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26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楊雲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郭弘義zh_TW
dc.creator郭弘義zh_TW
dc.date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3-09-03T09:20:50Z-
dc.date.available2013-09-03T09:20:50Z-
dc.date.issued2013-09-03T09:20:50Z-
dc.identifierG009696121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26-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96961216zh_TW
dc.description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從「職權主義」轉變為「改良的當事人主義」,有關證據調查及採認與事實認定等問題,從原本耳熟能詳的「嚴格證明法則」及「直接審理原則」,在「傳聞法則」一詞加入了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一五九條後,使得對「證據能力」之判斷產生混淆,爭論問題面變的更加複雜。醫療文書常在司法審判程序中被用來當作判案依據之重要證據,其中關於「病歷紀錄」、「診斷證明」及「鑑定報告」這三種醫療文書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各界看法不一,確實有加以探討及釐清的必要。\n 本文研究,主要擬就比較法例上,英美法系之當事人主義及大陸法係之職權主義對於證據能力及證明力之定義及關於傳聞證據之處理有何不同,並據此釐清我國醫療證明關於證據能力及證明力的爭論。故本文首先就證據能力、證明力之定義加以釐清。再從關連性法則、證據排除法則、傳聞法則等,分析我國採改良式之當事人主義後,應如何判斷證據能力之有無及證明力應經由何種法定程序而形成。其後將直接審理原則及傳聞法則之基本原則予以析理,繼而分別就傳聞法則、傳聞證據之種類、意義,傳聞法則例外適用之問題加以研究,並析我國實務實際運作上,同時採行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對於對質詰問權之保障有無扞格之虞,是否對程序結構面造成一整體性的破壞。\n在論述「病歷紀錄」、「診斷證明」及「鑑定報告」這三種醫療文書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方面,本文先從製作過程與內涵性質方面來剖析是否具有「必要性」及「可信性」,來判斷是否屬於傳聞法則之例外。另外亦從刑事訴訟法關於鑑定的相關規定,提出不同見解,分析鑑定報告書是否非需借道「傳聞法則」方能保障對質詰問權。\n 最終本文認為,病歷紀錄與診斷證明雖為傳聞證據,因其具有高度之「證據可信性」及「證據必要性」二項要件,例外地承認其有證據能力當無疑義;且一律要求完成業務文書之人必須出庭陳述並接受詰問,事實上訴訟資源也難以負擔。然對於未曾予被告於先前程序或於審判中有詰問機會之傳聞陳述,除非該原始陳述人於本案審判期日不能到庭應訊,不應不當限制被告之對質詰問權,以維護當事人訴訟防禦權。目前將鑑定報告之證據能力「借道」傳聞法則來審查,減損了當事人對於鑑定此一證據應享有充分防禦可能之憲法權利,更有違證據調查須以直接審理、言詞辯論為原則之要求,此與司法院釋字第三八四號解釋文闡明憲法保障人民之對質詰問等訴訟防禦權之理念背道而馳。在當事人受憲法保障之訴訟防禦權以及正當法律程序要求下,建議對第二○六條作合於憲法要求之修正,方能保障對質詰問權,並杜絕憲法上之爭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1\n 第一節 問題提出.........................................1\n第二節 研究之動機與目的......................................3\n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架構....................................5\n第二章 證據能力與證明........................................8\n 第一節 證據能力的定義....................................8\n 第一項 證據能力在不同法系之差異......................10\n 第二項 我國學者見解.................................11\n 第三項 本文見解....................................13\n 第二節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區別............................14\n 第三節 我國證據能力有無之判斷............................15\n 第一項 法律規定....................................15\n第二項 證據關連性法則.......................................16\n 第一款 關聯性概說...............................16\n 第二款 關連性與證據能力及證明力之關係.............17\n 第三款 我國關聯性法則的規定......................19\n 第四節 證明力之評價.....................................20\n 第一項 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20\n 第二項 法定證據方法之限制............................22\n 第三項 法定調查程序之限制............................23\n 第四項 嚴格證明與證據能力及證明力.....................24\n 第五節 小結............................................26\n第三章 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29\n 第一節 概說............................................29\n 第二節 直接審理原則.....................................31\n 第一款 直接審理的沿革...........................31\n 第二款 形式的直接審理原則...,....................32\n 第三款 實質的直接審理原則........................34\n 第四款 我國的直接審理原則........................35\n 第三節 傳聞法則........................................36\n 第一項 傳聞法則的沿革與概述..........................36\n 第二項 傳聞法則之法理...............................37\n 第一款 證人陳述之危險...........................38\n 第一目 人之知覺瑕疵.........................38\n 第二目 人之記憶瑕疵.........................39\n 第三目 人之表達瑕疵.........................39\n 第四目 人之真誠性瑕疵.......................40\n 第二款 無從確保當事人的對質詰問權.................40\n 第一目 對質詰問權的意涵.....................40\n 第二目 我國對質詰問權的演進..................41\n 第三款 違反直接審理.............................42\n 第三項 傳聞證據之意義...............................43\n 第四項 傳聞證據之種類...............................45\n 第五項 非傳聞證據之概念及類型........................46\n 第一款 行為之語言部分...........................46\n 第二款 作為情況證據時...........................46\n 第三款 陳述本身即是犯罪行為之待證事實.............47\n 第六項 傳聞法則之例外...............................47\n 第一款 傳聞法則例外之緣由........................47\n 第二款 傳聞法則例外之一般條件....................48\n 第一目 證據必要性...........................49\n 第二目 證據可信性...........................49\n 第三款 美國傳聞法則例外之情形....................50\n 第一目 自發性之陳述.........................51\n 第二目 過去回憶之紀錄.......................52\n 第三目 經常從事行為之紀錄....................52\n 第四目 公務紀錄與報告.......................53\n 第五目 其他文書、報告或紀錄..................53\n 第四款 我國特信性文書...........................53\n 第一目 公務員職務上製作之紀錄、證明文.........54\n 第二目 業務或通常業務過程所須製作之紀錄文書、證明文書.55\n 第三目 其他於可信之特別情況下所製作之文書............56\n 第五款 傳聞例外與對質詰問權之限制.................57\n 第四節 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融合之爭議...................57\n第四章 醫療文書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60\n 第一節 病歷紀錄與診斷證明的證據能力.......................60\n 第一項 學者論述意見.................................60\n 第二項 實務見解....................................61\n 第三項 本文見解....................................63\n 第二節 鑑定報告書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66\n 第一項 學者論述意見.................................66\n 第二項 實務見解....................................68\n 第三項 鑑定報告書的性質.............................69\n 第一款 鑑定報告書的製成.........................69\n 第二款 鑑定報告書的疑慮.........................72\n 第一目 醫療知識不確定.......................73\n 第二目 鑑定依據及規則不完備..................73\n 第三目 鑑定結果可能錯誤.....................74\n 第四目 鑑定報告書內容難以掌握................75\n第四項 本文見解............................................76\n 第一款 醫療鑑定報告書為傳聞證據或鑑定書面報告?....76\n第二款 鑑定報告書需藉對質詰問來擔保其真實性....................77\n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1\n 第一節 承認診斷證明與病歷紀錄之證據能力...................81\n 第二節 對第二○六條作合於憲法要求之修正...................81\n 第三節 承認私選鑑定證人證言之證據能力.....................82\n參考文獻zh_TW
dc.format.extent825563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61216en_US
dc.subject醫療文書zh_TW
dc.subject證據能力zh_TW
dc.subject證明力zh_TW
dc.subject傳聞法則zh_TW
dc.title醫療文書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zh_TW
dc.titleThe evidence ability and probative value of medical documents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書籍部分》 \n1.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2006 年8 月。\n2. 王兆鵬等七人合著,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踐,2004年9月。\n3.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2003年10月。\n4. 吳巡龍,刑事訴訟與證據實務,2006年11月。\n5.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中),2007年.2月。\n6. 林朝榮,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2005年4月。\n7. 林朝榮、林芸澧,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理論與實務之排比,2005年4月。\n8. 林朝榮,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務,2005 年1月。\n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10年9月。\n10. 林鈺雄,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2002年9月。\n11. 林俊益,傳聞法則之研究,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n12. 陳佑治,證據法案例解說,2009年11月。\n13.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1993年10月。\n14.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 1992年10月。\n15. 陳運財,直接審理與傳聞法則,2001 年11月。\n16. 黃東熊,證據法綱要,中央警官學校,1980年9月。\n17.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 2000年4月。\n18.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2002年10月。\n19.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1999年。\n20. 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2004年。\n21. 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3年6月。\n22. 刑事證據法—祝賀呂庭長潮澤榮退、紀庭長俊乾優遇,2008年12月。\n23. 刑事訴訟法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制度,法條化研究報告(上),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六)。\n24. 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著,證據法入門 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2002年12月。\n25. 土本武司著,宋英輝、董璠輿譯,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 1997年5月。\n26. 蔡墩銘譯,德日刑事訴訟法, 1993年7月。\n\n\n\n\n\n《期刊論文部分》\n1. 司法院,民刑事訴訟新制論文集,2002年12月。\n2. 王梅英,證據能力與嚴格證明之研究,1999年,士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n3. 王兆鵬,傳聞法則之過去與未來,全國律師第七卷第八期,2003年8月。\n4. 王兆鵬,論最新修正刑事訴訟法之傳聞法則,萬國法律第一二八期,2003年4月。\n5. 王茂松,「傳聞法則之研究」,中興法學,第30期,1990年4月。\n6. 林俊益,本土化傳聞法則之實踐--實施一年後之實務分析,月旦法學第一一四期,2004年11月。\n7. 林俊益,論修正刑訴法之傳聞法則及其例外,全國律師2002年9月號,2002年9月。\n8. 林鈺雄,德國證據禁止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八十九年一月,第二三二期。\n9. 林鈺雄,蓋上潘朵拉的盒子—大法官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終結第六種證據方法?,收錄於釋字五八二號解釋對刑事訴訟實務之影響研討會會議手冊及文章。\n10.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的保障與限制—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15 期,2004 年12 月。\n11. 李聖隆我國醫療糾紛鑑定實務的檢討\n12. 李佳玟,檢查一體原則與鑑定報告的證據能力—評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第6648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9期2007年10月。\n13. 范清銘,刑事訴訟法傳聞法則修正評析,法令月刊第54期第7卷,2003年7月。\n14. 黃東熊教授「談傳聞法則」,軍法專刊第三十五卷第一期。\n15. 黃朝義,論刑事證據法上之傳聞法則,東海法學研究第十三期,一九九八年十二月。\n16. 陳運財,傳聞法則之理論及其實踐,月旦法學雜誌,第97期,2003 年6 月。\n17. 顧立雄、許純琪,從美國法檢討我國傳聞法則之規定,法官協會雜誌第五卷第二期,2003年12月。\n18. 趙春碧,依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論傳聞法則,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五輯,司法院,2005年11月。\n19. 楊雲樺,「德國刑事訴訟法對傳聞證據的處理」,台灣本土法學,43期,2003年2月。\n20. 褚劍鴻,「論傳聞法則」,法令月刊,第41 卷第6 期(1990.6)。\n21. 劉邦繡,性侵害犯罪案件訴訟上對被告對質詰問權限制之探討,軍法專刊,第48 卷第8 期。\n22. 關重熙譯,蔡兆誠校訂,證據排除法則,以美國加州為例,律師雜誌,八十九年一月,第二三二期。zh_TW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1601.pdf806.21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