫中山,孟慶鵬編,孫中山文集下冊(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n孫福坤,共產國際擾亂中國記(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n郭華倫,中共史論,第1卷,(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69)。\n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n萬世章,共產國際主義批判(台北:正中書局,1980)。\n劉吉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921-199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n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 : 傳記文學,1972)。\n蔣永敬編,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 : 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81)。\n蔣宋美齡,與鮑羅廷談話的回憶(出版社不詳,出版年份不詳)。\n蔡和森,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n蔡國裕,中共黨史第一冊 --- 上海、瑞金時期(台北:國史館,1988)。\n鄭學稼,第三國際興亡史(台北:亞洲出版社台北分公司,1954)。\n薛銜天等編,中蘇國家關係史資料匯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n薛銜天,民國時期中蘇關係史(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n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9輯,(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8)。\n\n(二)譯作\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n(1920-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局編譯,國外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研究譯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n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nBabbie, Earl著,陳文俊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書廊,2005)。\nSalvador, Massimoi著,李玉貞譯,聯共、共產國際與中國(1920~1925),第1卷,(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nSalvadori, Massimo著,殷海光譯,共產國際槪觀(台北:桂冠,1990)。\nVladimirovna, Vera著,郭榮趙譯,蘇俄在華顧問回憶錄(1924~1927)(北京:中國硏究中心出版社,1972)。\nLyons, Euqene著,郭湘章譯,蘇俄征服世界的藍圖:共產國際秘密文件的公佈(台北:正中書局,1951)。\nM.C.賈比才等著,張靜譯,中國革命與蘇聯顧問(1920-193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nWilbur, C.M.著,楊慎之譯,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n\n(三)期刊\n于敏玲,「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n王正華,「國民政府北遷後蔣中正驅逐鮑羅廷之議」,國史館學術集刊,第2期(2002)。 \n王廷科,「共產國際的蘇聯利益中心與中國革命利益的矛盾」,中共黨史研究,第2期(1989)。\n付金柱,「民國初年廣東都督選任風波—孫中山與陳炯明分歧關係溯源」,浙江社會科學,第5期(2009)。\n何云庵,「蘇俄、共產國際的結盟策略與在華合作者的選擇」,天府新論,第1期(2009)。\n何云庵,「共產國際東方戰略再探討-從世界革命理論的視角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08卷第6期(2008)。\n李玉貞,「〈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一書編者採訪錄」,黨的文獻,第3期(1995)。\n克斯明,「正確的抉擇或唯一的選擇:論中國共產黨人何以要加入中國國民黨\n(1922-1924)」,輔仁歷史學報,第13期(2002)。\n克斯明,「三大政策的辯證:論國共互爭革命正統的歷史根源」,輔仁歷史學報,第15期(2004)。\n吳相湘,「陳炯明『造反出身』」(上),傳記文學,第32卷第2期(1978)。\n吳瓊,「『聯吳』是中共統一戰線工作的開端」,湖北社會科學,第5期(2005)。\n李玉貞,「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夜的蘇俄密使」,百年潮,第7期(2001)。\n李玉貞,「孫中山與共產國際」,史料叢刊,第32期,(1996)。\n李紹華,「試析蘇俄、共產國際在中國尋求盟友的抉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期(2003)。\n李蓉研、胡云霞,「第一次國共合作前國民黨人對國共合作的態度」,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6期(2010)。\n杜煥英、蘇瑞珍,「孫中山關於國共合作的心理場結構及其對最終走向的影響」,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1卷第7期(2009)。\n周利生,「重評1925年“上海談判”---兼論吳廷康、鮑羅廷的主張」,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04)。\n周利生,「南昌起義部隊向廣東進軍戰略與共產國際、聯共(布)的關係」,江西社會科學,第2009卷第9期(2009)。\n周利生,「鮑羅廷與1924年中蘇談判」,江漢論壇,第2007卷第4期(2007)。\n周振華,「中共建黨初期與第三國際之關係」,復興崗學報,第28期(1990)。\n周海,「《中俄協定》是蘇俄外交實踐的產物」,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05卷第5期(2005)。\n姚金果,「檔案資料的新發掘與大革命時期的研究」,教學與研究,第1期(2004)。\n孟昭庚,「中共一大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傳奇生涯」,黨史縱覽,第5期(2011)。\n苗體君、竇春芳,「李大釗沒有出席中共一大原因再探討」,黨的文獻,第6\n期(2007)。\n桑兵,「陳炯明事變前後的胡適與孫中山」,近代史研究,第3期(2001)。\n徐元宮,「近年來俄羅斯聯邦檔案文件解密狀況考察」,國外理論動態,第7期(2010)。\n徐萬民,「孫中山聯俄政策與黃埔建軍」,亞洲研究,第4期(2001)。\n孫國林,「馬林在中國---中共與共產國際系列之二」,黨史博采(紀實),第4期(2011)。\n郭世佑、鄧文初,「民族主義的裂變–以孫中山與蘇俄關係為中心的分析」,江蘇社會科學,第2005卷第2期(2005)。\n郭武平,「莫斯科在中國革命時期角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0)。\n黃志高,「共產國際聯合陳炯明的嘗試及失敗」,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3)。\n張奇才、黃德淵,「蘇俄和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探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3)\n曾成貴,「〈中俄協定〉是蘇俄外交實踐的產物」,江漢論壇,第2008卷第4期(2008)。 \n曾成貴,「三民主義:共產國際的解釋與孫中山的理論創造」,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4期(2005)。\n楊雨青,「國家利益:蘇俄對在華合作者的選擇」,歷史研究,第4期(1999)。\n劉玉青,「近十年來關於孫中山研究的新觀點綜述」,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10)。\n劉德喜,「蘇俄、共產國際與陳炯明的關係」,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3期(1988),。\n詹松,「孫中山統一戰線實踐及思想特點初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2期(2001)。\n蔣永敬,「鮑羅廷與改組國民黨」,歷史月刊,第150期(2000)。\n蔣永敬,「賈著”鮑羅廷”評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1982)。\n蔣永敬,「孫中山與鮑羅廷》,近代中國,第157期(2004)。\n蔣永敬,「從三個名詞的微觀角度透視辛亥革命」,亞洲研究,第44期(2002)。\n潘良熾,「孫中山與陳炯明交惡原因辨析」,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7)。\n董志群,「北伐前期之國共關係」,復興崗學報,第66期(1999)。\n竇春芳、苗體君,「魏金斯基第一次來華及其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貢獻」,廣西社會科學,第6期(2007)。\n\n(四)未出版學位論文\n王永珠,「聯俄與仇俄:1920年代中國知識界對蘇俄態度的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n古順銘,「國民軍事委員會的研究(1917-192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n朱容德,「戴季陶反共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 \n吳秀玲,「中國國民黨清黨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9)。\n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的新思潮(一九一四-一九二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85)。\n周利生,「吳廷康與中國大革命關係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03)。\n周春風,「列寧時代蘇俄對國共兩黨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76)。\n林玉屏,「蘇俄對陳獨秀接受國共合作之影響:1921-1923」,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3)。\n林玲玲,「廖仲愷與廣東革命政府(1911-1925)」,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0)。\n胡云霞,「共產國際、蘇俄在華政治盟友的選擇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n胡振東,「聯俄容共時期國民政府權力結構之演變(一九二二-一九二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5)。\n徐相文,「蘇俄對華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96)。 \n孫修睦,「論中共對中山先生「聯俄容共」政策的曲解」,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n陳宜安,「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的容共與反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4)。\n陳培坤,「中國國民黨清黨政策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n陳淵源,「孫中山先生聯俄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8)。\n翁敏矗,「第三國際影響下中共發展之研究:從中國蘇維埃運動的產生到終止(1927.8--1937.9)」,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n單培祥,「蔣中正先生與早期的中共(一九二一~一九二七)」,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n楊立偉,「孫越宣言之研究(1923)」,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n謝易達,「第三國際對國共兩黨政策之研究─從國共聯合戰線的形成到破裂\n(1921-1927)」,淡江大學蘇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5)。\n謝易達,「共產國際影響下中共發展歷程之研究-1921-194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0)。\n葛曉燕,「共產國際指導中國大革命的兩難抉擇」,吉林大學中共黨史碩士學位論文(2004)。\n藍琤旗,「蘇俄與孫中山、吳佩孚之合作關係」,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01)。\n戴國偉,「孫陳衝突與共產國際的介入對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的影響」,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n戴蘭華,「孫中山確立“聯俄”政策過程中與蘇俄的分歧及其解決」,湘潭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n\n(五)網路資料\n「北伐成功反致國共分家 鮑羅廷被遣送回蘇聯」,百靈網 ,<http://www.beelink.com/20081118/2607382.shtml> (2008-11-18) \n\n「我看蘇俄第二次對華宣言中的“倒退”問題」,辛亥革命網 ,<http://www.xinhai.org/yanjiu/191101029.htm> (2010-12-06) \n\n「第一次國共合作:共產國際與中共有哪些分歧(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華網,<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10421/16495014.html> (2011-04-21)\n\n「秀才軍閥吳佩孚」,辣椒城網站, \n<http://www.chilicity.com/cgi-bin/bigate.cgi/b/x/g/http@www.chilicity.com/publishhtml/3/2011-10-29/20111029073627.html> (2011-10-29)\n\n李丹陽、劉建一,「英倫航稿---早期來華的蘇俄重要秘史考」,中華之崛起,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http://www.cass.net.cn/zhuanti/y_party/ya/ya_m/ya_m_004.htm> (1998-05)\n\n梁漱溟,「回憶李大釗」,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人物紀念館,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69112/71148/72755/4948128.html>(1979-12-05)\n\n楊奎松,「揭秘: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真實關係」,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xhfk/2011-05/16/c_121418901.htm> (2011-05-16)\n\n魯曼,「列寧特使」,法制晚報, <http://www.fawan.com/Article/gj/jd/2011/06/15/123646119916.html> ( 2011-06-15)。\n\n二、 外文文獻\n(一)專書\nBrandt, Conrad, Stalin’s Failure in China:1924-192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8)\nChan, Anthony, Arming the Chinese: the western armaments trade in warlord China,1920-1928,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82)\nCh’I, Hsi-sheng,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nCohen, Warren I, The Chinese Connection-Roger S. Green, Thomas W. Lamont,George E. Sokolsky and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nUniversity. 1978)\nDallin, David, Soviet Russia and the Far Eas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8)\nDallin, David, The rise of Russia in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9)\nGorodetsky, Gabriel, Soviet foreign policy, 1917-1991: a retrospective, (London: \nPortland, Or.: Frank Cass, 1994)\nEudin, Xenia Joukoff and Robert C North, 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 - 1920~1927,(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nMackenzie, David and Michael W Curran, A Story of Russia, the Soviet Union, and Beyon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3)\nNorth, Robert C. Moscow and Chinese Communists,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1965)\nPollard, R. T.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1917-1931, (New York: Macmillan, 1933).\nSaich, Tony,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United Front in China (Alias Maring), (The Netherlands: E.J. Brill, 1991)\nSladkovsky, M.I. eds, Leninism and Modern China’s Problems,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72)\nWhiting, Allen S., Soviet Policies in China-1917~1924,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54)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1001.pdf164.6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