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64362
|
Title: | 以民族語言學角度 探討萬山魯凱族之曆法儀式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alendrical Rituals of the Wanshan Rukai from the Viewpoint of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
Authors: | 林惠娟 |
Contributors: | 賀大衛 齊莉莎 David Holm Elizabeth Zeitoun 林惠娟 |
Keywords: | 萬山魯凱族 禁忌 儀式 曆法儀式 傳統領域 時間觀 |
Date: | 2012 |
Issue Date: | 2014-03-03 15:36:45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異語言及文化提出新的研究方法,跳脫過去僅能依賴文獻回顧、參與觀察的研究方法;強調當以地語言紀錄文本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上依據當地語言紀錄「自然語料」的方式,尊重當地說話主權與文化詮釋的主體性;而後透過「語言分析」釐清研究主體所傳遞的文化脈絡。 本論文使用的全是以當地語言所描述的第一手文本資料。總計有四十五則曆法儀式文本,分別由不同年齡、性別及背景報導人提供;除去內容相同之文本後,得出當地於一年之中所需進行之曆法儀式多達十則。簡言之,此研究可假設萬山魯凱族一年內,需經歷十個重要節日。經過揀選,擇其三則橫跨於不同年代,同為耆老們記憶深刻且描述最為完整之文本,進行分析、交叉比對與論述。 透過此法,不僅重構出消失將近六十年的當地曆法儀式,檢視出禁忌依附於特定的曆法(時間),再衍伸出共同、家庭儀式及個人等儀式行為;同時驗證了曆法與傳統領域之緊密性。對於未來如何釐清繁複且隱誨不明的禁忌規範,則必須先確立何時的曆法與何種儀式行為後,始能得出各類禁忌。期許此一現象的釐清,有助於成為未來回塑研究傳統曆法儀式之基礎,以及作為往後研究禁忌的指標。 回顧台灣原住民文字化系愈漸成熟之際,此法已不容再忽視。冀望本論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與發現,提供未來進行民族語言學研究者的範例。 關鍵詞:萬山魯凱族、禁忌、儀式、曆法儀式、傳統領域、時間觀 |
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文上瑜、林惠娟 2002,《魯凱族下三社萬山部落之社會組織初探:以族源傳說與傳統祭典的口述資料為主要研究進路》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王美青 2003,《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王美青 2004,《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魯凱族概述》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伍麗華 1998,《說媽媽的故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基金會。 1999,《萬山口述文本之詮釋研究》屏東:屏師國教所。 李壬癸 1991,《台灣南島語的語音符號系統》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1992,《台灣南島語的內部與對外關係》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1997a,《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出版社。 1997b,《高雄縣南島語言》高雄:高雄縣政府。 李亦園 民國44年8月《台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第一期抽印本。台灣.台北。 林惠娟 1999,《我們來說萬山話~》台北:文鶴出版社。 2006,《尋找魯凱族萬山部落molapangolai以外的歲時祭儀》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林惠娟 駱秋香 2012年,《萬山魯凱語 生活會話篇第三課》台北:未出版。 洪田浚、莊華堂 1996,《歐布諾伙與孤巴察峨研究》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佐佐木 高明著 黃耀榮翻譯 《新粟之粽子與豐獵之占卜 Rukai與Paiwan族之粟祭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第二研究部。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 1996,《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流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編 1994,《鳥居龍藏眼中的臺灣原住民—跨越世紀的影像》臺北:順益臺灣住民博物館。 許勝發 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國使館台灣文獻館。 楊宜靜 2006,《魯凱族萬山部落靈石傳說之研究》,碩士論文。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楊南郡譯 2005,《台灣百年署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書局。 劉斌雄 胡台麗 1987,《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委託單位: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 2000,《魯凱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1,〈魯凱語萬山方言:語言地位、特色及我這幾年來在萬山的工作心得〉,政治大學原民族系。 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林惠娟(leeve kadhalae) 1997,《魯凱語萬山方言主題字典》,初稿,200頁。 1998a,《我們不要忘記萬山的傳說故事》,初稿,200頁。 2003,《我們不要忘記咱們萬山的故事:過去的回憶》,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甲種之四。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籌備處。 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林惠娟(leeve kadhalae)、駱秋香(ledheme apotoe) 2006,《魯凱族萬山字典》,未出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資源調查研究室 2003,《高平山林鹿:魯凱人文采風調查計畫》,交通部觀光局茂林風景區 管理處。 二、外文文獻 伊能嘉矩、粟野傅之丞 1899,《台灣番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文書課。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 1935,《高砂族系統分類所屬の研究》第二冊,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森丑之助 1915,《台灣番族圖譜》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17,《台灣番族志》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吳萬煌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Zeitoun, Elizabeth齊莉莎 2007. A Grammar of Mantauran Rukai.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A4-2. Taipei: Academia Sinica. Hoskins, Janet 1993. The Play of Time: Kodi perspectives on calendars, history, and exchan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ng Yuanyao 蒙元耀Nanning 南寧 2006. The Nam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mmon Plants in Zhuang.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都:刀江書院。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9259005 10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259005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