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892
題名: 論「弱國」長期維持和平戰略模式─以北宋澶淵之盟為例
作者: 宋智遠
貢獻者: 邱坤玄
宋智遠
關鍵詞: 澶淵之盟
和平
戰略
博奕理論
國家安全
衝突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30-Oct-2012
摘要:   中國歷史悠久,除有著豐富的歷史文獻,亦留存許多學術著作,可供後人探討分析,而西方世界學者對這神秘的國度也充滿好奇之心,隨東西文化交流,即透過西方觀點與理論,開啟對中國各項領域研究,如在軍事上,英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B.H. Liddell Hart)在《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The Indirect Approach)一書中,選錄《孫子》十三項條文至於該書首頁,並讚揚《孫子》理論優於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論》(Vom Kriege)。在軍事戰略獲得西方戰略學家肯定同時,自己反思中國僅傳統兵學有著價值嗎?在國家安全、國際關係等是否也有一套屬於中國獨有且具價值的理論?\n 觀看中國歷史時,確實可發現各朝代存有著其國家安全問題,只不過由於古代中原各朝與周邊民族發展情況,並非如今日所謂的國家關係,是以其所發展出安全問題之內涵和表現形式,與當代非傳統國家安全,甚至現代形成的傳統國家安全有著根本區別,存在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特點。然而,端詳中國清代以前的歷代中原王朝中,北宋王朝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威脅最為突出,也最具典型性,故本文選擇其作為個案,來分析中國古代的國家安全問題。\n  史學界對「澶淵之盟」的評價一直頗多分歧,然而其不用大動干戈,建立宋為兄遼為弟之兩國「外交倫理」,維持兩國百餘年之和平局面,造就經濟、文化之盛世,若當時未能創造出此一和談契機,北宋恐已亡國。是以全文將藉由上述問題,探討一個軍事實力較弱國家,如何在與鄰國欲相互摧毀之高度衝突中,如何巧妙運用外交、軍事、經濟與文化等手段,促使對手在現實考量,接受雙方皆具利益之盟約,營造出彼此「共生互敬」關係之戰略模式,建立彼此互動環境情況,猶如圍棋對弈中「殘碁」局勢,進而建立長期和平,期待後世演變到更合適時機再處理雙方核心問題;本文後段再分析此模式破滅原因,非係制度不佳,而是接續下此盤棋者,不清楚自身能力不足前人下,不懂持平而恣意改變局勢,反「渝盟」與金國訂定聯合攻遼盟約。\n 此外,研究「澶淵之盟」過程中發現,觀看我中華民國與中共對峙與發展歷程,「八二三炮戰」前,雙方呈現相互摧毀之高度衝突狀況,雖然雙方在軍事實力方面,中共雖呈現略勝於我國情況,在經歷二十餘年數十次戰爭後,終在外在地理環境與他國影響等因素下,逐步發展成同於宋、遼二國「殘碁」局面,陷入一種對峙困局之中,兩岸學者雖曾運用西方成熟之國際關係理論,試圖尋求可以提供解決目前雙邊關係困境方法,然迄今仍未見成果;因此,亦盼能以本篇研究,能提供我處理兩岸關係之另一種思考途徑。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史料\n1.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n2.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n3. (宋)文彥博,《潞公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4. (宋)王珪,《華陽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第243至245冊。\n5.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n6. (宋)王銍,《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n7.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n8.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n9. (宋)司馬光,《涑水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第1版。\n10.(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n11.(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本。\n12.(宋)田錫,《咸平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第228至229冊。\n13.(宋)田況,《儒林公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14.(宋)李埴,《皇宋十朝綱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15.(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上海:上海古出版社,1992年。\n16.(宋)宋祁,《景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17.(宋)沈括,《沈氏三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本。\n18.(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三版。\n19.(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初版二刷。\n20.(宋)胡宿,《文恭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21.(宋)曾公亮等,《武經總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n22.(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12月再版。\n23.(宋)徐度,《卻掃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24.(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叢刊本。\n25.(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26.(宋)章如愚,《新刊山堂先生章宮講考索》存後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27.(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n28.(宋)張方平,《樂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29.(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影印文淵葛四庫全書本。\n30.(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版3刷。\n31.(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5月。\n32.(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n33.(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n34.(宋)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n35.(宋)楊億,《楊文公談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筆記叢書本》,1993年。\n36.(宋)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n37.(宋)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n38.(宋)葉隆禮,《契丹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n39.(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新1版。\n40.(元)脫脫,《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1版。\n41.(元)佚名撰李之亮點校,《宋史全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42.(明)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出版。\n43.(明)邱濬,《大學衍義補》,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n44.(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n45.(明)陳全之,《蓬窗日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9月。\n46.(明)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n47.(明)陸楫,《古今說海》,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n48.(清)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三刷。\n49.(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七月一版二刷。\n50.(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版3刷。\n51.(清)顧祖禹,《讀史方與紀要》,上海:上海書店(1998年影印本)。\n52.《宋本十一家注孫子》,北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影印\n53.聶崇岐,《宋史叢考》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n二、今人專著\n1. 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63年。\n2. 王明蓀,《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民國1981年12月初版。\n3.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第1版。\n4.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n5. 王玉玲,《由兩岸關係探討臺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弈理論分析之》,臺北:桂冠出版社,1996年。\n6.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7.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n8. 朱傳譽,《宋代新聞史》,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年9月。\n9. 朱瑞熙,《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n10.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3月。\n11.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年。\n12.韋祖松,《帝國生存環境的詮釋-北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n13.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n14.金觀濤、華國凡,《控制論和科學方法論》,臺北:谷風出版社,1983年1月。\n15.張希卿等,《澶淵之盟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n16.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n17.梁天錫,《宋樞密院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n18.梁啟超,《王安石傳》,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n19.柴德賡,《史學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第1版。\n20.陳述主編,《遼金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n21.陳學霖,《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初版。\n22.陳慶麒,《中國大事年表》,臺北:商務書局,1963年。\n23.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4 年7 月初版。\n24.陶晉生編,《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一、二集,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二版。\n25.陶晉生、王民信編,《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宋遼關係史料輯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初版。\n26.傅樂煥,《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1月第1 版。\n27.范文瀾、蔡美彪等編著,《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年。\n28.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n29.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6年9月。\n30.彭光謙等,《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n31.譚其驟主編,《中國歷史地圖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n32.吳秀光《政府談判之博弈理論分析》,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n33.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初版九刷。\n34.黃寬重,《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n35.楊若薇,《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n36.楊開煌,《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n37.齊濤主編,《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濟南:山東大學,2005年。\n38.廖隆盛,《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n39.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初版2刷。\n40.劉浦江,《遼金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n41.蔣復璁,《宋史新探》,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2月。\n42.蔣武雄,《遼與五代政權關係轉移始末》,臺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6月初版。\n43.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第十版。\n44.聶崇岐,《宋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3月第1版。\n45.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n46.薄富爾(Andre Beaufre),鈕先鍾譯,《戰爭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n47.李德哈特(B.H. Liddell Hart),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The Indirect Approach),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n48.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Vom Kriege),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n29.Kreps, David M.,《賽局理論與經濟模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n50.(美)John Spykman,《和平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n51.(美)派翠克•奧沙利文等,《戰爭地理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n52.(德)傅海波、(英)崔德瑞,史衛民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n53.維納 (Wiener, Norbert),陳步譯,《人有人的用處 : 控制論和社會》,北京 : 商務出版社,1978年。\n54.入江昭,《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n55.C.J.Hambro,吳澤炎譯,《和平的勝利》,香港:商務印書館,1945年。\n56.解放軍出版社「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歷代戰爭年表》(上、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1月1日。\n57.MBA核心課程編譯組,《談判與溝通》,臺北: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n58.《現代漢語辭典》修正版,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n59.Otto Lerbinger, The Crisis Manager :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 Boston : Boston University,2004.\n三、期刊論文\n1. 王文楚,〈宋遼驛路及其改遷〉,《歷史地理》第十一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n2. 王民信,〈遼宋澶淵盟約締結的背景〉(上)(中)(下),《書目季刊》第九卷第二期,1975年;第九卷第三期,1975年;第九卷第四期,1976年。\n3. 王煦華、金永高,〈宋遼和戰關係中的幾個問題〉,《文史》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n4. 王德毅,〈宋麗國交與北宋儒者的高麗觀〉,《韓國學報》第十期,1991年。\n5. 王法理,〈澶淵之盟並非屈辱的城下之盟〉,《中外歷史》,1987 年第2期。\n6. 王化雨,〈宋初軍事策略新論〉,《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二輯),2003年6月。\n7. 王曉波,〈宋真宗對遼戰爭考之一:瀛州與莫州之戰〉,載《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輯,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n8. 王曉波,〈宋真宗對遼戰爭考之二:遂城之戰〉,載《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輯,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n9. 王曉波,〈宋真宗對遼戰爭考之三:望都之戰〉,載《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n10.王曉波,〈寇準澶淵對敵之策平議〉,載《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二輯,2003年6月。\n11.王曉波,〈對澶淵之盟的重新認識和評價〉,《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n12.王曉波,〈宋太祖時期宋、遼關係的變化〉,載《宋代文化研究》第七輯,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5月版。\n13.王漢國、郭世清,《上揆誠道,下守信法-「中孚」思想對社會誠信倫理之啟發價值》,「友誼:一個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科觀點」研討會,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3年。\n14.方良,〈宋真宗和遼國策平議〉,《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月。\n15.艾文君,《「誓書」與北宋對遼政策》,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16.包宗和等,〈兩岸談判之結構分析:由博弈理論出發〉,《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第四章,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17.田相林,〈宋遼「澶淵之盟」─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和好的範例〉,《平原大學學報》第四期,2001年。\n18.任崇嶽,〈論「澶淵之盟」後的宋遼關係〉,《歷史教學》第一期,1984年。\n19.任崇嶽,〈關於「澶淵之盟」的幾個問題〉,《河南師大學報》第四期,1983年。\n20.任愛君,〈遼宋對峙格局破滅的文化意義──簡論遼宋和盟後所奠定的中國南北民族文化發展趨勢〉,《北方文物》第三期,1996年。\n21.安國樓,〈宋遼邊境的「兩屬戶」〉,《中國史研究》第四期,1991年。\n22.朱小琴,〈宋遼「關南地之爭」〉,《西安教育學院學報》第二期,2000年。\n23.李震,〈論北宋國防及其國運的興廢〉,《宋史研究集》第四輯,1969年。\n24.李大龍,〈也談「澶淵之盟」形成的原因〉,《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第三期,1991年。\n25.李之勤,〈熙寧年間宋遼河東邊界交涉研究〉,《山西大學學報》第一期,1980年。\n26.李立,〈北宋緣邊安撫使研究〉,《宋史研究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n27.李昌憲,〈北宋河北雄州的兩屬戶〉,《南京大學學報》第三期,1993年。\n28.李華瑞,〈關於宋初先南後北統一方針討論中的幾個問題〉,《河北大學學報》第四期,1997年。\n29.李錫厚,〈遼朝的邊防〉,《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二期,1993年。\n30.李錫厚,〈論「澶淵之盟」非「城下之盟」〉,載張希清等主編,《澶淵之盟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n32.林岡,〈臺灣問題: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兩難議題〉,《臺灣研究集刊》(廈門),總第95期,2007年。\n33.金石,〈重評「澶淵之盟」〉,《民族研究》,1981年第2期。\n34.房樂憲,〈地區一體化理論的交流主義視角〉,《國際論壇》第3期,2002年。\n35.周寶瑞,〈淺論「澶淵之盟」的決策人物之一畢士安〉,《河南大學學報》第一期,1988年。\n36.孟廣耀,〈蕭太后考評兼論澶淵之盟〉,《內蒙古師大學報》第四期,1984年。\n37.林振誠,《澶淵之盟-中國古代停戰談判之個案分析》,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n38.林瑞翰,〈北宋之邊防〉,臺大《文史哲學報》十九期,1970年6月。\n39.韋祖松,《北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暨南大學文化史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40.都興智、呂洪偉〈「澶淵之盟」三論〉,張希清主編《澶淵之盟新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n41.姚從吾,〈從宋人所記燕雲十六州淪入契丹後的實況看宋遼關係〉,《大陸雜誌》二十八卷,第十期,1964年。\n42.姚從吾,〈遼宋間的澶淵盟約〉,陶晉生編《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二集,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二版。\n43.柳立言,〈和平的代價─宋遼澶淵之盟〉,《歷史月刊》五十六期,1992年9月。\n44.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收於《宋史研究集》,第23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n45.黃嘉樹,〈兩岸和平問題研究〉,《2007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印,2007年。\n46.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附於《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85年4月。\n47.孫兆慧,《海峽兩岸經貿發展歷程與趨勢》,北京聯盟大學臺灣研究所,2007年4月13日。\n48.唐彥博,〈兩岸經貿發展趨勢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4期,民國96年4月。\n49.徐紅年,〈論宋遼戰爭的性質〉,《北京社會科學》第一期,1994年。\n50.高美玲,〈關於「澶淵之盟」的幾個問題〉,《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1988年。\n51.曹樹森,〈蘇頌與宋遼關係〉,《吉林師範學院學報》第七期,1995年。\n52.梁庚堯,〈南宋對金的歲幣外交〉,《歷史月刊》五十六期,1992年9月。\n53.郭康松,〈遼朝夷夏觀的演變〉,《中國史研究》第二期,2001年。\n54.郭世清,《從「殘碁」論宋遼「澶淵之盟」之外交對奕–兼論中山先生民族思想融入中小學教育之可行性》,臺北:「中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2005年。\n55.陳守忠,〈北宋建國時的周邊形勢〉,《宋史論略》,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年。\n56.陶玉坤,《宋、遼關係研究》,內蒙古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57.陶玉坤,〈遼宋和盟狀態下的政治對抗〉,《內蒙古大學學報》,2000年增刊。\n58.陶玉坤,〈遼宋和盟狀態下的新對抗──關於遼宋間諜戰略的分析〉,《黑龍江民族叢刊》,1998年1期。\n59.陶玉坤,〈遼宋對峙中的使節往還〉,《內蒙古大學學報》第二期,1999年。\n60.陶晉生,〈余靖與宋遼夏外交〉,《食貨月刊》第一卷,第十期,1972年。\n61.程光裕,〈澶州之盟與天書〉,《大陸雜誌》二十二卷,第六期,1961年。\n62.廖隆盛,〈從傳統中原政權的華夏獨意識看北宋對遼夏的和戰策略與得失〉,《認識中國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年。\n63.廖隆盛,〈從澶淵之盟對北宋後期軍政的影響看靖康之難發生的原因〉,《食貨月刊》15卷,1、2期,1985年。\n64.漆俠,〈宋太宗第一次伐遼──高梁河之戰〉,《河北大學學報》第三期,1991年。\n65.漆俠,〈宋太宗雍熙北伐〉,《河北學刊》第二期,1992年。\n66.漆俠,〈遼國的戰略進攻與澶淵之盟的訂立:宋遼戰爭研究之三〉,《河北大學學報》第三期,1992年。\n67.楊世彝,〈也評「澶淵之盟」〉,《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3期。\n68.趙鐵寒,〈燕雲十六州的地理分析〉,《大陸雜誌》十七卷十一、十二期,1958年。\n69.蔣復璁,〈宋真宗與澶淵之盟〉,《大陸雜誌》二十二卷,第八、九、十期,1961年。\n70.蔣復璁,〈澶淵之盟的研究〉,《宋史研究集》第二輯,1964年。\n71.蕭華忠,〈簽訂澶淵之盟原因新說〉,《晉陽學刊》第一期,1990年。\n72.蕭華忠,〈關於「澶淵之盟」簽訂原因的商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n73.羅致政,〈美國在臺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第十卷第一期,1995年1月。\n74.陶晉生,From War to Peace: The Treaty of Shan-yuan of 1005,Chapter Two of 48.Two Sons of Heaven: Studies in Sung-Liao Relations, Tucs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8。\n75.A. W. Tucker and P. Wolf , eds. ,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Game , Vol. Ⅲ, Annals of Mathematics Studies , No. 30 ,Princeton ,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57 。\n76.Anatol Rapoport and A. M. Chammah , Prisoner’s Dilemma:A Study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1965。\n77.Anatol Rapoport , Two Person Game Theor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1966。\n78.Fearon, James D.,Ra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wa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9,3。\n79.Howard Raiffa,The Art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n80.Karl W.Deutsch,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n81.Kenneth Lieberthal,Preventing a War Over Taiwan,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05。\n82.Martin Shubik , The Uses of Game Theory , in Charlesworth ,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n83.Michael Krepon et al, A Handbook of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 for Regional Security,Washington, 1998。\n84.R. Duncan Luce and Howard Raiffa , Games and Decisions ,New York:Wiley , 1957。\n85.Shaun P. Hargreaves Heap and Yanis Varoufakis, Game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Routledge , 1995。\n四、網站資料\n1.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n2.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org.tw。\n3. 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n4. 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a.yam.com/reuter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5922022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202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2201.pdf2.3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