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00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王德權<br>劉馨珺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劉其昌zh_TW
dc.creator劉其昌zh_TW
dc.date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3-09-04T07:30:02Z-
dc.date.available2013-09-04T07:30:02Z-
dc.date.issued2013-09-04T07:30:02Z-
dc.identifierG0095153008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00-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5153008zh_TW
dc.description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黔中地區境內重山疊嶺,並且有無數的溪流遍布其中,地形崎嶇。居民構成的主體上,又是以溪洞蠻為主,毫無疑問是一塊化外之地。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黔中也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增加朝廷稅收的區域,但是正因為它在西南交通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當國力強盛之時,都會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控制黔中。唐代「黔中」概念就是隨著唐帝國對雲南的開拓,而逐漸形成的空間概念。然而,唐宋兩代對於這塊地區的統治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則必須從三方面進行考察:一是從制度探討溪洞、行政建置與政策,二是分析溪洞勢力的演變,三是考察唐宋兩朝對黔中地區的邊界控制與開拓。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一、 研究動機 1\n二、 研究回顧 4\n三、 研究方法 6\n四、 章節架構 7\n第二章 黔中地區的概況 9\n第一節 黔中的範圍與地形 9\n第二節 黔中地區的經濟活動與族群狀況 16\n第三章 唐五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成 23\n第一節 唐前期黔中郡縣的開拓 23\n第二節 黔中道之設置與其職能 39\n第三節 唐末五代黔中的更迭 50\n第四節 黔中政治空間內的非漢民族 56\n第四章 北宋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 63\n第一節 蠻州與漢地的地理分布與其變動 63\n第二節 羈縻與歸明 77\n第三節 界線─生界、熟戶與省民 87\n第五章 唐宋黔中政治空間形成的差異 93\n第一節 唐代黔中政治空間的形成 93\n第二節 唐宋黔中政策的比較 107\n第六章 結論 115\n徵引書目 118zh_TW
dc.format.extent3092135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3008en_US
dc.subject黔中zh_TW
dc.subject政治空間zh_TW
dc.subject羈縻zh_TW
dc.subject非漢民族zh_TW
dc.title7-12世紀「黔中」政治空間的演變zh_TW
dc.title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pace in Guizhou during 7-12th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一、原典史籍\n(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n(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n(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n(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n(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n(唐)元稹,《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n(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n(宋)路振,《九國志》,收錄於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n(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n(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n(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n(宋)江少虞,《事實類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宋綬、宋敏求編,司義祖校點,《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n(宋)宋綬、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1972。\n(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n(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n(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n(宋)李昉等奉敕撰,《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n(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n(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n(宋)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n(宋)稅安禮,《歷代地理指掌圖》,收錄於《宋元地理史料匯編》,成都:四川大學,2007。\n(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武經總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n(宋)歐陽忞,《輿地廣記》,成都:四川大學,2003。\n(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n(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n(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n(宋)朱輔,《溪蠻叢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n(宋)宋庠,《元憲集》,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4。\n(宋)曹彥約,《昌谷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畢仲游,《西臺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北京:中華書局,2007。\n(宋)劉宰,《漫塘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楊時,《龜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劉敞,《公是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n(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n(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n(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n(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n(清)穆彰阿,《大清一統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n(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n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n(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n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n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n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n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2000。\n二、近人著作\n查爾斯‧巴克斯,《南詔國與唐代的西南邊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n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臺北:允晨文化,2006。\n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n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n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n竹村卓二,《瑤族的歷史和文化─華南、東南亞山地民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n岡田宏二,《中國華南民族社會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n翁俊雄,《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n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n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n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n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 : 中囯古代帝囯の朝政と儀礼 》,東京:柏書房,1996。\n黃志繁,《賊民之間:12-18世紀贛南地域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6。\n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n劉統,《唐代羈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學,1998。\n溫春來,《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北京:三聯書店,2008。\n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n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n三、期刊論文\n大澤正昭,〈論唐宋時代的燒田(畬田)農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2期(西安,2000),頁223-249。\n王承文,〈唐代「南選」與嶺南溪洞豪族〉,《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一期(北京,1998),頁89-101。\n王雪玲,〈兩《唐書》所見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4期(西安,2002),頁79-85。\n梁瑞,〈唐政府貶降官員的幾個原則〉,《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8:3(無錫,2009),頁64-69。\n李榮村,〈宋代湖北路兩江地區的蠻亂──量化研究之例〉,《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9(臺北,1978),頁131-182。\n李榮村,〈金石萃編溪州銅柱記的兩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 4(臺北,1981),頁781-805。\n李榮村,〈湘西土家族及其地理分佈〉,《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10(臺北,1979),頁95-112。\n李榮村,〈溪州彭氏蠻部的興起及其轄地範圍:土家早期歷史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 4(臺北,1985),頁759-800。\n李榮村,〈溪洞溯源〉,《國立編譯館館刊》1:1(臺北,1971),頁7-24。\n林天蔚,〈宋代猺亂編年紀事〉,《宋史研究集》6(臺北,1986),頁457-486。\n河原正博,〈關於省地與省民的意義〉,《國立編譯館館刊》2:1(臺北,1973),頁185-195。\n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收入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307-412。\n曹學群,〈彭士愁的族屬及來源新探〉,《貴州民族研究》94(貴陽,2003),頁161-167。\n陳致遠,〈五溪地望說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1期(西安,2000),頁49-55。\n廖幼華,〈從川黔古道論漢唐時黔北之發展〉,《白沙歷史地理學報》2(彰化,2006),頁1-26。\n劉馨珺,〈宋代洞丁的組織與運用〉,收入朱瑞熙、王曾瑜、姜錫東、戴建國主編,《宋史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619-637。\n四、學位論文\n吳眉靜,〈宋代的漢「蠻」關係及其治理政策──以荊湖北路兩江地區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801.pdf3.0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