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82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黃德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彭郁涵zh_TW
dc.creator彭郁涵zh_TW
dc.date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3-09-04T02:56:02Z-
dc.date.available2013-09-04T02:56:02Z-
dc.date.issued2013-09-04T02:56:02Z-
dc.identifierG0096252020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82-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政治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6252020zh_TW
dc.description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農村剩餘勞動力逐漸流入城市,形成龐大的農民工群體。隨著農民工數量劇增,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成長,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開始受到關注。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是中國大陸人口流動的派生性問題。作為弱勢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不單指涉農民工及其子女,更和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秩序有直接的關聯。鑒於其原因產生的複雜性,本文以農民工隨遷子女為研究對象,試圖以社會排斥為理論支點,分析農民工隨遷子女進城所面臨的教育問題及產生這些不平等的社會排斥因素。\n 本文首先闡述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教育起點、教育過程、教育結果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接著將西方的社會排斥理論應用到中國大陸弱勢群體的問題討論中,不將社會弱勢群體的產生歸於貧困單一因素,而是把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問題和多方面的社會排斥作連結。本文認為,中國社會轉型大背景下產生的二元戶籍制度,是阻礙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的主要制度性障礙,除此之外,戶籍制度也在制度、經濟以及文化三方面發揮影響,使之排斥農民工隨遷子女。而綜合各層面的社會排斥則可發現,經濟資源分配不均是造成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困難、承受各層面社會排斥的重要原因;政治排斥則可理解為更深層次的社會排斥,由於遭受政治排斥,使得農民工及其子女陷於政府服務的真空之中,各方面的基本權利皆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n 本文最後指出,由於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涉及面廣,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必須有賴中國大陸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將各層面相關政策作一統籌,並從基本上實現農民工群體的政治權利,才能有助於社會政策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資源,幫助農民工隨遷子女脫離被社會排斥的狀態,融入社會。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謝辭 i\n摘要 ii\n目錄 iii\n圖目錄 v\n表目錄 v\n第一章緒論 1\n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n第二節、文獻檢閱 4\n第三節、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相關文獻 14\n第四節、理論探討與分析架構 20\n第五節、研究方法 23\n第二章 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政策的發展與面臨的教育困難 25\n第一節、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演變 25\n第二節、教育起點的困難 31\n第三節、教育過程的困難 36\n第四節、教育結果的困難 40\n第五節、小結 42\n第三章、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制度性排斥 44\n第一節、戶籍制度 45\n第二節、財政撥款制度 50\n第三節、管理體制的缺陷 54\n第四節、小結 68\n第四章、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經濟性排斥 69\n第一節、勞動力市場排斥 69\n第二節、社會網絡 72\n第三節、消費市場排斥 74\n第四結、小結 78\n第五章、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文化性排斥 81\n第一節、城市 82\n第二節、學校 84\n第三節、農民工隨遷子女自我心理認同 89\n第四節、小結 94\n第六章、結論 96\n第一節、新發展 96\n第二節、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99\n第三節、總結 103\n參考文獻 112zh_TW
dc.format.extent1235754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2020en_US
dc.subject農民工隨遷子女zh_TW
dc.subject教育問題zh_TW
dc.subject義務教育政策zh_TW
dc.subject社會排斥zh_TW
dc.subject戶籍制度zh_TW
dc.title進城上學:中國大陸二元體制下農民工子女教育之研究zh_TW
dc.titleStruggle for schooling: a research of education problems of migrant-worker`s children under the dual system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中文部分\n\n專書\n1. Cardoso, F. H., Faletto E.,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1979。\n轉引自Martin Carnoy著、李少軍等譯,《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6年。\n2. 21世紀教育研究院,,〈2009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公眾教育滿意度調查〉,楊東平、柴純青編,《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pp.160-173。\n3.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n4. 王康,《社會學詞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n5. 王毅杰、高燕,《流動兒童與城市社會融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6. 王曉燕,〈新背景下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再探討〉,楊東平、柴純青編,《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pp.86-95。\n7. 方巍,《社會排斥及其發展性對策---杭州市農民工勞動社會保障個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n8. 石彤,《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排斥---以國企下崗失業女工為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n9.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等譯,《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n10. 朱國宏,《社會學視野裡的經濟現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n11. 李真,《流動與融合-農民工公共政策改革與服務創新論集》,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n12. 李強,《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n13. 李艷、李雙名,《農村義務教育制度選擇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n14. 邱天助,《布迪厄文化再造理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15. 汪明,《聚焦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n16. 周佳,《教育政策執行研究---以進城就業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執行為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n17. 周玲,〈2008年全國及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分析〉,楊東平、柴純青編,《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p.174-183。\n18. 林南(Nan Lin),林祐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台北:宏智出版社,2005年。\n19.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n20.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王宇、王文玉譯,《貧困與饑荒---論權利與剝奪(中譯本)》,2001年。\n21. 屈智勇、王麗,〈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和政策應對〉,張秀蘭編,《中國教育發展與政策30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pp.165-206。\n22. 姚洋,《轉軌中國:審視社會公正和平等》,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年。\n23. 柯爾曼著,鄧方譯,《社會理論的基礎(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年。\n24. 孫立平,〈城鄉之間的「新二元結構」與農民工流動〉,李培林編,《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社會經濟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pp.206-226。\n25. 孫立平,《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2004年。\n26. 孫瑩、周曉春,〈城市貧困家庭青少年的問題與需求研究報告〉,陸世禎主編《城市青少年弱勢群體現狀與社會保護政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pp.24-65。\n27.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現行教育法規與政策選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n28. 許欣欣,《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與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n29. 陸益龍,《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n30.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五南出版社,1988年。\n31. 張黎明、趙順義《讓我們共享揚光---中國九城市流動兒童狀況調查研究報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n32. 張興杰,《跨世紀的憂患:影響中國穩定發展的主要社會問題》,廣州:廣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n33. 陸藝龍,《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n34. 彭華民,《福利三角中的社會排斥---對中國城市新貧窮社群的一個實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n35. 熊光清,《中國流動人口中的政治排斥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n36. 蔣太岩、劉芳、谷穎、王坤,〈從歧視走向公平---中國農民工及其子女教育問題調查與分析〉,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n37. 劉成斌、吳新慧,《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n38. 蔡昉,《民生經濟學---「三農」與就業問題的解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n39. 錢飛雪,《進城農民工消費的實證研究-南京市578名農民工的調查與分析》,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n\n期刊論文\n1. James M.,Buchanan, Exploration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 Ore: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1989。轉引自傑佛裡‧薩克斯、胡永泰、楊小凱,〈經濟改革與憲政轉型〉,《開放時代》,2000年第7期,pp.4-25。\n2. 丁開杰,〈「社會排斥」概念:語意考察和話語轉換〉,《晉陽學刊》2009年第1期,pp.52-57。\n3. 〈上海農民工子女學校納入民辦教育「正規軍」〉,《教育發展研究》,2009年第24期,p. 36。\n4.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發展研究部課題組,〈中國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第2期,pp.129-134。\n5.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發展研究部課題組,〈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28卷第4期,pp.49-55。\n6. 王后雄,〈「差生」生成的經濟及社會原因及其啟示〉,《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pp. 69-73。\n7. 王信賢,〈傾斜的三角:當代中國社會問題與政策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3期,2008年9月,pp.37-56。\n8. 王紹光、胡鞍鋼、丁元竹,〈經濟繁榮背後的不穩定〉,《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3期,pp.26-33。\n9. 王慧蘭,〈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999年第7卷第3期,pp.87-108。\n10. 王瓊芝、田漢族,〈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小學教育》,2003年第10期,pp.18-21。\n11. 尤超凡,〈福州多舉措提高農民工子女學習質量〉,《中國教育報》,2008年第1期,p.8。\n12. 毛麗玉,〈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以福州市為例〉,《科技和產業》,2009年第11期,pp.56-59+74。\n13. 左光霞、馮幫,〈社會排斥與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現代教育科學》,2009年第6期,pp.5-7。\n14. 石金平、游濤,〈外來人口犯罪,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北京統計》,2002年第7期,pp.22-23。\n15. 史柏年,〈城市流動兒童少年就學問題政策分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pp.31-35。\n16. 甘柏花,〈公辦學校流動人口子女心理特點與教育對策〉,《中國農業教育》,2006年第3期,pp.16-17。\n17. 朱力,〈群體性偏見與歧視---農民工與市民的磨擦性互動〉,《江海學刊》,2001年第6期,pp.48-53。\n18. 朱力,〈論農民工階層的城市適應〉,《江海學刊》,2002年第6期,pp.82-88+206。\n19. 曲恒昌,〈借鑒他國經驗切實制止目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滑波〉,《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pp.17-22。\n20. 托馬斯‧馬歇爾,劉繼同譯,〈公民權與社會階級〉,《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pp.4-10。\n21. 任雲霞,〈社會排斥與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的研究〉,《陜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pp.16-21。\n22. 杜育紅,〈關於新時期基礎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pp.54-61。\n23. 肖春飛、苑堅,〈農民工子女渴望「歸屬」城市〉,《瞭望》,2006年第42期,pp.46-47。\n24. 呂紹青、張守禮,〈城鄉差別下的流動兒童教育---關于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調查〉,《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4期,pp.95-108。\n25. 沈原,〈社會轉型與工人階級的再形成〉,《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2期,pp.13-36。\n26. 沈繼樓、劉亞娟、王曉敏,〈對加強和完善外來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思考---基于上海浦東新區的調研〉,《蘭州學刊》,2009年第9期,pp. 157-159。\n27. 吳新慧,〈關注流動人口子女的社會融入狀況〉,《社會》,2004年第9期,pp.10-12。\n28. 吳恒祥,〈公辦中小學教師對借讀生態度的比較研究〉,《江蘇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pp.36-40。\n29. 吳新慧,〈社會排斥與農民工子女的邊緣化〉,《書摘》,2005年第6期,pp.42-45。\n30. 吳新慧、劉成斌,〈接納?排斥?---農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會空間〉,《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pp.13-16。\n31. 吳魯平、俞曉程、聞曉鵬、鄭丹娘,〈城市青少年農民工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對現有105篇學術論文的文獻綜述〉,《中國青年研究》,2004年第9期 ,pp.7-21。\n32. 李紅婷,〈城區學校農民工子女文化適應的人類學闡釋〉,《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第2期,pp.30-39。\n33.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發展及其與師生關係、學業成績的關係〉,《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pp.7-10。\n34. 李悠,〈流動人口家庭環境對子女道德認知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教育導刊》,2003年Z2期,pp.66-68。\n35. 李斌,〈社會排斥理論與中國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3期,pp.106-110。\n36. 李愛銘,〈上海市九成農民工子女享受免費義務教育〉,《成才之路》,2009年第33期,p. 92。\n37. 李曉巍、鄒泓、金燦燦等,〈流動兒童的問題行為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年第2期,pp. 54-59。\n38. 祁雪瑞,〈「多重流動」境況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的影響〉,《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pp.18-21。\n39. 余德鵬、陳智慧、汪海軍,〈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與城市外來民工犯罪〉,《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pp.46-50。\n40. 宋艷,〈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兩為主」政策---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后的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25期,pp.37-40。\n41. 金太軍,〈重視對公共政策執行的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pp.58-59。\n42. 孟旭、樊香蘭,〈我國基礎教育投資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中小學教育》,2003年第4期,pp.10-13。\n43. 邱利,〈青年農民工:主動排斥與被動排斥〉,《當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pp.5-10。\n44. 屈志勇、鄒泓,〈流動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對北京、深圳、紹興、咸陽四城市的訪談報告〉,《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pp.11-17。\n45. 周皓,〈我國流動兒童少年就學狀況及比較分析〉,《南方人口》,2001年第2期,pp.43-47。\n46. 周皓、章寧,〈流動兒童與社會的整合〉,《中國人口科學》,2003年第4期,pp.69-73。\n47. 周皓,〈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對比研究〉,《人口與經濟》,2008年第6期,pp.7-14。\n48. 林新發,〈大陸高等技職教育行政與經費政策之探討〉,《台北師院學報》,1998年第11期,pp.51-84。\n49. 武曉萍,〈在京外來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北京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pp.146-149。\n50. 柯正峰,〈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硏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硏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pp.301-322。\n51. 茆怡娟,〈進城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研究及對策〉,《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0年第8期,pp.63-65。\n52. 段建平,〈從農村到城市:外出務工青年的社區定位〉,《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pp. 144-146 。\n53. 胡進,〈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干預〉,《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第11期,pp.52 -53。\n54. 洪朝輝〈論中國城市社會權利的貧困〉,《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p.116-125。\n55. 昝劍森,〈戶籍制度改革對農民工的雙重影響〉,《當代世紀與社會主義雙月刊》,2004年第3期,p.54-66。\n56. 奚山青、胡巧絨,〈民工子女犯罪與教育問題專項調研〉,《法制與社會》,2009年第28期,pp. 340-341。\n57. 袁立新、張積家、蘇小蘭,〈公立學校與民工子弟學校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中國學校衛生》,2009年第9期,pp.851-853。\n58. 袁連生,〈我國義務教育財政不公平探討〉,《教育與經濟》,2001年第4期,pp.1-5。\n59. 孫紅玲,〈淺論轉型時期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教育科學》,2001年第1期,pp.4-6。\n60. 孫維平、胡韜、郭躍勤等,〈重慶市某小學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心理健康狀況〉,《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1期,p. 68。\n61. 徐玲、白文飛,〈經濟排斥與流動兒童發展困境〉,《遼寧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pp.51-54。\n62. 徐玲、白文飛,〈流動兒童社會排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當代教育科學》,2009年第1期,pp.16-20。\n63. 徐望,〈豈容人為造成大量適齡兒童失學 聚焦北京流動人口子女教育 在城市化加速的過程中暴露出嚴重的管理缺位〉,《瞭望》,2001年46期,pp.26-28。\n64. 徐麗,〈民工子弟學校的現狀與對策〉,《現代教育科學》,2010年第2期,pp.111-112。\n65. 唐貴忠,〈城市外來人口犯罪根源及制理對策〉,《西北人口》,1999年第1期,pp.17-19。\n66. 張世文、王洋,〈「社會排斥」視角下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pp.117-120。\n67. 張春泥、劉林平,〈網絡的差異性和求職效果---農民工利用關系求職的效果研究〉,《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4期,pp.138-162。\n68. 張秋淩、屈志勇、鄒泓,〈流動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對北京、深圳、紹興、咸陽四城市的訪談報告〉,《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pp.11-17。\n69. 張斌賢,〈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現狀與趨勢〉,《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pp.4-7+25。\n70. 張興杰、楊正喜,〈非政府組織對流動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以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為例〉,《西北人口》,2010年第2期,pp. 36-40。\n71. 張鐵道、趙學勤,〈建立適應社會人口流動的內性教育城市化進程中的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研究〉,《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第8期,pp.3-7。\n72. 陳玉萍,〈同在一片藍天下---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成才之路》,2009年第16期,pp.4-5。\n73. 陳成文、曾永強,〈農民工子女教育的邊緣化:一個資本分析的視角〉,《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6期,pp.46-51。\n74. 陳淡卿,〈也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pp. 39-40。\n75. 梁玲、賈波,〈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缺損及其成因分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9期,pp.61-62。\n76. 郭彩琴,〈城市中「農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現狀透視〉,《學海》,2001年第5期,pp.180-184。\n77. 許麗芬,〈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沈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pp.121-123。\n78. 彭小霞,〈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之現狀與原因分析〉,《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pp.19-21。\n79. 彭正波,〈從貧困到社會排斥:理論演進與政策構想〉,《桂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0年第2期,pp.126-128。\n80. 彭敏九,〈對農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思考〉,《武漢市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第6期,pp.10-12。\n81. 曾守錘,〈城市家長對流動兒童入讀公辦學校的態度研究---基於上海市調查〉,《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第3期,pp.27-29。\n82. 曾守錘,〈公辦學校中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當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8期,pp.75-78。\n83. 曾群、魏彥濱,〈失業與社會排斥:一個分析框架〉,《社會學研究》,2004年3期,pp.16-17。\n84. 馮玲,〈城市打工子弟學校的價值分析〉,《城市問題》,2003年第2期,pp.48-52。\n85. 馮幫,〈社會排斥與流動兒童的教育公平〉,《華中師範大學論文》,2007年,p.1-36。\n86. 馮幫,〈流動兒童教育公平問題:基於社會排斥的分析視角〉,《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9期,pp.97-100。\n87. 楊文娟,〈讓每個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淺談公辦學校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活動平等〉,《基礎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pp.8-10。\n88. 楊娜,〈社會排斥與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法學雜志》,2010年第S1期 ,pp.68-71。\n89. 楊潤勇,〈新背景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分析與建議〉,《當代教育論壇(上半月刊)》,2009年第7期,pp.72-74。\n90. 黃京平、石磊,〈試論「入世」對城市流動人口犯罪的影響〉,《法學論壇》2000年第2期,pp.16-23。\n91. 黃晨熹,〈大城市外來流動人口特征與社區化管理〉,《中國軟科學》,1999年第7期,pp.51-55。\n92. 趙娟,〈流動兒童少年學習困難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多次轉學經歷的個案研究〉,《青年研究》,2005年第10期,pp.8-13。\n93. 趙樹凱,〈外出就業農民的就業調查(下)〉,《小城鎮建設》,2000年第2期,pp.46-48。\n94. 趙耀輝、劉啟明,〈中國城鄉遷移的歷史研究:1949-1985〉,《中國人口科學》,1997年第2期,pp.26-35。\n95. 廖大海,〈上海地區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報告〉,《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pp.4-8。\n96. 劉軍,〈論流動人口的政治參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pp.18-20。\n97. 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2001年第11期,pp.113-136。\n98. 劉震,〈關於流動兒童群體的研究綜述〉,《法制與社會》,2010年第1期,pp.192-193。\n99. 劉豔麗,〈關注流動兒童心理健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第17期,p. 54。\n100. 盧永平,〈非政府組織:教育補償的重要力量〉,《中小學管理》,2010年第6期,pp. 48-50。\n101. 賴永波,〈福州市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制度設計---政治學視角分析〉,《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S1期,pp.15-17。\n102. 薛在興,〈社會排斥理論與城市流浪兒童問題研究〉,《青年研究》,2005年第10期,pp.1-13。\n103. 韓嘉玲,〈北京市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pp.1-7。\n104. 韓嘉玲,〈北京市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續)〉,《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pp.10-18。\n105. 戴麗敏、應曉玲、周菲、謝廣田,〈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社會性背景與其人格發展的相關研究---以杭州市為例〉,《教學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9年第9期,pp.39-43。\n106. 魏萬青,〈從社會排斥到融入---對民工社會融合研究範示的轉變〉,《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pp.23-28。\n107. 羅天瑩,〈農民工學齡子女義務教育現狀及對策---以廣東省為例〉,《社會科學家》,2009年 第1期 ,pp.116-121。\n108. 顧唯頁,〈城市流動兒童心理問題分析和對策〉,《文教資料》,2006年第11期(上),pp. 84 -85。\n\n網站資料\n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n2. 雲南省人民政府http://www.yn.gov.cn/yunnan,china/72057594037927936/index.html,2010年11月27日。\n3. 雲南省教育訊息資源網http://yjzy.ynjy.cn/doc/info/view.php?id=354&cata=110,2010年8月30日。\n4. 王善邁,〈中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構想〉,青島教育資訊網http://www.qdedu.gov.cn/guihua2.htm,2003年10月21日。\n5. 曲哲涵,〈中央下發20億元改善農民工子女教育〉,《人民日報》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650244.html ,2009年12月25日。\n6. 汪萬里,〈東莞11歲學童用紅領巾自縊身亡〉,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lg/china/2009/12/091214_child_suicide.shtml,2009年12月14日。\n7. 計琳,〈上海全面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中國教育報http://edu.people.com.cn/BIG5/8216/28350/6801198.html,2006年8月25日。\n8. 封壽炎,〈建構農民工的社會支持網絡〉,《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1999181.html,2010年6月29日。\n9. 唐鈞,〈社會排擠與城市貧困群體的生存狀態〉,《中國勞工通訊》http://big5.china-labour.org.hk/chi/node/5049,2002年7月15日。\n10. 唐鈞,〈「城市門檻」與社會排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9857612.html,2009年8月14日。\n11. 馬暉,〈張家港實驗:開放教育資源〉,21世紀網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22/158768.html,2009年12月22日。\n12. 張亞祥,〈農民工子女凸現歧視、心理等危機〉,http://www.525xinli.com/show.asp?id=595,2010年10月23日。\n13. 章軻,〈溫州市開拓農民工子女教育“第三條路”〉,《第一財經日報》http://env.people.com.cn/BIG5/10634741.html,2009年11月18日。\n14. 陳樹強,社會排斥: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重新概念化,http://www.social-policy.info/952.htmo,2009年8月19日。\n15. 陸學藝,〈走出「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困境〉,中國社會學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0764/55706/55707/3880176.html,2005年11月22日。\n16. 焦小峰,〈我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面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中國城市重視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及財政保障國際研討會」會議發言》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_ylt=A8tUwZV655BN63wACn9r1gt.?p=%E6%88%91%E5%9C%8B%E8%BE%B2%E6%B0%91%E5%B7%A5%E5%AD%90%E5%A5%B3%E7%BE%A9%E5%8B%99%E6%95%99%E8%82%B2%E9%9D%A2%E8%87%A8%E7%9A%84%E5%95%8F%E9%A1%8C%E5%8F%8A%E6%94%BF%E7%AD%96%E5%BB%BA%E8%AD%B0+%E7%84%A6%E5%B0%8F%E5%B3%B0&fr2=sb-top&fr=yfp&rd=r1,2009年12月14日。\n17. 童大煥,〈借讀費取消了,孩子上學反而更難了〉,http: / /www. mingong123. com /news/71 / 200902 /920b37811203690f. html.,2009年2月28日。\n18. 黃明珠,〈免交借讀費,閔農民工子女就學難題初解〉,《海峽財經報導》http://www.haixiainfo.com.tw/index7.html,2007年9月27日。\n19. 黃洪、李劍明,〈困局、排斥及出路:香港「邊緣勞工」質性研究〉,樂施會,http://web.swk.cuhk.edu.hk/~hwong/publication/Research_monograph/2001_marginal_worker_qulitative.doc,2001年12月15日。\n20. 楊深坑,「重新省思教育不均等:弱勢者的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http://web.nutn.edu.tw/gac610/download/doc/2008/2008%E6%95%99%E8%82%B2%E7%A4%BE%E6%9C%83%E5%AD%B8%E5%AD%B8%E6%9C%83%E8%AB%96%E5%A3%87970530.pdf ,p.1,2010年9月22日。\n21. 趙甦成,〈非政府組織與治理:以中國大陸農民工問題為例〉,http://www2.thu.edu.tw/~politic/94/documents/B4-3.pdf,2005年12月24日,p.12。\n22. 鄭成安,〈以公辦學校為主---昆明市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義務教育〉,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http://www.labournews.com.cn/html/report/29927-1.htm,2010年9月15日。\n23. 謝金城,〈教育政策制定與執行之影響因素評析〉,http://www.hcjh.tpc.edu.tw/master/edubook/a05.pdf,p.3,2010年10月6日。\n24. 蘇敏,〈我國流動兒童失學率高在9.3%〉,中國青年報,轉引自新浪網,http://www.sina.com.cn,2004年5月14日。\n25. 〈1400萬農民工隨遷子女有望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人民日報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003/25/t20100325_21179390.shtml,2010年3月25日。\n26. 〈2009年全國工會金秋助學活動全面啟動〉,人民網http://acftu.people.com.cn/BIG5/9877249.html ,2009年8月18日。\n27. 〈子女成長有保證,家長願留榕〉,《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09年2月20日。\n28. 〈大陸農民子弟讀高中上大學比例低〉,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ntdtv.com/xtr/b5/index.html,2010年2月2日。\n29. 〈中國首次全面報告流動兒童生存狀況大型調查〉,《China Reports》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1/2003/11/06/41@1884.htm,2003年11月3日。\n30. 《中國政協新聞網》,http://cppcc.people.com.cn/BIG5/34956/5828203.html,2007年10月14日。\n31. 〈危險的都市隔離帶〉,中國評論月刊網路版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年6月10日。\n32. 〈昆明民工子女上不起公學上私學〉,中華網新聞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20040531/11708419.html,2004年5月31日。\n33. 〈昆明「兩基」迎國檢推進會提出遵循規律優化結構〉,雲南日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q.xinhuanet.com/edu/2010-11/16/content_21406172.htm,2010年11月16日。\n34. 〈南都公益基金會新公民計畫公益專案介紹〉,南都公益基金會網站,http://www.nandufoundation.org/sys/html/lm_188/2009-06-24/160156.htm,2009年6月24日。\n35. 〈重慶主城六成農民工子女學校將建心理咨詢室〉,鳳凰衛視http://news.sina.com,2009年3月25日。\n36. 〈教育部取消可向非本地戶籍小學生收借讀費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edu.cn/,2010年12月5日。\n37. 〈細數全球最「摳門」富豪〉,中國日報http://news.sina.com ,2010年10月7日。\n38. 〈深圳市流動兒童心理問題分析和對策〉,中國婦聯新聞,http://acwf.people.com.cn/BIG5/90304 08.html,2009年3月26日。\n39. 〈雲南13年義務教育悄然流產 政府難支撐成本〉,騰訊網http://edu.qq.com/a/20090304/000183.htm,2009年3月4日。\n40. 〈雲南五年內讓八成以上『外來娃』進入公辦學校〉,北方網http://www.enorth.com.cn2011526,2011年5月26日。\n41. 〈清華百萬教育基金獎勵優秀打工子弟學校教師〉,人民網http://edu.people.com.cn/BIG5/9771983.html,2009年8月2日。\n42. 〈創辦第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原由〉,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4819096.html,2006年9月14日。\n43. 〈農民工積分入城鎮廣東戶籍改革一小步〉,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00617/KC9VU4KAZQPA2.shtml?c=detail,2010年6月17日。\n44. 〈福州:農民工子女今後憑卡入學〉,《人民網》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3/05/content_5511168.htm,2004年3月5日。\n45. 〈福建省採取切實措施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男問題〉,《福建省教育廳》http://www.fjedu.gov.cn/html/index.html,2010年12月22日。\n46. 〈對農民工子女開放學校遇尷尬:城裡孩子紛紛轉學〉,中華少年英才網,http://www.cnlad.net/newsb/104344548.shtml,2007年12月27日。\n47. 〈廣東省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滿60分可申請〉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年6月8日。\n48. 〈調查顯示:上海農民工子女學校逐步規範但辦學條件、師資水準和人文教育等仍待提高〉,《人民網》http://nc.people.com.cn/BIG5/61156/61909/6805119.html,2008年1月22日。\n49. 〈調查顯示:高考戶籍限制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公〉,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012/17/t20101217_22058142.shtml,2010年12月17日。\n50. 〈關注流動兒童受教育難題:需要社會提供平等機會〉,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7/23/content_6416364.htm,2007年7月23日。\n51. 〈騰訊公益新公民創新獎評選結果在京揭曉〉,騰訊網http://edu.qq.com/a/20091223/000106.htm ,2009年12月23日。\n英文部分\n\n專書\n1. Burchardt, T., J. Le Grand, and D. Piachaud, “Degress of Exclusion: Developing a Dynamic,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in J. Hills, J. Le Grand, and D. Piachaud eds.,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30-43. \n2. Room, G.,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The New European Agenda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in G. Room ed., Beyond the Threshould: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1995, pp. 1-9.\n3. Gramsci, A., “The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Q. Hoare, and G. N. Smith trans.,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83.\n4. Kwong, Julia,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in Beijing Schools,” In Gerard A., Postiglione ed.,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Inequality in a Market Economy, London: M.E. Sharpe, 2006, p.163-178.\n5. Kingdon, J.W.,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1984.\n6. Kronauer, M., “Social Exclusion and Underclass-New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 in H. J. Andre ed.,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Ashgate, 1998, pp.51-76.\n7. Levitas, R., The Inclusive Society? Social Exclusion and Labour, New York : Palgravae Macmillan, 2005.\n8. Littlewood, P. and S. Herkommer, “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 Some Problems of Meaning,” in P. Littlewood, I. Glorieux, S. Herkommer, and I. Jönsson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roblems and Paradigms, Aldershot: Ashgate, 1999, p.1-19.\n9. Lu, W., “The Urban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Marginality of Migrant Children,” in V. L. Fong and R. Murphy eds., Chinese Citizenship-Views from the Margins,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27-40.\n10. Middleton, S., K. Ashworth, and R. Walker, Family Fortunes: Pressures o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the 1990s, London: 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 1994.\n11. Ridge, T., Childhood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From a Child’s Perspective,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2002.\n12. Rodgers, G., “What is Special about a Social Exclusion Approach?” in G. Rodgers, C. Gore, and J. B. Figueiredo eds.,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1995, pp.43-55.\n13. Sabour, M.,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 The Case of Joensuu,” in P. Littlewood, I. Glorieux, S. Herkommer, and I. Jönsson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roblems and Paradigms, London: Ashgate, 1999, pp.219-248.\n14. Silver, H., “Reconceptualizing Social Disadvantage: 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G. Rodgers, C. Gore, and J. B. Figueiredo eds., Social Exclusion: 45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1995, pp. 57-80.\n15. Smith, J.P., “Introduction: The Contour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J.P. Smith 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1-21.\n16. O`Leary, T. and C. Falzon eds., Foucault and Philosophy, London: Wiley-Blackwell, 2010.\n17. Willis, P., Common Culture: Symbolic Work at Play in the Everyday Cultures of the Young,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0.\n18. Young, J., The Exclusive Society: Social Exclusion, Crime and Difference in 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9.\n\n期刊\n1. Coleman, J.S.,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 37, No. 1, 1968, pp. 7-22. \n2. Everett, C. A., “The Field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Vol. 68, No. 5, 1990, pp. 498-502.\n3. Harris, J. R. and M. P. Todaro,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0, No. 1, 1970, pp.126-142.\n4. Jahnukainen, M. and T. Järvinen, “Risk Factors and Survival Routes-Social Exclusion as A Life-Historical Phenomenon,” Disability & Society, Vol. 20, No. 6, 2005, pp.667-680.\n5. McEwan, P. J. and M. Trowbridge, “The Achievement of Indigenous Student in Guatemalan Primary Scho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Vol. 27, No.1, 2007, pp. 61-76.\n6. Silver, H.,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Vol. 133, No.5-6, 1994, pp.531-578.\n7. Yaohui, Z.,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7, 1999, pp.768-782.\n8. Zhong, D. and D. J. Treima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103, No.2, 1997, pp.391-428.\n\n網站資料\n1. Social Exclusion Unit, “What is Social Exclusion”, http://www.Socialexclusionunit.gov.uk/page.Aspid=213, (22 Mar. 2009.)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2001.pdf1.2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