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506
題名: 台灣懺情小說(1960~1987)
The Taiwanese confessional fiction (1960~1987)
作者: 游昇俯
貢獻者: 范銘如
游昇俯
關鍵詞: 懺情小說
六○年代小說家
自我保全
主體性
Confessional fiction
Taiwanese fictionists in the 60s
self-preservation
subjectivity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4-Jul-2014
摘要: 台灣六○年代以往被標定為現代主義文學時期,因為這個階段的作品普遍可見著重心理描寫,和被批評為晦暗、悖德、荒謬等負面題材的嘗試,被視為受到風行的西方現代文學、思潮影響;也因此招致侷限在描寫個人方寸私語,而無益於現實批判或啟發人生智慧等評價。本論文匯集見於批評的諸項文學特點,以六○年代小說家為觀察對象,藉西方文學傳統的次文類:懺情(confession)為詮釋概念,為此類帶著自傳性質的小說虛構定義命名,尋求認識的可能,分析這些懺情敘事的內容,小說家如何以懺情自白創造批判性與文學性,並以西方懺情小說的演變為參照座標,說明台灣六○年代小說家懺情的意義。最後,本論文嘗試以「政治─現代主義」的視角,作為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內涵的新詮釋。
參考文獻: 一、 文本\n\n七等生,《僵局》,台北:林白出版社,1969年。\n七等生,《放生鼠》,台北:大林書店,1970年。\n七等生,《巨蟹集》,台南:新風出版社,1972年。\n七等生,《五年集》,台北:林白出版社,1972年。\n七等生,《離城記》,台北:晨鐘出版社,1973年。\n七等生,《來到小鎮的亞茲別》,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n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n七等生,《沙河悲歌》,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n七等生,《削瘦的靈魂》,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n七等生,《隱遁者》,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n七等生,《城之謎》,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n七等生,《情與思》,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n七等生,《白馬》,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n七等生,《散步去黑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n七等生,《耶穌的藝術》,台北:洪範書店,1979年。\n七等生,《銀波翅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n七等生,《老婦人》,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n七等生,《譚郎的書信》,台北:圓神出版社,1985年。\n七等生,《重回沙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n七等生,《跳出學園的圍牆》(原名《削瘦的靈魂》),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n七等生,《精神病患》,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n七等生,〈精神病患〉,《文學季刊》,第2期,1967年1月。\n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台北:文星出版社,1964年。\n王尚義,《狂流》,台北:自由太平洋,1965年。\n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出版社,1966年。\n王尚義,《野百合花》,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年。\n王尚義,《深谷足音》,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年。\n王尚義,《荒野流泉》,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年。\n王尚義,《落霞與孤鶩》,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n施明正,《魔鬼的自畫像》,台北:文華出版社,1980年。\n施明正,《島上愛與死》,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年。\n施明正,《施明正詩‧畫‧金石集》,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5年。\n施明正,《施明正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年。\n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n陳映真,《將軍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n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陳映真作品集1‧小說卷:1959-1964),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唐倩的喜劇》(陳映真作品集2‧小說卷:1964-1967),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陳映真作品集3‧小說卷:1967-1979),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萬商帝君》(陳映真作品集4‧小說卷:1980-1982),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鈴璫花》(陳映真作品集5‧小說卷:1983-1987),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屠格涅夫(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著,徐振亞、沈念駒譯,《羅亭》,台北市:商周,2006年。\n歐陽子,《那長頭髮的女孩》,台北:大林,1978年。\n\n\n二、 中、西文專著\n\n(一) 中文專書\n\n王尚勤,《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年。\n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出版,2001年。\n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n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年。\n白荻、朱西甯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台北市:巨人,1972年。\n任卓宣,《個人主義底分析》,台北市:帕米爾書店,1958年。\n朱立立,《知識人的精神私史:台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n李有成,《在理論的年代》,台北:允晨文化,2006年。\n李昂,《施明德前傳》,台北市:前衛,1993年。\n李泰翰,《一九五○年代台灣學生軍訓之研究》,台北市:國史館,2011年。\n李魁賢,《李魁賢文集‧第伍冊》,台北市:文建會,2002年。\n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台北:遠景,1987年。\n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n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縣新店市: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n林玉體,《台灣教育面貌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n周陽山主編,《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市:時報文化,1989年。\n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2007年。\n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n施明德,《囚室之春》,台北市:寶瓶文化,2006年。\n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n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n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市:文建會,1996年。\n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市:文訊雜誌社,2009年。\n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市:三聯書店,2006年。\n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n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n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n陸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馬克思主義」現代烏托邦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n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2011年。\n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n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市:聯經,2011年。\n陳岸瑛、陸丁著,《新烏托邦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2001年。\n陳映真等著,康來新、彭海瑩合編,《曲扭的鏡子──關於台灣基督教會的若干隨想(陳映真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87年。\n陳映真,《思想的貧困》(陳映真作品集6‧訪談卷:人訪陳映真),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石破天驚》(陳映真作品集7‧訪談卷:陳映真訪人),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鳶山》(陳映真作品集8‧隨筆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鞭子和提燈》(陳映真作品集9‧自序及書評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走出國境的異國》(陳映真作品集10‧序文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愛情的故事》(陳映真作品集14‧陳映真論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文學的思考者》(陳映真作品集15‧論陳映真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n陳映真主編,《暗夜中的掌燈者》,台北市:書林,1998年。\n陳師孟等合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n陳鼓應,《存在主義》(增訂本),台北市:台灣商務,1988年增訂11版。\n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台灣文學論集》,台南市:南市文化,1996年。\n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2000年。\n尉天驄,《回首我們的時代》,新北市中和區:印刻文學,2011年。\n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2009年。\n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市:群學,2010年。\n黃晉凱主編,《西洋文學導讀(上冊)》,台北市:昭明出版,2000年。\n黃瑞祺編,《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2年。\n甯應斌、何春蕤編,《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8年。\n單德興,《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n彭小妍主編,《認同、情慾與語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n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年。\n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市:遠景,1979。\n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3年。\n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1976年。\n楊小濱著,《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n楊正潤,《現代傳記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n楊巨平,《古希臘羅馬犬儒現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n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n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n楊照,《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10年。\n楊照,《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2──面對未來的五十個關鍵字》,台北市:本事文化,2010年。\n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n楊澤主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n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n趙知悌編著,《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n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文學與宗教: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n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市:雅典,1989年。\n黎湘萍,《台灣的憂鬱》,台北:人間,2003年。\n劉再復、林崗合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n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n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n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妍院社研所,2008年。\n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市:爾雅,1985年。\n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台北市:前衛,1998年。\n嚴澤勝,《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體性理論及其當代效應》,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n\n(二) 中文譯著\n\nBarrett, William(威廉‧白瑞德)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Irrational Man),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年。\nEvans, Dylan(狄倫‧伊凡斯)著,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台北:巨流,2009年。\nFelman, Shoshana(費修珊)、Dori Laub(勞德瑞)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市:麥田出版,1997年。\nFoucault, Michel(傅柯)著,尚衡譯,魏書娥、顧嘉琛校閱,《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tome 1),苗栗縣:桂冠圖書,1990年。\nFoucault, Michel(米歇爾‧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苗栗縣:桂冠圖書,1992年。\nFoucault, Michel(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苗栗縣:桂冠圖書,1992年。\nFoucault, Michel(米歇爾‧福柯)著,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L’Herméneutique du Suje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nFoucault, Michel(傅柯)著,鄭義愷譯,《傅柯說真話》,台北市:群學,2005年。\nFreud, Sigmund(弗洛伊德)著、宋廣文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市:知書房,2000年。\nFreud, Sigmund(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著,彭舜譯,彭運石校,巫毓荃審定,《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6年。\nGarland, Caroline等著,許育光、黃慧涵、王臨風譯,《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台北市:五南,2007年。\nHerman, Judith Lewis(朱蒂斯‧赫曼)著,楊大和譯,《創傷與復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nHorkheimer, Max, & Adorno, Theodor W.(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著,渠敬東、曹衛東譯,《啟蒙辯證法》(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nLaplanche, Jean, & Pontalis, J. -B.(尚‧拉普朗虛、尚-柏騰‧彭大歷斯)原著,沈志中、王文基譯,《精神分析辭彙》,台北:行人出版社,2000年。\nLee, Leo Ou-fan(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nLejeune, Philippe(菲力浦‧勒熱訥)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Le Pacte Autobiogrphique),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nMannheim, Karl(卡爾‧曼海姆)著,姚仁權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nMarcuse, Herbert(赫伯特‧馬爾庫塞)著,黃勇、薛民譯,《愛欲與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nMeisner, Maurice(莫里斯‧邁斯納)著,張寧、陳銘康等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nShusterman, Richard(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nYang, Xiaobin(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nŽižek, Slavoj(斯拉沃熱‧齊澤克)著,季廣茂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nZoja, Luigi(肇嘉)著,張敏等譯,《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n\n(三) 英文專書\n\nAxthelm, Peter M. The Modern Confessional Novel. New Haven: Yale UP, 1967. Print.\nBakhtin, M. M.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Ed.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4. Print. Theory and Hist. of Lit. 8.\nBernstein, Susan David. Confessional Subjects : Revelations of Gender and Power in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hapel Hill: U of North Carolina P, 1997. Print.\nCǎ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P, 1987. Print.\nFoster, Dennis A. Confession and Complicity in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87. Print.\nFoucault, Michel.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81-1982. \nGill, Jo. Introduction. Modern Confessional Writing: New Critical Essays. By Gill. Ed. London: Routledge, 2006. Print.\nHartle, Ann. The Modern Self in Rousseau`s Confessions: A Reply to St. Augustine. Notre Dame: U of Notre Dame P, 1983. Print.\nLejeune, Philippe. On autobiography. Ed. Paul John Eakin. Trans. Katherine Leary.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9. Print.\nLevin, Susan M. The Romantic Art of Confession: De Quincey, Musset, Sand, Lamb, Hogg, Frémy, Soulié, Janin. Columbia: Camden House, 1998. Print.\nO`Rourke, James L. Sex, Lies, and Autobiography: The Ethics of Confession. Charlottesville: U of Virginia P, 2006. Print.\nPeter Sloterdijk; Michael Eldred trans. Critique of Cynical Reason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 1987. Print.\nSmith, Les W. Confession in the Novel: Bakhtin`s Author Revisited. Madison: Fairleigh Dickinson UP; London: Associated UP, 1996. Print.\nStelzig, Eugene L. Hermann Hesse`s Fictions of the Self: Autobiography and the Confessional Imagin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8. Print.\nStreit, Wolfgang. Joyce/Foucault: Sexual Confessions. Ann Arbor: U of Michigan P, 2004. Print.\nWestburg, Barry. The Confessional Fictions of Charles Dickens.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P, 1977. Print.\n\n三、 單篇論文\n\n(一) 中文部分\n\n王成軍,〈自傳文學關鍵詞〉,《荊楚理工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09年4月,頁15-19。\n史書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95期,1994年3月,頁108-127。\n危令敦,〈欲語還休──論《一個人的聖經》的文革記憶〉,《中外文學》,第37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1-46。\n米樂山(Lucien Miller),〈枷鎖上的斷痕──陳映真的短篇小說〉,《台灣文藝》第101期,1986年7月,頁172-195。\n李有成,〈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176-193。\n呂正惠,〈王文興的悲劇──生錯了地方,還是受錯了教育〉,《文星》第102期,1986年12月,頁113-117。\n呂正惠,〈青春期的壓抑與「自我」的挫傷──二十世紀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淡江中文學報》,第19期,2008年12月,頁161-181。\n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10卷4期,1962年8月,頁3-5。\n杜瑞樂(Joël Thoraval),〈自傳體文學與人類經驗──試論盧梭之《懺悔錄》與沈復的《浮生六記》〉,《當代》,第67期,1991年11月,頁88-105。\n胡衍南,〈戰後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橫的移植──新的文學史分期法之實驗〉,《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年9月,頁26-43。\n高全之,〈七等生的道德架構〉,《中外文學》4卷6期,1975年11月,頁182-198。\n徐賁,〈當今中國大眾社會的犬儒主義〉,《二十一世紀》65期,2001年6月,頁82-88。\n現代文學雜誌社,〈發刊詞〉,《現代文學》創刊號,1960年3月,頁2。\n現代文學雜誌社,〈編後〉,《現代文學》第2期,1960年5月,頁124。\n現代文學雜誌社,〈現代文學一年〉,《現代文學》第7期,1961年3月,頁4-6。\n尉天驄,〈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陳映真的旅程〉,《印刻文學生活誌》52期,2007年12月,頁208-214。\n張誦聖著,應鳳凰譯,〈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台灣文學評論》,第3卷第3期,2003年7月,頁52-76。\n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頁133-160。\n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30卷3期,2001年8月,頁93-113。\n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弔詭〉,《當代》第108期,1995年4月,頁86-99。\n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弔詭(下)〉,《當代》第109期,1995年5月,頁106-118。\n陳純瑩,〈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之警政(1949-1958)〉,《人文社會學報》第三期,2007年3月,頁45-72。\n陳鼓應,〈談談王尚義的作品〉,《大學雜誌》第24期,1969年12月,頁10-16。\n郭文華,〈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2期,1998年12月,頁39-82。\n甯應斌,〈性解放思想史的初步札記:性政治、性少數、性階層〉,《性/別研究》3/4期,1998年9月,頁179-234。\n單德興,〈創傷‧回憶‧和解:析論林瓔的越戰將士紀念碑〉,《思想》第5期,2007年4月,頁95-127。\n黃克全,〈七等生小說中的自然、自由、神〉,《文訊》30期,1987年6月,頁141-149。\n楊正潤,〈論懺悔錄與自傳〉,《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頁23-29。\n楊正潤,〈中國自傳:現代性的發生〉,《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1-16。\n楊凱麟,〈施明正,書寫的身體政治與政治身體的書寫〉,《文化研究》13期,2011年秋季,頁57-80。\n趙山奎,〈西方現代傳記的懺悔敘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1期,2009年1月,頁43-48。\n趙天儀主持、詹文傑記錄,〈施明正小說作品討論會〉,《台灣文藝》114期,1988年11-12月,頁25-31。\n廖仁義,〈處境與實踐邏輯──從「保釣事件」到「野火現象」〉,《當代》第3期,1986年7月,頁60-64。\n廖淑芳,〈七等生作品中的個人觀、群體觀及其形成過程〉,《文學台灣》第3期,1992年6月,頁168-200。\n蔡盛琦,〈臺灣地區戒嚴時期翻印大陸禁書之探討(1949-1987)〉,《國家圖書館館刊》九十三年第一期,2004年6月,頁9-49。\n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頁75-130。\n蔡淑惠,〈巔峰情感的受虐慾:葉琳內克小說《鋼琴教師》〉,《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3卷第2期,2010年6月,頁53-74。\n鄭鴻生,〈台灣的文藝復興年代:七十年代初期的思想狀況〉,《思想》第4期,2007年1月,頁81-102。\n劉金舉,〈基督教懺悔制度及懺悔體文學對日本私小說的影響〉,《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03-107。\n劉紀蕙,〈壓抑與復返:精神分析論述與現代主義的關聯〉,《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4卷第2期,2001年1月,頁31-61。\n蕭義玲,〈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7期,2009年1月,頁105-161。\n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九期,2011年2月,頁139-171。\n蘇正隆,〈翻譯文學出版因緣〉,《文訊》291期,2010年1月,頁47-49。\n蘇峰山,〈七等生的夢幻──兼論社會學的實在論〉,《台灣文學評論》,第1卷第1期,2001年7月,頁41-58。\n顧忠華,〈台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當代》第221期,2006年1月,頁66-89。\n\n(二) 英文部分\n\nCoetzee, J. M. “Confession and Double Thoughts: Tolstoy, Rousseau, Dostoevsky,” Doubling the Point: Essays and Interviews. Ed. David Attwell. Cambridge: Harvard UP, 1992. Print.\nFelski, Rita. “On Confession,” Women, Autobiography, Theory: A Reader. Ed. Sidonie Smith and Julia Watson.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1998. Print.\nHart, Francis R. “Notes for an Anatomy of Modern Autobiography,” New Directions in Literary History. Ed. Ralph Cohe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74. Print.\nSpender, Stephen. “Confessions and Autobiography,” Autobiography, Essay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Ed. James Olney.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0. Print.\n\n四、 學位論文\n\n吳孟昌,〈七等生小說研究:自我治療的書寫旅程〉,台中縣: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n吳昭憲,〈犬儒主義、主體形構與批判〉,台北市: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n張雅惠,〈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n郭文華,〈一九五○至七○年代台灣家庭計畫〉,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n曾薰慧,〈台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n廖淑芳,〈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鄭千慈,〈崩解的自我──現代主義、畸零人與戰後台灣鄉土小說〉,台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n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n蘇怡菁,〈施明正及其小說研究〉,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8年。\n蘇慧雲,〈紅色的執著與白色的焦慮──陳映真及其小說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n\n五、 報紙、網路資料\n\n黃哲斌、林欣誼、高有智、郭石城專訪,〈林絲緞李哲洋 舞動愛情人生〉,《中國時報》,2009年6月7日,7A「名人家族故事」。\n〈人物風采 台灣第一位人體模特兒林絲緞〉,2007年12月13日,見http://cooperbmlee.pixnet.net/blog/post/16001779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615901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90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01201.pdf2.4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