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32
題名: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
The radio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1945-2010
作者: 林彣鴻
貢獻者: 黃葳威<br>林福岳
林彣鴻
關鍵詞: 台灣原住民族
國家機器
解嚴
傳播史
廣播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state apparatus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communication history
radio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4-Sep-2013
摘要: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自1945年以降發展至今,各時期的廣播政策與現象因當時的國內政經、科技等局勢的變遷,而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與現象發展隨之變化。然而我國以政經之傳播史學觀點探究至今仍乏人問津,政府的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也未有完詳的連貫性回顧與剖析,並且我國原住民族廣播至今尚未有專屬政策與法規,因此原住民族廣播發展背後的引導因素乃值得深度探索。\n\n 本研究以1945後至今各年代的我國政經發展為論述脈絡,乃包括台灣光復初期、解嚴前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蘭嶼廣播電台的創立、政府獎勵補助時期等年代,透過產官學之文獻資料蒐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第三部門與廣播人士的深度訪談,結合原住民族政經結構與廣播發展雙管齊下的史料分析,希冀達到史料與政經脈絡的對話。本研究核心乃著重在剖析各年代政府在原住民族廣播政策的規劃,並以多方比照的角度觀看解嚴前後國家機器力量透過哪些資源、營運類型與管道對原住民族發聲,以及探討解嚴前後原住民族在廣播營運所有權、語言近用等權利轉變情況。\n\n 根據本研究結果指出,1945年至解嚴前是政府國家機器掌控原住民族廣播發聲管道,並以山地平地化政策透過各行政部門對原住民族廣播訊息。解嚴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與廣播節目獎勵補助政策,以及各種跡象可得知政府、漢人與私人資本掌控當今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所有權仍掌控在漢人手中。本研究從史學觀點回顧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殷盼不僅從中找尋各年代的廣播發展的歷程,解構原住民族廣播發展困境的背後意涵,並彙整原住民族廣播史料,供相關產官學界反思與借鏡。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一般史料(公報、政府檔案及出版品)\n丁蔭蓀(1995),〈強調「在地」發出的聲音---桃園調頻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61期,頁16-17。\n丁蔭蓀(1996),〈中廣花蓮台讓「後山」的聲音更嘹亮〉,《廣播月刊》第172期,頁35-36。\n毛定元(1954),〈山胞平地化的近貌〉,《中國一周》,第197期,頁13-14。\n文妍(1996),〈少年讀書會邀你「航向未來」〉,《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99。\n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四組(1952),《宣傳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改造出版社。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8),《農建十年》,台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n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73),《中國廣播事業協會會員錄》,台北市:中國廣播事業協會。中央通訊社(2002),《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九十年》,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n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2005),《廣播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a),〈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專員林忠等關於台灣廣播電台接收、經費、業務情形等事項的來往函電(1946年2月-1948年8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4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0-27。\n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n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b),〈善後救濟總署為行政院准將台灣省高山族改稱山地同胞的代電(1947年7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51-54。\n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n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d),〈台灣省教育廳行政組織系統及職掌圖〉,《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0冊,北京:九州出版,頁1-3。\n中央廣播電台編輯小組(2008),《台灣之音:央廣改制十週年大事記》,台北市: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n水夫(1973),〈台灣省農業廣播簡介〉,《水利通訊》,第十二卷第四期,頁17。\n丹耐夫正若(2005),〈全「原」動起來,讓部落的聲音傳出去〉,《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8-9。\n瓦歷斯․貝林(2005),〈原住民電視台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n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a),〈電各縣政府為廣播電台添設山地日語播講節目希轉飭知照〉,《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49。\n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b),〈電各縣政府轉飭所屬指導山地人民應用原中國姓名〉,《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88。\n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8夏),〈電各縣市政府為民間稱呼山地同胞不得仍用「高山族」等名稱希飭屬注意糾正〉,《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45期,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665。\n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1950),《台灣之教育統計》,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n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4),《進步中的本省山地》,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69),《台灣省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民政廳。\n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a),《省政綴言(上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n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b),《省政綴言(下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76),《台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施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n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委會編輯小組(1986),《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市: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台北廣播電台(1996),〈台北電台朝公共化發展〉,《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n朱哲毅(2003a),〈呂必賢踩著月亮的腳印 傳承原住民文化〉,《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8\n。朱哲毅(2003b),〈溫和柔美林智美 家人一般帶來無限溫馨〉,《e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n朱哲毅(2003c),〈笛布斯披荊斬棘 致力培養原住民「聲」力軍〉,《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50。\n朱哲毅(2003d),〈少多宜傳唱原住民文化 旮亙樂團敲出最美的聲音〉,《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0。\n朱哲毅(2003e),〈新一代DJ潘哈拿 懷抱夢想初試啼聲〉,《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1。\n江婉如(2008),〈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改革工程〉,《原住民族》2008年春季號,台北市。頁22-23。\n向誠、王章陵、鍾賢濱、賓煥有(1959),《繁榮進步的台灣》,台北市:世界畫刊社。\n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一冊)》,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n佚名(1987),〈國內首創山地語節目:復興台製播青山翠嶺〉,《廣播月刊》,第65期,頁98。\n佚名(1993),〈世新「娜魯灣」節目 傳達原住民訊息〉,《廣播月刊》,第136期,頁70。\n佚名(1995a),〈陳姿陵用心經營「花蓮鄉情」〉,《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6-117。\n佚名(1995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3。佚名(1995c),〈陳秀卿以「我愛花蓮」關心鄉內事〉,《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6-97。\n佚名(1996a),〈關心原住民的「娜魯灣」〉,《廣播月刊》第166期,頁101。\n佚名(1996b),〈「山海歡唱」族群大融合〉,《廣播月刊》第167期,頁86。\n佚名(1997a),〈電台聯營、聯播處理原則〉,《廣播月刊》第183期,頁76。\n佚名(1997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76。\n佚名(2009),〈原住民廣播節目〉,《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頁94。\n艾麗珍(1996),〈佳音節目傳蘭嶼〉,《廣播月刊》第175期,頁83。\n何儀琳(2009),〈學習族語,讓族群文化生根〉,《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台北市。頁4-27。\n吳疏潭(1976),(農業廣播的理論與實際),《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九期,頁123-125。\n吳貞宜(1994),〈文化建設,從廣播做起〉,《廣播月刊》第149期,台北市。頁55-57。\n行政院新聞局(1996a),〈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座談會〉,《廣播月刊》第170期,頁93。\n行政院新聞局(1996b),〈原住民母語廣播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2。\n行政院新聞局(1997),〈八十六年度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頒獎典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一卷第八期,頁28-29。\n行政院新聞局(1999a),〈行政院新聞局將公告開放第九梯次調頻廣播頻率供民眾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5期,頁12。\n行政院新聞局(1999b),〈公告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6期,頁17-21。\n行政院新聞局(1999c),〈公告小幅修正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開放相關資料〉,《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7期,頁17。\n行政院新聞局(1999d),〈公告延長第九梯次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調頻頻率申設受理日期〉,《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6。\n行政院新聞局(1999e),〈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申請期限延至十月十五日截止〉,《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11-12。\n行政院新聞局(1999f),〈行政院新聞局第九梯次廣播電台頻率開放,申請案件大爆滿〉,《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1期,頁35-36。\n行政院新聞局(2000a),〈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通過初審名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6期,頁28-29。\n行政院新聞局(2000b),〈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審議結果〉,《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7期,頁28-29。\n行政院新聞局(2008),《中華民國年鑑:2006》,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頁928。\n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1997),《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n李秋明(1994),〈新頻道傳送新風貌(中) 107.7兆赫 花蓮調頻電台 補足台灣後山的空洞〉,《廣播月刊》,第143期,頁19-20。\n李中旺(2004),《部落之音:對他們來說撕裂的不只是大地》(錄影資料),台北市:全景文化。\n李世偉、許麗玲(2006),《花蓮縣志(續修):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文化篇》,花蓮市;花蓮縣政府。\n花蓮縣政府(1970),《花蓮縣山地行政》,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林文玲(2010),〈花蓮分台---前進校園回顧〉,《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18-120。\n柯仁愛(1997),〈中廣花蓮台舉辦「原住民廣播研習班」〉,《廣播月刊》第178期,頁75-76。\n席瑞瑛(2001),〈原住民廣播人才培訓班 用原住民母語製播節目〉,《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12期,頁66-69。\n洪瓊娟(1996),〈小功率電台的明天〉,《廣播月刊》第171期,頁76。\n洪婉菁(1998),〈悲情媒體孤兒-原住民〉,《廣電人月刊》第39期,頁52-54。\n財團法人豐年社(1998),《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志》,台北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n秘書處、人事室(1949),《台灣省政紀要 - 機構調整概況》,不詳:不詳。\n徐秀蓉(2001),〈後山電台˙培訓原住民廣播人才〉,《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10期,頁16。\n胡美足(2010),〈台東分台節目發展〉,《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70。\n陳春江(1947),〈電化教育之設施〉,《國民教育輔導月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第1卷第1期,頁23。\n陳筱玉(1986a),〈再接再厲談優良廣播文化節目徵選活動---得獎人談節目說期許〉,《台灣廣播雜誌》第49期,頁7-8。\n陳筱玉(1986b),〈第一屆「廣播文化節目研討會〉,《台灣廣播雜誌》第43期,頁4-9。\n陳濮(1995),〈來自「後山」的新聲 花蓮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59期,頁35-37。\n陳麗珍(1995),〈在地的語言,在地的新聞〉,《廣播月刊》第164期,頁98。\n陳靖怡(1996),〈原住民母語廣播獲肯定〉,《廣播月刊》第175期,頁56-57。\n陳夢玲(2010),〈廣播的星光大道---金聲獎〉,《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57。教育部(1989),《七十八年度山胞教育研討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n教育廣播電台(1990),《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廣播電台法規彙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n馬莉(1995),〈「原鄉之愛」---強調傾聽、關懷與認同〉,《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7-118。\n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莊金德整修(1971),《台灣省通志》(教育志 – 文化事業篇),卷五,第二冊,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22-226。\n張雅婷(2002),〈教育電台與大學院校建教合作〉,《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3期,頁43-45。\n梁修崑(1997),〈衝出社區廣播電台的一條生路〉,《廣播月刊》第189期,頁22-25。\n黃杰(1984),《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彙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n黃娟(1995),〈支持「突破電子媒體聯盟」「客家電台參與抗爭」〉,《客家雜誌》第58期,頁49-50。\n黃季平(2005),〈原住民族的傳播媒體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n黃順良(2005),〈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二十九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n高碧霞(2006),〈部落向前行〉,《原教界》第6期,頁42-44。\n程日樂(1993),〈關懷原住民 落實本土文化〉,《廣播月刊》第137期,頁70。\n晨光(2010),〈台東原住民感言〉,《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44。\n傅寶玉、李淑鈴、歐盈君、陳宜君、林秋露、李錫鑫、楊復尊(1998),《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三輯:台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n稻芳(1997a),〈致力保存雅美文化的周宗經〉,《廣播月刊》第181期,頁77-78。\n稻芳(1997b),〈傳承文化:優良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32-34。彰化廣播(1998),〈「原鄉物語」與「銀髮春風」開播〉,《廣播月刊》第199期,頁79。\n馮文清(1994),〈「福爾摩莎」、「娜魯灣」讓您更了解台灣及原住民〉,《廣播月刊》第150期,頁81-82。\n游樹湄(2000),〈燕聲電台:東台灣發聲〉,《國際廣播雜誌》第26期,頁68-69。\n游雅雯(2000),〈拯救原住民的聲音:專訪「納桑嘛谷~我的家」節目〉《廣電人月刊》第69期,頁40-41。\n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a),《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n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b),《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n廣播電視年鑑撰委員會(1996),《廣播電視年鑑,中華民國79-84年》,台北市:廣播與電視。\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a),《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b),《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12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12月3日公告。\n戴雅萍(2007),(原住民的天籟之音-製播原住民廣播節目),《原源不絕․十一采風-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政策與實踐成果專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39-141。\n \n中文書籍(專書、學術期刊、碩博士論文)\n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市:大佳出版社。\n王振寰(1993),〈廣播電視的控制權〉,鄭瑞城等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頁77-128。\n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n王泰升計畫主持(1997),《台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n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頁67-95。\n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孔文吉(1998),〈前瞻跨世紀原住民傳播權益之藍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9 期。頁105-123。\n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出版社。\n瓦歷斯․尤幹(1994),〈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變遷年表〉,《山海文化》第4期,台北市。頁17-21。\n北見隆(2007),《中華民國廣播簡史(上冊)》,神農廣播雜誌:雲林縣虎尾鎮。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1970),《台灣省山坡地保育利用概況》,南投縣: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n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改善山胞生活》,台中市:台灣省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紀念籌備委員會。\n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n宋國誠(1990),〈社會批判理論的建構(上)-「法蘭克福研究所」的創立與初期活動〉,《東亞季刊》,第22卷第2期,頁23-38。\n呂芳上(2002),〈廣播演說的魅力-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在美的演說講起〉,《近代中國》第151期,頁36-46。\n呂紹理(2002),〈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一九二八-一九四五)〉,《近代中國》第151期,頁115-134。\n李瞻(1976),〈台灣廣播電視事業與廣播電視法〉,《報學》5:6,頁54-55。\n李超宗(1988),〈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復興崗學報》,第40集,頁391-410。\n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初期(1949-1953)農地改革政策形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6期,頁81-114。\n李文環(1999),《戰後初期台灣對外貿易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n李陳國、羅卿元(2006),〈企業策略聯盟市場績效之賽局理論分析〉,《嶺東學報》,第19期,頁31-57。\n李金詮(2009),〈台灣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媒介政治經濟學的悖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20。\n吳道一(1968),《中廣四十年》,台北市:中國廣播公司。\n林承穎(1999),《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以原住民廣播政策為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n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市:前衛。\n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三期,頁35-54。\n林麗雲(2004a),《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市:巨流。\n林麗雲(2004b),〈傳播研究史:主要的途徑與圖像〉,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25-54。\n林麗雲(2009),〈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77-198。\n林富雄、邱運全(200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百年紀念專刊》,屏東市:農委會高雄農改場。\n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n林佳陵(2004),〈台灣戰後初期的原住民政策與法令〉,《台灣史料研究》,第23號,頁153-183。\n林益陸(2004),〈台灣原住民族行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n林元輝(2004),〈本土學術史的「新聞」概念流變〉,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55-84。\n林果顯(2004),〈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 ⅩⅢ》,台北市:現代學術基金會,頁45-88。\n林果顯(2007),〈日常生活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頁181-213。\n林承宇(2007),〈當「稀有」可能不再「稀有」:重返廣播電波頻譜「稀有性」的規範立論〉,《傳播與管理研究》,第6卷第2期,頁65-86。\n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59-82。\n林福岳(2009),〈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5期,頁55-98。\n林東泰(2009),〈邁向媒體自律:NCC廣電監理新政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63-385。\n林平(2009),〈戰後初年台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1945-1947)--以台灣廣播電台為中心〉,《台灣學研究》,第8期,頁119-138。\n邱榮舉、謝欣如(2008),〈台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新竹市: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南天發行。\n金智(2008),《蔣經國與臺灣黨國體制的建構(1949-1952)》,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孫大川(1995),〈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敬告中華民國》(蕭新煌主編),台北:日臻出版。\n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n洪固(1996),〈台灣地區的方言與語言政策〉,《東師語文學刊》,第9期,頁51-96。\n洪瓊娟(2009),〈廣電開放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3-41。\n徐光正、蕭新煌(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市:東大發行。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n陸正誼(2004),《蘭嶼廣播電台發展之研究》,台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論文。\n姜芃(2007),《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n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縣:稻鄉。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駿德(1999),〈台灣政經關係的演變-政治經濟的研究途徑〉,《立法院院聞》,第27卷第10期,頁44-55。\n陳全成(2000),《台灣原住民教育研究-源流及發展》,屏東縣內埔鄉:睿煜出版社。\n陳江龍(2004),《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市:陳江龍。\n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灣廣播產業與政策研究1992-2005》,台北市:亞太圖書。\n陳建樾(2006),〈從”化外”到”化內”---1980年之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述評〉,張海洋主編,《台灣少數民族研究論叢》,第6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n陳純瑩(2007),〈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之警政(1949-1958)〉,《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頁45-72。\n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施正峰(2008),〈台灣政治史的重新建構〉,《台灣史學雜誌》,第4期,頁97-132。\n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 – 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黃光國(1993),〈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移植到東方所造成的相關問題及對策〉,杜祖貽編著,《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台北:遠流出版,頁33-35。\n黃英哲(2001),〈台灣省行政長官署宣傳委員會研究(1945.11-1947.3)-陳儀政府台灣文化重編機構研究之二〉,《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12期,頁24-40。\n黃瑞祺(1996),《批判與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三民。\n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市:道聲。\n黃凱昕(2004),《我國原住民廣播政策規劃之研究:以澳大利亞經驗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n莊克仁(1999),《廣播節目企劃與製作》,台北市:五南。\n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彭懷恩(1997),《90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市:財團法人私立世界新聞傳撥學院。\n葉龍彥,(1991),〈臺灣廣播電台的重建與發展(一九四五 ~ 一九四九)〉,《台北文獻》第96期,頁149-167。\n曾建元(1998),〈台灣政經轉型與憲政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第8卷第5期,頁61-105。\n曾建元(2009),〈戰後初期中華民國的台灣原住民政策〉,《國會月刊》第37卷,第11期,頁27-41。\n張錦華(1992),〈批判傳播理論對傳播理論及社會發展之貢獻〉,《傳播與社會發展》,朱立、陳韜文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頁17-40。\n張錦華(1996),〈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政策為例〉,「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n張錦華(1997a),《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n張錦華(1997b),〈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1期,頁1-23。\n張錦華(1998),〈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第5期,頁37-60。 \n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台北市:黎明文化。\n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n程宗明(1997a),〈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 抑制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n程宗明(1997b),〈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 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供應〉,「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n高郁雅(2005),《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高傳棋(2008),《台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特展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n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詹懿廉(2000),〈有關廣播電台聯播、聯營、策略聯盟問題之探討〉,《行政院新聞局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彙編(下冊)》,行政院新聞局主編。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n馮建三(1994),〈原住民沒有廣播電台〉,《自立晚報》,1994年8月7日,第四版。\n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7-234。\n馮建三(1998),《大媒體貳:媒體與社會運動》,台北市:元尊出版社。\n馮建三(2004),〈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665-701。\n馮建三(2007),〈科斯的傳媒論述:與激進的反政府論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8期,頁361-392。\n翁秀琪(200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n蔡念中、陳文浩(2005),〈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n蔡念中、張宏源、陳文浩(2007),〈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頁1-32。\n鄭梓(2002),〈廣播在臺灣現代命運轉折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聲音的魅力:穿透歷史抑或塑造歷史〉,《近代中國》151期,頁29-35。\n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n楊傑銘(2009)。〈失却家園的人:論五零年代國府政權文藝政策的國家主體建構〉,《台史珠璣》第二期,頁31-58。\n管中祥、劉昌德(2000),〈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第16號,頁22-54。\n管中祥(2002),〈「國民黨國機器」操控媒介資訊形式的轉變(1924-1999)〉,《傳播文化》,第9期,頁163-201。\n管中祥(2009),〈台灣媒體改造運動的歷程與展望〉,《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79-310。\n廖風德(1996),《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台灣學生。\n劉文慶(1977),〈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一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n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n劉幼琍(1997a),《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n劉幼琍(1997b),〈原住民廣播節目與電台所有權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3期,頁6。\n劉幼琍(1998),〈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台大新聞論壇》,頁167-209。\n鄭瑞城(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n鄭梓(1994),《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灣現代史研究論集》,台北市:新化圖書。\n鄭文吉(2002),〈山地農村農業廣播節目數位化上網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1,頁43-59。\n薛月順(1996),《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n賴祥蔚(2001),〈從電台執照身價的拉高看聯播網的趨勢發展〉,《廣電人月刊》。第七十六期,頁20-21。\n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527-556。\n蘇蘅(1993),〈語言(國 / 方)政策型態〉,鄭瑞城等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頁217-278。\n羅莊鵬(2003),〈頻譜管理政策研究---以美國頻譜管制的歷史與發展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三十二期。頁363-389。\n羅世宏(2009),(台灣傳媒行政管制體系的解構與重建),《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25-149。\n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n關尚仁(1997),〈台灣廣播事業的再生〉,《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頁68-69。\n\n英文部分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CA: Wadsworth.\nBerger, A. A.(1992)。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黃新生譯)。台北市:遠流。Bitter, J. R.(1994). Law and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nDurand, J. P. & Weil, R.(1996)。當代社會學(Sociologic contemporaine)(蔡筱穎、郭光予譯)。台北市:遠流。Emory, A. G.(2006)。傳播理論(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 5th ed.)(陳柏安、林宜蓁、陳蓉萱譯)。台北市:麥格羅希爾。Fishman, J.(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nGraber, D.(1984).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2nd editi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p.19-27.\nGolding, P., & Murdock, G.(1994).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pp.15-32). NY: Eward Arnold.\nGilpin, R.(1997)。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楊宇光等譯)。台北:桂冠圖書。Giddens, A.(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李康、李猛譯)。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Habermas, 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Horkhrimer, M. (1972).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nIngram, J. K. (192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A&C Black.\nIssac, J. C. (1987). Power and Marxist Theory, Ithaca: Cornwell University Press.\nJessop, B.(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Oxford: Martin Robertson.\nKocka, J.(2006)。社會史:理論與實踐(景德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elody, W. H. (1980). Radio Specturm Allocation: Role of the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2): 393-97.\nMcQuail, D.(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duction, Sage Publication, Inc.\nMcQuail, D.(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McKerrow, R. E.(1989). Critical Rhetoric: Theory and Praxi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6, pp.91-111.\nMCS(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993).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July, a special issue on “public relations and media strategy”.Mosco, V. (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Marshall, C., Rossman, G. B.(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李政賢譯)。台北:五南。Nerone, J. C.(1995). Last Rights: Revisiting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nPaulu, B.(1981).”Television and Radio in the United Kingdo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nPorter, Vincent (1989) . The Re-reguation of Television: Pluralism, Consituationality and the Free Market in the USA, West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K. Media, Cluture and Society II: 5-27.Riggins, S. H.(1992). The media imperative: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01-2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nSlater, P.(1977).Orig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rankfur t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Henley and Boston.\nSiebert, F.(1979). 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12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nSchramm, W. (1994)。人類傳播史(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ve painting to microchip)(游梓翔、吳韻儀譯)。台北:遠流。Woolley, L . (1963). The Beginning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379.\nYoung, I. M.(1990). Jus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Ch6: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n \n網路資料〈山明水秀廣播電台執照遭新聞局撤銷〉原住民網路特區,詳見:http://web.pts.org.tw/~abori/archives/010331/index.html,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扶植原住民傳播團體推動傳播事務作業要點」,詳見:http://www.apc.gov.tw/chinese/laws/law_detail.jsp?lm_num=137,下載日期:2011/1/25。hi channel廣播(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節目表,詳見: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298,下載日期:2011/1/25。大法官解釋釋字第 364 號,詳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64,下載日期:2011/1/25。山地農村農業廣播教學節目,詳見:http://radio.kdais.gov.tw/,下載日期:2011/1/25。王品文(2009),〈台灣母語瀕危 7種語言已消失〉,《台灣醒報》,詳見: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684,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99年度原住民人口數統計年表〉,詳見: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4051&cateID=A000296&linkSelf=160&linkRoot=4&linkParent=49&url=,下載日期:2011/1/25。府城之聲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fm911.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金聲獎網站,詳見:http://liverec.ner.gov.tw/other/goldvoice/goldvoice.htm,下載日期:2011/1/25。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詳見:http://www.ipcf.org.tw/aboutus.html,下載日期:2011/1/25。原住民美雅麥網路電台,詳見:http://miyamay.idv.tw/miyamayradio/,下載日期:2011/1/25。第二屆的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World Indigenous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Conference,WITBC),詳見:http://www.witbc2010.org/01.html,下載日期:2011/1/25。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詳見:http://1204361972477.web66.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東方小城,詳見:telnet://bbs.ndhu.edu.tw,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網站,詳見: http://lci.ndhu.edu.tw/Chinese/main.php?sel=3,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2009),〈98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 試〉,詳見:http://ipt.sce.ntnu.edu.tw/ipt/news.php,下載日期:2011/1/25。蘭嶼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lanan.org.tw/radeo.htm,下載日期:2011/1/2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6453008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300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00801.pdf16.69 kBAdobe PDF2View/Open
300802.pdf292.11 kBAdobe PDF2View/Open
300803.pdf1.3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