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43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關尚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郭俞彣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Kuit, Yee Wenen_US
dc.creator郭俞彣zh_TW
dc.creatorKuit, Yee Wenen_US
dc.date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3-09-04T08:17:41Z-
dc.date.available2013-09-04T08:17:41Z-
dc.date.issued2013-09-04T08:17:41Z-
dc.identifierG0944530211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43-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廣播電視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4453021zh_TW
dc.description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多元頻道及多元類型的媒介環境中,收視率的數字被瓜分為微量收視,因此電視收視率調查不能再只是數據的高低,而是數字背後所蘊含的意義。眾多專家學者皆表示收視率並非表面數字的呈現,而是透過專業人員的解讀,解開數字背後的意義,剖析節目收視率的樣貌,了解觀眾收視行為與偏好,以作為了解自身所處於的觀眾市場環境,尋找合適的市場利基。然而目前大部分關於收視率的研究多以分析收視率調查該如何與「閱聽眾」、「節目編排」與「頻道經營策略」等扣連為主,強調收視率調查數據的應用是頻道經營如「節目規劃」及「廣告業務銷售」的重要關鍵;但收視率調查數據該如何正確的被解讀、被詮釋及分析,則鮮少被討論。因此,本研究將以「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主軸計畫之一的「補助內容產製刊播」所產製的科普影視節目為分析對象,旨在透過分析這些節目的收視率數據,探究收視率調查資料的有效解讀與應用,解構其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作為日後非營利媒介組織或教育類節目在確立市場利基及擬定節目策略的前饋參考。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1\n第二節 研究宗旨與目的 4\n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n第二章 文獻探討 7\n第一節 閱聽眾研究 7\n一、 閱聽眾的概念 7\n二、 觀眾輪廓的概念 10\n第二節 媒介市場與收視率 11\n一、 媒體結構之雙元市場 11\n二、 廣電產業的收視率解讀與應用 13\n第三節 收視率的意涵與定義 15\n一、 收視率的意涵 15\n二、 收視率基本定義與運算 18\n第四節 後饋與前饋 20\n一、 後饋與收視率 20\n二、 前饋與收視率 21\n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n第一節 研究流程 23\n第二節 收視率資料分析 25\n第三節 研究對象概述 27\n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32\n第一節 收視狀況分析與討論 32\n一、 95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32\n二、 96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39\n三、 97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48\n四、 本節整體結論 52\n第二節 觀眾輪廓描繪與分析 53\n一、 95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53\n二、 96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74\n三、 97年度科普影視節目 93\n四、 本節整體結論 105\n第三節 本章總結 107\n一、 科普影視內容收視表現 107\n二、 科普影視內容觀眾輪廓 109\n第五章 結論 113\n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3\n一、 「科學教育影片」類收視分析 113\n二、 「電視科學節目」類收視分析 119\n三、 「科學新聞報導」類收視分析 125\n四、 科學內容形態與觀眾關係 129\n五、 頻道定位與觀眾關係 131\n六、 時段編排與觀眾關係 132\n第二節 建議 133\n一、 「科學教育影片」如何選「時段」與「頻道」創造收視 133\n二、 「電視科學節目」如何選「時段」與「頻道」創造收視 133\n三、 「科學新聞報導」如何選「時段」與「頻道」創造收視 134\n四、 「核心觀眾」檢視「目標觀眾」 135\n五、 企劃書應對「目標觀眾」有更明確陳述 136\n六、 將「後饋」化為「前饋」 136\n參考文獻 138\n附錄 142zh_TW
dc.format.extent1027750 bytes-
dc.format.extent1027750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4530211en_US
dc.subject收視率zh_TW
dc.subject閱聽眾zh_TW
dc.subject科普傳播節目zh_TW
dc.title收視率之有效解讀與應用研究 —以科普傳播影片、節目與新聞為例zh_TW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中文文獻:\n1. 丁榮國(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67: 191-222。\n2. 王承豪譯(2006)。《系統思考實用手冊》。台北:世茂。(原書O’ Connor, J. & McDermott, I. [1997]. The Art of System Thinking: Essential Skills for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 Thorsons.)\n3. 王毓芝(2002)。《廣播電台之閱聽人知識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4. 台灣凱絡媒體(2009)。《媒體名詞手冊(第一版)(Media Terminology Guide)》。台北。\n5. 江文軍(2004)。《論數位電視之收視率調查》。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6. 李玟譯(1997)。《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將閱聽人變成有意義的數字及金錢》。台北:廣電基金。(原著Buzzard K. [1992]. Electronic Media Ratings: Turning Audiences Into Dollars and Sense. Boston: Focal Press.)\n7. 李盛雯(2005.04.01)。〈廣電人解散收視率調查AGB尼爾森獨大〉,《經濟日報》。\n8. 吳寶華、徐佳士、李瞻(1983)。《英漢大眾傳播辭典》。台北:新聞記者公會。\n9. 林永智(2008)。《電視收視調查於節目規劃運用之研究-以系統回饋與前饋為焦點》。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10. 林宜蓁(2002)。《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11.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n12. 張依雯(1999)。《解構臺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連》。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n13. 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初探:一個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179-222。\n14. 張素華(1999)。〈打開黑盒子—破除收視率的迷思〉,《廣告雜誌》,101: 50-57。\n15.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書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 and Issues. UK: Sage Publications)\n16. 黃新華(1986)。《電視頻道忠誠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17. 黃葳威(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聽率調查的現況〉,《廣播與電視》,14: 25-61。\n18. 葉相宜(2005)。《檢視廣電媒體生態與收視品質研究的發展契機》。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19. 楊繼群(2004)。《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n20. 楊惠晴(1990)。《解析收聽率的迷思—分析與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21. 虞晨曦、劉世筠(1994)。〈迎接收視率調查新紀元〉,《廣告雜誌》,38: 84-87。\n22. 蔡美瑛編譯(1997)。《廣播電視媒介銷售》。台北:亞太圖書。(原書Warner C.& Buchman J. [1993]. Broadcast and cable selling.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n23. 廖秋香等譯(2005)。《廣告媒體辭典》。台北:麥格羅希爾。(原書Surmanek, J. [2003]. Advertising Media A-to-Z: The Definitive Resource for Media Planning, Buying and Research. New York: McGraw-Hill Professional.)\n24. 鄭明椿(2003)。《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n25. 劉幼琍、劉美琪(1997)。《多頻道環境下的電視經營:問題與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n26.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n27. 劉建鳴、胡運芳(2000)。《收視率透視》。大陸:中國廣播電視。\n28. 鍾起惠(1997)。〈蛻變中的收視率概念〉,《廣電人》,26: 18-20。\n29. 鍾起惠(1999)。〈閱聽眾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電人》,50: 17-20。\n30. 鍾起惠、陳炳宏(1999)。〈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編排策略之研究──節目類型與收視率研究結構之觀點〉,《廣播與電視》,14: 63-87。\n31. 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劃之應用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32. 簡森垣(2006)。《台灣地區收視率調查產業之比較研究-台灣基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與AC尼爾森之比較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研究所,碩士論文。\n33. 羅世宏譯(1992)。《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市:時英。(原著Werner J. Severin&James W. Tankard)\n34. 關尚仁(1992)。〈節目策略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1: 15-33。\n35. 關尚仁(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14: 1-24。\n36. 關尚仁(2004)。〈從媒介經營角度看收視率〉。廣電人教育訓練講習。\n37. 蘇蘅(1986)。《傳播研究調查方法》。台北:三民。\n\n英文文獻:\n1. Ang,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Ithaca Press.\n2. Bellive, H. M. Jr. (1988). Audience Rating: Radio, Television & Cabl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n3. Carroll, R. L. & Davis, D. M. (1993). Electronic Media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McGraw-Hill.\n4. Ellmore, R. T. (1990).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s Mass Media Dictionary. Lincolnwood, I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n5. Fletcher, J. E. (1989). Profiting from Radio Ratings: A Manual for Radio Managers, Sales Managers and Programme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radcasters.\n6. Jensen, K. B. & Rosengren, K. E. (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he Audience,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2 ): 207-238.\n7. Lasswell, H.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New York: Harper.\n8.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n9. McQuail, D. (1997). Audience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n10. Stavisky, A. G. (1998). Counting the House in Public Television: A History of Ratings Use, 1950-1980, i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4): 520-534.\n11. Surmanek, J. (1995). Media planning: A Practical Guide. Lincolnwood, Ill.: NTC Business Books.\n12. Webster, J. G. & Lichty, L. W. (1991). Rating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n13. Webster, J. G.& Phalen, P. F. (1997). The Mass Audience: Rediscovering the Dominant Model.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n14. Weiner, R. (1990).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n15. Williams, R. (1961). Cul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rth: Penguin.zh_TW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21101.pdf1 MBAdobe PDF2View/Open
021102.pdf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