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782
題名: 史的暴力,詩的壟斷 ——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
Violence of History, Monopoly of the Poetic: Literary Testimony,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Trauma in Taiwanese White Terror Literature
作者: 湯舒雯
Tang, Shu Wen
貢獻者: 范銘如
Fan, Ming Ju
湯舒雯
Tang, Shu Wen
關鍵詞: 白色恐怖
文學見證
集體記憶
文化創傷
魯迅
看客
White Terror
literary testimony
collective memory
Cultural Trauma
Lu Xun
on-lookers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May-2014
摘要: 「白色恐怖」之為一種國家暴力,是解嚴後台灣社會揮之不去的集體記憶,同時也顯露了種種創傷的癥候。本文有意自一個比較的視野出發,著眼於戰後創傷經驗的可比較性、以及東、西方「見證」觀的互譯性,期能透過挖掘台灣「白色恐怖見證文學」獨特的表現/癥候、同時部份借助文學或文化理論的介入,有效地檢視並解剖其敘事,覺察並梳理其繼承;一方面建立白色恐怖創傷敘事的公共意義,另方面探尋白色恐怖成為台灣社會「文化創傷」的可能基礎。\n\n本研究主要以四位具代表性的白色恐怖見證小說家相關作品為中心,首先取徑「癥候式閱讀」,企圖指出台灣白色恐怖見證小說中存在著的種種「闕現象」是值得論者「正視」的對象;據此歸納出數種典型的白色恐怖文學敘事,同時察覺「詩意」作為一種再現歷史暴力的途徑,在台灣白色恐怖見證小說中佔有了壟斷性的地位。本研究繼而透過考察其中以視覺為媒介再現的種種創傷癥候,在「見」或「不見」、「可見」或「不可見」的獨特視域、與辯證「觀點」中,追索了台灣白色恐怖見證小說擺盪在戰後西方「見證」觀的神聖性崇高、與中國魯迅「看客」觀的國民性創傷之間,一種特殊的視覺與暴力的聯繫;也作為了理解台灣白色恐怖見證小說中種種弔詭與矛盾來源的一種嘗試。最後,本研究透過「文化創傷」理論的介入,企圖指出從個人到集體、從創傷到文化創傷,在再現歷史、敘述創傷、記憶政治的社會過程中,文學敘事從過去到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達致的效果。
參考文獻: 一、 專書\n\n(一) 作家專著\n\n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書店,1991年)。\n李渝,《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書店,1999年)。\n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n李渝,《夏日踟躕》(台北:麥田文化,2002年)。\n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台北:印刻,2013年)。\n郭松棻,《郭松棻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n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文化,2002年)。\n郭松棻,《驚婚》(台北:印刻文學,2012年)。\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台北:人間,1988年)。\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n陳映真,《鈴鐺花》(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n陳映真,《忠孝公園》(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n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草根,1994年)。\n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出版,1991年)。\n\n(二) 其他中文專著\n\n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n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年)。\n王德威,《眾聲喧嘩之後》(台北:麥田,2002年)。\n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年)。\n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年)。\n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11年增訂新版)。\n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n貝嶺,《作為見證的文學》(台北:自由文化出版,2009年)。\n胡平,《數人頭勝過砍人頭》,(香港:晨鐘書局,2006年)。\n徐賁,《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n張一兵,《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型態:關於阿爾圖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n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陳三興,《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臺北:前衛,1999年)。\n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n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n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2013年)。\n陳明柔,《我的勞動是寫作-葉石濤傳》(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n周婉窈,《面向過去而生》(台北:允晨文化,2009年)。\n黃文成,《關不住的繆思:台灣監獄文學縱橫論》(台北:國家書店,2008年)。\n黃文成,《黑暗之光:美麗島事件至解嚴前的台灣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n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1994年)。\n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n黃錦樹,《文與魂與體》(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n彭瑞金,《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1999年)。\n葉怡君,《島嶼軌跡》(台北:遠流,2004年)。\n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n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台北:聯經、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n趙剛,《橙紅的早星:隨著陳映真重訪台灣一九六〇年代》(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人間出版社,2013年)\n鄭穎,《鬱的容顏》(台北:印刻文學,2008年)。\n鲁迅著,楊澤編,《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2004年)。\n鲁迅著,楊澤編,《魯迅散文集》(台北市:洪範,1995年)。\n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08年)。\n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2年)。\n顏世鴻,《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臺北市:啟動文化,2012)。\n藍博洲,《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1993年)。\n藍博洲,《天未亮》(台中:晨星出版,2000年)。\n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中:晨星出版,2001年)。\n藍博洲,《台灣好女人》(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n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n藍博洲,《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台北:印刻文化,2005年)。\n顧正萍,《從介入境遇到自我解放:郭松棻再探》(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n\n(三) 編選合集\n\n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出版,2000年)。\n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n呂芳上計畫主持,《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上)(下)》(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年)。\n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台灣文論選譯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n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n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1年)。\n林雙不主編,《二二八台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n邱貴芬編,《台灣政治小說選》(台北:二魚,2006年)。\n封德屏編,《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出版,2009年)。\n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n陳映真編,《左翼傳統的復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8年)。\n陳恆、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八輯:「納粹屠猶:歷史與記憶」)(河南:大象出版社,2007年10月)。\n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台北:唐山,1991年)。\n張守貞訪問、臧紫騏紀錄,《口述歷史:台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紀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n張炎憲、陳美蓉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9年)。\n曹欽榮、鄭楠榕基金會,《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臺北市:書林出版,2012年)。\n許俊雅主編,《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臺北:玉山社,2003年)。\n楊義、高建平主編,《西方經典文論導讀(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n藍博洲、橫地剛、曾健民編,《文學二二八》(台北: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n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3年)。\n龔忠武等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三冊,(台北:人間出版社,2006年)。\n\n(四) 翻譯論著\n\n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台北:聯經,2013年)。\n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年)。\n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n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譯,《阿圖塞:認識論的斷裂》(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n安妮.懷特海德(Anne Whitehead)著,李敏譯,《創傷小說》(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n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n朗吉努斯(Cassius Longinus)著,馬文婷等譯,《美學三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n米沃什(Czeslaw Milosz)著,黃燦然譯,《詩的見證》(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1年)。\n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施奕如譯,《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台北:玉山社,2013年)。\n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著,林錚顗譯,,《罪惡的代價——德國與日本的戰爭記憶》(台北:博雅書屋,2010年)。\n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黃建宏譯,《影像的宿命》(台北:典藏藝術出版,2011年)。\n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著,吳震環譯,《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台北:五南,2008年)。\n約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楊竹山、郭發勇、周輝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n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著,劉文飛等譯,《文明的孩子:布羅茨基論詩和詩人》(北京:中央編譯社,1999年)。\n路易‧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 1918-1990)、艾蒂安‧巴里巴爾(Etienne Balibar, 1942-)著,李其慶、馮文光譯,《讀《資本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n麥克萊倫(Mclellan, David)著,林春、徐賢珍等譯,《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主義》(北京:東方出版社,1986年)。\n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等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圖書,2011年)。\n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n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笑忘書》(台北:皇冠,2002年)。\n莫里斯.哈布瓦赫(M. Halbwachs)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n皮耶.諾哈(Pierre Nora)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台北:行人出版社,2012年)。\n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李淑珺譯,《滅頂與生還》(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n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年)。\n費修珊(Shoshana Felman)與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n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陳嘉新譯,《狼人: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台北:心靈工坊,2006年)。\n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Zizek),唐健、張嘉榮譯,《暴力 六個側面的反思》(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n斯拉維‧紀傑克(Slavoj Zizek)著,王文姿譯,《歡迎光臨真實荒漠》(台北:麥田,2006年)。\n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黃燦然譯,《論攝影》(台北:麥田,2010年)。\n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黃燦然譯,《關於他人的痛苦》(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n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修訂譯文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n\n(五) 英文專書\n\n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nBarrington Moore Jr.,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oston: Bacon Press.,1967).\nCaruth, Cathy.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nDerrida, Jacques, trans. Eric Prenowitz, Archive Fever: A Freudian Impression,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nDominick Lacapra, History and Its Limits : Human, Animal, Viole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9).\nElie Wiesel, Dimensions of the Holocaust:Lectures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7).\nGiorgio Agamben, trans. Daniel Heller-Roazen, Remnants of Auschwitz :The Witness and the Archive (New York: Zone Books, 2002).\nHutton, Partick.H., 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 (Hanover,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3).\nJack Kolbert, The Worlds of Eile Wiesel: An Overview of His Career and His Major Themes(London: Association Univerity Press, 2001). \nJeffrey Alexander, et al.,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nLaCapra, Dominick. Representing the Holocaust: History, Theory, Traum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nLaCapra, Dominick.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nMichael Berry, A History of Pain: 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Global Chinese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nPeter Novick, The Holocaust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9).\nRichard S. Esbenshade, "Remembering to Forget: Memory, History,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war East-Central Europe." Representations, no. 49 (Winter 1995).\nSylvia Li-chun Lin, Representing Atrocity in Taiwan: The 2/28 Incident and White Terror in Fiction and Fil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nThomas Dutoit ed., Sovereignties in Question: the Poetics of Paul Celan (NY: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5).\nYomi Braester, Witness against History: Literature, Film, 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n\n二、 論文\n\n(一) 期刊論文\n\n王愛玲,〈論魯迅小說中的看客形象〉,《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5卷3期(2009年)。\n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第2期(2006年7月)\n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月刊》第8期(2008年1月)。\n余夏雲、季進,〈反證歷史:寓言化的「真相」〉,《書城》5期(2010年)。 \n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弈: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3期(2010年)。\n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敘述風格〉,《女性人》創刊號(1989年2月)。\n侯坤宏,〈戰後台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2期(2007年6月)。\n施淑,〈台灣的憂鬱——論陳映真早期小說及其藝術〉,收錄於《新地》1期(1990年)。\n殷企平,〈走出批評話語的困境——從「初始場景」說起〉,《外國文學評論》第2期(1996年)。\n唐諾,〈文學在乎解嚴嗎?〉,《思想》第8期(2008年1月)。\n曹欽榮,〈歷史交響詩──白色恐怖口述與跨領域研究初探〉,《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八期(2008年3月)。\n黃心雅,〈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n黃錦樹,〈窗、框與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年10月)。\n單德興,〈創傷.回憶.和解:析論林瓔的越戰將士紀念碑〉,《思想》5期(2007年4月)。\n廖淑芳,〈空間語境與歷史暴力——論葉石濤1965後復出階段的鬼魅書寫〉收錄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期(2011年10月)。\n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年3月)。\n羅崗,〈視覺互文、身體想像和凝視政治——丁玲的《夢珂》與後五四的都市圖景〉收錄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5年)。\n傑弗里.C. 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著,王志弘譯,〈邁向文化創傷理論〉,《文化研究》第11輯(2011年6月)。\n\n(二) 學位論文\n\n史峻,〈台灣白色恐怖的創傷研究:一個奠基於「族裔反霸權主義敘述」的觀點〉(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n邱月亭,〈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n杜劍鋒〈台灣文學的老井——以五○年代的葉石濤及其出發為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n林世傑,《台灣文學中的白色恐怖——以葉石濤與陳映真及其作品比較為主軸》(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n林婉蓉,〈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n陳婷芳,〈生命政治與見證:以2003 年SARS 期間和平醫院封院為例〉(台北:東吳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n張清文,〈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葉怡君,〈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集體記憶的保存、復甦與建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n楊傑銘,〈魯迅思想在台傳播與辯證(1923~1949): 一個精神史的側面〉(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n蔡宜珊,〈創傷記憶的再現——葉石濤1965~1970年小說書寫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n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簡義明,〈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n(三) 研討會論文\n\n何雅雯,〈震耳欲聾的寂靜——讀郭松棻、想像台灣〉,「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會議論文(南投:暨南大學中文系,2003年11月13-15日)。\n\n柯朝欽〈意外的受難——去政治化的政治犯自我敘述〉,「歷史記憶的保存與再現——威權時期口述歷史的實務與生產」工作坊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2年3月)。\n鄭斐文,〈創傷、記憶與紀念性:《白色檔案》攝影的反檔案性〉,論文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學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台中:東海大學,2002年)。\n\n三、 報章與電子媒體\n\n王德威,駱以軍,〈莊嚴的信念荒涼的等待──駱以軍與王德威談陳映真的小說藝術與政治〉,《聯合報》2001年10月25-26日,31版。\n朱真楷、江家華,〈台灣設計蔣 龍應台:非常不妥〉,《中國時報》2013.年4月2日,參見《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3040300117.html(2013/11/26擷取)\n何東洪,〈715觀點:是本土化還是文化災難〉,《蘋果日報》2006年8月31日〈論壇〉版\n吳哲良,〈白色記憶,恐怖失憶〉,《台灣立報》,2013年10月23日,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4476 (2013/10/28擷取)\n李渝,〈三月螢火〉,《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10期(2012年10月號)。\n邱燕玲、林恕暉,〈郝柏村歌頌戒嚴 「像歌頌納粹 令人髮指」〉,《自由時報》,2011.11.01,參見《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1/today-p7.htm (2013/11/26擷取)\n林傳凱,〈「他們為什麼不說話?」──論1940年代抗爭史田野過程中的一些觀察〉,來源:http://interlocution.tw/contributeDetail_other.php?j3T50ewp1DOZD6jo88VJ7elF5bY (2013/12/9擷取)\n郝譽翔,〈永遠的薛西弗斯:陳映真訪談錄〉,《聯合文學》第17卷第9期(2001年7月)。\n范銘如,〈解嚴後總論〉,擷取自文化部網頁「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34 (2013/10/23擷取)\n陳芳明,〈別再掛受難勳章 別再談受害道德〉,《中國時報》2006年11月27日〈時論廣場〉版。\n張文馨、李光儀,〈龍應台:台灣設計蔣 非常不妥〉,《聯合晚報》,2013年4月2日。\n許紹軒,〈郝柏村:沒有戒嚴 哪有民主〉,《聯合報》,2011年10月31日,參見《聯合影音網》: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44-233-2B4-233-2B333b3d30304-233-2B3-2B3430 (2013/11/26擷取)\n黃長玲、葉虹靈,〈評價蔣介石 不容打混〉,《蘋果日報》,2013年4月13日,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403/34928021/ (2013/11/01擷取)\n黃錦樹,〈陳映真的理想讀者〉,《中時電子報》,2013年6月2日,(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6%96%87%E5%8C%96%E8%A7%80%E5%AF%9F%EF%BC%8D%E9%99%B3%E6%98%A0%E7%9C%9F%E7%9A%84%E7%90%86%E6%83%B3%E8%AE%80%E8%80%85-20130602000642-260117 (2013年12月11日擷取)\n葉虹靈,〈台灣集體記憶中一片模糊的拼圖──從馬場町秋祭談起〉,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網站,2013年11月21日: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05/article/771 (2013/12/04擷取)\n管婺媛、呂昭隆、鄭閔聲,〈郝:白色恐怖說法 醜化國民黨〉,《中國時報》,2011年6月17日,參見《中時電子報》:http://tw.news.yahoo.com/%E9%83%9D-%E7%99%BD%E8%89%B2%E6%81%90%E6%80%96%E8%AA%AA%E6%B3%95-%E9%86%9C%E5%8C%96%E5%9C%8B%E6%B0%91%E9%BB%A8-191645683.html (2013/11/26擷取)\n劉紀蕙,〈檔案與書寫:儂曦之形象─出現─想像的偽裝〉(2007年),來源: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PEA/asiaweb/P_A_E/P_Ethics/%E5%BD%A2%E8%B1%A1%E2%94%80%E5%87%BA%E7%8F%BE%E2%94%80%E6%83%B3%E5%83%8F%E7%9A%84%E5%81%BD%E8%A3%9D%E2%94%80%E8%87%AA%E7%94%B1.pdf (2013/9/3擷取)\n蘇瑞鏘,〈白色恐怖〉詞條,擷取自文化部網頁「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64&Keyword=%E7%99%BD%E8%89%B2%E6%81%90%E6%80%96 (2013/12/04)\n蘋果日報,〈進球做「納粹」手勢 希臘足球員遭終身禁賽〉,《蘋果日報》,2013年3月18日即時新聞,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318/171037/(2013/12/08擷取)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159005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900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5101.pdf2.83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