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478
題名: 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研究:鄧小平時期廣東個案之分析
The Analysis of China`s Central-Local Relations :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in Deng`s Era
作者: 陳華昇
貢獻者: 趙永茂<br>李英明
陳華昇
關鍵詞: 中央與地方關係
廣東
地方主義
派系主義
中國大陸地方派系
改革開放
日期: 2012
摘要: 本文探討鄧小平時期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而以廣東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聚焦於1977至1992年廣東菁英與中央菁英的策略互動,探討中央與廣東菁英彼此策略互動所形成的政治關係,從而又分析廣東與中央菁英的互動關係對於改革開放政策各階段發展的影響。\n 受到歷史文化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廣東菁英普遍具有地方主義意識和派系主義傾向,而會透過建立派系網絡和聯盟關係的方式,採取政治行動策略,以與中央菁英或政治集團進行策略互動,而形成有利廣東的政治經濟形勢,爭取廣東地方利益和派系成員利益。在廣東與中央菁英互動的過程中,葉劍英於1970年代受到毛澤東的刻意培植而成為中共中央重要的黨政軍領導人,並自1970年代中後期逐步建立廣東地方主義勢力和廣東政治集團,並與鄧小平建立政治合作關係,形成改革聯盟,雙方協力推動改革開放及在廣東設立經濟特區的政策共識。\n 在1970年代後期以迄1992 年的鄧小平時期中,廣東菁英與中央菁英(包括鄧小平與改革派)建立聯盟關係,中央菁英可以在政策上庇護和保障廣東地方利益與菁英利益,而廣東菁英則回報中央菁英以政治支持。亦即廣東菁英透過與中央高層菁英合作和結盟的方式,爭取中央賦予廣東特許殊政策與特殊利益,而比其他省市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先行一步」;同時,在此廣東與中央的政治互動過程中,廣東菁英也試探著中央能夠容忍的經濟改革政策底線,因此廣東成為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試驗區,從而推進了改革開放政策的進程。此實為具有廣東特色的中央與地方關係發展模式與發展歷程。\n 故在鄧小平時期當中最重要的改革開放政策,其最初的政策形成與發軔以及建立經濟特區的決策過程中,廣東菁英不僅是主要的決策者,同時也是重要的參與者,葉劍英和鄧小平形成政治聯盟並進行政治交換,促成了中共中央啟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特區的政策。其後,在國家經濟社會情勢和中央政治和派系鬥爭形勢下,中央與廣東菁英間的策略互動,形塑了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化擴張階段(1984年鄧小平巡訪經濟特區前後)、停滯退縮階段(1989年六四事件前後)及全面鞏固階段(1992年鄧小平南巡前後)\n 本文以地方的視角出發,從廣東與中央菁英彼此間互動關係進行分析,探討在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廣東地方菁英如何在當時的政經文化形勢下,透過與中央菁英的互動,促成、發展並鞏固了改革開放政策。從而認為省級菁英能夠形成地方派系勢力,對於中央政治和國家政策可以發揮非正式的政治影響力(隱權力),並在中央高層出現派系紛爭時可以透過政治支持、推動新政策試點的方式,獲取參與中央決策的空間。雖然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大陸省級地方勢力受到中央的壓抑,但地方的改革力量,仍是未來促進中國大陸政治變遷、改革或轉型的主要動力。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526050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050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50301.pdf26.0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