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759
題名: 兩岸與東南亞國家打擊跨國犯罪與國際合作-以臺菲電信詐欺案為例
Transnational Crime-fighting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Cross-strait and Southeast Asian Nations--Case Studies on the Telecom Fraud betwee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作者: 李珊
貢獻者: 郭武平
李珊
關鍵詞: 跨國犯罪
國際合作
司法互助
Transnational Crim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udicial Assistance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May-2014
摘要: 自民國76年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關係邁入新的里程碑,之後雖受李登輝、陳水扁兩任總統不同的大陸政策影響,雙方縱然在軍事、外交層面歷經緊張情勢時期,但在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合作議題上,卻不曾停下腳步,民國79年簽訂之「金門協議書」,作為兩岸遣返違反有關規定進入對方地區人民、刑事犯及嫌疑犯之用,開啟共同打擊犯罪協議及刑事司法互助之門,接著第三次江陳會正式簽定「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據此建立雙方在打擊跨境犯罪合作機制,不致因法律問題致執法過程中產生灰色模糊地帶,而予犯罪者僥倖心理從事不法活動。但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兩岸犯罪者因雙邊打擊跨境犯罪合作機制日趨成熟,犯案的空間受到壓縮,開始轉往第三地發展,此時法制基礎不建全、地廣人稀、政府行政效能不彰、貪瀆情形嚴重及與華人素有歷史淵源之東南亞諸國即成為首選之地。\n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固守人民幣匯率的政策,某部分穩定了亞洲的金融秩序,對於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安定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幫助,這被視為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發展的轉捩點,東協在該年年底邀請中國、日本、韓國召開首次「東協加三」會議,正式開啟了其在東南亞區域居於領袖地位的時代。大陸與東南亞各國的交流層面是既深且廣,合作的議題除了傳統軍事外交,在非傳統安全領域,也提供東協國家各項協助。反觀臺灣在東協支持「一中政策」的影響下,始終無法突破與該地區各項交流合作關係。如今兩岸關係趨穩,雙方均認知到除了經濟議題外,在打擊跨國犯罪方面,同樣悠關人民切身利益及社會安定,亦屬可以建立共識相互合作的優先工作,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即希望了解兩岸在東南亞地區跨國犯罪現況、雙方偵辦情形、面臨的困難,以及建立兩岸與第三國司法互助合作機制可行方案。
Since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permit the public to visit relatives in Mainland China in 1987,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milestone. Although both sides still confront and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in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aspects, they never stopped cooperating with each other on the issue of jointly fighting cross-border crime. The execution of the Kinmen Agreement in 1990 and the Agreement on Joint Cross-Strait Crime-Fighting and Mutual Judicial Assistance executed during the third round of Chiang-Chen Talks has established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both sides in fights against cross-border crimes. Cross-strait criminals began to move their bases to Southeast Asia because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in bilateral cross-border crime fighting has grown mature and the place for crime has been limit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deep and extensive in many facets. On the contra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upport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for the “One China Policy”, Taiwan is unable to make any breakthrough in interactions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that area. As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become stable, both sides acknowledge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economic issues, the fight against transnational crime is equally of great concern to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could be the priority to establish the consensus between both sides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cross-strait transnational crime in Southeast Asian area, the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by both sides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m, and to establish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cooperative mechanism in mutual judicial assistance among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a third country.
參考文獻: 壹、專 書\n尹章華。《臺灣人的國際法規範》,臺北市:文笙出版社,2011年7月。\n毛思迪(Steven W. Mosher),李威儀譯。《中國新霸權》(“China Plan to Dominate Asia and the Worldj”),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n中央警察大學編。《「2012年涉外執法政策輿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n丘宏達。《現代國際法》,臺北市:三民書局,2012年。\n朱雲漢、賈慶國編。《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n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第三次江陳會談成果-打擊犯罪與司法篇》,臺北市: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2009年4月30日。\n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兩岸歷次協議》,臺北市: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2011年11月。\n李傑清。《沒收犯罪所得之程序法制與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以臺、日扣押法制的比較法考察為核心》,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10月。\n宋鎮照。《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現狀、議題、發展與研究方法》,臺北市:海峽學術,2007年\n宋鎮照、陳欣之編。《變遷中的東南亞區域整合-過程、挑戰與發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3月。\n宋鎮照。《變動中的中國、臺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政治vs.經濟、發展vs.安全、區域化vs.全球化之策略思維》,臺北市:海峽學術,2009年\n汪毓瑋。《新安全威脅下之國家情報工作研究》,臺北市:財團法人兩岸遠景基金會,2003年。\n汪毓瑋。《跨國(境)組織犯罪理論與執法實踐之研究一總論》,新北市:汪毓瑋出版,2012年5月。\n林正義編。《石油與國際安全》,臺北市:財團法人兩岸遠景基金會,2007年。\n孟維德。《跨國犯罪》,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2年。\n法務部調查局。《中國大陸綜覽》,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編,2008年。\n法務部調查局編。《2007年中華臺北接受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相互評鑑報告》,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2007年12月。\n法務部調查局。《95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臺北縣:法務部調查局編,2007年。\n法務部調查局。《100年經濟犯罪防制工作年報》,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編,2011年。\n法務部調查局。《100年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編,2011年。\n法務部調查局。《100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編,2011年。\n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方祖芳,吳家恆譯。《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臺北市:遠流,2006年。\n陳榮傑。《引渡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書局,1985年。\n國家安全局。《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臺北市:國家安全局,2004年12月。\n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臺北市:聯經,2003年。\n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新北市:楊智文化,2007年11月。\n楊永明。《非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國際安全秩序規範與機制的建構與挑戰》,臺北市:楊永明出版,元照總經銷,2008年\n趙秉志、何超明主編。《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探索》,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n臺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2009-2015年東協共同體路徑圖》(“Roadmap for an ASEAN Community 2009-1015”),臺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編譯,2011年10月。\n蔡育岱、熊武。《國際法:考用小法典精編》,臺北市:鼎茂圖書,2009年\n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8年3月。\n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n劉文斌。〈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的實踐與展望〉,收錄於《亞太和平月刊》,第5卷第1期,2013年。\n鄭敦仁。〈在權力制衡與扈從之間-對冷戰後東亞國際關係的重估〉,收錄《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朱漢雲、賈慶國主編,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n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2012年東南亞毒品調查報告》,2012年10月31日發布。\n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2012年全球人口販運問題報告》,2012年12月12日發布。\n聯合國。《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2000年。\n謝瑞智。《圖表說明國際法概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n謝立功。《兩岸洗錢現況與反洗錢法規範之探討-兼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n魏靜芬。《國際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1年\n顧長永。《東南亞政治學》,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n貳、期 刊\n方長平。〈東亞非傳統安全合作探究〉,《教學與研究》,2007年9期。\n王逸舟。〈中國與非傳統安全〉,《國際經濟評論》,2004年11-12月。\n王秀梅、康海軍、張磊。〈趙永琛教授國際刑法學術思想述評〉,《江蘇警官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10年11月。\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東協合作20周年:1991-2011」報告》,2012年。\n中國-東盟中心。〈落實中國-東協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畫〉,2012年2月27日。\n立法院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101卷第42期,2012年6月8日。\n朱敏賢。〈論恐怖活動資訊之蒐集及交換法制一自兩岸協議談起〉,《第二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暨實務座談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9年。\n朱蓓蕾。〈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議題與建議〉,《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3月。\n宋國強。〈東協區域論壇對亞太安全之影響-國際建制之觀點〉,2006年。\n〈法務部「金控公司弊案查察成效與防制作為」專案報告〉。《「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資料》,2005年5月。\n李傑清。〈兩岸共同打擊跨域洗錢犯罪之芻議〉,收錄於《法務部調查局100年洗錢防制年報》,新北市:101年6月。\n林亞剛、何榮巧。〈經濟全球化與我國有組織犯罪的發展趨勢及其對策〉,武漢大學法學院,2013年4月。\n林毅。〈我國刑事司法互助之現狀與發展-以以菲律賓臺嫌遣送案為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臺北市:2011年4月。\n范振中。〈兩岸司法互助-以98年「兩岸協議」為探討〉,《司法新聲》,第103期,2012年11月。\n孫國祥。〈全球治理的困境與東協反恐模式之探討〉,收錄於《第三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2007年。\n陳佩修。〈中國與東協的政經發展:區域安全〉,發表於「東亞政經論壇-中國與東協的新政治經」,主辦單位:新世紀東亞與臺灣政經發展教學研究計畫、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學研究所,2009 年10 月23 日。\n郭俊麟。〈東南亞區域整合經驗-「東協模式」的實踐與檢討〉,《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8年春季號。\n崔家國。〈跨國犯罪聯合偵查初探〉,《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第122期,2008年5月,。\n梁文興。〈東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關係新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3年1月。\n許皆清。〈臺灣地區跨國組織犯罪之態勢與抗制策略〉,《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7卷第3期,2006年11月。\n張五岳。〈海峽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探討〉,臺北論壇,2013年。\n張穎君。〈打擊跨國犯罪國際法律制度的新發展一法人責任〉,《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n趙國材。〈淪跨國洗錢之法律控制問題〉,《第六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10年。\n熊光楷。〈協力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新挑戰〉,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2013年1月19日,http://www.xjass.com。\n蔡東杰。〈東南亞地區反恐情勢與未來發展〉,《第二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暨實務座談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n蔡東杰、洪德銘。〈美中兩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軟權力構築與競爭〉,《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1期,2009年1月。\n蔡庭榕。〈論外國護照簽證、查驗與反恐執法〉,收錄於《第三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n劉仁文、崔家國。〈論跨國犯罪的聯合偵查〉,《江西警察學院學報》,第154期,2012年1月。\n謝立功。〈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規劃─試擬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協議草案〉,輯入於趙秉志、何超明主編,《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探索》,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n參、論 文\n何昭凡。〈全球社會中的跨國犯罪與其防制對策〉,佛光大學,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n周禮順。〈東南亞區域安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n蔡茂林。〈論兩岸交流衍生之非傳統安全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n肆、報章網站\n中華民國外交部條約協定統計,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n中華民國外交部 NGO 國際事務會,http://www.taiwanngo.tw/files/15-1000-18803,c144-1.php。\n中華民國外交部新聞中心,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ListTwocolumn/。\n中華民國駐越南臺北辦事處,http://www.taiwanembassy.org/ct.asp?xItem=274829&CtNode=1688&mp=226&xp1=226。\n中華民國駐秦國經濟文化辦事處,http://www.taiwanembassy.org/TH/ct.asp?xItem=346901&ctNode=1755&mp=231。\n中國海關總署,http://www.customs.gov.cn/default.aspx?taabid=20383。\n中國國務院公安部國際合作局,http://www.mps.gov.cn/n16/n2009301/index.html。\n王君祥。〈湄公河慘案提示建立次區域聯合執法區〉。《法制日報》,2011年10月17日,http://www. criminal lawwbnu. cn/criminal/Info/ showpage.asp?pkID=32554。\n〈中檢辦詐騙案有突破 漏夜偵訊〉。《中央社》,2012年9月19日。\n〈引渡爭議/38天蹉跎 外交休兵變休克〉。《聯合新聞網》,2011年2月8日。\n〈各國國境自動通關及生物特徵識別科技運用之探討/人蛇集團偷渡趨勢與防制〉。中華民國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1年1月13日,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094962&CtNode=32422&mp=bac。\n〈各國申請簽證表格變化情況分析〉。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2003年7月10日,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gdfao.southcn.com/fwdt/qzxz/200607260031.htm\n〈我抗議臺嫌遣陸 菲:只是威脅〉。《聯合新聞網》,2011年2月9日。\n〈每年洗錢上數萬億 中國成全球最大「髒錢」來源一中國銀行將建立客戶金融犯罪風險評級/英媒:中共出招應對「數萬億」黑錢潮〉。《BBC中文網》,2013年4月19日,http:// tw.aboluowang.com/2013/0419/300067.html。\n〈每年洗錢上數萬億 中國成全球最大「髒錢」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n〈非傳統安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807。\n李訓明。〈海峽兩岸互設辦事處仍宜積極促成〉,《中央日報》,2013年5月9日。\n李盛明、胡斌、蕭連兵。〈全球合作面臨的挑戰一與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對話〉,《光明日報》,2011年9月14日,http://big5.qstheory. cn/gj /gj gc/201109/t20110914_109851.htm。\n林郁平、蕭承訓。〈臺泰簽署協議打擊跨國犯罪〉,《中時電子報》,2013年1月18日,http://news.chinatintimes.cone/society/11050301/112013011800553.html。\n〈美國2012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臺灣部分〉。美國在臺協會,2012年6月19日。\n〈突擊電信據點 菲逮兩岸詐團357人 | 利字當頭〉。 《聯合新聞網》 ,2012年8月24日,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7316591.shtml#ixzz24QX94LSH。\n〈常見詐欺犯罪手法〉。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犯罪手法預防網站,http://www.cib.gov.tw。\n陳玉珍、張競。〈「國家安全」定義之多面向探討〉,《青年日報》,2007年7月18日第4版。\n張旭東、鄒聲文、張宗堂。〈新華視點:中國立法打擊洗錢犯罪〉,《新華網》,2006年4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5/content_4473452.html。\n〈跨國犯罪 擠進20大經濟體〉。《聯合晚報》,2012年4月12日。\n〈跨國犯罪花樣翻新 合作破案漸入佳境〉。《南方日報》,2012年9月5日,A04版。\n〈菲電信騙案 14台籍嫌犯將遣回臺 陸四度邀台檢警赴北京了解情況 終達共識〉。《旺e報》,2011年5月27日。http://ssl.want-daily.com/\n〈臺菲合逮357騙徒 擠爆體育館〉。《澳洲日報》,2012年08月23日,http://news.sina.com。\n〈臺灣與印尼簽署合作防制人口販運備忘錄〉。中華民國駐印尼臺北經濟貿易代表處,2012年10月8日,http://www.roc-taiwan.org/ID/ct.asp?xItem=316169&ctNode=4795&mp=291。\n〈臺泰簽定「共同打擊跨國經濟及相關犯罪協議」」〉。《中國時報》,2013年1月18日,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3011800553.html。\n〈臺嫌遣陸 陳長文:並無不妥〉。《中時電子報》,2011年3月2日,http://forum.chinatimes.com/default.aspx?g=posts&t=53732。\n〈臺越簽定「合作預防及打擊犯罪協定」〉。《中央社》,2012年10月10日,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0100287-1.aspx。\n〈臺菲破詐騙集團 捕357人〉。《中央社》,2012年8月23日。\n〈臺灣人口販運問題及防治現況臺灣人口販運問題及防治現見況〉。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12年,http://www.laf.org.tw。\n〈臺菲聯手破菲國史上最大詐騙案 逮357人〉。今日新聞,2012年8月24日,http://www.nownews.com/2012/08/24/138-2848154.htm\n〈聯合國毒罪辦主任說跨國犯罪威脅全球千年發展目標〉。《新華網》,2012年04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24/c_123025376.htm.\n〈關注中國駐外警務聯絡官隊伍14年發展之路〉。《人民公安報》,2012年12月26日,http:// www.mps.gov.cn/n16/n1252/n1867/n2722/3486781.html。\n〈應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犯罪國際協調機制〉。《法制日報》,2007年8月30日,http:// fintnance.Ce. Cn/cj medi a/ fzrb/200708/30/ t20070830_12548957. shtml。\n伍、外文期刊專書\nScalapino Robert A.. “Asia-Pacific security-the current balance of pow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8, No. 3, pp. 368-376, September, 2004.\nTsuneo Akaha. “Japan’s Comprehensive Security Policy”. Asian Survey, Vol. 31, No. 4, Apr., 1991. P.32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n六、外文網站\n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http://www.asean.org/communities/asean-political-security-community/category/overview-8.\nASEAN Publlication. “Roadmap for an ASEAN Community 2009-2015”, 2011.\n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Work Programme to Implement the ASEAN Plan of Action to Combat Transnational Crime Kuala Lumpur, 17 May 2002”, http://www.asean.org/communities/asean-political-security-community/item/work-programme-to-implement-the-asean-plan-of-action-to-combat-transnational-crime-kuala-lumpur-17-may-2002.\n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29th ASEAN Ministerial Meeting (AMM) Jakarta, 20-21 July 1996”, http://www.asean.org/communities/asean-political-security-community/item/joint-communique-of-the-29th-asean-ministerial-meeting-amm-jakarta-20-21-july-1996.\nASEAN Secretariat. “Joint Statement of the Meeting of Heads of State/Government of the Member States of ASEAN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uala Lumpur, Malaysia, 16 December 1997”. (《東協-中國領導人聯合宣言》), http://www.asean.org/news/item/joint-statement-of-the-meeting-of-heads-of-stategovernment-of-the-member-states-of-asean-and-the-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kuala-lumpur-malaysia-16-december-1997.\nASEAN Regional Forum. http://aseanregionalforum.asean.org/library/arf-chairmans-statements-and-reports/132.html.\nASEAN Regional Forum. http://aseanregionalforum.asean.org/component/content/article/3-public-library/157-chairmans-statement-of-the-7th-meeting-of-asean-regional-forum-bangkok-27-july-2000.html.\nASEAN Regional Forum. http://aseanregionalforum.asean.org/component/content/article/32-arf-chairmans-statements-and-reports/101-the-eighth-asean-regional-forum-2000-2001.html.\nASEAN Regional Forum.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9th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Bandar Seri Begawan, 31 July 2002”, http://aseanregionalforum.asean.org/library/arf-chairmans-statements-and-reports/168.html. \nASEAN Regional Forum.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19th ASEAN Regional Forum, Phnom Penh, Cambodia, 12 July, 2012”. http://aseanregionalforum.asean.org/library/arf-chairmans-statements-and-reports.html.\nASEAN. http://www.aseansec.org/5640.htm.\nASEAN Secretariat. “ASEAN Declaration”《東協宣言》, http://www.asean.org/news/item/declaration-of-asean-concord-indonesia-24-february-1976.\nASEAN Secretariat.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Bangko.”《中國-東協關於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http://www.asean.org/news/asean-statement-communiques/item/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between-the-governments-of-the-member-countries-of-the-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and-the-g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cooperation-in-the-field-of-non-traditional-security-issues-bangkok?category_id=26.\n“Joint Communiqué of the 24th ASEAN Chiefs of Police Conference”.\n”Joint Communiqué of the 25th ASEAN Chiefs of Police Conference”.\n”Joint Communique of the 29th ASEAN Chiefs of Police Conference, 2009”, http://www.aseansec.org/29ASEANAPOL.pdf.\nTsuneo Akaha. “Japan’s Comprehensive Security Policy”. Asian Survey, Vol. 31, No. 4, Apr., 1991. P.32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n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http://www.unodc.org/documents/treaties/UNTOC/Publications/TOC%20Convention/TOCebook-e.pdf.\nUnited Nations Surveys on Crime Trends and the Operations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CTS. http://www.unodc.org/unodc/en/data-and-analysis/United-Nations-Surveys-on-Crime-Trends-and-the-Operations-of-Criminal-Justice-Systems.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981009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810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901.pdf3.6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