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001
題名: 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臺灣國樂發展之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Guó-yuè(國樂)in Taiwan
作者: 陳鄭港
Chen, Cheng Kang
貢獻者: 張駿逸<br>鄭德淵
Chang, Jiunn Yih<br>Cheng, Te Yuan
陳鄭港
Chen, Cheng Kang
關鍵詞: 國樂
臺灣音樂
樂團經營
文化產業
中國化
文化離散
Guó-yuè(Traditional Music)
Taiwan Music
Orchestral Management
Culture Industry
Chinese Localization
Cultural Disapora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3-七月-2013
摘要: 今日表演藝術舞臺上的「國樂團」,概指漢系傳統絲竹管弦擊等樂器為核心組合的樂隊編組,港澳稱「中樂」、東南亞稱「華樂」、中國大陸稱「民樂」,臺灣則稱為「國樂」,樂界因此謔稱為「中、華、民、國」的聚合與化身。對於樂隊編制、樂器形制幾乎完全相同的現代國樂團,在華人地區卻賦予不同的名稱,顯示著不同地區歷史、社會與民族文化的不同定位及指涉。漢系華人音樂現代化的工程,自清末民初揭開百年大業的序幕,過程猶可堪稱「孤臣孽子」之境況,然而屬於文化研究的學術關懷、當代音樂文化的在地經營、國樂發展的主體性論述均尚未周全,因此,擺盪於兩岸情勢起伏所帶來的非藝術性之干擾,往往成為許多研究的迷障;尤其以民族學∕人類學視界的社會科學深度研究,仍然呈現出低度開發的狀態。\r\n本論文強調以民族學的概念為研究範疇,進行音樂的聲音、行為與概念三者環扣連結的文化研究;透過脈絡化的思維,考察研究臺灣漢系傳統音樂文化的構建、使用、傳播和發展,闡述音樂特徵、演變規律和獨特的文化意義。因此;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從研究者親身踏查體驗的參與觀察法為基礎,資訊檢視主要透過文化全貌觀、多元文化主義、泛文化比較等等的視角,研究過程則採取文獻分析與田野實證雙向進行的策略,致力建立一個質性研究的文本,並透過民族學∕人類學的理論與觀點,釐清臺灣國樂的發展歷史及其背後所隱現的文化脈絡,探討臺灣民族、傳統與音樂文化經由許多不同過程的互換、僭用與轉化,所表現之多元、不均的文化認同。\r\n本研究發掘一度隱沒於世塵的日治時期唱片產業之「臺灣華樂」形影,對於慣見的現代國樂「中原移植論」進行再審視,並且將臺灣漢系華人音樂現代化發展起點,從1949年的國府遷臺往前推展至1914年首張臺灣傳統音樂唱片的錄製發行,以具體的歷史錄音為事例,達到擴大研究議題的歷史縱深,形成百年發展史的學術架構。因此,本研究將臺灣漢系華人音樂現代化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日治及其以前,屬於漢系藝能育成與現代化萌芽的時期;第二個階段的是二次大戰後、兩岸對峙隔絕的時期,經由公部門政策面的作多、大陸經驗的移植、唐山夢土的想像等因素,形成的文化連結與發展能量的蓄積;第三個階段則是臺灣解除戒嚴,在世紀之交逐漸展開文化反芻,邁入二十一世紀即可見紮實的在地深耕與豐碩的匯流分享之階段。對於國樂現代化發展與現代國家政體連繫之議題,本研究以民族學結合人文研究的特點,開啟臺灣漢系傳統音樂作為一個相對邊陲、幽微的社會文化,如何漸次被納入現代國家體制,以及如何經驗國家治理的過程。\r\n研究結果顯示,在文化事務上,「國家」事實上並非如同許多傳統理論的概念:一個疆界嚴明、高度同質之政治實體,而是一個由許多相互聯繫的國際文化區塊之不穩定結合體,關於文化性的國家政策之探討,也都必須具備跨國境之視域。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成為一個範例,多元文化萌發自不同社會族群的運動和國際消費資本主義的流通。這樣的論點陳述了臺灣國樂隨著時代流動的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區域勢力、國際關係等等因素變化;也檢視一個當代極為普遍的文化離散現象。本研究借鑒「內地化」、「在地化」、「邊緣研究」三種觀點互異的文化發展理論,不僅辯證音樂、國家和多元文化主義之複合關係,更緊密地說明文化脫離的經驗和文化認同的建構。臺灣漢系傳統音樂的現代化發展,反映了生活,而生活造就了這個音樂文化與人群共同體百年來蓬勃的生命力。
Nowadays, the so-called “Chinese Music Orchestra” in the field of performing art generally means the orchestra arrangement that centers on the combination of sizhu, stringe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Han Traditional Music. It is called “Zhōng - yuè(中樂)/Chinese Music” in Hong Kong and Macao, “Huá-yuè(華樂)/Chinese Music” in Southeast Asia. People in Mainland China call it “Mín-yuè(民樂)/National Music”, while it is called “Guó-yuè(國樂)/Traditional Music” in Taiwan. Therefore, it has diversified names in the music circl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in modern times has nearly-identical orchestra arrangement and musical instrument systems, but it is endowed with different definitions in Chinese areas. This indicates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references to the histories, societies, and ethn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areas. The progr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has started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end of Qing(清)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ch a process was so solitary and frustrat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the needs for completing the academic care for culture studies, the local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music culture, and the subjectivity dis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usic. Consequently, many researches are often perplexed by non-artistic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ups and downs swinging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cross-strait situation. Especially, sufficient developments are not achieved yet, in terms of the profound researches regarding sociology in the aspects of ethnology/anthropology. \r\nThe scope of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regarding ethnology,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e researches 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sound, behavior and concept of music. Through contextualized thinking, it intends to investigate and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use,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n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 Taiwan, so as to expound music features, patterns of change, and unique cultural meaning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thesis is mainly based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that needs a researcher to engage in field excursion and experience. Information Review is mainly undertake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such as cultural holistic view, multiculturalism,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As for research processes, Document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are undertaken simultaneously, aiming to establish a tex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lso, through the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about ethnology/anthropology, it aim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aiwan’s traditional music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context hidden behind. This is to explore the diverse and uneven cultural identity of Taiwan’s nationalism , tradition and music culture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exchanges, overstepping and conversions in many different processes. \r\nThis study has excavated the passages regarding “Taiwan’s Huá-yuè(華樂)” in the Recording Industry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at had once been died down in the world. Further reviews are made, aiming at the commonly-seen “China Transplant Theory” in traditional music in modern time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has been deduced back to 1914 when first album of Taiwan’s traditional music had been recorded and released, instead of 1949 when KMT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Based on concrete recording in the history as the example, this aims to achieve the historical depth for enlarging research issues, so as to construct an academic structure with centennial development history.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is divided into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Stage 1 includes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former times, a period for Han Artistic Cultivation and the germ of modernization. Stage 2 centers on the times after World War II─ a stage in which the cross straits were separated, confronting with each other. Cultural connections as well as the accumulation of development energy were formed, due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political premiums provided by public sectors, the experience transpl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he imagination about Tang Shan(Chinese) wonderland. Stage 3 is the period after Taiwan had lifted its martial law. In this stage, cultural rumination began to take place gradually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t is the stage for us to see solid local cultivation as well as abundant exchange sharing when the 21st Century began. In terms of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the regimes of modern countries, this study aims to unfold the process how Taiwan’s Han Traditional Music─ a kind of social culture that used to be relatively marginalized─ has been gradually included into the modern national system and how it has experienced national management, by means of the features of ethnology combined with humanities research. \r\n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In terms of cultural affairs, in fact a “country” is not similar to the concept─ a political regime with definite borders and high homogeneity─ expressed in many traditional theories. Instead, it is an unstable combination of many correlate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blocks. As for the explorations of a country’s cultural policies, cross-country perspectives are also prerequisites. The Taiwan in the 21st Century has become an example, due to its multi-cultures sprouting from the movements from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s well as the circ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capitalism. Such an argument can be used for stating that Taiwan’s traditional music has changed due to the factors in politics, economics, technology, society, regional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as the era changes. Also,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ispersion in the contemporary age has been reviewed. By means of the thre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ories “Chinese Localization”, “ Localization ”, and “Ethnic Boundary Research” that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this study not only intends to discriminate the compound relationships among music, countries and multiculturalism, but also intends to give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 the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disapor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fy.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an Traditional Music can reflect our life, while our life has contributed to such a music culture as well as human groups’ vibrant vitality for hundreds of years.
參考文獻: 壹、 中文資料\r\n一、文獻史料方志\r\n不註撰人\r\n《孟子》・〈公孫丑下〉,古詩詞網,http://www.gushici5.com/4b5c1e1bf4.html ,2013.4.5.。\r\n(西漢)司馬遷 \r\n《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國學寶典,http://www.gxbd.com/book.php?t=2&mb=20100200010000000 2013.4.5.。\r\n(東漢)王充\r\n《論衡》・〈明雩篇第四十五〉,古詩詞網,http://www.gushici5.com/ctrn.html ,2012.12.5.。\r\n(晉)陳壽\r\n《三國志》・吳書・卷二・〈孫權傳〉,國學寶典,\r\nhttp://www.gxbd.com/book.php?t=2&mb=20100600010000000 ,2013.3.15. 。\r\n(唐)孔穎達\r\n《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大化。\r\n(唐)魏徵 等\r\n《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東夷〉・〈流求國〉,國學寶典,\r\nhttp://www.gxbd.com/book.php?t=2&mb=20101600010000000 ,2013.3.15. 。\r\n《隋書》卷十三・〈音樂志〉・〈梁朝樂志〉,國學寶典,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uisu/sui_013.htm ,2013.3.8. 。\r\n(後晉)劉 昫 撰\r\n《舊唐書》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臺北 : 藝文印書館,1955年版;\r\n中文百科在線上,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55168.aspx ,2011.11.8. 。\r\n(北宋)歐陽修、宋祁、范 鎮、呂夏卿 等\r\n《新唐書》卷六十〈藝文志〉・〈沈亞之集〉九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r\n《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六・〈吐蕃傳〉,維基文庫,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96%B0%E5%94%90%E6%9B%B8/%E5%8D%B7216%E4%B8%8A,2013.4.22.。\r\n《新唐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二〈禮樂志〉十二,維基文庫,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96%B0%E5%94%90%E6%9B%B8/%E5%8D%B7022 ,2012.11.8.。\r\n(元)脫 脫 等撰\r\n《宋史》一百三十一卷・志第八十四《樂六》,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版。\r\n《宋史》一百三十一卷・志第八十四〈樂六〉,中文百科在線上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60965, 2012.11.8. 。\r\n(元)脫 脫 等撰\r\n《遼史》卷54,志第二十三 《樂志》,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臺六版;中文百科在線上,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58534 ,2011.11.8.。\r\n(明)何喬遠\r\n《閩書》,卷三十八〈風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r\n(明)利瑪竇,何高濟 等譯\r\n《利瑪竇中國禮記》,北京:中華書局, 1980年版。\r\n(明)陳淳 \r\n《北溪文集》卷二十七〈上傅寺丞論淫戲〉,收入沈定均續修《漳州府志》第三十八卷,清光緒三年(1877)版。\r\n(清)丁紹儀\r\n《東瀛識略》,卷三〈學校・習尚〉,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臺灣文獻叢刊,http://union.ncl.edu.tw/TaiwanWeb/Content/content.asp?bookno=2&chptno=11, 2012.12.15.。\r\n(清)六十七\r\n《番社采風圖考.第十三圖 迎婦》,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版。\r\n(清)朱景英\r\n《海東札記》,卷三〈記習氣〉,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版。\r\n(清)江日昇\r\n《臺灣外紀》,《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種》,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版。\r\n(清)郁永河\r\n《裨海紀遊》上卷,〈臺灣竹枝詞〉,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版。\r\n(清)高拱乾 撰修\r\n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1960版。\r\n《臺灣府志》,臺北:大通,1984年版。\r\n《臺灣府志》卷十・〈藝文志・公移〉,http://www.guoxue123.com/tw/02/065/020.htm,\r\n2012.5.12\r\n《臺灣府志》卷七・〈風土志〉,國學導航,http://www.guoxue123.com/tw/02/065/017.htm ,2012.5.12.\r\n(清)張廷玉 等\r\n《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二百十二〈外國五・真臘傳〉,中文百科在線上,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52905,2012.5.15.\r\n(清)施琅\r\n《靖海紀事》.〈恭陳臺灣棄留疏〉,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版;臺灣文獻叢刊,http://union.ncl.edu.tw/TaiwanWeb/Content/content.asp?bookno=13&chptno=42 2013.4.12.。\r\n《靖海紀事》・〈舟師抵臺灣疏〉,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年版;臺灣文獻叢刊,http://union.ncl.edu.tw/TaiwanWeb/Content/content.asp?bookno=13&chptno=34 2013.4.10.。\r\n(清)蔣毓英\r\n《臺灣府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版。\r\n石再添、張瑞津、鄧國雄、黃朝恩\r\n1996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周瑞燉\r\n1992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質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吳瀛濤 纂修\r\n1958 《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藝術篇〉・第三章〈音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陳國彥、楊貴三\r\n1995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氣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陳國彥\r\n 1996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自然災害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連 橫\r\n1918 《臺灣通史》,臺北:眾文,1979年版。\r\n《臺灣通史》卷十三〈軍備志〉,漢川草廬,http://www.sidneyluo.net/a/a26/013.htm ,2012.5.6.\r\n《臺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漢川草廬,http://www.sidneyluo.net/a/a26/023.htm ,2012.5.6.\r\n《雅言》,《臺灣文獻叢刊》第1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版;臺灣文獻叢刊,http://union.ncl.edu.tw/TaiwanWeb/Catalog/bookcatalog.asp?bookno=166,2013.4.10.\r\n廖漢臣 纂修\r\n1971 《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再版)。\r\n衛惠林 等修 \r\n1952 《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臺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r\n二、綜合類專書\r\n\r\n不註撰人 \r\n1981 《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r\n不註撰人(科學人雜誌 編輯室)\r\n2006 《科學人雜誌特刊之四:多樣性臺灣》,臺北:遠流\r\n王夢鷗\r\n1976 《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r\n王東平 \r\n2004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北京:百花洲文藝,第1版。\r\n王甫昌\r\n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r\n王明珂\r\n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r\n2003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r\n2006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臺北:允晨文化。\r\n2008 《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臺北:聯經。\r\n尹章義\r\n1999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r\n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r\n1978 《總統 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r\n方 豪\r\n1955 《中西交通史》II,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r\n史 明\r\n1980 《臺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Calif.:蓬島文化公司。\r\n石再添 編\r\n1999 《臺灣地理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r\n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r\n2004 《文化臺灣:新世紀 新容顏》,臺北:遠流。\r\n2005 《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文建會。\r\n江樹生\r\n1992 《1662 鄭成功與荷蘭人的締和條約:荷人十八條及鄭氏十六條》,臺北:漢聲雜誌社。\r\n江宜樺\r\n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r\n何春蓀\r\n1986 《臺灣地質概論 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6年增訂第二版。\r\n何傳坤\r\n2004 《臺灣的史前文化》,新店:遠足文化。\r\n李慶平 編\r\n1994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兩岸文化交流年報》(1991-1993),臺北:海基會。\r\n李紀祥\r\n2001 《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r\n李永熾 等編\r\n2004 《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r\n李筱峰\r\n1995 《臺灣 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臺北:玉山社。\r\n邱坤良\r\n1992 《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r\n阮 銘\r\n2004 《兩個臺灣的命運:認同TAIWAN vs.認同CHINA》,臺北:玉山社。\r\n呂訴上\r\n1991 《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r\n周婉窈\r\n1997 《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r\n周策縱 \r\n1989 《五四運動史》,臺北:桂冠。\r\n林朝棨\r\n1957 《臺灣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林鋒雄\r\n1995 《中國戲劇史論稿》,臺北:國家出版社。\r\n林 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r\n2000 《臺灣活動斷層概論 五十萬分之一臺灣活動斷層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號,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r\n施正峰\r\n1999 《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r\n2006 《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r\n柳詒徵\r\n1932 《中國文化史》〈上〉〈中〉〈下〉,〈原版爲南京:鍾山書局〉臺北:正中,1948復刻出版。\r\n郭洪紀\r\n1996 《新國家主義》,臺北:揚智。\r\n高明士 編\r\n2005 《臺灣史》,臺北:五南。\r\n高平叔 編\r\n1984 《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 : 中華書局。\r\n陳宗仁\r\n2005 《雞籠山與淡水洋》,臺北:聯經。\r\n陳其南\r\n1987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r\n1992 《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r\n1998 《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 \r\n陳連開\r\n1999 《中國民族史綱要》,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r\n陳紹馨\r\n1979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r\n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r\n1992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八十一年年報》,臺北:海基會。\r\n徐傑舜\r\n1992,《漢民族發展史》,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r\n孫中山\r\n1953 《民族主義》,臺北 : 中央文物供應社。\r\n孫 晶\r\n2004 《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n張其昀 主編\r\n1984a 《先總統 蔣公全集》第一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r\n1984b 《先總統 蔣公全集》第三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r\n張玉法\r\n1981 《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臺北:聯經。\r\n張明貴\r\n2005 《意識形態與當代政治》,臺北:五南。\r\n莊萬壽\r\n2003 《臺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臺北:玉山社。\r\n揭 陽 編\r\n2006 《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臺北:文建會。\r\n曾益昌 編\r\n1996 《文化發展與建設史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r\n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r\n2002 《臺灣史》,臺北:五南。\r\n項 陽 \r\n2004 《當傳統遭遇現代》,上海:上海音樂學院。\r\n齊光裕\r\n1996 《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三十八年以來的變遷》,臺北:揚智。\r\n湯錦台 \r\n2001 《前進福爾摩沙:十七世紀大航海年代的臺灣》,臺北:貓頭鷹。\r\n曹永和\r\n1979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r\n鄭欽仁\r\n1997 《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臺北:業強。\r\n鄭樑生\r\n2002 《史學方法》,臺北:五南。\r\n臧振華 \r\n1999 《臺灣考古》,臺北:文建會。\r\n鄧屬予\r\n2002 《臺灣新生代大地構造:二十世紀臺灣地球科學之回顧》第一冊,臺北:中國地質學會。\r\n劉國深\r\n2002 《當代臺灣政治分析》,臺北:博揚文化。\r\n2005 《民進黨意識形態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r\n劉益昌\r\n2011 《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考古篇, 南投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n1996 《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n龍冠海 主編\r\n1971 《雲五社會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r\n蕭新煌\r\n2002 《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北:立緒文化。\r\n2002 《新臺灣人的新國家認同的新圖像》,臺北:新自然主義。\r\n2005 《蕭新煌的臺灣觀察筆記:剖析臺灣轉型的五大挑戰》,臺北:新自然主義。\r\n謝世忠\r\n1987 《認同的污名 :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r\n蘇啟明\r\n1996 《中國現代史》,臺北:五南。\r\n顧忠華\r\n1999 《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允晨文化。\r\n2005 《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左岸文化。\r\n\r\n三、音樂類專書\r\n\r\n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臺北市分會 \r\n1978 《本會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年來的計畫與績效(上冊)》,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臺北市分會。\r\n中國大百科全書\r\n1993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 舞蹈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r\n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 編\r\n1964 《民族音樂概論》,北京:北京音樂出版社,1988年4月第五刷。\r\n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 編\r\n1986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r\n王耀華 \r\n1990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臺北:海棠事業文化有限公司。\r\n王靜怡\r\n2009 《中國傳統音樂在海外的傳播與變遷――以馬來西亞為例》,北京:人民出版社。\r\n伍國棟 編\r\n1994 《白族音樂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r\n杜亞雄\r\n1993 《中國各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概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吳贛伯、項斯華\r\n2001 《中國人與中國音樂》,臺北:觀念文化。\r\n吳贛伯 編著\r\n2006 《二十世紀香港中樂史稿》,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n吳 釗、劉東升 編著\r\n1993 《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何康國\r\n2005 《我國交響樂團產業之研究》,臺北:小雅音樂。\r\n呂炳川\r\n1979 《呂炳川音樂論述集》,臺北:時報文化。\r\n呂鈺秀\r\n2003 《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圖書。\r\n汪毓和 編著\r\n2000 《中國近代音樂史綱》,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r\n2002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林 葱 \r\n1975 《中國音樂之演進》,自行出版。\r\n林鶴宜\r\n2003 《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r\n胡登跳 \r\n1997 《民族管絃樂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施秋敏 \r\n2012 《董榕森先生口述歷史:漂泊生涯 亦宣的音樂之路》,板橋:新北市政府文化局。\r\n苗晶、喬建中\r\n1987 《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r\n夏灩洲\r\n2004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簡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高子銘\r\n1959 《現代國樂》(初版),臺北:正中書局。\r\n徐亞湘\r\n2004 《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n袁靜芳\r\n1964 《民族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1999 《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r\n2000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孫繼南、周柱銓 編\r\n1993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r\n郭秀容\r\n2005 《現代國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樂器改革之研究》,臺北:仙靖\r\n陳振鐸\r\n1997 《劉天華的創作與貢獻》,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r\n陳鄭港 編\r\n1999 《世界華人「國樂團」經營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實驗國樂團。\r\n2002 《「世界華人民族音樂創作暨發展論壇」論文集》,臺北:國立實驗國樂團。\r\n2004 《「2004年臺灣民族器樂發展論壇」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r\n陳明志 編\r\n2000 《大型中樂作品創作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樂團。\r\n陶亞兵\r\n1994 《中西音樂交流史稿》,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r\n2001 《明清間的中西音樂交流》北京:東方出版社。\r\n陳碧娟\r\n1995 《臺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臺北:樂韻。\r\n陳聆群、齊毓恰、戴鵬海 編\r\n1990 《蕭友梅音樂文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教育部文化局 編\r\n1970a 《中華民國音樂年》,臺北:教育部文化局。\r\n1970b 《法規彙編》,臺北:教育部文化局。\r\n教育部(社教司) \r\n2003 《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實驗國樂團、實驗合唱團之現況檢討及未來改制方向專案報告 2003.05.01.」》,(未出版)。\r\n張靜蔚 編選\r\n1998 《中國近代音樂史料》(1840-1949),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2005 《中國近現代音樂文論選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許常惠\r\n1987 《民族音樂論述稿(四)》,臺北:樂韻。\r\n1993 《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r\n1998 《中國新音樂史話》,臺北:樂韻。\r\n梁在平\r\n1955 《國樂概論》,臺北:中華國樂會。\r\n喬建中\r\n2005 《國樂今說:喬建中音樂文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r\n馮長春\r\n2007 《中國近代音樂思潮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黃翔鵬\r\n1990 《傳統是一條河流》,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1993 《溯流探源——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黃體培\r\n1971a 《中華樂學通論第一編──樂史》,臺北:中華國樂會。\r\n1971b 《中華樂學通論第三編──樂器》,臺北:中華國樂會。\r\n董榕森\r\n1979 《實用中國樂法》。臺北:國立編譯館。\r\n葉龍彥\r\n2001 《臺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臺北:博揚文化。\r\n楊蔭瀏\r\n1985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r\n趙廣暉 編\r\n1986 《現代中國音樂史綱》,臺北:行政院文建會。\r\n榎本泰子\r\n2003 《樂人之都――上海:西洋音樂在近代中國的發軔》,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n鄭德淵\r\n1984 《中國樂器學》,臺北:生韻。\r\n鄭德淵、歐光勳 編\r\n2010 《臺灣國樂生態與職場現況》,臺南:臺南藝術大學。\r\n劉育和\r\n1997 《劉天華全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劉靖之\r\n1986 《中國新音樂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1996 《劉靖之談樂》音樂文集,臺北:樂韻。\r\n劉靖之、吳贛伯 編\r\n1994 《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樊祖蔭\r\n1994 《中國多聲部民歌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韓國鐄\r\n1990 《韓國鐄音樂文集(一)》,臺北:樂韻。\r\n賴錫中 編\r\n2000 《臺灣現代國樂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高雄市國樂團。\r\n蕭興華\r\n1995 《中國音樂史》,臺北:文津。\r\n顏廷階\r\n1992 《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臺北:綠與美出版社。\r\n蘇桂枝\r\n2003 《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r\n\r\n四、學位論文\r\n\r\n朱孟庭\r\n2000 《詩經與音樂研究》,臺北:臺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r\n何貞宜\r\n2011 《《呂氏春秋》音樂思想研究》,嘉義:南華哲學系,碩士論文。\r\n李靖慧\r\n1980 《詩經曲譜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李倩心\r\n1985 《西風影響下中國近代音樂思想之演變》,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李宏真\r\n2000 《中國北朝音樂歷史研究》,臺北: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李淑芬\r\n2011 《本土.現代.流行──90年代後臺灣國樂發展現象之探討》,宜蘭:佛光藝術所,碩士論文。\r\n沈 冬\r\n1990 《隋唐西域樂部與樂律研究》,臺北: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r\n吳瑞呈\r\n1989 《笛樂風格形成之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吳天恩\r\n2012 《國樂在民俗活動中的發展──以臺南市為例》,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吳 菡\r\n2004 《古琴工藝初探》,臺北:北藝大傳藝所,碩士論文。\r\n周佳文\r\n2011 《解嚴迄今兩岸國樂交流對臺灣國樂發展的影響》,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林鶴宜\r\n1990 《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r\n林曉蓓\r\n1992 《太和正音譜學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林秀鄉\r\n2005 《從「妙音樂集國樂團」的例證探討視障音樂團體之發展》,臺北:臺藝大表演所,碩士論文。\r\n林佩娟\r\n2007 《多元文化的再現與延伸──論國樂的產生與在台灣的發展》,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林詠璋\r\n2004 《殖民地後期環境的音樂認同:香港政府音樂事務處青年中樂團團員個案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論文。\r\n林果顯\r\n200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臺北: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r\n孫貴珠\r\n2005 《唐代音樂詩研究》,臺北:臺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r\n孫沛元\r\n2007 《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國樂發展過程中的觀察及反思》,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翁志文\r\n1994 《音樂點、線、面的結構分析──參數思維》,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翁曉萍\r\n2010 《第一商標樂團的成立、發展與影響》,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莊效文\r\n2010 《新視野的浮現:半世紀以來臺灣音樂創作的論述》,臺北:北藝大音樂系,博士論文。\r\n許牧慈\r\n2010 《傳統琵琶曲目研究》,臺北:臺師大音樂系,博士論文。\r\n\r\n陳怡蒨\r\n1997 《六首琵琶獨奏曲目之剖析》,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陳雅慧\r\n1999 《現代柳琴演奏技法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陳俊吉\r\n 2002 《臺灣國樂發展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臺北: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 \r\n陳明原\r\n2011 《商品化的國樂團在臺灣發展探討》,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郭倍真\r\n2010 《臺灣早期二胡創作曲研究──以劉俊鳴、董榕森作品為例》,臺北:文大音樂系碩士班,碩士論文。\r\n程緯華\r\n1983 《陳暘樂書研究──樂律理論與雅部樂器》,臺北: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黃春興\r\n1990 《笙的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 2011 《安史亂後宮廷宴饗俗樂之流變》,臺北:文大歷史所,博士論文。\r\n黃文玲\r\n2000 《五十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臺北:國立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黃光佑\r\n2002 《現代國樂的發展──70年代臺灣的現代國樂》,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楊瑞銘\r\n2006 《臺灣現代國樂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以文化政策與產業發展為討論》,臺北:臺師大三研所,碩士論文。\r\n楊湘玲\r\n2010 《臺灣古琴音樂之文人性傳承》,臺北:北藝大音樂系,博士論文。\r\n游秀雯\r\n2007 《政治文化環境下中國大陸民族管弦樂之發展探討》,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廖詩昀\r\n2009 《譚盾《西北組曲》研究-作品與「現代國樂」的多元對話》,臺北:臺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潘汝端\r\n1998 《北管嗩吶的音樂及其技藝研究》,臺北:臺師大音樂所 碩士論文。\r\n蔡明玲\r\n1988 《十三經廿五史中的音樂資料》,臺北:臺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蔡秉衡\r\n1992 《二胡音樂審美觀之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2007 《北朝樂史與樂制之研究〉,臺北:文大歷史所,博士論文。\r\n歐光勳\r\n1992 《二胡運弓的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鄭明慧\r\n1987 《嵇康與漢斯里客音樂美學思想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劉佳傑\r\n1999 《先秦音樂律名研究》,臺北:北藝大音樂所,碩士論文。\r\n劉月珠\r\n2006 《唐人音樂詩研究──以箜篌琵琶笛笳為主》,臺北:文大中文所,博士論文。\r\n劉文祥\r\n2007 《論述臺灣現代國樂的歷史脈絡與發展(1900-迄今)-政治體制下的音樂文化演變》,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顏國財\r\n2007 《歷代文本中簫的音樂審美探討》,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蕭毓榕\r\n2012 《從社會需求論臺灣國樂的困境與方向》,臺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魏金泉\r\n1998 《中國廣播公司國樂文獻調查研究》,臺北:文大藝研所,碩士論文。\r\n魏仲濱\r\n2007 《琵琶音樑改革研究及振動模態量測》,臺北:南藝大民音所,碩士論文。\r\n\r\n五、綜合類期刊論文 \r\n王明珂 \r\n1984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卷第3期,頁583-624,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n宋文薰\r\n1961 〈臺灣的考古遺址〉,《臺灣文獻》12(3),頁1-9,臺北:臺灣省文獻會。\r\n李國祁\r\n1978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3期,頁131-159,臺北 : 中華學報社。\r\n李筱峰\r\n2001 〈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特色〉,《臺灣文獻》第52卷第4期,頁1-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n吳密察\r\n2006 〈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第37 期,頁59-143,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r\n胡植慶\r\n2005 〈監測大地變形──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科學發展》第390期,頁6-1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r\n陳其南\r\n1980 〈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頁115-14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n翁佳音\r\n2006 〈福爾摩沙名稱來源~並論1582年葡萄牙人在臺船難〉,《翰林社會天地》第5期,頁4-13,臺北:翰林出版社。\r\n黃朝恩\r\n1989 〈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環境教育季刊》第2期,頁26-3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r\n1991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時空差異〉,《環境教育季刊》第11期,頁33-4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r\n楊冠政\r\n1996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變〉,《環境教育季刊》第28期,頁11-1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r\n廖文碩 \r\n2011 〈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1945~1948)〉,《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頁181-222,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r\n\r\n六、音樂類期刊論文 \r\n王正平\r\n1992 〈臺灣國樂史鑑的新頁〉,《北市國樂》第83期,頁1,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r\n1994 〈臺北市立國樂團十五年感言〉,《北市國樂》第101期,頁6-9,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r\n1994 〈臺灣國樂發展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天地》第71期,頁30-33,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r\n王震亞\r\n1993 〈文革後西方現代作曲技法的輸入與影響〉,武漢音樂學院《學報》Ⅰ、Ⅱ合期,頁102-109,武漢:武漢音樂學院。\r\n何名忠\r\n1975 〈中國樂器之演進及其分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期,頁47-55,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r\n李哲洋\r\n1984 〈絲竹合奏的求變──國樂的宿命〉,《藝術學報》第36期,頁43-56,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r\n李 靜\r\n2001 〈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重要篇章〉,《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頁6-9,青海:青海師範大學。\r\n李志傳\r\n1971 〈談臺灣音樂的發展——樂界五十年的回憶〉,《臺北文獻》直字第十九、二十期合刊,頁1-2,臺北:臺北市文獻會。\r\n林昱廷\r\n1985 〈三十年來的國樂教育〉,《藝術學報》第38期,頁173-191,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r\n林 培\r\n1993 〈國樂學會四十年來會務的回顧與展望〉,《北市國樂》第90期,頁7,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r\n林良哲\r\n1999 〈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雜誌》第38期,頁32-33,宜蘭:宜蘭縣政府。\r\n沈 冬 \r\n2004 〈世變中的音樂教育與音樂家──由北京李抱忱到廣東黃友棣〉,《現代中國》第5輯,頁66-80,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r\n秦鵬章\r\n 1998 〈要交響化,不要「交響樂隊化」──淺談中國民族樂隊的發展〉,《人民音樂》1998年第3期,頁20-23,北京:中國音樂家協會。\r\n孫克仁 等\r\n1982 〈我國民族管絃樂隊結構體制的形成和沿革〉,《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頁10-17,北京:中央音樂學院。\r\n孫培章\r\n1994 〈從傳統走向創新──中廣國樂團卅至六十年代往事〉,《北市國樂》第96期,頁1-4,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r\n陳 越(陳裕剛)\r\n1972 〈「中華樂學通論」讀後感〉,《中國樂刊》,第一卷第四期,頁18,臺北:中國樂刊社。\r\n陳正生\r\n1999 〈大同樂會活動紀事〉,《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頁12-16,西安:西安音樂學院。\r\n2000 〈大同樂會〉,《北市國樂》第157 期,頁12-16,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r\n陳鄭港 \r\n2013a 〈臺灣漢系傳統音樂(國樂)六十年來的研究〉,《民族學界》第31期,頁247-29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r\n梁茂春\r\n1992 〈絲竹管弦競芬芳──中國當代民族器樂獨奏、重奏曲創作概論〉,《中國音樂學》1992年第1期,頁26-41,北京:中央音樂學院。\r\n張己任\r\n2000 〈對「國樂團」的一點看法〉,《表演藝術》第94期,頁102-103,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r\n莊本立\r\n1982 〈東西兼容之現代國樂教育〉,《華岡藝術學報》第2期,頁221-228,臺北:文化大學。\r\n黃翔鵬\r\n1987 〈在亞太地區傳統音樂研討會上的發言〉,北京:《人民音樂》1987年第8期,頁4-7,北京:中國音樂家協會。\r\n程午嘉、瞿安華\r\n1982 〈中國民族管弦樂隊歷史的回憶〉,《中國音樂》1982年第4期,頁72,北京:中國音樂學院。\r\n費師遜\r\n1988 〈民族音樂與文化流〉,北京:《人民音樂》1988年第1期,頁19-26,北京:中國音樂家協會。\r\n楊 青、蔡 夢 \r\n2008 〈我國民族器樂創作初創時期的探索軌跡(上)〉,《音樂研究》2008年第6期,頁30-39,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楊 紅\r\n1999 〈關於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學科學討論〉,《中國音樂》1999年第2期,頁8-10,北京:中國音樂學院。\r\n葛 濤\r\n2008 〈「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紀〉,《史林》2008 年 05期,頁29-44,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r\n董榕森\r\n1980 〈國樂發展與文化建設〉,《中華樂訊》,第72期,頁5-10,臺北:中華樂訊雜誌社。\r\n1987 〈近四十年來我國之傳統音樂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2期,頁599-634,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r\n廖輔叔\r\n1990 〈乾隆宮廷音樂中的洋玩意〉,《音樂研究》1990年第1期,頁51-53,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n鄭體思 \r\n1998 〈我國第一支新型專業民族管弦樂隊的誕生與發展〉,《黃鐘-武   漢音樂學報》第2期,頁47-51,武漢:武漢音樂學院。\r\n2005 〈我對原「中央廣播電台音樂組」的歷史回顧-我國第一支新型專業民族管弦樂隊的誕生與發展概況〉,《中國音樂年鑑2002》,頁349-370,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r\n劉麟玉\r\n 1998 〈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唱歌教育の考察:唱歌規程の比較検討を中心に〉,《臺灣史研究》16期(1998.10),頁34-43,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r\n2006 〈關於日本人教師議論殖民地臺灣公學校唱歌教材之諸問題(1895-1945)—以「折衷」論及「鄉土化」論為焦點〉,《臺灣音樂研究》第3期,頁48-49,臺北: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r\n劉育和\r\n2004 〈《劉天華全集》前言〉,《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20-22,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r\n\r\n七、綜合類專書論文\r\n\r\n中國國民黨\r\n2007 〈抗戰七十週年紀念〉, 國民黨文物特展專刊。\r\n宋文薰\r\n1981 〈關於臺灣更新世的人類與文化〉,《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與考古組》,頁47-62,臺北:中央研究院。\r\n余水倍、胡植慶\r\n2002 〈臺灣──呂宋島弧的現今板塊運動〉,《臺灣大地構造》,頁131-166,臺北: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出版。\r\n陳其南\r\n1984 〈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335-366,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r\n蔡錦堂\r\n2002 〈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期,頁181-192,臺北:淡江大學。\r\n\r\n八、音樂類專書論文\r\n王櫻芬 \r\n2000 〈淺談臺灣南管館閣文化的傳統與變遷〉,《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頁100-107,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r\n呂錘寬\r\n1997 〈臺灣傳統音樂之發展〉,《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頁29-57,臺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r\n李西安\r\n1994 〈文化轉型與國樂的張力場結構〉,《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107-11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李西安 \r\n2000 〈我們將如何面對21世紀?──民族管弦樂隊的轉型、解構及其它〉,《人民音樂》2000年第4期,頁7-12,北京:中國音樂家協會。\r\n李陳茜\r\n2010 〈20世紀上半葉新國樂思想初探〉,《齊魯藝苑:山東藝術學院學報》第2期,頁84-87,山東濟南:山東藝術學院。\r\n林昱廷\r\n2000 〈二十世紀臺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樂團營運發展起〉,《臺灣現代國樂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頁120-133,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林鶴宜\r\n2000 〈從劇種的歷史進程看日據時期歌仔戲唱片的價值〉,《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 1910-1945 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頁19-26,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r\n胡登跳、林友仁\r\n1989 〈中國民族樂隊〉,《中國大百科全書 音樂.舞蹈》,頁895-896,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r\n胡登跳\r\n1994 〈論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253-259,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徐麗莎\r\n2008 〈臺灣近現代音樂教育綜觀〉,《臺灣藝術教育史 音樂教育篇》,頁1-103,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r\n高子銘\r\n1960 〈現代的國樂〉,《中國音樂史論集(二)》,頁1-52,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r\n高厚永\r\n1994 〈回顧與展望:爭論與探索發展了二十世紀的國樂〉,《中國新音樂史論集》,頁3-1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陳裕剛\r\n1994 〈影響臺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337-38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2000 〈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國樂團為例〉,《臺灣現代國樂的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頁87-118,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陳勝田\r\n1997a 〈中國音樂〉,《臺灣音樂閱覽》,頁135-143,臺北:玉山社。\r\n1997b 〈國樂在臺灣〉,《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頁296-307,臺北: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r\n陳中申\r\n1997 〈討論〉,《中國民族管弦樂發展的方向與展望:中樂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29,香港:香港中樂團。 \r\n陳如祁\r\n2000 〈對現代國樂交響化的觀察與評價──從指揮、作曲及樂隊訓練角度談起〉,《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 集,頁159-164,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陳燕婷\r\n2002 〈學堂樂歌:新音樂「共性語言」的源頭〉,《音樂文化》,頁263-286,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r\n莊本立\r\n1994 〈國樂發展的方向〉,《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17-28,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梁銘越\r\n2000 〈交響化、文化素材與文化生態〉,《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觀照現代國樂的文化面相》研討會論文,頁23-31。,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楊忠衡\r\n2000 〈對現代國樂交響化的觀察與評價──從媒體工作者角度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頁150-158,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董榕森\r\n1984 〈發揚國樂的時代意義〉,《中華文化復興論叢》第16集,頁343-364,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r\n1994 〈國樂的社會功能及發展〉,《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29-42,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鄭德淵\r\n2000 〈Chinese Orchestra 在世界樂壇的定位〉,《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頁17-25,高雄:高雄市實驗國樂團。\r\n蔡宗德\r\n1999 〈中樂發展之深層結構的重建〉,《中華民國八十七年表演藝術年鑑》,頁54-63,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r\n劉靖之、吳贛伯\r\n1994 〈編者序言〉,《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vii-viii,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黎 鍵\r\n1985 〈中樂合奏傳統與「交響化」問題〉,《中國新音樂史論集》,頁135-161,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賴錫中\r\n2000 〈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高雄市國樂團為例〉,《臺灣現代國樂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頁119-137 ,高雄:高雄市國樂團。\r\n韓鐘恩\r\n1994 〈今史辦:二十世紀國樂思想的從新定位〉,《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頁117-144,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r\n韓國鐄\r\n1995 〈上海工部局樂隊研究〉,《藝術學》第十四期,頁143-20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r\n\r\n九、研討會論文\r\n\r\n林順麗\r\n2013 〈華樂散播源源不斷的真善美──華樂在檳城之回顧與展望〉,「融會與啟發:中國音樂的多元交流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3.03.25-26。\r\n胡天虹\r\n2013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陸音樂「中西融合」之動因及創作形態〉,「融會與啟發:中國音樂的多元交流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3.03.25-26。\r\n陳鄭港\r\n2010 〈內地移植與在地孕育臺灣國樂發展脈絡的新思維〉,2010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ICTM)學術研討會~『民族音樂學在臺灣』研討會論文,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0.10.29。\r\n2011 〈樂隊指揮 VS.行政團長──以臺灣獎助養藝文生態為例的觀察〉,2011中樂指揮國際高峰論壇,香港:香港中樂團,2011.07.25。\r\n2012 〈公設國樂團近20年來的營運與發展──以臺灣國樂團組織更迭為中心的觀察〉,2012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ICTM)學術研討會~『民族音樂學在臺灣』研討會論文,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2.11.23。\r\n2013b 〈臺灣國樂發展源流再審視〉,「融會與啟發:中國音樂的多元交流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3.03.25-26。\r\n張鉯茹\r\n2012 〈從「浚洋國樂協會」看民間「做場音樂」之生態〉,2012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ICTM)學術研討會~『民族音樂學在臺灣』研討會論文,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2.11.23。\r\n蔡秉衡\r\n2013 〈「中國音樂」的歷史形塑與多元想像〉,「融會與啟發:中國音樂的多元交流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3.03.25-26。\r\n劉客養\r\n2012 〈臺灣國樂曲目形變與質變現象──從創作、展演、出版三個面向觀察〉,2012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ICTM)學術研討會~『民族音樂學在臺灣』研討會論文,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2.11.23。 \r\n\r\n十、報紙與網路資料\r\n人民網\r\n〈關於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614/c22219-21838447.html ,2013.6.15.。\r\n中文百科在線\r\n〈廣東漢樂〉,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6941 ,2013.5.24.。\r\n趙 怡\r\n2011 〈也談本土化〉,中央日報,2011年7月7日「透視集」。 \r\n中華百科全書\r\n〈民族〉,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73 ,2013.5.25.。\r\n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官方網頁\r\n〈本系簡介〉,http://www2.pccu.edu.tw/CRMMDM/ ,2013.6.10.。\r\n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官方網頁\r\n〈本系簡介〉,https://sites.google.com/a/pccu.edu.tw/chinesemusic/ben-xi-jian-jie ,2013.6.10.。\r\n文化部 \r\n2013 〈102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 音樂、舞蹈、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共98團獲得補助〉新聞稿,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21072.aspx 2013.2.15.。\r\n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r\n〈社會改革運動〉,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98&Keyword=%E6%98%9F%E6%9C%9F,2013.3.20.。\r\n 〈漢族傳統音樂〉,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277 ,2013.4.20.。\r\n中華文化總會\r\n〈歷史沿革〉,http://www.ncatw.org.tw/about/ ,2013.1.16.。\r\n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r\n〈漢族〉,http://news.chinavoc.cn/ChinaCulture/Files/200804/44898.html ,2013.5.10.。\r\n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n〈林石生〉,客家戲劇音樂人才資料庫,http://musicdrama.hakka.gov.tw//Top/object.aspx 2013.1.5.。\r\n李志常\r\n《長春真人西遊記》,「漢典古籍」,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918 ,2013.4.5.。\r\n胡植慶 \r\n〈臺灣的地體架構與造山運動〉,http://tw.myblog.yahoo.com/jw!ge5yHEqYAwJclp5zYbw-/article?mid=9592 ,2012.10.5.。\r\n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官方網頁 \r\n〈系所簡介〉,http://chinesemusic.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4&pageID=7486 ,2013.6.8.\r\n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官方網頁\r\n〈系所歷史沿革〉,http://cmusic.ntua.edu.tw/files/11-1000-180.php ,2013.6.8. \r\n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官方網頁\r\n〈本所簡介〉,http://ethnomu.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7&pageID=5866 ,201.6.10.\r\n陳勝田 \r\n2010 〈國樂〉,《文建會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970 ,2011.1.1.。\r\n莊本立 \r\n1983 〈國樂〉,《中華百科全書・藝術類》,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art.asp?id=6201 ,2012.9.28.。\r\n張炎憲\r\n〈臺灣歷史發展的特色〉,http://www.twcenter.org.tw/a05/a05_01_05.htm ,2010.9.25.。\r\n黃翔鵬\r\n1989 〈舞陽賈湖骨笛的測音研究〉,《文物》,1989年第1期,http://qcourse.theti.org/eol/data1/wwjp/wlkc/zh02/zj03.htm ,2013.5.19.。\r\n梁茂春\r\n〈五四精神和中國新音樂〉,五四運動紀念館,http://cyc90.cycnet.com/leaders/54yd/content.jsp?id=15746&s_code=2106 , 2013.3.25.。\r\n楊忠衡\r\n1993 〈國樂正名此其時〉,中國時報 ,1993年4月7日第29版。\r\n楊 青\r\n2010 《20世紀民族管弦樂創作研究》的階段成果,北京社科規劃項目編號:06BaWY010,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32822c24.aspx ,2012.12.5.。\r\n鄭體思\r\n2002 〈我對原「中央廣播電臺音樂組」的歷史回顧──我國第一支新型專業民族管弦樂隊的誕生與發展概況〉,《中國音樂年鑒2002》,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c2b1301018joi.html ,2012.4.6.。\r\n蔡 瑋\r\n1996 〈學者觀點〉,聯合報,1996年4月23日 第25版。\r\n劉 楨\r\n2002 〈從日治時期出版之客家唱片看當時客家音樂的發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音樂網),http://music.ihakka.net/web/001_japan_index.aspx ,2009.10.12.。 \r\n劉新圓\r\n2003 〈我們需要新的文化論述〉,《國政分析》,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29.htm ,2013.1.10.。\r\n2003 〈政治掛帥的文化政策〉,《國政分析》,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27.htm ,2012.12.25.。\r\n2004 〈文化要深耕,不是「打著本土反本土」〉,《國政評論》,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C-093-009.htm ,2013.1.5.。\r\n臺南新報\r\n〈新製臺灣曲盤〉,1926年9月23日(第8846號)。\r\n臺灣日日新報\r\n〈社會教化與歌仔戲〉,1928 年5 月7 日第四版。\r\n〈禁演歌仔戲有一利一害〉,1928 年5 月3 日第四版。\r\n臺灣指標民調(TISR)\r\n2013 〈臺灣民心動態調查、統獨與中國印象〉民調新聞稿 ,http://www.tisr.com.tw/?p=2344 ,2013.1.31.\r\n薛藝兵\r\n2001 〈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處境〉,《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研討會》,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http://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tyzj/zjwz/4143.shtml ,2013.5.26.。\r\n\r\n十一、樂譜錄音資料\r\n\r\n中華國樂會\r\n1982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臺灣區音樂比賽國樂合奏指定曲總譜 上、下冊》,臺北:生韻。\r\n1984 《中華民國七十三學年度臺灣區音樂比賽國樂合奏指定曲總譜》,臺北:生韻。\r\n李秀美、江武昌 \r\n2000 《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n徐麗紗、林良哲\r\n2007 《從日治時期唱片看臺灣歌仔戲》,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n陳哲鴻 等\r\n1978 《陳士孝先生中國民族器樂創作曲選》, 臺北:學藝出版社。\r\n郭珍弟、簡偉斯\r\n2003 《Viva Tonal 跳舞時代》電影紀錄片,臺北:公共電視。\r\n董榕森\r\n2005 《南胡教本》第一冊、第二冊,臺北:樂韻。\r\n\r\n貳、翻譯著作\r\n片岡巖,陳金田 譯\r\n1921 《臺灣風俗誌》,臺北 : 南天書局,1994年據大正十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版複刻發行。\r\n矢內原忠雄,周憲文 譯\r\n1999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r\n歐陽泰(Tonio Andrade),鄭維中 譯\r\n2007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r\nAnn Majchrzak,謝棟樑 譯\r\n2000 《政策研究方法論》,臺北:弘智文化。\r\nAnderson, Benedict(安德森・班納迪克),吳叡人 譯\r\n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r\nAndrew Vincent,羅慎平 譯\r\n1999 《當代意識型態》(Moodern Political ldeologies),臺北:五南。\r\nBruno Nettl,沈信一 譯\r\n1976 《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臺北︰書評書目。\r\nClifford Geertz,韓 莉 譯\r\n1999 《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南京:譯林出版社。\r\nClaude Lévi-Strauss(克勞德•李維史陀),張祖建 譯 \r\n2006 《結構人類學》,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r\nDanny Roy(丹尼・羅伊),何振盛、杜嘉芬 譯\r\n2004 《臺灣政治史》(Taiwan:A Political History),臺北:臺灣商務。\r\nDanny L. Jorgensen,王昭正、朱瑞淵 譯\r\n1999 《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r\nDavid M. Fetterman,賴文福 譯\r\n2000 《民族誌學》,臺北:弘智。\r\nEric J. Hobsbawm(霍布斯邦),李金梅 譯\r\n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臺北:麥田。\r\nGraeme Turner,唐維敏 譯\r\n1998 《英國文化研究導論》,臺北:亞太圖書。\r\nHarold R. Isaacs,鄧伯宸 譯\r\n2004 《族群》,臺北:立緒。\r\nHarold R. Isaacs,鄧伯宸 譯\r\n2004 《族群》(Idols of the Tribe),臺北:立緒。\r\nIvo Supicic,周耀群 譯\r\n2004 《社會中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導論》(Music in Society:A Guide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長沙:湖南文藝。\r\nJacques Attali,宋素鳳 翁貴堂 譯,\r\n2000 《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Bruit:Essai SurL"Economie Politique de la Musiq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nJoy Hendry,林日輝、戴靖惠 譯\r\n2004 《社會人類學:他們的世界》,臺北:弘智。\r\nKamien Roger ,王美珠 等譯\r\n2004 《音樂-認識與欣賞》,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r\nMalcolm Waters ,徐偉傑 譯\r\n2000 《全球化》(Globalization),臺北:弘智。\r\nMichael C. Howard,李茂興、藍美華 譯\r\n1997 《文化人類學》,臺北:弘智。\r\nNorman K. Denzin,張君玫 譯\r\n1999 《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弘智。\r\nPaul Kutsche ,賴文福 譯\r\n2003 《田野民族誌:人類學指導手冊》,臺北:華泰文化。\r\n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 編,王志弘等譯 \r\n2006 《人文地理概論》,高雄 : 麗文文化。\r\nRuth Rentschler(露絲.溫斯樂),羅秀芝 譯\r\n2003 《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臺北:五觀藝術管理。\r\nStorey John,李根芳 等譯\r\n2005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r\nTerry Eagleton,林志忠 譯\r\n2002 《文化的理念》(The Idea of Culture),臺北:巨流。\r\n\r\n參、外文資料\r\n山根勇藏\r\n1930 《臺灣民族性百談》,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版。\r\n武內貞義\r\n1927 《臺灣》,臺北:新高堂書店。\r\n椿本義一\r\n1923 《臺灣大觀》,東京:大阪屋號書店。\r\nAnderson, Benedict\r\n 1991(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Verso. \r\nBohlman, Philip V.\r\n 1997 “Fieldwork in the Ethnomusicological Past.” In Shadows in the Field: New Perspectives for 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 edited by Gregory F. Barz and Timothy J. Cooley.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9-162. \r\nCutler III, William\r\n 1996 “Accuracy in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 In Oral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2nd ed., edited by David K. Dunaway and Willa K. Baum.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99-106.\r\nHan, Kuo-huang\r\n1979 “The Modern Chinese Orchestra.” Asian Music 11(1): 1-43. \r\nHoffman, Alice\r\n 1996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Oral History.” In Oral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2nd ed., edited by David K. Dunaway and Willa K. Baum.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87-93. \r\nHelen Myers: \r\n1992 Ethnomusicology – An Introduction .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Press \r\nJunker, Buford H.\r\n 1960 Field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nKraus, Richard C.\r\n 1989 Piano and Politics in China: Middle-Class Ambitions and the Struggle over Western Music.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nMyers, Helen\r\n 1992 “Fieldwork.”In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edited by Helen Myers.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1-49. \r\nMiller, Terry E.、Shahriari, Andrew\r\n 2006 World music:a global journey. Taylor & Francis Group,LLC\r\nMargaret J. Kartomi\r\n1981 The Processes and Results of Musical Culture Contact: A Discussion of Terminology and Concepts, Ethnomusicology, Vol. 25, No. 2. (May, 1981), pp. 227.\r\nNettl, Bruno\r\n 1983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Urbana \r\n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nNettl, Bruno ed.\r\n 1978 Eight Urban Musical Cultures: Tradition and Change. Urbana: University \r\nof Illinois Press.\r\nRitchie, Donald A.\r\n 2003 Doing Oral History: A Practical Guide.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nStock, Jonathan\r\n1996 Musical Creativ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bing, His Music, and Its Changing Meanings.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r\nTuohy, Sue\r\n2001 The Sonic Dimension of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Musical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Ethnomusicology,Winter.pp.107-123.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525950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59503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