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2009
題名: 電視媒體組織閱聽眾知識管理研究 —以收視調查資料解讀為觀點
Audienc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V stations: TV rating Analysis
作者: 張蕙蘭
貢獻者: 關尚仁
張蕙蘭
關鍵詞: 電視媒體組織
知識管理
閱聽眾
收視率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ence
TV rating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Dec-2013
摘要: 目前廣電媒體所使用的收視率,大多注重表面數字的高低,忽略了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曲解收視率的原始意義。將收視率轉化成有意義的知識,有效掌握閱聽眾,運用在頻道經營策略中,據此提供符合其需求與喜好之節目或服務,或作為節目之創意來源,最終目的是藉由收視率背後意義的轉化,才能成為電視媒體組織內獨特且不可取代之核心資源。\r\n本研究旨在運用知識管理之理論架構,剖析電視媒體組織如何將收視率調查資料化為閱聽眾的知識之一,作為經營管理決策之有效參考,創造電視媒體組織閱聽眾知識管理模式。\r\n剖析知識管理之理論架構,在於探究個體(個人/組織)如何創造、儲存、分享及應用知識;本研究訪問10位在電視媒體組織內,接觸收視率或解讀收視率的節目、業務部門相關人員,以及節目製作人,探討電視媒體組織如何使用收視調查資料作為了解閱聽眾之知識,並提出後續建議作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r\n丁榮國(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67:219-222。\r\n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r\n王婷玉(1999)。〈多頻道電子媒體環境裡的忠誠閱聽人:收視率調查新技術與重複收視率〉,《廣播與電視》,13:23-40。\r\n王嵩音(1995.08)。〈有線電視之收視調查〉,「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台灣:台北。\r\n王毓芝(2003)。《廣播電台之閱聽眾知識管理》。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江文軍(2004)。《論數位電視之收視率調查》。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Co.)\r\n李玟譯(1997)。《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將閱聽人變成有意義的數字及金錢》。\r\n 台北:廣電基金。(原書: Buzzard, K. [1992]. Electronic media ratings: Turning audience into dollars and sense. Boston: Focal Press.)\r\n李南生(2001)。《知識經濟下無線電視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華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r\n李素月(2002)。《類型廣播電台品牌認同建構研究--以教育電台、NEWS98 和Hit FM 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2:27-54。\r\n李書政(2002)。《知識管理--理論、評估、應用》。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Housel, T., & Bell, A. H. [2001]. Measuring and Managing Knowledge. Irwin: McGraw-Hill.)\r\n李昆昇(2003)。《電視台企業文化與知識管理認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沈孟蓉(2005)。《跨媒體匯流知識管理之探討—以東森「大編輯台」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林彥伶整理(1999)莫季雍撰。〈今天不喝奶—閱聽眾分析與節目發展〉,《廣電人》,60:44-47。\r\n林宜蓁(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林清彬(2003)。《影響電視媒體廣告經營策略因素之指標建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r\n林雅萍(2005)。《收視質對於評估公共電視節目表現之研究—以「水果冰淇淋」兒童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r\n林照真(2007)。《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r\n周文賢、李宏達(1992)。《市場調查與行銷策略研擬》。台北:華泰。\r\n周佩華(2000)。《電視新聞市場區隔與定位之研究—以四家無線電視台與TVBS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周岳曇(2002)。《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外國節目之經營策略與現況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r\n吳淑玲、溫金豐(2002)。〈知識管理下的組織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之研究〉,《產業論壇》,3(2):20-44。\r\n吳怡銘(2008)。《知識管理於公共關係業應用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及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r\n胡瑋珊(1999)。《知識管理─企業組織如何有效運用知識》。台北:中國生產力。(原書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r\n高玉芳(2000)。〈尋找閱聽人—網際網路閱聽人調查方式及其相關問題之討論〉,《廣播與電視》,15:139-184。\r\n孫磊(2001)。《媒體導入知識管理之研究—以明日報及數位時代雜誌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r\n馬曉雲(2000)。《知識管理實務應用》。台北:華彩。\r\n馬曉雲(2001)。《新經濟的運籌管理—知識管理》。台北:中國生產力。\r\n徐啟智(2002)。《有線電視頻道區隔定位與整合行銷傳播運用之研究—以三立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r\n莊易達(2003)。《電子報媒體知識取得、分享與儲存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唐玉書(2000)。《民視行銷策略研究-以戲劇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莫季雍(2001.02)。〈評估公共電視節目:以收視狀況分析衡量閱聽眾〉,「新視野—公共電視台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引言論文。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r\n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原書Peter M. Senge.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Doubleday.)\r\n梁世武、郭魯萍(2001)。〈收視率調查與電視廣告的販售〉,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頁95-126。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r\n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洞悉84則管理新語》。台北:天下。\r\n張文強(1999)。《報社組織知識儲存與分享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r\n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初探:一個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179-222。\r\n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張耀仁(2001)。《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台灣無線電視台之晚間娛樂新聞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陳世敏、賴國洲、張平等(1986):《電視收視率調查與電視媒體、廣告分配、節目企劃製作之關聯性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r\n陳芊圭譯(1998)。《電子媒體經營管理》。台北:亞太圖書。(原書Pringle, P.K., Starr, M. F. & McCavitt, W.E. [1995]. Electronic media management. Boston : Focal Press.)\r\n陳本宗(2000)。《廣播電台競爭優勢與策略研究》。政大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陳美燕(2001),《以限制理論探討知識管理組織的建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黃新華(1986)。《電視頻道忠誠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r\n黃彥瑜(1997)。《青少年學生對廣播媒介回饋型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r\n黃葳威(1997)。《走向電視觀眾》。台北:時英。\r\n黃葳威(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聽率調查的現況—以潤利、紅木、尼爾遜台灣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14:25-61 。\r\n黃葳威(2005. )。〈當頻道定位遇見收視率〉,「有線暨衛星廣播電視產業營運議題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r\n傅振焜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原書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 Society. Harper Collins.)\r\n曾曉煜(2005)。〈多頻道競爭市場之節目多樣化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4(2):59-95。\r\n葉相宜(2005)。《檢視廣電媒體生態與收視品質研究的發展契機》。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遠流。(原書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n楊台寧(2004)。《知識管理機制之建構、控制與績效衡量之探討—以台灣報業為例》。文化大學國際企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楊惠晴(2004)。《解析收視率的迷思—分析與應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楊繼群(2006)。《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溫原鳳、湯凱喻編(2005)。《知識管理:科技、研發、資訊與績效》。台北:普林斯頓國際。\r\n鄧朝中(2002)。《廣告媒體產業知識特性之研究:以電視媒體企劃與購買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鄭明椿(2003)。《換個姿勢看電視:看透台灣有線電視》。台北:揚智文化。\r\n蔡美瑛編譯(1997)。《廣播電視媒介銷售》。台北:亞太。(原書Warner, C. & Buchman, J. (1993). Measuring media audiences. Belmont, Clif : Wadsworth)\r\n蔡靜宜(2005)。《網路平台協同媒體產製之知識管理觀》。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蔡宛瑩(2006)。《資深電視新聞工作者的處境分析1996-2006》。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r\n劉幼琍、劉美琪(1997)。《多頻道境下的電視經營—問題與對策》,行政院研界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r\n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運用知識管理提升企業核心能力》。台北:商周。(原書Arthur Anderson Business Consulting [1999]. 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 Tokyo: Toyo Keizai Inc..)\r\n劉建鳴、胡運芳主編(2000)。《收視率透視》。大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r\n劉燕南(2006)《電視收視率分析》。北京:中國傳媒大學。\r\n賴淑惠(2002)。《電視娛樂新聞之產製與表現研究-以台灣電視之晚間新聞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r\n鮑靜娜(2006)。《初探警察廣播電台知識管理之應用—以節目與活動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培生。\r\n鍾起惠(1995)。《多頻道環境觀眾收視行為之硏究:以有線電視新店經營區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博士論文。\r\n鍾起惠(1999)。〈閱聽眾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電人》,50:17-20。\r\n鍾起惠、陳炳宏(1999)。〈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編排策略之研究—節目類型與收視率研究結構之觀點〉,《廣播與電視》,14:63-87。\r\n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劃之應用探討》。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r\n關尚仁(1992)。〈節目策略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1:15-33。\r\n關尚仁(1993)。〈廣播電台經營策略〉,《廣播與電視》,1(3):1-22。\r\n關尚仁(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14:1-24。\r\n關尚仁(2004)。〈媒介經營角度看收視聽率〉,廣電人教育訓練講習。\r\n蘇蘅(1986)。《傳播研究調查方法》。台北:三民。\r\n二、英文部分\r\nAlavi, M., & Leidnre, D. E.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ssues,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Communication of AIS, 1, article 7.\r\nAng,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r\nBonora & Revang(199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r\nCarroll, R.L., & Davis, D. M. (1993). Electronic media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McGraw-Hill.\r\nDavenport, T.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r\nDemarest, M. (1997).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Long Range Planning, Vol.30, pp.374-384\r\nDrucker, P. F. (1998). Knowledge-worker productivity: The biggest challe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79-94. \r\nGarnham, D.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r\nGilbert, M., & Gordey-Hayes, M. (1996).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Vol. 16, No.6, Jun, p.301-302.\r\nKamara, J.M., Anumba, J. & Carrillo, P.M. (2002). A clever approach to select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0(2): 205-211.\r\n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Prentice-Hall, Inc.\r\nLaurie, J. (1997).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51(12):25-30. \r\nLundahl, D. (2002). Processing structured data to help smart people get smarter. Km World, 12(2): 10-11.\r\nMertins, K., Heisig, P., & Vorbeck, J. (2001). Introduction. In Mertins, K., Heisig, P., & Vorbeck, J. (Eds.). Knowledge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s in Europe(pp.1-10). Heidel \r\n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nO’Dell, C., & Grayson, J.(1998). If only we know what we know: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internal best practic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155-173.\r\nPicard, R.G. (1989). Media economics. 1st. ed., Newbury Park CA: Sage.\r\n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nRoberts, B. (2000). Pick employees’ brains. HR Magazine, 45(2): 115-120.\r\nSena, J. A., & Shani, A. B. (1999).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reation: Towards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 Florida: CRC Press LLC, 8.1-8.14.\r\nSherman, B. L. (1995).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r\nShin, M., Holden, T. & Schmidt, A. (2000). From knowledge theory to management practice: Toward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37, pp.341. \r\nStavitsky, A. G. (1998). Counting the house in public television: A history of ratings use, 1953-1980.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4), 520-534.\r\nWebster, J. G., & Lichty, L. W. (1991). Rating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r\nWebster , J.G. & Phalen, P.F (1997). The mass audience: Rediscovering the dominant model.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nWeiner, R. (1990). Webe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Inc.\r\nZack, M. H. (1999).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3), pp125-14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4453010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301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