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4
題名: 國軍參與防災救難機制之研究—以八八水災及梅姬風災為例
A research of military participation in the machanism of disaster prevention & rescue operation:in the light of The 88 Taiwan Flood & Maggie Typhoon
作者: 王國偉
貢獻者: 朱新民
王國偉
關鍵詞: 災害防救法
救災
國軍
Disaster Prevention
Protection Act
disaster relief, militar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9-九月-2013
摘要: 台灣因所在地理位置特殊,長期以來一直遭受天然災害的威脅,我國自災害防救法頒佈後,明文規定當中央及各級政府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可以申請軍隊支援。在幾次重大天然災害中,國軍與政府及民間救難團隊已有豐富合作的經驗,自八八水災後國軍救災角色及責任更為重要,馬總統在出席99年國軍重要幹部研習會指示:「災害防救」是國軍中心任務,國軍要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救災。故在梅姬颱風期間,超前預置兵力更凸顯國軍救災的重要性。\n國防部也於2009 年國防報告書中提出周延防災整備的作法,國軍對於災害防救的角色由「接受申請、支援」轉換為「主動、協調執行」。然國家建立軍隊的目的,主要還是應付外在敵對勢力的威脅,建立堅實的國防武力,達成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國防戰略。國軍救災從以往應援改為中心任務,此一重大變革勢必對國軍未來的角色、功能及戰力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國軍應如何投入災害救援,平衡戰備整備與救災工作,則必須對於現階段軍隊參與災害救援的相關作法進行探討,重新思考與規劃並進行政策之可行性做分析。\n本篇論文採用文獻回顧和分析歸納的方法,綜觀國軍歷經幾次天然災害救援經驗,以八八水災及梅姬風災救災案例探討國軍現行參與災害救援問題並針對下列問題做分析:第一,政府已明確將救災列為國軍中心任務,但對於民間救難團隊、政府機關救難機制主從、整合及角色定位與指揮權責模糊不清。第二,國軍救災法源依據仍顯不足尚待立法及救災期間所需經費支出及來源問題。第三,天然災害發生時國軍投入救災執行效能仍有進步空間主要因素在於救災專業人力及裝(設)備不足。第四,國軍面臨救災前夕與另一非軍事行動時,兵力超前部屬必要性及孰輕孰重?或面對複合式災害時超前預置兵力是否可行?對上述的種種問題,將影響未來面對重大災害時國軍參與救災工作,因此重新檢討我國軍隊參與救災之適切性和可行性後,進一步對現行國軍參與災害防救之行動方案,提出檢討與建議。
Taiwan has suffered in the threats of natural disasters for years, as its unique location. 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Act., a rule was written that military support can be applied for activation once the Government is no longer able to handle the disaster. Through some severe catastrophes, the military,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nongovernmental rescue teams, had gained profound experience in collaboration. Since the 88 Taiwan Floo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litary has increased. President Ma pointed out that “Prevent and rescue” is the main mission of the military – setting forces in advance, call-on relief duties, and emphasis on prevention instead of rescue. As a result, in the period of Maggie Typhoon, setting forces in advance had taken its advantage and importance.\n\nDepartment of Defense had issued a robust approach in its report in 2009. The report claims that the role of military in disasters is in a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ccept appliance & support” to “Initiative & cooperative execution”. The classic aim of establish the army was to construct substantial defense force and to protect the country from invaders and enemies. As the main mission changed, it affects not only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the army and the strength of force. The policy of the military participating in rescuing needs to be analyzed in the balan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the plausibility of plan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the future.\n\nThis thesis employs research in studies and induction, using the 88 Taiwan Flood and Maggie Typhoon as examples to review the problems occurred when the military attending in rescue. And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following issues: Firstly, the Government had classified disaster relief as the main mission of the military, however, the posi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rescue teams are yet not clear enough. Secondly, the sour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Act. is still insufficient; the source of finance supports during rescue is vague, either. Thirdly, the shortage of equipments and human resource can be the main direction for improvement. Lastly, when facing both the need of rescue and another non-military action, should the military set in advance with flexibility? Or can it be feasible when facing compound catastrophe?\nQuestions listed above are the main issues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Reviews and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afte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lausibility of the military participating in rescu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n(一)法令規章: \n1.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作業要點,民95。\n2.民防團隊災害防救團體及災害防救志願組織編組訓練協助救災事項實施辦法,民90 年。\n3.申請國軍支援災害處理辦法,民90年。\n4.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民90 年。\n5.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體系執行災害防救應變及召集實施辦法,民90 年。\n6.兵役法,民90 年。\n7.災害防救法,民91。\n8.災害防救基本計畫,民99。\n9.災害應變徵調徵用徵購補償或計價辦法,民99 年。\n10.消防法,民91。\n11.海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民98。\n12.國防法,民92 年。\n(二)書籍:\n1.Chava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原著,潘明宏、陳志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10月第5版。\n2.丘昌泰,災難管理學,元照出版社,2000 年11 月初版1 刷。\n3.吳杰穎、邵珮君、林文苑、柯于璋、洪鴻智、陳天健、陳亮全、黃智彥、詹士樑、薩支平,天然災害管理學辭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 年1 月1 日1 版1 刷。\n4.吳瑞賢、林松青、蘇文瑞、洪明瑞、廖緯璿、廖偉信、張哲豪、韋家振編著,天然災害防治導論,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10 月,二版一刷。\n5.呂亞力,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n6.國史館,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南投市:初版,2006月1日)。\n7.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國軍聯合作戰要綱(草案),台北:國防部印,民國96年12月25日。\n8.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編印,民國97年5月。\n9.張建興,災害防救法規與實務,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3 月2 版。\n10.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編印,92年7月。\n11.趙明義,當代國家安全法治之探討,黎明文化出版社,2005 年6 月初版。\n12.總統府,馬英九總統98 年言論選集,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初版,2010年06月。\n(三)論文:\n1.王銘福,「我國派遣軍隊從事災害救援之執行現況與問題改善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頁5,頁13,頁18。\n2.林昇德,「我國緊急災難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9月。\n3.林素鳳、陳景發,「我國與日本災害應變法治之比較研究」,警大法學論文集第13期,2007年,頁34,頁54,頁57。\n4.范聖孟,「比較我國與德國軍隊動用之法律基礎-以災害救助為中心」,2004年,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7-98。\n5.張瑞鈴,「從救災及反恐作為探討國軍非軍事行動支援能力」,國防大學軍事論文,2008年8月1日。\n6.梁杏娟,「我國緊急應變體系整建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n7.梁景聰,「救災組織體系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南投縣政府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01年6月。\n8.許文章,「兩岸救災機制應變體系及運作之比較」,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n9.郭宥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組織架構與權責分工模式之探討—以颱洪複合性災害為例」,銘傳大學建築與都市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頁14。\n10.陳世偉,「災害防救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為借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7-9。\n11.賀文忠,「國軍參與災害防救之研究─危機管理理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n12.賴政國,「國軍支援災害救援角色與定位」,全民核生化防護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n13.謝清泉,「災害因應法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6 月,頁187。\n14.魏智群,「臺北市現行災防體系之研究-以地震災害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7月。\n15.羅正南,「國家緊急狀態中軍隊使用之研究-以九二一震災事件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頁100-101。\n16.蘇楊模,「高雄縣災害防救體系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n(四)期刊:\n1.施邦築,「我國防災體系之檢討與建議」,第二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1998年5月。\n2.國防鑑編印,國軍九二一震災救災紀實(桃園,陸軍總司令鑑,2000年),頁12-28。\n3.陳文政,國軍的救災表現與馬英九政府國防治理的災難 (台灣新社會智庫),2009年8月。\n4.陳秋政、梁筑雅,八八水災之跨部門治理網絡與問題分析-以六龜災區為例,行政民主與都會永續治理學術研討會,2009年。\n5.黃英,從洛杉磯大地震談我國防災救災體系,研考雙月刊,第18卷第4期,1994年。\n6.鄭舜元,日本自衛隊致力救災整備之簡介,國防部作戰研究,2010年4月。\n7.盧建強,政府災害救援與軍隊動員─美國卡崔娜颶風與我國九二ㄧ地震救災之比較,國防雜誌,第二十一卷第三期。\n8.戴有財,由重大天然災害談強化地面部隊救災能量之研究,國防部,軍事資料庫,2009年。\n(五)政府報告:\n1.台北縣政府年度災害防救演習簡報資料,2010 年。\n2.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編撰「八八風災回顧與策進」專輯資料,2010年10月11日。\n3.國史館,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南投市:初版,2006年1月。\n4.國防部,國軍兵力支援申請及調度預劃機制報告,台北,2009年。\n5.張中勇,現行災害防救體系結合民防與全民防衛動員機制之相關研究,2003年12月。 \n6.第六軍團指揮部「梅姬風災」演習紀實草稿,2010年12月1日。\n7.總統府,馬英九總統98 年言論選集,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初版,2010年6月,頁139。 \n8.謝水龍,高高屏縣市政府消防局之災害防救能力綜合研究, 2005年6月14-21頁。\n(六)雜誌、報刊:\n1.李承禹,中共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具體概念與能力剖析,復興崗學報,2010年100期。\n2.當代中國軍制學的創立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25日。\n3.趙鋼,災難事故危機管理,研考報導,1998 年7 月,第43 卷,頁52。\n4.戴有財,由重大天然災害談強化地面部隊救災能量之研究,國防部軍事資料庫,2009年。(七)網路:\n1.2009 年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國防部網站:http://163.29.3.66/index_01.html,到訪時間:2010 年3 月10 月。 \n2.丁念平,國際搜救教練聯盟文章分享,2009年11月20日。http://www.cmu.com.tw/iria/photo02_01.asp?ToPage=1&source=iria&id=453\n3.八八水災-各地區災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B%E5%85%AB%E6%B0%B4%E7%81%BD&variant=zh-tw#.E5.B1.8F.E6.9D.B1.E7.B8.A3\n4.八八水災農林漁牧產物及民間設施災情損失統計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01AG.html\n5.中央社,萬安33號演習-救災應變為重點,2010年3月23日。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003/20100323580378.html\n6.中央社,審計部:國軍救災能量待改善,2010年7月31日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007/20100731586525.html\n7.中央應變中心-颱洪專區http://www.ndppc.nat.gov.tw/nfaeoc_f1021/0202.aspx\n8.中共國家減災委員會網址: http://www.jianzai.gov.cn/portal/html/jz_organization/html/gjjzwyh.html。\n9.中國時報「八八水災檢討專題http://www.bcc.com.tw/board/list.asp?fumcde=FUM20071207100756ERC&subcde=SUB20090824101932P1Q&lsttyp=lst\n10.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www.nfa.gov.tw。\n11.如莫拉克風災地方與中央對災害認知不一,造成疏散不及而,水淹屏東與台東,參閱NOWNEWS:http://www.nownews.com/2009/08/08/301-2489178.htm,到訪時間:2010 年3 月16 日。\n12.如莫拉克風災地方與中央對災害認知不一,造成疏散不及而,水淹屏東與台東,參閱NOWNEWS:http://www.nownews.com/2009/08/08/301-2489178.htm,到訪時間:2010 年3 月16 日。\n13.如莫拉克風災災民--小林村居民,因新建之大愛村不符其之需求,使得入住意願大打折扣。醒報新聞網2010 年2 月12 日http://news.msn.com.tw/news1596473.aspx,到訪時間2010 年2 月23 日。\n14.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6198/ch03/type1/gov21/num3/Eg.htm .\n15.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網站:http://www.ey.gov.tw/ct.asp?xItem=66244&CtNode=3506&mp=93,到訪時間:2010 年3 月10 月。\n16.行政院消防署,統計資料,(天然災害統計,2010年12月20日),網址:http://www.nfa.gov.tw/Show.aspx。\n17.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網站「芭瑪颱風專區」國軍防颱整備報告資料。http://www.ndppc.nat.gov.tw/parma/index.html\n1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http://246.swcb.gov.tw/School/school-whatisdisasters.asp,到訪時間2010 年2 月21 日。\n19.依法行政 救不了災?, 天下雜誌 429期, 2009年08月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1158&page.currentPage=1\n20.國防部 2009 年9 月4 日軍事新聞:h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65&p=36691,到訪時間2010 年4 月10 日。\n21.國防部政戰資訊服務網網址: http://gpwd.mnd.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002&webitem_no=1472。\n22.國防部網站,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23&p=38,到訪日2010年3 月3 日。\n23.國軍六軍團在六龜新開部落,臉貼地面聞屍臭找尋屍體乙事,其救災專業性備受質疑。參閱NOWnews「兵聞臭尋屍學韓搜救隊? 軍方調度遭質疑」,參考網站:http://www.nownews.com/2009/08/19/91‐2494389.htm,到訪時間2010 年4 月10 日。\n24.張孟湧,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 099-007 號,莫拉克八八風災一週年之回顧與展 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0年8月23日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7986。\n25.梅姬颱風傳災情 陸軍六軍團救援蘇澳幼稚園師生36人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10/21/91-2656998.htm#ixzz1SFApbOAy\n26.莫拉克颱風/汪洋一片!台東太麻里災情50年來之最 嘉蘭村20幾戶民宅沖入太平洋http://blog.udn.com/alexandroslee/3207909,2009年8月8日。\n27.陳勁甫,研究與調查,研究計畫,我國國軍投入災害救援之研究,2010年。http://www.tpgrc.org.tw/UserFiles/file/104-1.\n28.楊作洲,阪神大地震時日本災害對策之探討,http://lis.ly.gov.tw/npl/hot/sdi/earthquake/periodical/young.htm\n二、外語部分:\n(一)書籍:\n1.Petak William J. ed. 1985. “Emergency Management:A Challeng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5, special issue, January. p.3.,轉引自丘昌泰,災難管理學,元照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1刷,20 頁。\n2.2003 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翻譯,2005 年3 月出版,頁370-371。\n(二)網路:\n1.日本防衛省,《2010防衛白皮書》網址: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10/2010/index.html。\n2.日本內閣府業務介紹(國民生活的安全與安心的確保)網站: http://www.cao.go.jp/about/doc/p22_23.pdf。\n3.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網站:http://www.bousai.go.jp/kunren2002/horei_1.htm。\n4.日本內閣府防災情報網站:http://www.bousai.go.jp/1info/index.html。\n5.日本內閣府組織架構網站:http://www.cao.go.jp/about/doc/soshikizu.pdf。\n6.美國聯邦緊急事件處理總署網站:http://www.fema.gov/about/history.shtm。 \n7.美國國土安全部網站:http://www.dhs.gov/index.s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8981013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8101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301.pdf1.8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