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274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林佳和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Lin, Chia H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吳昌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Wu, Chang Lunen_US
dc.creator吳昌倫zh_TW
dc.creatorWu, Chang Lunen_US
dc.date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08-06T03:48:32Z-
dc.date.available2014-08-06T03:48:32Z-
dc.date.issued2014-08-06T03:48:32Z-
dc.identifierG0100961059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274-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100961059zh_TW
dc.description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教師申訴制度實施近20年以來,已成為30多萬教師權益受損時之最主要、最常用之行政救濟途徑,其重要性不容忽視。教師申訴制度之性質,係行政程序,亦是行政救濟程序與行政機關內部自省機制,且評議程序益趨獨立與嚴謹,漸有「準司法」程序之性質。\n 教師申訴途徑、訴願途徑及勞資爭議處理途徑,皆為行政機關內部之救濟途徑,使教師之行政救濟途徑呈現多元化之景象,各途徑之目的皆為維護權益免受侵害,然提起要件、主體、客體、組織、審理、決定效力各有不同,雖有部分重疊,也有各自獨特之處,但目前實務運作上尚無困難。\n 本文主要探討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審理再申訴案件之運作,由於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準則規範之不足,因此審議案件時,常須援引行政程序法、訴願法及其他訴訟法之規定或法理來補充,臺灣省申評會多年來已建構判斷餘地審查架構,且對於舉證責任分配、正當行政程序之審查,亦有頗為豐富之評議書見解可供各申訴機關參考。\n 教師申訴制度有其存在之必要性,惟目前仍面臨若干問題尚待解決:(一)教師申訴定位未明確,救濟程序疊床架屋;(二)程序性規範過於簡陋,須援引其他規定補充,易生爭議;(三)評議決定拘束力不足,對於未依評議決定意旨另為處分(措施)者,並無有效處理規定,對申訴人之權益保障未足;(四)外界對教師申訴制度存有疑慮,有師師相護之質疑,亦有行政干預之質疑。\n 本文建議,教師申訴制度未來改革的方向:可重新建構教師申訴制度之架構,將行政處分案件簡化為一級一審制,管理措施之案件仍採二級二審制併行,申訴途徑並能取代訴願途徑,避免因重疊而產生之問題。而對教師法教師申訴章及評議準則之修正建議:可研議制定教師申訴專法之可行性或重要事項於教師法明定,如增修「請求一定作為」之申訴類型、申評會組織成員增加具法律專長人士之比例、教師組織代表應明訂為同級教師會(或同級教師工會)、簡化行政處分案件為一級一審制、處理情形回報及懲處機制、準用訴願法等規定。而其他程序性規定之增訂與修訂,如增修:不受理、停止執行、共同申訴及合併審議、調查證據方法、閱覽卷宗程序、停止評議、評議決定未達三分之二僵局解決方式、評議機關「自為決定」、不服決定之救濟、評議書公開等規定。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eacher appeal system has been practiced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main and most adopted relief approach, the importance cannot be overlooked. The nature of this system is an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s well as an administrative remedy and a self-examination mechanism within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appraisal procedure is getting more independent and strict, which is gradually gaining the character of‘quasi- judicial ’. \n\nTeacher appeal approach, administrative appeal approach, and settlement of labor-management disputes approach are all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They display the diversified phenomenon of teacher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approaches. The purpose of each is to safeguard teachers’rights from violation. However, the essential element of complaints, subject, object, organization, judgment, and the effect of decision-each one is different. Though there are some overlap parts, each approach owns its uniquenes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difficulty in practical operation. \n\n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Taiwan Provincial Teacher Grievances Committee when appraising re-appeals cases. Due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review standards, when appraise cases, often have to quot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ct, Administrative Appeal Act and other code of procedure or legal principles of lawsuit as supplements. Besides, the structure of margin of appreciation has been built for years, which offers abundant views from appraisal files as references for teacher appeal organization in respect of offering allocation of evidence responsibility and examination of prope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n\nTeacher appeal system has its existing necess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Firstly,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er appeal is unclear, therefore, some administrative remedy procedures overlap each other; secondly, procedures standard is too simple and poor, it has to cite other regulations as supplements and hence, arguments can easily happen; thirdly, the power of appraisal decision constraint is insufficient, when expected action is not done according to the appraisal decision but otherwise, there is no effective regulation to safeguard the petitioner’s rights; lastly, outsiders have doubts about teacher appeal system:either suspicions of facts covered among teachers or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n\nThis essay suggests some innovational directions for teacher appeal system. For instance, the structure of this system can be rebuilt to simplify administrative action cases to one level- one trial system; management measure cases remain two level- two trial system; teacher appeal approach replace administrative appeal approach to avoid unnecessary procedure overlap problem. Suggestions of amending teacher appeal chapter in Teachers’Act and review standards:We may study 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legalizing a specialized Teacher Appeal Act or set clear rules about important issues. For instance, adding a appeal category of“appeal of certain action”; increasing legal specialists percentage in Teacher Grievances Committee members; regulating teacher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ves to same- level as teacher association (or teacher union); simplifying administrative action cases to one level-one trial system; handling situation feedbacks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pply mutatis mutandis for Administrative Appeal Act. We may also add and amend other procedure regulations, for example, regulation of”dismiss” (to reject a complaint) , enforcement stop, common complaints and merging appraisals, methods of investigating evidence, procedures of file viewing , appraisal stop, solution of breaking a deadlock in decision which is not agreed by at least two-third committee members, appraisal organization”decide by itself”, remedy of disagreement decisions, review reports disclosure to public.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n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n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n 第四節 文獻探討 ………………………………………………………………4\n 第五節 本文結構 ………………………………………………………………5\n第二章 教師申訴救濟制度與其他行政救濟之區別 ………………………………6\n 第一節 教師申訴救濟途徑概說 ………………………………………………6\n 第一項 教師申訴制度之緣起 ……………………………………………6\n 第二項 教師申訴救濟之性質 ……………………………………………7\n 第一款 係行政程序 …………………………………………………7\n 第二款 係行政救濟程序 ……………………………………………7\n 第三款 係行政機關內部自省機制 …………………………………7\n 第四款 係準司法程序 ………………………………………………8\n 第三項 教師申訴與行政救濟途徑 ………………………………………9\n 第一款 行政救濟之概念 ……………………………………………9\n 第二款 多元化之教師行政救濟途徑 ……………………………10\n 第二節 教師申訴途徑與訴願途徑之關聯與差異 …………………………11\n 第一項 概說 ……………………………………………………………11\n 第二項 管轄………………………………………………………………11\n 第三項 提起要件與程序…………………………………………………13\n 第一款 提起要件……………………………………………………13\n 第二款 提起程序……………………………………………………18\n 第四項 組織與審理………………………………………………………20\n 第一款 委員會組織…………………………………………………20\n 第二款 審理程序……………………………………………………21\n 第五項 決定之效力………………………………………………………25\n 第六項 不服決定之處理…………………………………………………29\n 第三節 教師申訴途徑與勞資爭議處理途徑之關聯與差異………30 \n 第一項 概說………………………………………………………………30\n 第二項 管轄………………………………………………………………31\n 第三項 提起要件與程序…………………………………………………32\n 第一款 提起要件……………………………………………………32\n 第二款 提起程序……………………………………………………34\n 第四項 組織與審理………………………………………………………34\n 第一款 委員會組織…………………………………………………34\n 第二款 審理程序……………………………………………………35\n 第五項 決定之效力………………………………………………………38\n 第六項 不服決定之處理…………………………………………………39\n第三章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審議程序及運作……………………………41\n 第一節 概說……………………………………………………………………41\n 第一項 程序法之適用與類推適用………………………………………41\n 第一款 行政程序法…………………………………………………41\n 第二款 訴願法………………………………………………………44\n 第三款 其他法律之規定及法理……………………………………46\n 第二項 職權調查主義……………………………………………………46\n 第三項 證據與舉證責任…………………………………………………48\n 第一款 證據…………………………………………………………48\n 第二款 舉證責任……………………………………………………50\n 第三款 行政救濟(申訴)之舉證責任……………………………51\n 第二節 教師再申訴之管轄……………………………………………………53\n 第三節 提起再申訴之要件與程序……………………………………………54\n 第一項 再申訴之主體……………………………………………………54\n 第二項 再申訴之客體(標的)…………………………………………55\n 第三項 提起再申訴之其他形式要件……………………………………55\n 第四項 再申訴提起程序…………………………………………………55\n 第四節 再申訴評之議組織……………………………………………………56\n 第一項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設置……………………………56\n 第二項 委員會組織…………………………………………………57 \n 第五節 再申訴之審議………………………………………………………57\n 第一項 審議前之準備程序…………………………………57 \n 第二項 形式(程序)審查………………………………………………58\n 第三項 實體審查…………………………………………………………61\n 第六節 再申訴之評議決定與執行……………………………………………65\n 第一項 再申訴評議的期限與範圍………………………………………65\n 第二項 再申訴之評議決定………………………………………………65\n 第三項 評議決定之執行…………………………………………………69\n 第七節 不服再申訴決定之救濟………………………………………………70\n 第一項 評議書之附記……………………………………………………70\n 第二項 訴願………………………………………………………………72\n 第三項 行政訴訟…………………………………………………………73\n 第四項 民事訴訟…………………………………………………………75\n 第五項 勞資爭議處理程序………………………………………………76\n第四章 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案件審議之分析……………………………77\n 第一節 概說……………………………………………………………………77\n 第二節 裁量案件之審查………………………………………………………77\n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之審查…………………………………79\n 第四節 基於錯誤事實而為決定………………………………………………80\n 第一項 事實認定錯誤……………………………………………………80\n 第二項 事實不明之決定…………………………………………………81\n 第五節 未能遵守一般公認之評價標準………………………………………81\n 第一項 誠信原則…………………………………………………………82\n 第二項 比例原則…………………………………………………………83\n 第三項 明確性原則………………………………………………………85\n 第四項 平等原則…………………………………………………………86\n 第五項 利益衡平原則……………………………………………………88\n 第六項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90\n 第七項 公益原則…………………………………………………………91\n 第八項 信賴保護原則……………………………………………………92\n 第六節 基於考量不相干情事而為決定………………………………………96\n 第七節 未能遵守程序規定……………………………………………………98\n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與正當行政程序…………………………………98\n 第二項 受告知權…………………………………………………………99\n 第一款 告知之意義和方式…………………………………………99\n 第二款 告知之類型 ………………………………………………101\n 第三項 聽證權 …………………………………………………………102\n 第一款 正式聽證與非正式聽證 …………………………………102\n 第二款 到場陳述意見 ……………………………………………104\n 第三款 卷宗閱覽 …………………………………………………105\n 第四項 公正作為義務 …………………………………………………108\n 第一款 迴避制度 …………………………………………………108\n 第二款 禁止片面接觸 ……………………………………………111\n 第三款 組織適法 …………………………………………………111\n 第五項 說明理由義務 …………………………………………………114\n 第六項 其他程序性規定 ………………………………………………115\n 第八節 適用法規錯誤之評議 ………………………………………………118\n 第一項 撤銷原評議決定 ………………………………………………119\n 第二項 維持原評議決定 ………………………………………………120\n 第九節 再申訴案例分析 ……………………………………………………121\n 第一項 自為決定案 ……………………………………………………121\n 第二項 年終成績考核設限案 …………………………………………127\n 第三項 撤銷資遣僅回復本薪案 ………………………………………132\n 第四項 育嬰留職停薪影響考核案 ……………………………………138\n 第五項 溢領薪資致公法上不當得利案 ………………………………143\n第五章 現行教師申訴途徑面臨之問題 …………………………………………152\n 第一節 教師申訴定位未明確 ………………………………………………152\n 第一項 救濟程序疊床架屋 ……………………………………………152\n 第二項 不服申訴、再申訴之救濟途徑不明確 ………………………152\n 第二節 程序性規範過於簡陋 ………………………………………………153\n 第三節 評議決定拘束力不足 ………………………………………………154\n 第四節 外界對教師申訴制度之疑慮 ………………………………………155\n 第一項 師師相護之質疑 ………………………………………………155\n 第二項 行政干預之質疑 ………………………………………………157\n第六章 教師申訴途徑未來改革之方向 …………………………………………162\n 第一節 重新建構教師申訴架構 ……………………………………………162\n 第一項 申訴制度存在之必要性 ………………………………………162\n 第二項 簡化教師申訴制度之層級 ……………………………………164\n 第三項 教師申訴途徑宜取代訴願途徑 …………………………166 \n 第二節 教師法教師申訴章及評議準則之修正建議 ……………167 \n 第一項 教師申訴途徑另以法律制定之可能性 ………………………167\n 第二項 重要事項宜於教師法明定 ……………………………………168\n 第三項 其他程序性規定之修訂重點 …………………………………170\n第七章 結論 ………………………………………………………………………174\n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74\n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75\n\n參考文獻……………………………………………………………………………177\n附 錄……………………………………………………………………………183\n附 錄 一、教師法申訴及訴訟章與行政院修正草案……………………………183\n附 錄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準則………………………………184\n附 錄 三、教師成績考核四條三款與四條二款薪資比較表……………………190\n附 錄 四、建議未來教師申訴救濟途徑表………………………………………191zh_TW
dc.format.extent2640289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61059en_US
dc.subject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zh_TW
dc.subject教師申訴zh_TW
dc.subject再申訴zh_TW
dc.subject行政救濟zh_TW
dc.subject訴願zh_TW
dc.subject勞資爭議處理zh_TW
dc.subject評議準則zh_TW
dc.subject判斷餘地zh_TW
dc.subject正當行政程序zh_TW
dc.subjectthe Taiwan Provincial Teacher Grievances Committeeen_US
dc.subjectteacher appealen_US
dc.subjectre-appealen_US
dc.subjectaministrative remediesen_US
dc.subjectaministrative appealen_US
dc.subjectsettlement of labor-management disputesen_US
dc.subjectreview standardsen_US
dc.subjectmargin of appreciationen_US
dc.subjectprope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en_US
dc.title我國教師申訴救濟途徑之研究-以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運作為中心zh_TW
dc.titleResearch concerning Appeal Approach for Teacher Grievances in Taiwan - Focussing on the Taiwan Provincial Teacher Grievances Committee with its Operation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依姓名筆劃排列)\n一、專書\n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三民,2013年9月修訂版。\n五南法律小組,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彙編,台北:五南,1999年3月。\n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2010年9月5版。\n李惠宗,行政程序法要義,台北:五南,2002年11月。\n李震山,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2007年10月7版。\n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2007年9月10版。\n吳 庚,行政爭訟法,台北:三民,2005年10月3版。\n吳志光,行政法,台北:新學林,2007年9月2版。\n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台北:三民,1994年8月。\n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台北:三民,1997年7月。\n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台北:新學林,2009年11月3版。\n陳計男,民事訴訟法(上),台北:三民,2006年2月3版。\n陳 敏,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2013年9月8版。\n陳新民,行政法,台北:空大,2001年8月。\n陳慈陽,行政法總論,台北:神州,2001年10月。\n黃默夫,基礎行政法二十五講,台北:三民,2006年9月。\n張自強、郭介恆,訴願法釋義與實務,台北:瑞興,2002年2月。\n黃程貫,勞動法,台北:空中大學,2000年2版。\n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2001年1月。\n湯德宗、李建良,2006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台北:新學林,2007年10月。\n廖義男,行政法之基本建制,台北:三民, 2003年6月。\n鄭玉波,法學緒論,台北:三民, 1994年8月第4次修訂再版。\n劉宗德,制度設計型行政法學,台北:元照,2009年5月。\n劉鑫楨,論裁量處分與不確定法律概念,台北:五南,2005年11月2版。\n蔡志芳,行政救濟法新論,台北:元照,2001年8月2版。\n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台北:新學林,2007\n 年7月3版。\n蔡秀卿,現代國家與行政法,台北:學林,2003年6月。\n衛民、許繼峰,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台北:空中大學, 1999年8月。\n瞿立鶴,教師權利的覺醒,台北: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1992年12月。\n羅傳賢,行政程序法論,台北:五南,2000年9月。\n二、專書論文\n林佳和,教師申訴制度與勞資爭議處理-從德國經驗看台灣法制,載:教師申訴\n 制度與權利救濟論文集,頁66-101,2008年3月。\n林錫堯,公法上不當得利法理試探,載:當代公法新論(下),頁268-286,\n 2002年7月。\n程明修,行政程序法下蒙塵的信賴保護與加持的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載:\n 教師申訴制度與權利救濟論文集,頁171-198,2008年3月。\n陳淳文,違法授益行政處分與信賴保護,載:湯德宗、李建良主編,2006行政\n 管制與行政爭訟,頁1-45,2007年10月。\n許宗力,行政程序法與現行法制之整合,載:法務部「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n 論文集」,頁109以下,1999年。\n張文郁,行政救濟法中職權調查原則與舉證責任之研究,載:台灣行政法學會學\n 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行政救濟.行政處罰.地方立法,台北:元\n 照,頁227-270,2000年12月。\n葉慶元,期待可能性於行政法上之適用,收錄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n 原則(二),頁309-342,1997年7月。\n趙義德,析論不當聯結禁止原則,載: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n 頁219-244,1994年8月。\n廖元豪,儀式性的聽證權-從正當程序觀點檢討「陳述意見」與「聽證」之制度\n 與實踐,載: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及實\n 務,台灣行政法學會,頁262-294,2009年7月。\n謝孟瑤,行政法學上之誠實信用原則,載:城仲模主編之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n (二),頁191-234,1997年7月。\n三、期刊論文\n林佳和,教師與憲法同盟自由之保障-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00280號判\n 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51期,頁240-254,2007年12月。\n林佳和,台灣勞動爭議的行政調解-國家性認知、勞動法貫徹困局與ADR本質\n 的微妙暨緊張關係,月旦法學雜誌,173期,頁79-102,2009年10\n 月。\n林良榮,雇主人事權之行使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決定(行政處分)之司法審查\n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711號(101年8月9日)判決評釋,月旦\n 法學雜誌,215期,頁225-237,2013年4月。\n林三欽,違法授益行政處分受益人之信賴保護-以金錢或可分物給付之受益行政\n 處分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9期,頁1-47,2011年9月。\n林三欽,試論「行政爭訟實益」之欠缺(上)-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四六號解釋\n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2期,頁37-53,2003年1月。\n林三欽,試論「行政爭訟實益」之欠缺(下)-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四六號解釋\n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3期,頁13-22,2003年12月。\n林石根,訴願法制之檢討及訴願法修正之建議,台灣海洋法學報,8卷1期,\n 頁111-163,2009年6月。\n李建良,行政法上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月旦法學誌,82期,頁20-21,2002年\n 3月。\n李建良,公務人員保障法複審及申訴標的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90期,頁\n 112-140,2002年11月。\n李建良,行政處分對行政機關的構成要件效力,月旦法學雜誌,79期,頁22-\n 23,2001年12月。\n李建良,行政處分的「解決」與行政救濟途徑的擇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0\n 期,頁105-115,2002年11月。\n吳志光,公立學校教師身分變更之行政救濟程序-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n 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月旦法學雜誌,178期,頁275-287,\n 2010年3月。\n吳志光,教師申訴程序與訴願程序之關聯-以教師法第33條規定為核心,憲政\n 時代,第32卷第2期,頁135-156,2006年10月。\n吳志光,公法上財產給付請求權與一般給付訴訟,法學講座,12期,頁29-35,\n 2002年12月。\n吳秦雯,公私立大學校教師遭學校予以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之申訴途徑,月旦法\n 學雜誌,182期,頁300-309,2010年7月。\n吳承學、王昌國、何克帆,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舉證責任之研究,司法新聲,98\n 期,頁79-81,100年4月。\n洪家殷,行政程序法與行政救濟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50期,頁67-83,1999\n 年7月。\n張文郁,論訴願決定及其效力,月旦法學,165期,頁137-152,2009年2月。\n張文郁,行政訴訟法之職權調查主義,臺灣法學雜誌,160期,頁27-33,2010\n 年9月。\n張文郁,訴願決定之不利益變更禁止,月旦法學教室,6期,頁24-25,2003年\n 4月。\n張文郁,淺論行政法上之習慣法與行政慣例,月旦法學雜誌,157期,頁24-30\n ,2008年6月。\n許宗力,行政程序的透明化與集中化,全國律師,6期,頁69-78,1998年6\n 月 。\n陳清秀,行政規則與行政習慣法,月旦法學雜誌,156期,頁8-20,2008年5\n 月。\n梁學政,論教師申訴制度一級制之可行性-從現行制度運作之缺失以觀,法令月\n 刊,60卷1期,頁42-60,2009年1月。 \n湯德宗,論行政程序的正當程序,月旦法學雜誌,55期,頁152-170,1999年\n 12月。\n湯德宗,論行政程序法的適用,月旦法學雜誌,59期,頁158-173,2000年4\n 月。\n程明修,停職處分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49期,頁24-25,2006年11月\n黃坤祥,企業內申訴制度的理論與實務作法,勞工之友雜誌,503期,頁24-27\n ,1992年11月。\n黃坤祥,企業內申訴制度的理論與實務作法(二),勞工之友雜誌,504期,\n 頁16-19,1992年12月。\n黃錦堂,判斷餘地理論於公務員保障法之適用與檢討,法令月刊,60卷9期,\n 頁54-73,2009年9月\n詹鎮榮,行政機關之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法學講座,23期,頁54-63,\n 2003年11月。\n詹鎮榮,違法行政處分職權撤銷之除斥期間-評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n 646及1578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58期,頁268-280,2008年7\n 月。\n葛克昌,公立學校教師解聘等爭訟之救濟途徑-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第一\n 次聯席會議決議,月旦裁判時報,2期,頁300-309,2010年4月。\n趙達瑜,我國公務員保障事件不同意見書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9期,頁93-\n 132,2008年12月。\n蔡茂寅,行政程序法之適用範圍,月旦法學雜誌,62期,頁22-23,2000年7月\n蔡茂寅,行政程序法之適用範圍(二),月旦法學雜誌,65期,頁22-23,2000\n 年10月。 \n劉建宏,訴願決定之效力與訴願再審,月旦法學教室,130期,頁42-54,2013\n 年8月。\n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與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6期,\n 頁65-105,2002年1月。\n鄭津津,勞工救濟法制,月旦法學雜誌,222期,頁12-28,2013年11月。\n鄧學良,「員工申訴管道」之探討,勞工行政,110期,頁51-54,1997年6月。\n蕭文生,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月旦法學教室,87期,頁8-9,2010年1月。\n蕭文生,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實現-評最高行政法院92年判字第620\n 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19期,頁191-201,2005年4月。\n四、學位論文\n朱敏賢,行政爭訟舉證責任分配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 1999年。 \n涂文振,我國教師申訴制度之改革,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n施惠芬,大專教師申訴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 2001年。\n孫銀福,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審議再申訴案件類型及評議法理分析之研\n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n張培源,處理公立高中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法制之研究─以「教學不力及不能\n 勝任工作」為中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n 2011年7月。\n陳家仕,我國教師申訴制度法制之研究,國防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n 年。\n蔣麗蓉,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申訴制度相關問題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師\n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n劉家昆,教師申訴法制與正當法律程序,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 2004年。\n五、研討會論文\n劉建宏,行政法法院裁判既判力與行政程序重新進行及違法行政處分撤銷-以財\n 稅事件為研究中心,發表於:台北市政府法務局、新北市政府法制局合\n 辦,101年度北二都訴願實務研討會,2012年4月30日。\n蔡茂寅,「行政程序法草案之重要內容(三)-重要之程序規定」,台大法律系主\n 辦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會議資料,1998年12月19日。\n六、政府機關出版品\n行政院法規會,行政機關訴願作業實務,台北:行政院,2012年12月。\n行政院訴願會,訴願制度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祕書處,2011年10月。\n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手冊101年版。\n教育部,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保護論文集,台北:教育部,2005年7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申訴制度與權利救濟論文集,台北:教育\n 部,2008年3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2006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n 選輯,台北:教育部,2006年10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2007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n 選輯,台北:教育部,2007年8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2008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n 選輯,台北:教育部,2008年5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2009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n 選輯,台北:教育部,2009年2月。\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2010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n 選輯,台北:教育部,2010年4月。\n七、其他\n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93年10月7日第1557次會議紀錄\n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95年5月8日第7屆第65次委員會議決議\n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n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2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n羅德水,教育論壇:教師申評會組成平議,立報,2012年5月8日\n羅德水,教育論壇:保留教師申訴有益教育發展,立報,2011年3月15日。\n國家圖書館之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n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n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查詢網/101學年度統計資料:\n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QAzAA2\n教育部網站/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n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n教育部網站/102年專任教師統計: \n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銓敘部網站/101年全國公務人員統計總數: \nhttp://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1058&Page=3992&Index=4\n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n內政部網站/常見問答/民政/Q95:\nhttp://www.moi.gov.tw/chi/chi_faq/faq_detail.aspx?t=2&n=618&p=4&f=1zh_TW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5901.pdf2.5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