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696
題名: 寫╱作新女性: 戰後第一代女作家及其文本研究(1945~1965)
WRITE╱BE NEW WOMEN: THE STUDY ON POST-WAR FIRST GENERATION FEMALE WRITERS AND THEIR TEXT (1945 - 1965)
作者: 莊士玉
貢獻者: 范銘如
莊士玉
關鍵詞: 新女性
戰後第一代女作家
婦女寫作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
女性職業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0-Feb-2014
摘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臺灣戰後新女性形象,以及女作家及其文本在臺灣婦女史中的代表地位及意義。藉由臺灣戰後的報刊社論資料、婦運論述,以及女性作家生平資料、文本推演出戰後二十年間臺灣的新女性形象。在本文研究中,戰後婦女有不少已參與勞動市場。婦女職業中人數成長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女工以及女作家,但女工雖然有經濟收入,她們在工作中難以獲得個人成就感,社會階級、家庭地位也未能有明確的成長。相較之下,社會階序較高,且具有女性楷模特徵的女作家更具意義。遷臺女作家們彼此生活背景同質性高,大多歷經戰亂流離、倉促地求學、工作以及結婚,遷台後,在戰後臺灣特殊的寫作環境中,想像出別具特色的新女性典範。文本中,女作家並不排斥官方論述中「具備傳統婦德,兼具現代國家意識」的女性形象,但卻更注重兩性的平等地位,以及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的權益爭取。由於歷經戰亂,女作家懷抱重建家園的企望,同時重視家庭的情感滿足功能,女性與婚姻、家庭的關係仍是這個階段女作家主要探討的對象。在文本中,女作家點出臺灣女性缺乏婚姻自主權,同時也想像出新的兩性關係及家庭組成方式。整體而言,女作家及其文本反映了她們特殊的生命經歷及對女性權益思考的成果。
參考文獻: 一、 作家文本\n單篇文本\n艾雯等人,〈婦女與文學-女作家空中座談會〉,《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51年5月9日。\n孟瑤,〈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50年5月7日。\n武月卿,〈創刊詞〉,《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49年3月13日。\n徐鍾珮,〈魚與熊掌〉,《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49年3月13日。\n棘心(蘇雪林),〈婦女與寫作〉,《婦友》第20期,1956年5月10日。\n葉霞翟,〈持家與就業〉,《中華婦女》第8卷第11期。\n葉霞翟,〈論家庭婦女的責任〉,《中華婦女》第8卷第4、5期。\n\n單行本\n艾雯,《青春篇》,新竹:啟文出版社,1951。\n艾雯,《漁港書簡》,高雄市:大業出版社,1955。\n孟瑤,《給女孩子的信》,臺北市:中興文學出版社,1954。\n林海音,《冬青樹》,臺北市:重光文藝出版社,1955。\n林海音,《曉雲》,臺北市:紅藍出版社,1960。\n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4。\n林海音,《寫在風中》,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93。\n張秀亞,《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書店,1955。\n張秀亞,《少女的書》,臺北市:婦友社,1961.8。\n張漱菡,《翠島熱夢》,新竹:新竹書局,1953。\n張漱菡,《意難忘》,臺北市:暢流出版社,1953。\n張漱菡,《花開時節》,雲林:新新文藝出版社,1955.10。\n張漱菡,《七孔笛》,高雄市:大業出版社,1956。\n郭良蕙,《銀夢》,嘉義市:青年出版社,1954。\n郭良蕙,《一吻》,香港:亞洲出版社,1958。\n郭良蕙,《禁果》,臺北市:臺灣書店出版社,1959。\n郭良蕙,《默戀》,香港:亞州出版社,1959。\n郭良蕙,《樓上樓下》,臺北市:長城出版社,1964。\n郭良蕙,《台北一九六○》,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n楊千鶴,《花開時節》,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n葉曼,《葉曼隨筆》,臺北市:文星書店,1964。\n葉霞翟,《主婦與青年》,臺北市:聯合出版中心,1962。\n謝冰瑩,《綠窗寄語》,臺北市:三民書局,1955。\n謝冰瑩,《給青年朋友的信(上)‧(下)》,臺北市:東大圖書出版社,1981。\n鍾梅音,《海濱隨筆》,臺北市:大華晚報,1954。\n鍾梅音,《遲開的茉莉》,臺北市:三民書局,1957。\n聶華苓,《三輩子》,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n\n合集\n台灣省婦女創作協會編,《婦女創作集第一集》,臺北:台灣省婦女創作協會,1956。\n張漱菡編,《海燕集》,新竹:海洋出版社,1953。\n\n二、 報紙、期刊\n《中華婦女》創刊號,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50.7。\n《中華婦女》第9卷第7期,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59。\n《中華婦女》第9卷第8期,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59。\n《中華婦女》第13卷第10期,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63。\n《台灣婦女週刊》第1期,臺北市:台灣省婦女會,1953.10。\n《台灣婦女週刊》第2期,臺北市:台灣省婦女會,1953。\n《台灣女性》第1輯,臺北市:台灣省婦女會,1953。\n《台灣新生報》654號,1947年8月10日,第5版。\n《台灣新生報》860號,1948年3月8日,第8版。\n《台灣新生報》880號,1948年3月28日,第4版。\n《台旅月刊》創刊號,臺北市:台灣旅行社,1949.1。\n《公論報》132號,1948年3月8日,第4版\n《華報》91號,1949年2月23日,第3版。\n《路工月刊》第1卷第3期,臺北市:臺灣鐵路工會,1949.3。\n《婦友》第28期,臺北市,婦友月刊社,1957。\n《婦友》第31期,臺北市,婦友月刊社,1957.4。\n《婦友》第42期,臺北市,婦友月刊社,1958。\n《婦友》第53期,臺北市,婦友月刊社,1959.2。\n\n三、 中文著作\n《台灣婦女年鑑2006~2007》,臺北市: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9。\n《自由中國的婦女》,臺北市:婦友月刊社,1957。\n《婦工的新動向》,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1954。\n王雅各,《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99。\n王鈺婷,《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12。\n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9。\n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07。\n司徒衛,《五十年代的文學論評》,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9。\n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臺南市:文化保存籌備處,2002。\n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n封德屏,《聯珠綴玉──十一位女作家的筆墨生涯》,臺北:文訊雜誌社,1988。\n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n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文學的空間閱讀》,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8。\n夏祖麗,《她們的世界》,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6。\n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2010。\n袁青,《時尚的樣子 : 不服輸的台灣衣裝史》,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10。\n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硏究中心編,《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硏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硏究中心,1985。\n張明、張雪茵、劉枋等編輯,《二十年來的臺灣婦女》,臺灣省: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5。\n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7。\n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n梁啟超,《新民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n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n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3.1。\n陳東升、周素卿,《臺灣全志‧卷九社會志都市發展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n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10。\n陳柔縉,《囍事台灣》,臺北市:東觀文化,2007。\n麥道衛 (McDowell, Linda)著,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n游鑑明等著,《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叢婦女訪問紀錄》,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1994。\n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n楊國樞、葉啟政,《台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出版社,1991.9。\n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1995。\n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 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n楊翠,《台灣婦女運動》,臺中市:莎士比亞文化出版社,2008。\n廖怡錚,《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新北市:東村出版社,2012.09。\n趙慶華編,《混搭 : 我們(Women)的故事》,臺北縣: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社,2010。\n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臺北:台灣學生出版社,2004。\n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n鄭美里編,《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臺北縣: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社,2008.08。\n鄭鴻生,《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臺北縣中和市: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社,2010。\n鮑家麟等著,《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市:近代中國,2000。\n戴維斯(Kathy Davis)、依文斯(Mary Evans)、洛柏(Judith Lorber)著; 楊雅婷等譯《性別與女性硏究手册》,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9。\n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n羅久蓉等著,《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04。\n嚴祥鸞,《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臺北市:巨流出版社,2009.12。\n顧燕翎主編、林芳玫等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出版社,1996。\n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臺北市:學欣文化出版社,1997。\n\n四、日文著作\n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都:勁草,2001。\n\n五、單篇論文或其他單篇文本\n王甫昌,〈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第1期,1993年12月。\n王甫昌,〈「外省人」族群分類想像的興起〉,《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3。\n王鈺婷,〈「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年4月。\n史書美,〈一九三九年的上海女性──從後殖民論述的角度看中國現代女性之「現代性」〉,《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n何春蕤,〈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臺灣文藝》第5卷第145期,1994年10月,頁7~11。\n呂正惠,〈台灣女性作家與現代女性問題〉,《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縣新店市:新地文學,1992。\n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年8月,頁87~133。\n林秋敏,〈戰後初期台灣的婦女議題──以《台灣婦女》週刊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東華書局出版社,2004。\n邱貴芬,〈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n封德屏,〈遷臺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以武月卿主編《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為研究場域〉,收錄於《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n胡錦媛,〈鉛筆與橡皮的愛情──書信的形式與內容〉,《聯合文學》14:5=161,1998年3月,頁60-66。\n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刊》第26期,1999年6月。\n尉天驄,〈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文星》110期(1989.08.01),同時收錄於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市:谷風出版社,1988。\n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潮流的崛起〉,《臺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n陳芳明,〈艾雯和戰後台灣散文長流〉,《艾雯全集‧散文卷一》,臺北市:文訊雜誌社,2012。\n游鑑明,〈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7期,2005年3月。\n楊翠,〈鱸鰻查某、賣花阿媽〉,收入財團法人臺美文化交流基金會、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策劃《島國顯影(三)》,臺北:創意力文化,1993,頁238~271。\n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臺北市:巨流出版社,2001。\n鄭永福、呂美頤,〈關於近代中國「女國民」觀念的歷史考察〉收錄於鄧小南、王政、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n錢劍秋,〈序〉,《少女的書》,收錄於《張秀亞全集3》,臺南市:國家文學館,2005,頁311。\n鍾麗慧,〈她們那一代〉,《自由時報》副刊,1988年10月20日。\n瞿海源,〈追求高教育成就-清代及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制度與價值的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03年12月,頁39。\n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收錄於《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9。\n\n六、學位論文\n方惠鈺,《林海音小說之女性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8。 \n王湘婷,《日治時期女性圖像分析─以《臺灣婦人界》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n王鈺婷,《抒情之繼承,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呂佳蓉,《張漱菡小說的女性形象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n林以青,《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轉化之探討: 以五○年代─七○年代的台北市為例》,臺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92。\n柴雅珍,《戰後臺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n梁瑞珊,《戰後台灣化妝品產銷與女性妝扮文化(1950~1980) 》,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n許芳庭,《戰後台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n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 : 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臺中縣: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n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1987。\n黃瑞真,《五○年代的孟瑤》,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n葉懿慧,《現代婦女流行服飾風格演變之研究─西元一九四五年─西元一九九○年》,臺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6159009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9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9101.pdf2.5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