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596
題名: 兩岸和平協議可行性之研究
Peace Agreement Feasible Study Of Taiwan and Mainland
作者: 何維國
貢獻者: 郭武平
何維國
關鍵詞: 和平協議
和平發展
和平統一
一個中國
結束敵對狀態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Sep-2013
摘要: 兩岸在10餘年前就曾倡議簽訂和平協議,當時中共的態度強硬,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95年並宣稱兩岸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就結束敵對狀態協商、達成協議。然而李登輝總統先是以兩岸可舉行預備性磋商為回應,最後卻推出「兩國論」,終結了兩岸最初的和平協議倡議。\n民進黨接續執政後,陳水扁推動台灣公投制憲,中共則祭出反分裂國家法,兩岸對抗更加激烈。然而近10餘年來兩岸的情勢與發展卻有了不同對比,中國大陸迅速崛起,台灣則因政治內耗、封閉鎖國而導致綜合實力下降。而這也迫使馬英九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將兩岸簽訂和平協議作為政見。也因為其獲得高票當選,就職演說中乃進一步宣布:未來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n由於簽訂和平協議對兩岸關係未來的開展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本文乃就兩岸和平協議的概念、性質,以及影響的環境因素、主客觀立場、戰略態度、學者的提議、化解方式、兩岸的努力等做一分析探討,以評估兩岸在時空背景改變之下,能否有所妥協、達成或接受何種性質的和平協議。\n\n\n\n\n\n\n\n\n關鍵詞:和平協議、和平發展、和平統一、一個中國、結束敵對狀態
Taiwan and Mainland had proposed to sign a peace agreement over 10 years ago. At that tim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eld a tough attitude, stressing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In 1995, the Mainland declared both sides could negotiate for reaching a peace agreement on officially ending the state of hostility under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The then-president Lee Teng-hui firstly made such a response that both sides could launch preparatory negotiations, but finally rolled out the “two states theory”, which ended up both sides’initial proposal for a peace agreement.\nAfter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successively held power, Chen Shui-bian pushed for Taiwan referendum to draw up a constitution, and immediately the CPC proclaimed the Anti-Secession Law, which brought both sides into more intense confrontation. However, in recent 10 years,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aiwan Strait have appeared different changes: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rising rapidly, while Taiwa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on the decline due to internal political friction and closed-door policy. This thus forced Ma Ying-jeou to take the signing for a peace agreement across Taiwan Strait as his political view during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After elected as president by a majority of votes, president Ma, in his inaugural speech, further announced: Taiwan would launch negotiations with the Mainland on the issues of Taiwan’s international space and both sides’peace agreement.\nAs the signing of peace agreement will caus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conducts analyses on the peace agreement’s concept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tances, strategic attitudes, scholars’ proposals, methods to resolve conflicts and both sides’efforts, in order to evaluate what kind of peace agreenent can be compromised, reached or accepted by both sid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anged times.\n\n\nKeywords: peace agreement, peaceful development,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ne China, ending up hostility stat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n\n(一) 書籍\n\n沈宗瑞等譯,David Held 著,《全球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民國90年。\n吳家恆、方祖芳譯,Joseph S. Nye, Jr 著,《柔性權力》,台北:遠流,2006年。\n林雨倩譯,Mark Leonard 著,《中國怎麼想》,台北:行人,2008年。\n袁鶴麟、送一宏、梁書寧譯,Michael Nicholson 著,《國際關係的基礎》,台北:韋博文化,2006年3月。\n李永輝譯,路易斯.戴蒙德,約翰.麥克唐納著,《多軌外交:通向和平的多體系途徑》,北京:大學,2006年。\n張華譯,湯瑪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著,《衝突的策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台北:達人館,2006年8月。\n宋偉、李鐵娃譯,Peter J. Katzenstein主編,《國家安全的文化:世界中心的規範與認同》,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n丘宏達、任孝琪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永裕,民國76年。\n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2007年6月,修訂2版2刷。\n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2004年3月,初版四刷。\n石之瑜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台灣人文基金會,2003年。\n李英明、張亞中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民國89年。\n沈誠,《兩岸密使秘聞錄》,台北:商周,民國84年。\n沈玄池、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國87年。\n邵宗海,《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香港:海峽兩岸,1999年。\n邵宗海等編著,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n邵宗海,《兩岸協商與談判》,台北:新文京開發,2004年。\n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2006年。\n林文程,《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2000年。\n邱垂正,《兩岸和平三角建構》,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n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2003年。\n夏建平,《認同與國際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n黃光國,《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台北:生智,2005年。\n黃嘉樹,《兩岸談判研究》,北京:九州,2003年。\n郭樹永,《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2001年。\n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1998年11月。\n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北市:生智文化,2000年。\n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北市:聯經,2003年。\n張志男、李閩榕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熱點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6年。\n楊開煌,《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方式及其評估》,台北:國科會資料中心,1993年。\n關中,《國際關係理論簡介》,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年9月。\n趙傑夫編,《跨越歷史的鴻溝一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大陸委員會,民國86年10月。\n鄧中堅、高永光、黃奎博編著,《政治溝通與談判巧》,台北:冠順,民國95年。\n鄭海麟編著,《兩岸中國和平統一國是建言》,台北:海峽學術,民國96年。\n謝立功等合著,《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n戴萬欽主編,《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對話與互動的展望》,台北:時英,2008年。\n蘇起、鄭安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翰蘆,民國93年。. \n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1、2冊。\n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年。\n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92(綜)-210號。\n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編印,《民主進步黨黨綱黨章》,台北:民主進步黨,1995年。\n\n\n\n(二)研究報告\n\n王信賢,<中國特色!?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理論爭辯>,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2008年12月25日。\n王崑義,<海上反恐—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初步合作之分析>,《第四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2008年。\n王崑義,<兩岸和平協議:理論、問題與思考>,《第六屆全球戰略與臺海安全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n江啟臣,<新區域主義浪潮下台灣亞太區域經濟戰略之研析>,第四戰略學術研討會,2008年4月18日。\n李登科,《台海兩岸締造和平協定之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委託研究,1996年。\n邵玉銘研究主持,《兩岸商談「終止敵對狀態」或「和平協定」之研究》,國家統一委員會委託計畫,1996年5月1日。\n林正義研究主持,《兩岸和平發展綱領研擬之可行性分析》,總統府委託計畫,2007年11月。\n林正義,<美國對台戰略調整與兩岸關係>,《美日情勢發展與兩案座談會》,2001年5月。\n林德昌研究主持,《公民社會、民主政治與永續發展:台灣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策略研究》,2004年10月21日。\n財團法人平洋文化基金會編印,《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與論文集》,2009年11月。\n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2009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來台參訪論文發表研討會>,2009年11月16日。\n羅致政研究主持,《兩岸和平發展策略研究》,總統府委託計畫,2008年4月\n\n\n\n(三)學術論文\n\n初國華,《不對稱權力結構下的兩岸談判》,95年博士論文。\n周輝家,《台灣意識下的兩岸政治定位政策》,2008年碩士論文。\n高豐裕,《胡錦濤對台政策研究-以兩岸和平協議為例》,2009年碩士論文。\n童湘宜,《兩岸「三角和平」理論運用可行性之研究》,2004年碩士論文。\n鄧開元,《台海兩岸政治關係之發展1991-2005:整合理論分析》,2006年碩士論文。\n劉俊波,《衝突管理的理論與實踐》,2006年大陸碩士論文。\n\n\n\n\n(四)期刊及研究論文\n\n王崑義,<如何建構兩岸互信機制>,《交流雜誌》,第1期。\n石之瑜‧黃競涓,<我國第二軌道外交中的「國家─社會」論述>,《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1999年12月。\n甘逸樺,<北愛爾蘭和平進程:政府間因素與國際勢力介入>,《問題與研究》,的43卷第2期,民國93年3、4月。\n古松,<甚麼換和平>,《國際政治》,第2期,2000年。\n朱雲漢,<全球主義、區域主義、與第二軌道外交:台灣務實外 交的新座標>,《理論與政策》,Vol.11,No.1,1996年12月。\n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8期,1999年8月。\n何輝慶,<不對稱結構下的兩岸談判>,《國家發展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6月。\n杜家駒,<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兩岸關係專題研究期中報告>,《臺灣問題與國際法》,2003年3月。\n邵宗海,<WTO可否提供兩岸談判僵局突破的溝通管道>,《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5期,2002年9、10月。\n邵宗海,<兩岸對和平協議的立場與前瞻>,《台灣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n邵宗海,<胡錦濤對「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之立場分析>,《中共研究》,2009年11月。\n邵宗海,<台海安全體系建立之可行性探討>,《全球政治評論》,2007年7月。\n林正義,<美國與臺海兩岸新興建立措施>,《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6期,2005年11、12月。\n林正義,<美國對台戰略調整與兩岸關係>,《美日情勢發展與兩案座談會》,2001年5月\n林文程,<我國對過渡性協議的看法與對策>,《國策專刊》,第11期,1999年7月15日。\n林岩哲,<聯合國維持和平作業與部隊>,《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10期,1992年10月。\n初國華,<全球化與兩岸關係新願景>,《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4期,2008年12月。\n初國華,<兩岸新關係的臺灣大戰略>,《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2期,2009年2月。\n吳玲君,<從美國的「三不」分析台北對華府的外交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4期,1999年4月。\n徐博東,<適時開啟政治對話,促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海峽評論》,第228期,2009年12月1日。\n耿慶武,<「一個中國」兩難的「雙贏」解決方案>,《遠景季刊》第2卷第 4期,2001年11月。\n莫大華,<安全研究之趨勢>,《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1996年9月。\n陳佳慧,<建構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與挑戰>,《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6期,2008年11月。\n寇健文,<中共國臺辦成立政黨局評析>,《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7期,2009年7月。\n紹成珠,<奧斯陸協議與中東和平協議進程-和平是腳下的考察>,《蘇州科技學報》,第26卷第2期,2009年5月。\n傅立文,《中共研究》,<從建構主義觀點分析胡錦濤對臺策略>,2008年8月,42卷8期。\n童振源,<兩岸經濟整合與台灣的國家安全的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3期。\n楊開煌,<從未來反省:論先階段的大陸政策>,《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6期。\n楊開煌,<從未來反省:論現階段的大陸政策>,《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6期,2009年6月。\n楊永明,<國際法上軍事干涉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2001年6月。\n劉文彬,<中共政治發展與兩岸關係>,《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3期,2009年3月。\n劉大年,<兩岸建構ECFA的意涵與前景>,《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4期,2009年4月。\n潘錫堂,<從「第二軌道」到「中程協定」>,《海峽評論》,第101期,1999年5月號。\n滕培經、李愛華,<國際政治關係中的「第二軌道」析論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2月。\n聶建中,<一座崛起的山頭-評2009年G20金融峰會>,《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5期,2009年5月。\n羅宇,<柯林頓政府與巴以和平進程>,《三峽大學學報》,第30卷,2008年6月。\n羅致政,<美國對台海兩岸過渡性協議的主張與看法>,《國策專刊》第11期,1999年7 月。\n譚瑾瑜,<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成立及兩岸簽署ECFA對臺灣經濟之影響評析>展望與探索月刊,第7卷第8期。\n嚴震生,<安哥拉的內戰與和平協議>《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民國93年3、4月。\n<美國國防部「2008中國軍事實力報告」評析>,《現代軍事》,第376期,2008年5月。\n<美國因應臺海新局的策略思維>,《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554期,2009年6月24日。\n\n\n\n(五)報紙\n\n聯合報、聯合晚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成報、旺報、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n\n\n\n(六)網路\n\n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行政院主計處網站、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台灣競爭力論壇、兩岸和平共處法論壇、親民新聞館、國臺辦網站、新華網、海峽評論、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國評論月刊網絡版、華夏經緯網、今日美國之音、今日新聞、全球新聞網、大紀元、、新浪新聞、大公網、PChome新聞台、星島環球網、多維新聞網、鳳凰網。\n\n二、西文部\n\n(一)書籍\n\nCarter Ashton B. Perry William J. and Steinbruner John D. ,A New Concept of Cooperativr Security. Washt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nBruce Russett,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iples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nFelder David W. How to work for Peace. Gainesville: The Florida A&M University Press, 1991。\nDavid Mitrany, 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3。\nJoseph Rotblat and Laszlo Valki , eds., Coexistence, Cooperation, and Common Security: Allans of Pugwash, 1984.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nMontvile Joseph V. <The Arrow and the Olive Branch:A Case for Track Two Diplomacy>, Mc Donald John W. and Bendahmane Diane B. edited, Conflict resolution:Track Two Diplomact. Washington, DC. ,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1987。\nKriesberg, Louis, Constructive Conflicts: From Escalation to Resolu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8。\nMark, Howard Ross. ,The Management of Conflic.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nMiall, Hugn, Oliver Ramshotham, and Tom Woodhouse. 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Prevention, Mam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adly Conflicts. Cambridge Press, 1999。\nKoehane R. & Nye J. (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3rd ed. Boston: Longman。\nSpiegel Steven L. e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East.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2。\nZartman William I. Ripe for Resolution: Conflict and Intervention in Africa. 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n\n\n\n(二)期刊\n\nBirgit Brock-Utne, “The Challenges for Peace Educators at the End of a Millenniu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ace Studies, Vol. 1, no. 1, 1996, pp.37-55。\nFisk Larry J. “Underpinning a Peace Studies Future. ” Peace Research, Vol. 30, No. 4, 1998, pp.43-55。\nGareth Evans, “Cooperative Security and Intrastate Conflict,”Foreign Policy, No.96(Fall 1994)。\nJohan Gatung,“Conflict as a way life” in Johan Gatung Essays in Peace Research Copenhegeon: Ejler, 3,1969。\nMartha Harty; John Modell, “The First Conflict Resolution Movement, 1956-1971:An Attempt to Institutionalize Applied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35, No. 4, “Applied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35, No. 4 ( 1991)。\nMichel Oksenberg,“Taiwan, Tibet, and Hong Kong in Sion-America Relations.”Foreign Policy, no.104(Fall 1996)。\nKim Samuel S.“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4, No. 4 (200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7981005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810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11.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