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587
題名: 論資排輩還是工作表現?年資因素對於我國公務人員績效考評影響之研究
其他題名: Norm of Seniority 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PAS) in Taiwanese Public Sector
作者: 陳敦源;蘇孔志;簡鈺珒;陳序廷
貢獻者: 政大公行系
關鍵詞: 考績制度;年資倫理;循證途徑;非正式規則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PAS;Norm of seniority;Evidence-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Informal rules
日期: Jan-2011
上傳時間: 9-Sep-2013
摘要: 考績制度的運作困境和改革方向,近年來引起實務界和學術界熱烈的討論與爭辯。其中最為人所訾議的,就是考績制度的運作根本與績效管理精神相違,反而「論資排輩」才是公務人員績效考評的決定因素。然而卻沒有相關研究同時處理考績制度運作的實證面與規範面問題。有鑑於此,本文將要回答以下幾個核心的問題,包括年資因素(norm of seniority)是否為影響考評的重要因素?年資因素是否應該作為考評指標?以及年資因素為何會演變為考評的替代標準(proxy standard)。在實證面上,本研究主要運用訪談法和統計分析法,探討過去八十四年至九十七年間中央政府公務人員的考績等次與年資相關因素(包括新進與否、服務年資、官等及職等)的關連性,研究證實年資確為影響考績的重要變數。接著,本研究從政府績效環境的本質、考核者有限理性的決策能力以及受考核者存有代際正義觀點等三面向,探討長官和部屬之間在考績互動上,存在不完全契約(incomplete contract)的問題,使得兩者皆依賴年資這類非正式規則(informal rules)作為公正考評的替代標準,於是造成公部門考績制度運作的困境。至於如何建構更加公平客觀的考績制度?本研究認為,唯有透過扭轉當前考績制度所形塑的誘因結構,也就是在未來制度設計上強化考績資訊的「分辨」機制、建立「誘因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且能自我執行(self-enforcing)的機制,以及建構使考核者將代理成本內部化的制度環境,才能回應實務界亟待提升的政府效能。
關聯: 文官制度季刊, 3(1), 53-91
資料類型: article
Appears in Collections:期刊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15391.pdf684.76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