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437
題名: 《三國演義》的死亡書寫研究—以毛評本為中心的考察
Writing of Death in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A Study of Mao`s Comment Version
作者: 林如隆
Lim,Lu Leng
貢獻者: 高桂惠
林如隆
Lim,Lu Leng
關鍵詞: 《三國演義》
毛評本
死亡觀
正統觀
忠孝節義觀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4-七月-2014
摘要: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無數的戰爭場面,而伴隨著這些戰爭場面的則是小說中大小人物的死亡情境。小說中的人物包括了帝王將相、文人謀士、名醫,甚至也包括了徐母、蔡夫人、糜夫人這些女性人物。《三國演義》敘寫了這些人物的生,亦刻畫了這些人物的死。《三國演義》中的大小人物,究竟是為何而死?又為誰而死?這些人的死亡究竟帶著何種價值觀的衝擊與辨證?而小說中的死亡書寫對於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節發展又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劉、關、張三人之死是因為「忠」或是「義」?抑或是二者兼具?又或是有別的價值觀於其中?孫策之死與于吉有直接的關係嗎?小說中的女性之死意味著什麽?小說中無論是忠義之人抑或是暴虐之人都不免一死,這又意味著什麽?\n 本論文的第二章,擬針對《三國演義》的著述意識而展開討論。首先是三國正統觀之流衍問題。第一個提出「擁劉反曹」的應是習鑿齒;朱熹則認為歷史記錄者應利用「義例」突顯其歷史意識,而毛評亦接受了朱熹的觀點,強化了小說中「擁劉反曹」的傾向。第二節和第三節則針對毛氏父子的忠孝節義觀與死亡觀進行考察。毛氏父子在家學的影響下,都非常重視忠、孝、節、義等倫理觀念,但毛評本並非盲目地推崇忠孝節義等倫理價值觀的,對於一些虛情假意之舉,毛氏父子亦予以批判。雖然小說非常強調忠孝節義觀,但同樣是以死完成生命的價值,審配、龐德、荀彧之死卻沒有得到毛氏的讚賞,而毛氏對於降將亦有相當程度的包容,可見毛氏是有靈活性、懂得變通地看待死亡。\n 第三章探討的則是《三國演義》群己視域下的死亡書寫。首先是明清之際的群己觀念,除泰州學派的王艮、何心隱、李贄等人外,晚明文人如顧大韶、利瑪竇都對友倫觀非常重視,而晚明的這一文化特色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毛評本對友倫的描寫。小說中最鮮明的友倫描寫應當是劉關張三人之間的互動,小說文本中的「桃園結義」建立在「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基礎上,「義」則是其核心價值的體現,這與何心隱提出的「藏身顯家」相契合。從魏蜀吳集團之間的群己意識觀之,毛評本則指出了血緣相同者不如志趣相投者;「愛我者」、「用我者」皆不如「忌我者」的觀念,小說不斷強調的是「知」。\n 第四章探討的是毛評本《三國演義》中死亡的倫常抉擇與世道辯證。如前所述,毛評反對盲目地為了死而死,其強調的是「死得其所」,而毛氏也不斷強調「人雖不死,不可以畏死;雖不必不生,不可以貪生」。從小說人物之死而言,小說中的文人多在政治思想的前提下選擇「以死明志」;武將的「以死明志」則傾向於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以及對戰敗的負責或自我尊嚴的維護。至於女性之死,毛氏則認為許多男性在面對死亡之時反不如女性的堅毅。小說中的婦女所以能夠堅毅地直面死亡,其原因在於:一、明代旌表制度的完備、明代士人的節烈書寫以及社會風氣;二、有助於自我價值的認定,婦女能因此得到自我道德榮譽上的滿足,也能因此得到他人的認可。\n 第五章處理的是毛評本《三國演義》死亡書寫之深層結構與文學意涵。雖然小說中的死亡書寫時常伴隨著對於鬼神之事的描寫,如孫策、曹操、關羽等人之死,然而《三國演義》旨在「紀人事」,而非「紀鬼神」,而小說中的鬼魂描寫彰顯了兩個面向,即「死而不朽」的觀念和勸善懲惡的道德教化功能。除了對於鬼魂的描寫之外,小說中也不乏關於天命的描寫,甚至是一些具有預示作用的文字。毛評本中的天命與人事之間存在著辯證關係,小說反復強調了人事的主動性和人對於忠孝仁義的追求,但卻也說明了天命與道德無關。作為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毛評本《三國演義》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忠於歷史事實,然而毛氏亦在小說中呈現了個人情懷或批判。毛氏由始至終都在強調正統應以「理」為主要考量,即蜀漢才是小說中的正統,毛氏在小說中不斷強調尊重歷史事實,然而他也指出自己是以「理」為判準。由海登懷特的歷史哲學觀之,毛氏的史觀雖然與傳統史家不一樣,但也有其立足點。海登懷特強調史家的個人意志,歷史是被講述出來的故事,歷史必然包含了史家對於事件本身的主觀意見。\n 本論文以毛評本為考察之文本,通過對於小說中的忠孝節義觀、正統觀與死亡觀的爬梳,旨在探究毛評本中小說人物之死。毛評本從倫理道德觀的角度審視小說人物。對於寧死不屈的小說人物,毛氏予以高度讚賞,但毛氏對死亡也有其靈活性。毛氏自知無力改變歷史事實,但仍寓褒貶於小說之中,他肯定了居於倫理道德的一方,批判了那些殘暴不仁的行徑;感懷於歷史中道德的缺席,無奈於人事與天命的相悖。相較於那些秉持書寫客觀的史家,毛氏更堅信道德才是他書寫歷史的初衷。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n一、古籍\n〔周〕左丘明:《左傳》(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n〔晉〕陳壽;〔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n〔唐〕房玄齡等:《晉書•習鑿齒傳》(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宋〕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n〔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n〔明〕王守仁;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明〕王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n〔明〕李贄;张建业主编;张建业,张岚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10年)。\n〔明〕李東陽:《李東陽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n〔明〕李東陽等;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n〔明〕何心隱:《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n〔明〕利瑪竇;朱維錚編:《利瑪竇中文著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n〔明〕宋濂:《宋學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n〔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n〔明〕陸粲、顧起元;譚棣華、陳稼禾點校:《庚巳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明〕海瑞:《海忠介公全集》(臺北:海忠介公全集輯印委員會,1973年)。\n〔明〕葉權、王臨亨、李中馥:《賢博編•粵劍編•原李耳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n〔明〕羅倫:《一峰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年份不詳)。\n〔明〕羅貫中;〔清〕毛宗崗批評;孟昭連,卞清波,王淩校點:《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n〔清〕王夫之:《讀通鑑論》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n〔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n〔清〕黄宗羲:《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n〔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第20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n〔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清〕張廷玉等;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n〔清〕趙翼:《廿二史劄記》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n二、專著(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n王治國:《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n王雲五:《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n尹仲容:《呂氏春秋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58年)。\n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n李向平:《死亡與超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n李辰冬:《李辰冬古典小說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n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n李津生、劉英民策劃:《鄭振鐸全集》第四卷(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n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n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n孟憲武:《人類死亡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n沈伯俊:《三國演義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n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杜貴晨:《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n林以亮:《中國古典小説論文集第一輯》(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1976年)。\n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n周建渝:《多重視野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n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n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n段德智:《死亡哲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n姚文放:《泰州學派美學思想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n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出版出版,1995年)。\n郭瑞林:《三國演義的文化解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候百朋:《琵琶記資料彙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n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n郝延平、魏秀梅:《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n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n張三夕:《死亡之思》(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n張炯等:《中華文學通史》第三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 年)。\n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n張錦池:《中國四大古典小說論稿》(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n張錯:《利瑪竇入華及其他:東西文化比較研究》(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年)。\n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n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n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n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n鮑家麟:《中國婦女史論集•四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n傅隆基:《解讀三國演義》(臺北:雲龍出版,1999年)。\n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年)。\n鄭小江:《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n鄭志明:《民俗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n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n劉永良:《三國演義藝術新論》(臺北:商鼎文化,1999年)。\n劉海燕:《明清《三國志演義》文本演變與評點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n楊義:《中國古典小説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n蒲慕洲:《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n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n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n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n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n顏翔林:《死亡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n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n譚洛非:《《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n盧曉衡:《關公、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n賴亞生:《神秘的世界:中國鬼文化探秘》(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n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1977年)。\n龔鵬程、張火慶:《中國小說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社會科學研究叢刊》編輯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n\n\n三、西方譯著(以英文字母排序)\n〔美〕浦安迪(Andrew H.Plaks)著;沈亨壽譯:《明代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n〔俄〕李福清(B.Riftin):《關公傳說與三國演義》(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n〔英〕佛斯特著(Edward Morgan Forster);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n〔法〕塗爾幹(Émile Durkheim)著;黃丘隆譯:《自殺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n〔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譯:《小邏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頁209。\n〔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n〔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n〔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n〔美〕卡斯登堡(Robert Kastenbaum)著;劉震鐘、鄧博仁譯:《死亡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n〔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譯:《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n\n四、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n王文進:〈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建構〉,《臺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71-120。\n王文進:〈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0年4月),頁83-124。\n王前程:〈藝術地再現蜀漢悲劇的必然成因——評《三國演義》兼談羅貫中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武當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1995年3月),頁76-81。\n王春華:〈淺談《三國演義》死亡敘事〉,《德州學院學報》第25 卷第3 期(2009 年6 月),頁22-25。\n王建平:〈《三國演義》中的死亡描寫藝術〉,《孝感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36-39。\n王健文:〈「死亡」與「不朽」: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成大歷史學報》第22期(1996年12月),頁164-207。\n王璦玲:〈「為孝子、義夫、. 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父子《琵琶記》評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八期(2006年3月),頁1-49。\n李涓:〈論《三國演義》中的空幻意識〉,《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2002年3月),頁96-99。\n李鑑慧:〈知者無罪:海登懷特的歷史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二期(2003年12月),頁1-55。 \n李艷蕾:〈《三國演義》天命空間敘事〉,《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1期(2005年3月),頁86-89。 \n朱樹颺:〈諸葛亮:《三國演義》中的悲劇英雄〉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總第77期,第6期(1995年),頁86-89。\n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刊》第14期(1995年6月),頁59-82。\n余丹:〈《三國演義》的孤獨者形象及其審美意義〉 ,《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00年6月),頁8-12。\n宋克夫:〈論《三國演義》仁政思想的悲劇實質〉,《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頁68-70。\n何曉葦:〈筆削之功—論毛氏父子修訂《三國》的性質及意義〉,《明清小說研究》總第86期(2007年第4期),頁62-71。\n范道濟:〈談《三國演義》的天人關係〉,《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1993年),頁22-33。 \n林盈翔:〈毛本《三國志演義》回目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五期(2009年10月),頁129-146。\n林慶新:〈歷史敘事與修辭:論海登•懷特的話語轉義學〉,《國外文學》第4期(2003年),頁3-10。\n胡世厚、衛紹生:〈評《三國演義》的天人觀〉,《天府新論》第6期(1990年),頁70-75。 \n姚大勇:〈滄海橫流顯忠義──《三國演義》中張遼形象初探〉,《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頁23-29。\n馬幼垣著;賴瑞和譯:〈中國講史小說的主題與內容〉,《中外文學》第8 卷第5 期(1979 年10 月),頁106-129。\n孫勇進:〈天命與人道──論毛批《三國》歷史意志與道德理性的衝突〉,《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98年),頁113-122。 \n秦玉明:〈天道循環:《三國演義》的思想核心──《三國演義》主題新探〉,《攀枝花大學學報》第13卷第1期(1996年3月),頁27-32。 \n高志成:〈從「華容道」戰役論〈毛批〉「三絕」說〉,《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第4期(2011年1月),頁1-24。\n張清發:〈《隋唐演義》中的天命因果與再世因緣〉,《玄奘人文學報》第11期(2011年7月),頁89-108。\n張濟帆:〈中國歷史悲劇的審視——《三國演義》主題探討〉,《唐都學刊》第2期,總第56期,第2期(1998年),頁57-59。\n張璉:〈何心隱的社會思想論析〉,《史學集刊》第一期(1998年),頁24-32。\n張璉:〈偕我同志 ——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東華人文學報》第五期(2003年7月),頁161-182。\n張璉:〈從《心齋王先生全集》論王艮的新人倫觀〉,收於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明代學會,2001年),頁217-232。\n陳志勇:〈生命燃燒之曲—《三國演義》作者對英雄死亡的描寫與感悟〉,《廣西社會科學》,總第119期(2005年第5期),頁121-124。 \n陳思齊:〈析論《三國演義》的著述意識──從人物死亡描寫的角度〉,《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58期(2006年7月),頁34-56。\n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從史學史的觀點試探宋代史學之一〉,《食貨月刊》第1卷第8期(1971年11月),頁418-430。\n陳其欣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n陳遼:〈論毛宗崗的歷史觀〉,《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2年),頁67-71。\n陳遼:〈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人物之死〉,《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3年2月),頁25-28。 \n符麗平:〈天命觀與《三國演義》孔明形象塑造〉,《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6期(2006年),頁53-56。 \n黃文樹:〈李贄與利瑪竇的交誼及其「友倫」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5期(2006年7月),頁127-152。\n黃文樹:〈泰州學派人物的特徵〉,《鵝湖學誌》第20期(1998年6月),頁133-178。\n黃芸:〈《交友論》的接受基礎及與陽明學友道觀念的比較〉,收於陳聲柏主編:《宗教對話與和諧社會》第三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頁175-202。\n黃衛總:〈晚明朋友楷模的重寫:馮夢龍《三言》中的友倫故事〉,《人文中國學報》第18期(2012年12月),頁225-238。\n黃馨霈:〈《史記》敘事之抒情性:以〈刺客列傳〉為核心之探討〉,《東吳中文學報》第26期(2013年11月),頁33-59。 \n葉常泓::〈從王粲《英雄記》及劉邵《人物志.英雄》探析漢末三國時代之英雄觀〉,《有鳳初鳴年刊》 第四期(2009年9月),頁229-242。\n傅隆基:〈《三國演義》中二元對立的觀念與價值取向〉,《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40期,第4期(1998年),頁88-93。\n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質探討〉,《華梵人文學報》第六期(2006年1月),頁33-76。\n蔡衍廷:〈尊魏?擁蜀?:關於裴松之正統觀的幾點討論〉,《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頁77-92。\n蔡新中:〈命運的力量對封神演義的一種解讀〉,《浙江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2004 年7 月),頁175-179。\n熊篤:〈《三國演義》中的悲劇發微〉,《明清小說研究》總第68期,第2期(2003年),頁57-69。\n潘承玉:〈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三國演義》主題再探〉,《晉陽學刊》第1期(1994年),頁85-89。 \n楊紹華:〈論《三國演義》的悲劇觀〉,《武陵學刊》,第4期(1996年),頁68-72。 \n楊義:〈《三國演義》故事的典式化(下)〉,《海南師院學報》總第7卷第24期(1994年第2期),頁40-44。\n劉孝嚴:〈《三國演義》的天命觀〉,《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1995年),頁188-193。 \n劉玲娜:〈尚力與尚義──《三國演義》死亡描寫的聚焦點〉,《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 期(2008 年),頁21-25。\n劉紹鈴:〈貞節與暴力:明代士人與婦女貞節觀之精神側面〉,《華梵人文學報》第11期(2009年1月),頁77-115。\n廖棟樑:〈向死而生:論屈原的死亡與不朽〉,《先秦兩漢學術》第5期(2006年3月),頁55-82。\n魯小俊:〈天道的循環與人道的悲劇──《三國演義》的講史基調〉,《天府新論》第四期(2007年),頁28-30。 \n黎紅霞:〈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論《三國演義》的天命觀〉,《文教資料》下旬刊(2008年6月),頁15-17。 \n韓曉、魏明:〈論「天人合一」對《三國演義》敘事系統的影響〉,《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4年5月),頁328-331。\n盧世達:〈論《三國演義》的歷史敘事與經典轉化一一以「梳亭之戰」始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8期(2010年7月),頁129-158。\n戴承元:〈試論《三國演義》在「天命」和「人事」之間的兩難抉擇〉,《安康師專學報》(綜合版)第2期(1997年),頁24-28。 \n嚴明、顧友澤:〈論《三國演義》女性觀的矛盾性〉,《明清小說研究》總第59期(2001年第1期),頁137-153。\n\n五、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n丁秋霞:〈1980年以後大陸地區《三國演義》悲劇觀研究之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年)。\n王國宸:〈《三國演義》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書寫〉(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n米至仁:《三國演義研究》(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組博士論文,1991年)。 \n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沈俊翔:〈九零年代臺灣同志小說中的同志主體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洪詠秋:〈《三國演義》及《水滸傳》英雄觀之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n黃世孟:《《三國志通俗演義》著述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曾文男:〈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n曾世豪:《虛實與褒貶:《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n劉淑華:《三國志平話與毛評本三國演義之情節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n蔣聖安:〈《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n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n賴志鈞:〈《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n陳香璉:〈《三國志演義》中「五虎將」結構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n陳瑩嬑:〈張飛形象之演變—以《三國志》到《三國演義》的敘事嬗變為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n陳薏如:〈《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1年)。\n陳薇:〈試探毛宗崗《三國演義》評點的悲劇意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楊欣樺:〈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n邊翠芳:〈《三國演義》嘉靖本與毛評本之比較〉(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n\n六、外文文獻\nWhite, Tropic of Discours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197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915100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1001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1101.pdf2.7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