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691
題名: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The study on Chen Tien Xiang`s thoughts of Si Shu Bian Yi
作者: 郭哲驊
貢獻者: 陳逢源
郭哲驊
關鍵詞: 陳天祥
《四書辨疑》
朱熹
朱子
《四書章句集注》
Chen Tien Xiang
Si Shu Bian Yi
Zhu Xi
Zhu Zi
Si Shu Zhang Ju Ji Zhu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0-Feb-2014
摘要: 朱子可說是中國近古學術史上的代表人物,其所散發出的理性光輝,燦爛耀眼,不惟奠定了近古以迄近代的學術規模,更留給今人發掘無盡的可貴寶藏。然而,以朱子之崇高地位,亦難免招來反對之聲,最為引人注目者即是「理學」與「心學」的對立,甚至於清初,有好事者編派鬼聲啾啾之聞,細聽之下,原來正是辯論朱陸異同,諷刺意味十足,但也反映出一個事實:檢討朱子學術者,多半聚焦於其理學思想(諸如心、性、理、氣、格致窮理等內容),彷彿這是朱學中最重要的議題。這種情形時而令筆者思索,如果僅僅從這種角度理解朱子,是否顧此失彼?畢竟朱子畢生所為,是讀書窮理,所以朱子遍注群經,苦心求索,而並未只侷限於理學概念之建構。職是之故,拙文選取陳天祥《四書辨疑》為觀察文本,陳氏之身分,乃為一元代北地學者,其以《四書》經文意旨為探求重點,不同以往專研義理思想的論著,以此為題,主要是希望能通過《四書辨疑》對於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求得一較為宏觀的視野,使吾人對朱子學的反省,能夠更為整全而豐富。\n 拙文共分六章,首章〈緒論〉分別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賢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次章〈《四書辨疑》之作者、成書以及時代背景〉則是進行「知人論世」的工作,依據各家所述之傳記資料,整理出陳天祥的詳細生平,以使吾人能遙想其道德風采;此外,也討論了《四書辨疑》一書的相關問題,如版本、卷數之疑等,最後,則必須交代陳氏所處之時的學術背景,若不詳加考索,則將無法理解元代的學術概況與該書的撰作環境。第三章〈道德修身之思想基調〉,正式進入該書之思想世界,本章主要論析陳氏畢生所看重的道德修身觀念,並強調實踐與體證,分為兩節,首節為對聖人氣象之衡定,此有助於後人取法乎上,故立意從高;次節則轉向道德概念,分以「學」、「忠恕」、「仁恕」以及「誠」四者言之。第四章〈務實精神之追求〉,從道德實踐層面轉開,自「崇高偉岸」轉向「尋常往來」,首節論述日用所需之實行實事的省思,次節則論人倫關係,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必須加以「務實」,若不能確切地將之落實於待人接物之間,則立身處世便顯得困難重重,又遑論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五章〈義理論述之反思與建構〉即交代陳天祥的理學思想,陳氏於《四書章句集注》的檢討過程中,每每於理學議題有所觸及,其所論又與朱子異趣,故專立一章以明之。其所論及精神亦頗能與前二章通成一氣,形成一個意義整體。最末章〈結論〉,首先將拙文所得,精簡呈現,其次則就《四書辨疑》之思想得失作出暫時性的定位,以為結論。
Zhu Xi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academic history. He emits such a rational luster that is almost too splendid to look upon. His works set standards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from the classical to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and leave us inexhaustible precious treasure. However, despite his esteemed position, there are still researchers who speak against Zhu Xi. The most noteworthy example i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Cheng-Zhu School (School of the Reason) and the Lu-Wang School (School of the Mind). Moreo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some agitator wrote a story, narrating that the ghost whispers he heard turned out to be the debate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Such a story indeed has its ironic intent, but it reveals a fact: Most critiques of Zhu Xi have emphasized theories of the Cheng-Zhu School (e.g., heart (xin), mind (xing), principle (li), vital force (qi), the general principle (gezhiqiongli), as if these are the cruci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Zhu Xi. I have been considering how much scholars may have missed if Zhu Xi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from this perspective. Zhu Xi spent his life studying and pondering about principles of the world. Instead of only constructing a complete school of thoughts of his own, he infused the results of his contemplation into the comments he made in a great number of authoritative books.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s Tien-xiang Chen’s Si Shu Bian Yi. Tien-xiang Chen is a Northern scholar in the Yuan Dynasty. His work conducts a textual analysis on the contents of the Si Shu, using an approach that is different from studies that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principles. The adoption of Si Shu Bian Yi could discover a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by examining Chen’s comments on Zhu’s Si Shu Zhang Ju Ji Zhu, hoping to complete and enrich people’s reflections on the studies of Zhu Xi.\n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xplains in detail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object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History, and Context of Si Shu Bian Yi,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ien-xiang Chen through biographies of different sources, depicting Chen’s morality and demeanor;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several questions related to Si Shu Bian Yi, including discrepancies in versions and the number of chapters; and finally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academic context Chen was in because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of such a context is necessar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status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of the socio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book was written. In Chapter Three,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Moral Cultivation, arguments in, Chen’s work are examined closel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moral cultivation, a concept emphasized by Chen through his entire life, this chapter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execu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is composed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high standard of the demeanor of saint,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be followed by descendants; and the second section moves on to morality, on which an analysis is conducted based on “learning,”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benevolence and forgiveness,” and “honesty.” In Chapter Four, Pursuit of a Pragmatic Spirit, focuses on the execution of morality, moving from “sublime ideas” to “daily interaction.” The first section reflects upon the pragmatism of daily life, and the second section studies ethical relationships. The common factor between these two is “pragmatic execution.” If morality could not be implemented in daily lives, even common relationships could be restricted in all aspects, and a loftier level of morality would seem impossible to attain. Chapter Five, Reflections 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rratives of the Philosophy of Principles, explores Chen’s understanding of reason. In reviewing Si Shu Zhang Ju Ji Zhu, for many times Chen touches upon issues concerning the philosophy of reason, and his arguments demonstrate an intriguing contrast with Zhu’s ideas. Therefore, a dedicated chapter is written to address this contrast. Moreover, the contents and spirit of this chapter forms a unity of concepts with the previous two chapters. In the last chapter, Conclusion, 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is briefly summarized, and secondly a temporary conclusion is draw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rguments in Si Shu Bian Yi.
參考文獻: 一、古籍\n\n(一)、經部四書類\n〔漢〕趙岐注,〔清〕焦循、焦琥正義:《孟子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98年\n〔漢〕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n[漢]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清]王亶望重刊:《論語集解義疏》,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n〔宋〕張九成:《孟子傳》,收於《四部叢刊續編》第7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海鹽張氏涉園照存吳縣潘氏滂熹齋所藏宋刊本\n[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n〔宋〕余允文:《尊孟續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6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宋〕張栻撰,鄧洪波校點:《南軒先生論語解》,收於《張栻集》,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n〔宋〕張栻撰,鄧洪波點校:《南軒先生孟子說》,收於《張栻集》,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n〔宋〕戴溪:《石鼓論語答問》,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中華民國二十年永嘉黃氏校印敬鄉樓叢書本影印\n〔金〕王若虛:《論語辨惑》,收於胡傳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遺老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n〔宋〕真德秀:《四書集編》,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據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n〔宋〕袁甫:《蒙齋中庸講義》,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四明叢書約園刊本影印\n[元]陳天祥:《四書辨疑》,收於《通志堂經解》第39冊,台北:大通書局,1969年據康熙十九年刻本影印\n〔元〕胡炳文:《四書通》,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據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n[元]許謙:《讀論語叢說》,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抄本影印\n〔元〕許謙撰,〔清〕韓應陛手書題記:《讀孟子叢說》,收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11冊《孟子彙函》,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舊鈔本影印\n〔元〕王充耘撰,吴國富點校:《四書經疑貫通》,收於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整理刊行:《豫章叢書》經部第2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2007年\n〔明〕管志道:《孟義訂測》,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57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據明萬曆三十六年刻本影印\n[明]顧憲成:《四書講義》,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n〔明〕辛全:《四書說》,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據山右叢書本影印\n〔清〕孫奇逢:《四書近指》,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8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清〕黃宗羲:《孟子師說》,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n〔清〕謝文洊:《中庸切己錄》,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吳興劉氏留餘草堂校刊本影印\n〔清〕王夫之撰,楊堅總修訂:《四書訓義》,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n〔清〕王夫之撰,楊堅總修訂:《四書箋解》,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n[清]王夫之撰,楊堅總修訂:《四書稗疏》,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n[清]陸隴其撰,彭忠德等校注:《松陽講義》,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n〔清〕顏元撰,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四書正誤》,收於《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清〕閻若璩:《四書釋地》,收於《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第19冊,第三編,《詩禮春秋四書爾雅地理文獻集成》,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n[清]李光地:《讀論語劄記》,收於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n〔清〕陳詵:《四書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72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據淸康熙信學齋刻本影印\n[清]程延祚:《論語說》,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道光十七年東山草堂刻本影印\n〔清〕崔紀:《讀孟子劄記》,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據山右叢書本影印\n〔清〕宋在詩:《論語贅言》,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山右叢書本影印\n[清]江聲撰,〔清〕董金鑑輯校:《論語竢質》,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8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據琳琅祕室叢書本排印\n〔清〕戴震:《中庸補注》,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安徽叢書本影印\n〔清〕劉台拱:《論語駢枝》,收於嚴一萍選輯:《劉端臨先生遺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據光緒十五年廣雅書局原栞本影印\n〔清〕焦循:《論語通釋》,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光緒李氏刻木犀軒叢書本影印\n〔清〕劉沅:《四書恆解》,收於段渝、李誠主編:《槐軒全書》第1冊,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劉咸炘先生親校之西充鮮于氏特園藏本為底本整理修復之增補本\n〔清〕李仲昭:《四書億》,收於《晚清四部叢刊》第三編第26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10年據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影印\n〔清〕宋翔鳳:《論語說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光緒十四年南菁書院刻皇清經解續編本影印\n〔清〕劉開:《論語補注》,收於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n〔清〕黃式三撰,張涅、韓嵐點校:《論語後案》,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n〔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n〔清〕吳嘉賓:《讀四書說》,收於《晚清四部叢刊》第一編第25-26冊,台中:文听閣叢書,2010年據咸豐二年刻本影印\n[清]方祖範:《四書解瑣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道光元年刻本影印\n[清]俞樾:《四書辨疑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光緒二十五年刊刻春在堂全書俞樓雜纂本影印\n〔清〕戴望:《戴氏論語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同治十年刻本影印\n〔清〕鄧厚庵:《四書要旨》,收於《晚清四部叢刊》第一編第24-25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10年據光緒十七年重刻本影印\n〔清〕簡朝亮撰,唐明貴、趙友林校注:《論語集注補正述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書版社,2013年\n〔清〕譚光烈:《四書蠡言》,收於《晚清四部叢刊》第三編第26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10年據咸豐二年嘉禾寄生齋刻本影印\n〔清〕康有為撰,樓宇烈整理:《論語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清〕姚永概撰,陳春秀點校:《孟子講義》,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n〔清〕王廷植:《四書疑言》,收於《晚清四部叢刊》第四編第21-23冊,台中:文听閣叢書,2010年據光緖八年長沙退思齋刻本影印\n〔清〕唐迪風:《孟子大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n\n(二)、經部其他類\n〔漢〕戴聖撰,〔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n〔漢〕戴德撰,方向東編:《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出版社,1999年\n〔梁〕顧野王:《玉篇》,收於〔清〕鍾謙鈞、馮端本輯:《古經解彙函》第7冊,《小學彙函》,京都:中文出版社,1998年據上海蜚英館本影印,《玉篇》取蘇州張氏澤存堂本\n〔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n〔宋〕陳彭年等撰:《新校宋本廣韻》,台北:洪葉文化,2001年\n〔元〕丘葵:《周禮補亡》,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1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據明弘治十四年錢俊民刻本影印\n〔清〕臧琳:《經義雜記》,台北:鐘鼎文化,1967年據武進臧氏拜経堂版本影印\n[清]武億:《經讀考異》,收於氏著:《授堂遺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n〔清〕簡朝亮撰,周春健校注:《孝經集注述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n\n(二)、史部及目錄類\n〔周〕左丘明撰,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樹林:漢京出版社,1987年\n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n〔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n〔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n[唐]虞世南撰,陳虎譯注:《帝王略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宋〕邵博撰,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n〔宋〕葉紹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元〕蘇天爵:《國朝名臣事略》,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元元統刊本影印\n[元]脫脫等原修,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明]宋濂等原修,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明〕馮從吾:《元儒考略》,收於《回族典藏全書》第93冊,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年據《四庫全書》本影印\n〔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n〔明〕陳邦瞻原編,〔明〕臧懋循補輯,〔明〕張溥論正:《元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68年\n[清]孫承澤:《元朝人物略》,收於《清代稿本百種彙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n〔清〕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n[清]倪燦:《補遼金元藝文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n[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編審:《點校補正經義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n〔清〕邵遠平:《元史類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據掃葉山房刊本影印\n[清]王懋竑編,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清〕金門詔:《補三史藝文志》,收於《叢書集成初編》第0013冊,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n[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n[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n[清]永瑢、紀昀等撰,魏小虎編撰:《四庫全書總目彙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清]永瑢、紀昀等撰:《原鈔本文淵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清〕魏源:《元史新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據光緒乙巳仲春月邵陽魏慎微堂刊本影印\n〔清〕陳廷鈞:《先儒趙子言行錄》,收於《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第18冊,北京:綫裝書局,2003年據同治九年楚北崇文書局本重彫\n〔清〕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n[清]柯劭忞:《新元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n〔清〕屠寄撰並注:《蒙兀兒史記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出版社,1980年\n〔清〕曾廉:《元書》,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第1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宣統三年層漪堂刻本影印\n〔清〕韓善徵撰,黑龍、李保文點校:《蒙古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民國〕伊承熙等修,張震科等纂:《寧晉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影印民國十八年石印本\n[民國]關文瑛撰,陳惠美點校:《通志堂經解提要》,收於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年\n〔日〕東洋文庫編集:《東洋文庫所藏漢籍分類目錄》,東京:東洋文庫,昭和53年、1978年\n〔日〕靜嘉堂文庫編纂:《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據昭和五年日本靜嘉堂文庫刊本影印\n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中國歷代藝文總志》,台北:中央圖書館,1984年\n〔韓〕全寅初主編:《韓國所藏中國漢籍總目》,首爾:學古房出版社,2005年\n\n(三)、子部\n〔周〕鬼谷子撰,趙全璧注釋:《鬼谷子注釋》,新店:作者自印,1978年\n〔周〕荀卿撰,北大哲學系注:《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n〔漢〕劉安撰,張雙棣編:《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n〔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n〔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宋〕程大昌:《考古編》收於〔宋〕俞鼎孫、俞經輯刊:《儒學警悟》,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據民國十一年原刻本影印\n〔宋〕李邦獻:《省心雜言》,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據清乾隆李調元輯刊函海本影印\n〔宋〕陳善:《捫蝨新話》,收於〔宋〕俞鼎孫、俞經輯刊:《儒學警悟》,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據民國十一年原刻本影印\n〔宋〕陳淳,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n〔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n〔元〕白珽撰,〔清〕鮑廷博校刊:《湛淵靜語》,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469冊,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據知不足齋原刻本影印\n〔元〕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9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明〕王達:《筆疇》,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n[明]楊慎:《丹鉛續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明]楊慎:《丹鉛餘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明]焦竑撰,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n[明]洪應明:《菜根譚》,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據光緒二年南京流通經處校刊本影印\n〔清〕陸世儀撰,〔清〕張伯行輯:《思辨錄輯要》,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4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收於于石、馬君驊、諸偉奇校點:《俞正燮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n〔清〕陳澧撰,鍾旭元、魏達純校點:《東塾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台北:頂淵文化,2001年\n\n(四)、集部\n〔宋〕歐陽修撰,洪本健校笺:《歐陽修詩文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n〔宋〕張載:《張載集》,台北:里仁書局,1979年\n〔宋〕程顥、程頤撰,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宋]蘇軾撰,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文集校注》,收於《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n〔宋〕陸游:《渭南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3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宋]朱熹撰,吳汝霖、高時顯輯校:《朱子大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明胡氏刻本校刊\n〔宋〕陸九淵撰,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元〕郝經:《陵川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2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元]王惲:《秋澗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1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n〔元〕姚燧:《牧庵集》,收於《叢書集選》第540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n[元]安熙:《默庵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始出版四庫全書珍本三集\n[元]張養浩撰,李鳴、馬振奎校點:《張養浩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n〔元〕虞集撰,吳汝霖、高時顯輯校:《道園學古錄》,收於《四部備要》集部第496-497冊,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據明刻本校刊影印\n[元]蘇天爵:《滋溪文稿》,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元代珍本文集彙刊叢書影印元代朱墨合校鈔本\n〔明〕曹端撰,王秉倫點校:《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n〔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清]姚鼐編,王文濡校注:《古文辭類纂評註》,台北:中華書局,1969年\n〔清〕譚嗣同撰:《譚嗣同集》,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n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2004年\n\n二、現代論著\n\n王岳川:《大學中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安井小太郎等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6年\n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n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收於《牟宗三全集》第9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n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n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2006年\n朱維煥:《歷代聖哲所講論之心學述要》,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n汪文學:《中國人的精神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n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n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吳怡:《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n吳康:《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n束景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n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n李零:《去聖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n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n杜維明撰,段德智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n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杜維運發行,2005年\n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n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n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校:《孔子、孔聖和朱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n周文欽:《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年\n周文欽、高熏芳、王俊明編著:《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n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n周何總主編,邱德修副主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0年\n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n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1987年\n金諍:《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n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n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n胡志奎:《論語辨證》,台北:聯經文化,1978年\n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n陳大齊:《論語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n陳谷嘉:《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n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n秦彥士:《諸子學與先秦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n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徐洪興:《孟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n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里仁出版社,2006年\n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n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n張立文、祈潤興:《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n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蘭燈文化事業,1992年\n張松輝、周曉露:《論語孟子疑義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n張豈之主編,朱漢民分卷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宋元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張起鈞:《恕道與大同》,台北:東大出版,1988年\n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n張清民:《學術研究方法和規範》,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n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n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n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蘭燈文化事業,1991年\n馮平:《評價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n程兆熊:《四書大義》,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n黃克釗:《論語疏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n湯亮功:《孔學四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n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n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n馮達文:《宋明儒學略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n程樹德編,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n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n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源流文化,1982年\n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n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n董楚平:《論語鈎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楊樹達:《中國修辭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鄧秉元:《孟子章句講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n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n鄭曼髯:《論語釋旨》,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n廖雲仙:《元代論語學考述》,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年\n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n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0年\n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n蔡方鹿:《宋明理學心性論》,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n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n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n劉述先:〈宋明理學的精神世界〉,收於《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10年\n蔡尚思:《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蔡尚思:《孔子思想體系―孔子哲學之真面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n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n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台北:聯經文化,2008年\n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台北:商務印書館,1957年\n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東大圖書,2001年\n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2002年\n薛鳳昌:《文體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n鍾肇鵬:《孔子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n〔德〕黑格爾撰,〔中〕王太慶、賀麟譯:《哲學史講演錄》,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n\n三、單篇論文\n\n石本裕之:〈陳天祥《論語辨疑》-元代的《集注》批判〉,收於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合譯:《論語思想史》,台北:萬卷樓,2006年\n辻本雅史撰,張崑將譯:〈「四書學」:暫定性的方法概念〉,收於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蹤者〉,收入《思想史上的失蹤者》,香港:城市資信出版,1995年\n余英時:〈談「天地君親師」的起源〉收於氏著:《現代儒學論》,出版地不詳:八方文化,1996年\n林慶彰:〈元儒陳天祥對《四書辨疑》的批評〉,收於《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n林慶彰:〈通志堂經解之編纂及其學術價值〉,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年\n陳大齊:〈恕與推己〉,收於《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59年\n陳大齊:〈孔子所說仁字的意義〉,收於《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59年\n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問題〉,收於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n徐復觀:〈治古代思想史的方法-答輔仁大學歷史學會問〉,收於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n陳榮捷:〈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收於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黃強、陳林:〈朱熹在中國科舉史上的地位〉,收於劉海峰主編:《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n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收於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n董楚平:〈聖字的本義與變義〉,收於《論語鈎沉》附錄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蒙培元:〈略論朱熹哲學的理〉,收於浙江社會科學研究所主編:《論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n劉子健:〈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收於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n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收於《清儒得失論:劉師培論學雜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n羅根澤:〈中國學術思想史的計畫〉,收於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n\n四、期刊論文\n\n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1998年09月)\n李建:〈論孔子『仁』學的人本意蘊〉,《道德與文明》2009年第2期\n吳哲夫:〈故宮善本書志.四書辨疑十五卷〉,《故宮季刊》第十一卷第一期(1976年秋)\n李景林:〈忠恕之道不可做積極表述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n林安梧:〈宋明儒學分系問題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45期(1983年07月)\n卿三祥:〈蘇軾《論語說》鈎沉〉,《孔子研究》第26期(1992年第2期)\n孫克寬:〈元代北方之儒〉,《孔孟學報》第八期(1964年09月)\n孫克寬:〈元代南方之儒試論〉,《孔孟月刊》第四卷第十二期(1966年08月)\n孫建平:〈趙復和太極書院對元代理學發展的促進〉,《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05年05月)\n郭鶴鳴:〈論語集注「謙辭」商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21期(1992年06月)\n張美宏:〈切『己』與『盡己』―孔子『仁』學詮釋的內在進路〉,《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n黃孝光:〈元代的四書學〉,《木鐸》第七期(1978年03月)\n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n曾海軍:〈為學三情:《論語》中「學」的情感體驗探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n董金裕:〈朱熹與四書集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上(1995年06月)\n董衛國:〈朱子對儒家忠恕之道的創造性詮釋〉,《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二期\n廖雲仙:〈論金元時期兩本批判朱子《論語集注》的著作-從《論語辨惑》到《論語辨疑》〉,《東海中文學報》第14期(2002年07月)\n廖雲仙:〈元代《四書》學的繼承與開創―以元儒許謙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二十一期(2009年07月)\n蔡仁厚:〈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哲學與文化》第卅十一卷第八期(2004年08月)\n\n五、學位論文\n\n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n王靖華:《元代興亡原因的探討》,台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n王鵬凱:《歷代論語著述綜錄》,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n史甄陶:《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柳鳳琴:《陳天祥及其《四書辨疑》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n陳逢源:《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傅武光:《四書學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n廖雲仙:《元代論語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016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1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601.pdf6.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