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92
題名: 中共軍事路線的轉變─黨內鬥爭所扮演之角色(1949-1976)
The transformation of CCP military line─ the role of inner-party struggle(1949-1976)
作者: 黃宇松
Huang, Yu Sung
貢獻者: 關向光
黃宇松
Huang, Yu Sung
關鍵詞: 共軍軍事路線
黨內鬥爭
雙重角色菁英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摘要: 中共自古田會議之後明確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在黨軍一體的情況下,中共的黨內鬥爭或多或少地對軍隊造成影響;也因為黨與軍隊高階領導人存在著「雙重菁英」的身份,軍隊往往被捲入黨內鬥爭之中,這都為中共的軍隊建設造成深遠影響。而中共建國後為改善軍隊長期存在的山頭主義、游擊氣息,致力於軍隊管理、訓練納入統一的制度下;同時1950年中共參與韓戰,體驗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運用現代武器所帶來的震撼。這些狀況都讓中共開始思考開展軍事現代化、正規化的問題。此外,革命化的建軍路線,並未隨著共軍開展軍事現代化、正規化而被揚棄,政治工作仍是共軍建軍路線的重要環節。因此毛澤東時期共軍的軍事路線,呈現出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三者並行的現象,但這三者比例,随著彭德懷、林彪與葉劍英先後主掌軍委日常工作,而有不同的偏重。
參考文獻: 壹、中文\n一、文件、文集\n1. 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n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周恩來軍事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n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n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n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n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n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n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n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n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n1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n12. 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附卷二: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1949.10-1997.0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n13.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毛澤東軍事文選》,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1981。\n1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版。\n1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版。\n1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版。\n17.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版。\n1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5,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n19. 江山主編,《共和國檔案:影響新中國歷史進程的100篇文章》,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n20.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n21.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n22. 劉伯承,《劉伯承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n2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n二、年譜、傳記、回憶錄\n1. 《徐向前傳》編寫組,《徐向前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第2版。\n2. 《葉劍英傳》編寫組,《葉劍英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第2版。\n3. 《粟裕傳》編寫組,《粟裕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n4. 《賀龍傳》編寫組,《賀龍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第2版。\n5. 《羅瑞卿傳》編寫組,《羅瑞卿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第2版。\n6. 《羅榮桓傳》編寫組,《羅榮桓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第2版。\n7. 丁盛口述、金光談話紀錄、余汝信整理編註,《落難英雄:丁盛將軍回憶錄》,香港:星克爾出版,2008。\n8.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一代名將─回憶粟裕同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n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傳》,上、下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3。\n10. 中共中央文獻硏究室編,《陳雲年譜》,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n11.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n1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葉劍英年譜(一八九七─一九八六)》,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n13. 王力,《王力反思錄》,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n14. 王沂力,《獨臂上將彭紹輝》,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n15. 王亞志回憶,沈志華、李丹慧整理,《彭德懷軍事參謀的回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n16. 王新亭,《王新亭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第2版。\n17. 王燄主編,《彭德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n18. 向守志,《向守志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n19. 吳法憲,《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香港:北星出版社,2009,第4版。\n20. 吳殿堯主編,《朱德年譜》(新編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n21. 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n22. 宋德金,《真實的林彪─林彪秘書最後的回憶錄》,香港:皇福圖書,2010,第4版。\n23. 李烈主編,《賀龍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n24. 李逸民,《李逸民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n25. 李德、舒雲編著,《林彪日記》,下冊,紐約:明鏡出版社,2009 。\n26.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n27. 李銳,《廬山會議會議》,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2009,最新增訂版。\n28. 周均倫主編,《聶榮臻年譜》,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n29. 洪學智,《洪學智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第2版。\n30. 徐向前,《徐向前元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n31. 張宗遜,《張宗遜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n32. 張勝,《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n33. 張震,《張震回憶錄》,上、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n34. 陳錫聯,《陳錫聯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第2版。\n35.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n36.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n37. 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n38. 萬毅,《萬毅將軍回憶錄》,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1998。\n39. 廖漢生,《廖漢生回憶錄(續)》,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n40.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第2版。\n41. 劉樹發主編,《陳毅年譜》,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n42. 鄭文翰著,王焰、王亞志、王承光補注,《秘書日記裏的彭老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n43. 蕭克,《蕭克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n44. 蕭勁光,《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n45.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8。\n46. 鍾期光,《鍾期光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n47. 聶榮臻,《聶榮臻元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n48. 羅東進,《我的父親羅榮桓》,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n三、專書\n1. 卜偉華,《「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1966-196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第2版。\n2. 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編,《中共建政暨兩岸分治6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務部調查局,2009。\n3.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上、下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n4. 中國共產黨兩條路線鬥爭史講義編寫組編,《中國共產黨兩條路線鬥爭史講義(修改稿)》,廣州:廣東省高等院校政治理論課,1975。\n5. 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6.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臺北:時報文化,2001。\n7. 史雲、李丹慧,《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從批林到批鄧(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n8.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n9. 吳遠平等著,《新中國國防科技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硏究》,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n10. 宋永毅、丁抒編,《大躍進─大饑荒:歷史和比較視野下的史實與思辨》,九龍:田園書屋,2009。\n11. 李谷城,《中國大陸政治術語》,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n12.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1995。\n13. 沈志華,《思考與選擇 : 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n14. 周陽山等著,《巨變下的中蘇共》,臺北:新中國,1991。\n15. 林弘展,《中國人民解放軍X檔案》,臺北:本土文化出版,1996。\n16. 林長盛主編,《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臺北:桂冠圖書,1993。\n17. 林蘊暉等著,《凱歌行進的時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18.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n19. 姜華宣主編,《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紀事(1921-200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n20. 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臺北:麥田,1999。\n21. 洪陸訓,《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02。\n2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n23.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n24.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硏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n25. 徐平,《新中國首次軍銜制實錄》,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2版。\n26. 徐焰,《六十年國事紀要(軍事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n27. 袁偉等編著,《毛澤東軍事活動紀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n28.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台北:天下文化,1998。\n29.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n30.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n31.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臺北:五南,2005。\n32. 張嘉中,《權力鬥爭與軍人的政治角色:1949-1973年的中國》,臺北:揚智文化,2008。\n33.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n34. 陳大蒙、劉史,《落井下石─重審高崗案》,紐約:明鏡出版社,2009,第2版。\n35.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臺北:聯經,2001。\n36. 舒雲,《林彪畫傳》,紐約:明鏡出版社,2007。\n37. 楊貴華編著,《共和國軍隊回眸:重大事件決策和經過寫實》,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n38.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上、下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2。\n39. 廖國良等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n40. 趙家梁、張曉霽,《半截墓碑下的故事─高崗在北京》,香港:大風出版社,2008。\n41.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臺北:新新聞文化,1997。\n42. 滕敘兗,《陳賡大將與哈軍工》,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n43. 鄭義,《中共軍頭點將錄:與國軍對峙的42名悍將》,臺北:開今文化出版,1996。\n44. 鄧禮峰,《建國後軍事行動全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n45.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46.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關心譯,《毛澤東最後的革命》,臺北:左岸文化,2009。\n47. 蘇士甲,《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發展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n四、期刊及研討會論文\n1. 《紅旗》半月刊,第14期(1966年11月)。\n2. 丁樹範,〈一九九○年代以來的中國黨軍關係〉,《中國大陸研究》(臺北),2003年第46卷第2期,頁57-80 \n3. 尹家民,〈廬山會議後蒙冤的開國四將〉,《報刊薈萃》(西安),2007年第12期,頁56-58。\n4. 白洁,〈從國防部五院到七機部─王秉璋將軍談中國航天事業〉,《黨史博覽》(鄭州),2005年第3期,頁14-19。\n5. 吉元,〈《毛主席語錄》出版內幕〉,《炎黃春秋》(北京),2009年第10期,頁46-49。\n6. 朱啟友,〈毛澤東與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黨史研究與教學》(北京),2007年第194期,頁23-36。\n7. 何立波,〈鄧小平與1975年軍隊整頓〉,《黨史博采》(石家庄),2004年第8期,頁10-14。\n8. 佚名,〈粟裕與陳毅、聶榮臻、彭德懷的分歧與誤會始末〉,《報刊薈萃》(西安),2009年第5期,頁20。\n9. 李意根,〈1959年廬山會議上的上將們〉,《文史精華》(石家庄),2009年總第231期,頁18-24。\n10. 李意根,〈大將許光達的「文革」歲月〉,《黨史文苑》(南昌),2008年第5期,頁36-40。\n11. 沈志華,〈援助與限制:蘇聯與中國的核武器研製(1949—1960)〉,《歷史研究》(北京),2007年第3期,頁110-131。\n12. 沈志華,〈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內幕〉,《文史博覽》(長沙),2006年第9期,頁47-49。\n13. 孟東,〈軍委訓練總監部的建立與撤銷〉,《黨史博覽》(鄭州),2002年第10期,頁49-52。\n14. 林蘊暉,〈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紀實〉,《黨史博覽》(鄭州),2005年第3期,頁4-9。\n15. 洪陸訓,〈中共文武關係研究途徑之探討〉,《東亞季刊》(臺北),1995年第26卷第4期,頁82-109。\n16. 洪陸訓,〈共黨國家文武(黨軍)關係的理論與研究途徑〉,《共黨問題研究》(臺北),1994年第20卷第8期,頁28-41。 \n17. 孫國,〈空軍傳奇司令員─馬寧訪談錄〉,《黨史博覽》(鄭州),2007年第3期,頁43-46。\n18. 高民政,〈軍政現象與軍政關係探微—兼論軍事政治學的研究物件與核心問題〉,《軍事歷史研究》(上海),2009年第1期,頁152-157。 \n19. 高民政、趙景剛,〈政治學與軍隊政治工作學—兼論構建中國軍事政治學之可能〉,《軍事歷史研究》(上海),2006年第2期,頁113-121。 \n20. 高連升,〈淺析1958 年解放軍反「教條主義」的鬥爭〉,《軍事歷史》(北京),1994年第1期,頁7-10。\n21. 張蜀誠,〈中共海軍研究觀點探討〉,《展望與探索》(臺北),2010年第8卷第2期,頁60-82。\n22. 梁丞,〈粟裕大將的蒙冤與平反〉,《領導科學》(鄭州),2002年第2期,頁42-43。\n23. 陳先瑞,〈廖漢生、楊勇被抓與所謂「華北山頭主義」問題〉,《百年潮》(北京),2000年第4期,頁19-24。\n24. 郭洪祥,〈許光達大將關於裝甲兵部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軍事歷史》(北京),2009年第4期,頁66-68。\n25. 陳虹,〈總參「八二五」事件真相〉,《黨史博覽》(鄭州),1999年第9期,頁20-22。\n26. 郭華倫,〈論中共之派系〉,《匪情月報》(臺北),1979年第22卷第2期,頁9-10。 \n27. 斯夫、鹿海燕,〈林彪在譚政冤案的台前幕後〉,《黨史縱覽》(合肥),2003年第5期,頁20-24。\n28. 程中原、夏杏珍,〈鄧小平、葉劍英與1975年的軍隊整頓〉,《縱橫》(北京),2003年第8期,頁4-10。\n29. 舒雲,〈劉伯承和南京軍事學院〉,《黨史博覽》(北京),2001年第6期,頁12-19。\n30. 葉青松,〈「導彈元勳」王秉璋首任人民解放軍第十七軍軍長〉,《黨史博覽》(鄭州),2009年第7期,頁34-38。\n31. 董保存,〈關於1958年反教條主義對蕭克將軍的訪談〉,《黨史博覽》(鄭州),2001年第2期,頁9-15。\n32. 董晶,〈建國初期的大行政區制度始末〉,《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鄭州),2007年第1期,頁51-52。\n33. 趙陽輝,〈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籌建與蘇聯援助〉,《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哈爾濱),2006年第8卷第5期,頁1-6。\n34. 齊德學,〈彭德懷與1958年反教條主義鬥爭〉,《軍事歷史》(北京),1998年第5期,頁45-46。\n35. 劉志青,〈「九一三」事件後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的恢復〉,《黨史研究與教學》(福州),2005年第1期,頁25-35。\n36. 劉志青,〈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學習蘇軍的爭論與結局〉,《黨史博覽》(鄭州),2005年第1期,頁4-10。\n37. 劉炳峰,〈中國人民解放軍「三支兩軍」的前前后后〉,《黨史縱覽》(合肥),2006年第1期,頁4-8。\n38. 劉統,〈彭德懷與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黨史天地》(北京),2001年第2期,頁10-14。\n39. 慕安,〈空軍司令員張廷發的「非常歲月」〉,《黨史博覽》(鄭州),2006年第10期,頁11-15。\n40. 鄭曉時,〈政體與軍隊:台灣文武關係(1950-1987)的一個分析架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臺北),1992年第5卷第1期,頁129-172。 \n41. 鄧禮峰,〈「三支兩軍」述論〉,《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6期,頁39-52。\n42. 曉農、疆文,〈彭德懷劉伯承的誤會與糾葛〉,《黨史文苑》(南昌),2005年第1期,頁26-32。\n43. 閻明複、朱瑞真,〈我瞭解的赫魯雪夫權力鬥爭〉,《炎黃春秋》(北京),2005年第7期,頁19-24。\n44. 鍾延麟,〈1958 年鄧小平在解放軍「反教條主義」運動中之角色與活動〉,《中國大陸研究》(臺北),2006年第49卷第4期,頁77-103。\n45. 鍾延麟,〈大躍進運動中的軍方活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2003年總第106期,頁57-68。\n46. 關向光、王瑞婷著,〈大躍進政策研究中的毛澤東權力圖像〉,發表於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年12月25-26日。\n五、學位論文\n1. 王志嵩,〈中共中央軍委會變遷之硏究(1949-1976)〉,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硏究所,2006。\n2. 李厚生,〈「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碩士論文,1997。\n3. 俞雨霖,〈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比較與歷史的觀點〉,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博士論文,1987。\n4. 施哲雄,〈江西蘇維埃時期中共黨軍關係之硏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博士論文,1987。\n5. 黃忠信,〈林彪的歷史形象─戰神、叛徒、騎虎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碩士論文,2009。\n6. 齊茂吉,〈五○年代至八○年代由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探討其軍事路線之影響〉,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博士論文,1985。\n7. 譚瑞茂,〈我國的文武關係與政戰制度〉,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n8. 關向光,〈論中共大躍進時期的「毛澤東路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博士論文,1996。\n六、網路資料\n1. 〈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新華網》,2010年6月19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994.htm。 \n2.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2003)〉,《政工網》,2010年7月17日,取自:http://www.allzg.com/n1541c136.aspx。\n3. 林蘊暉,〈朱可夫事件與彭德懷廬山罷官〉,《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2010年7月25日,取自:http://coldwarchina.org/zgyj/dyjjrmgs/000957.html。\n4. 蔡和順,〈象徵性軍事領導機構─國防部〉,《幼獅文化》,2010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youth.com.tw/db/epaper/es001001/m980218-r.htm。\n5. 羅榮桓,〈繼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人民網》,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99988/100014/9080074.html。\n6. 葉劍英,〈軍事科學院籌建經過及工作方針〉,《人民網》,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18416/118419/6995091.html。\n7. 葉劍英,〈編寫合成軍隊戰鬥條令的意義〉,《人民網》,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18416/118419/6994958.html。\n8. 葉劍英,〈深入開展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人民網》,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18416/118419/6994937.html。\n9. 葉劍英,〈關於軍事訓練問題向軍委的報告〉,《人民網》,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18416/118419/6994199.html。\n10. 吳東峰,〈邱會作:老帥大鬧懷仁堂的重要導火索〉,《歷史千年》,2010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sqn.cn/ChinaHistory/other/201002/206369.html。\n11. 〈軍隊新任務〉,《中國網》,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7/27/content_18213316.htm。\n12. 〈文革中的省、市、自治區革委會主任〉,《新浪博客》,2010年10月22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104ee0100avw1.html。\n13.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人民網》,2011年1月17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4519184.html。\n14. 〈關於開國少將賀晉年的軍銜問題〉,《新浪博客》,2010年12月22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608ac010007c0.html。\n貳、英文\n一、專書\n1. Bernstein, Thomas P. & Hua-yu Li, eds. China Learns From the Soviet Union, 1949-Present.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10.\n2. Cheek, Timothy &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 Armonk, N.Y.: M.E. Sharpe, 1997.\n3. Herspring, Dale R. & Volgyes Ivan, eds.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System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78.\n4.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n5. Jencks, Harlan W. From Muskets to Missiles: Polit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hinese Army, 1945-1981.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2.\n6. Joffe, Ellis. Party and Army: Professionalism and Political Control in the Chinese Officer Corps, 1949-196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n7.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n8. Kolkwicz, Roman. The Soviet Military and Communist Par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n9. Mulvenon, James C. & Andrew Yang N.D., e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2001.\n10. Mulvenon, James C.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enior Chinese Officer Corp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7.\n11. Nelsen, Harvey W. The Chinese Military System: An Organizational Stud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nd ed.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1.\n12.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n13. Swaine, Michael D. The Military & Political Succession in China: Leadership, Institutions, Belief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2.\n14. Teiwes, Frederick C. &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 Armonk, N.Y.: M.E. Sharpe, 1999.\n15. Whitson, William W. The Chinese High Command: A History of Communist Military Politics, 1927-71. New York: Praeger, 1973.\n16. Zhu, Fang. Gun Barrel Politics: Party-Army Relations in Mao`s China.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8.\n二、期刊\n1. Cheng, Li & Lynn White. “The Army in the Succession to Deng Xiaoping: Familiar Fealties and Technocratic Trends,” Asian Survey, Vol. 33, No. 8, Aug. 1993, pp. 757-786.\n2. Jencks, Harlan W. “Chinese Civil-Military Relation in China: Tiananmen and After,” Problems of Communism, May/June 1991, pp. 14-29.\n3. Odam, William. “A Dissenting View on the Group Approach to Soviet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 28, No. 4, July 1976, pp. 542-567.\n4. Parish Jr., William L. “Factions in Chinese Military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6, October 1973, pp. 667-699.\n5. Perlmutte, Amos & William M. LeoGrande. “The Party in Uniform: Toward a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6, No. 4, December 1982, pp. 778-789.\n6. Shambaugh, David.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in China: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7, Special Issue: The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China, September 1991, pp. 527-5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6260020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2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2001.pdf1.4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