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546
題名: 影視節目模組化生產研究 - 以科學傳播內容素材資料庫為例
The Research on Modular Production of Films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 A Case Study of Database for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Content
作者: 鍾珮甄
貢獻者: 關尚仁
鍾珮甄
關鍵詞: 模組化
資料庫生產
科學傳播節目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1-Apr-2013
摘要: 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不僅為影視節目帶來了包括節目內容品質提升、產製無帶化等變革,更由於數位化資訊具有容易複製、存取與再分配,且在傳遞過程中低耗損率等特性,影視節目內容產製開始有了資源再利用之可能。\n\n本研究為探討影視節目內容產製如何透過導入模組化與素材之概念,實現「一次生產、多元加工、多次使用、多功傳輸」之節目產製理念,透過實地落實《科學傳播內容素材資料庫建置》,自資料庫建置、素材模組化、至資料庫生產之完整流程中歸納出以下研究發現:\n\n一、平台資料庫之建置應著重資料庫架構、分類、欄位與檢索方式設計,並以使用者友善為介面設計依歸;\n二、素材模組化之流程應先落實節目內容特性分析,並以使用者經驗與內容產製之需求為基礎,制定素材模組化之規格與原則,同時建立模組化之標準作業程序;\n三、影視內容資料庫生產之應用應先建立應用之情境,並解析情境中包括「情境特色」與「影片受眾」等特性,據以重組資料庫中適用之素材,實現素材再利用之內容產製模式。\n\n本研究並於研究後對影視節目內容邁向資料庫生產(database production)之願景提出建議,未來內容產製流程應於源頭即考慮到資源後續應用之各種形式,以利素材的生產與累積;其次應持續強化建立「素材」之觀念,以確保累積之「素材」皆可再進行多樣化編輯,真正發揮建置素材資料庫之效益。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n王如蘭(2001)。迎接寬頻時代的挑戰 : 論台灣無線電視業者內容加值服務方向。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硏究所碩士論文。\n江明洲(2003)。《模組化理論與實務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B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李倩伶(2001)。廣告在哪裡?廣告雜誌,117:98-99。\n李秀珠(2001a)。電視數位化後頻道之使用及管理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行政院新聞局委託。\n李秀珠(2001b)。有線電視數位化之後提供雙向互動服務之因應策略與市場需求研究。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n李秀珠(2002)。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市:廣電基金。\n李芳齡譯(2002)。管理的使命(原作者:Peter F. Drucker)。台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1993)。\n李艾玲(2005)。模組化設計應用於音樂性電台數位音樂資料庫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n李鈺琦(2009)。類型廣播電台節目模組化數位產製硏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硏究所碩士論文。\n余顯強(2007)。以資訊處理觀點論Metadata之本質與意涵。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2),249-266。\n邱芳信譯(1999)。數位影音通訊(原作者:Stanley N. Barson & Mark I.Keivocheev)。台北市:和碩科技文化。\n林英任(1997)。以結構主義的角度進行模組化產品特性與評估之研究。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南宏(2001)。我要我的電視網。廣告雜誌,117:86-87。\n林素甘(2006)。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之Metadata與建檔系統。圖書與資訊期刊,58,34-49。\n林信成、鄭國祥(2008)。運動文化資產之數位典藏與加值利用:以台灣棒球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66,14-34。\n范成偉(2005)。博物館數位典藏的知識加值概念研究。科技博物,9(4),71-84。\n陳亞寧與陳淑君(1999)。〈Metadata初探〉,《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15(5),36-43。\n陳清河(2002)。〈數位媒介產製之創新與傳佈意涵----以台灣推動電視產業數位化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n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台北市:五南。\n陳麗玲(2008)。台灣地區地方文獻典藏數位化及運用—以國家圖書館為例。研考雙月刊,32(3),36-34。\n張式軍(2001)。需求導向有聲資料數位典藏方法之建構 : 以中央廣播電台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n張宏源(2006)。新傳播科技中數位電視發展—從全球化看無線電視台推動數位化之研究。台北:上大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印刷。\n黃義聖(2001)。〈媒體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求勝之道〉。廣電人,84,59~P61。\n黃俊夫、范成偉與楊裕琦(2006)。數位典藏應用於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之探討。科技博物,10(2),59-71。\n馮建三與蘇蘅(1994)。歐洲聯盟的GATT影視產業政策分析及其對台灣的參考價值評估。工業局委託研究。\n湯明哲(2000)。導讀:未來管理的主流。知識管理—哈佛商業評論。台北:天下文化。\n項潔、陳雪華、陳昭珍與郭筑盈(2005)。數位典藏產業商業模式之探討。中東圖書館學會會報,75,63-74。\n劉幼琍(1994)。電訊傳播。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n劉容妏(2002)。〈數位視訊內容首部曲—數位化視訊資料庫初探〉。《新視界》第127期,P108~113。\n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n潘昭貿(2005)。生產與作業管理。台北:華泰文化。\n賴秀芬、郭淑珍(1996)。行動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出版社,頁239-248。\n盧非易(2007)。台灣電視節目資料庫之建構與節目類型變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n謝宏暉(2004)。由模組化生產建構體育頻道的數為平台--以緯來體育台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n蕭丞博(2005)。模組化產品之最適生產。南台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關尚仁a(2001)。〈一次生產,多元利用:模組概念為跨媒體傳播平台最重要的核心觀念〉,《廣告雜誌》,第117期,P112~P113。\n關尚仁b(2001)。〈串連數位媒體平台〉,《廣告雜誌》,第124期,P82~93。\n\n英文文獻\nCarliss Y. Baldwin and Kim B. Clark (2000).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anaging the value chai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nPeter O’Grady(1999). The Age of Modularity: Using the New World of Modular Products to Revolutionize Your Corporation. Iowa : Adams and Steele.\n\n\n網路資源\n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2009)。數位化工作流程整合性工作流程指南。取自http://content.ndap.org.tw/index/?p=1194,上網日期:2010.10.25。\n技術彙編電子書(2004)。取自http://www2.ndap.org.tw/eBook/showContent.php,上網日期:2010.11.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545300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30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901.pdf7.2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