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355
題名: 建構台灣兒童電視節目優質指標之研究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 A Study on Quality Indicators for Children’s Television Programms in Taiwan.
作者: 唐台齡
Tang, Tai Lin
貢獻者: 關尚仁
唐台齡
Tang, Tai Lin
關鍵詞: 優質內涵
指標建構
學習理論
兒童傳播權
利害關係人
行動研究
凱利方格法
德菲法
Quality Indicators for Children’s TV Programs
Construction of Indictors
Learning Theory
Communication Rights for Children
Stakeholder Theory
Action Research
Kelly’s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s
Delphi Method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十月-2014
摘要: 本研究作者為資深兒少電視節目製作人暨導播,深感兒童節目是否優質必須回應判斷的標準,因而引發研究動機。製作一個好的兒童節目可以給予台灣土地上的孩子、大人們的是什麼?優質的內涵到底是什麼?一種看似主觀的標準,通過集體的思考、協作,變成一個可以運作的、客觀的標準,亦即指標。對研究者而言,建立一個可以操作性的指標,是本研究追求的目標。\n\n 研究的範疇是台灣兒童電視節目,研究的方向是指標的建構,研究的內涵是優質。研究者梳理國外相關文獻發現國內缺少合宜、具深度與學理依據的論文,來分析優質兒童節目的內涵,亦缺乏具操作性的優質指標,這是本論文研究的核心關懷之處。\n\n 為補強台灣兒童媒體對於優質兒童節目研究的不足,希冀導入國外相關學習理論,以及兒童傳播權內涵之相關研究。本文研究對象是利害關係人,他們是台灣兒童觀眾的代言人,對優質兒童節目自有其看法與期待。透過文獻分析淬取國外指標的精華,成為「凱利方格法」指標的發想基礎,來自在地專家以歷史回顧建構方法淬取的初步指標,成為「德菲法」問卷之研究,經過多層次的篩選、民主化的過程,整合建構出專業實用優質指標,目的是敦促、激發製作人員製作優良的好節目,另方面,指標提供業界、學界、傳播界,有心於兒童節目製作與研究者,做為評估優質節目的基礎。未來則以此為基礎,發展其他類型兒童節目優質的判準,方可能促使兒童節目整體品質提升,促進優質兒童節目永續經營。\n\n關鍵詞:優質內涵、指標建構、學習理論、兒童傳播權、利害關係人、行動研究、凱利方格法、德菲法
As a senior producer/director of children’s TV program of more than 40 years in Taiwan,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ample knowledge and the expertise of what makes one children’s TV program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llect and create a group of Quality Indicators for production individuals as a reference in order to produce better TV programs targeting pre-school kids under 6 and children of 7-12 year-olds in the years to come. \n\nApplying Kelly’s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s and Delphi Method, the researcher has successfully invited more than 70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namely parents, teachers, senior professionals who make TV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those who work in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dealing with children’s benefit. The outcome: a list of Quality Indicators for Children’s TV programs, the first of its kind extracted locally in Taiwan. \n\n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and study i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guide for production professionals who are interested in enhancing advocacy and communication rights for children. The Quality Indicators will serve as sufficient descriptions and common views of what makes some TV programs uniquely better than other ones. \n\nKey Words: Quality Indicators for Children’s TV Programs, Construction of Indictors, Learning Theory, Communication Rights for Children, Stakeholder Theory, Action Research, Kelly’s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s, Delphi Method.
參考文獻: (1) 中文書目\n\n丁一顧(2008)。行動研究簡介。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n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臺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n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0)。《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十輯》。臺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n《中國時報》(2014年1月13日)。〈學者:分級細緻化 做比說重要〉。取自http://blog.udn.com/mybook679/6422554。\n王育敏(2006)。《非營利組織建構社會資源之探討,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n王金國 (2002 )。《淺談教師行動研究》。台中:靜宜大學地方教育輔導通訊第六期。\n王美鴻(1997)。《疊慧法:以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的應用為例》。圖書與資訊學,23期 \n田耐青(2000)。《「水果冰淇淋」兒童電視節目之形成性評鑑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公視文化事業基金會\n朱仲謀(2006)。《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n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35》,第40卷第一期,35-54\n吳明清 ( 1991 )。《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n吳明清(1991)。《探討行動研究特色之分析比較》\n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n吳修廷、廖主民(2003)。《示範者的技能水準在觀察學習的效應》。中華體育季刊,17卷4期\n吳翠珍(1995)。《國內自製兒童節目呈現方式與學習效果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n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台北:政治大學\n吳翠珍(2001)。《別小看我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台北:公共電視\n吳翠珍(2002)。《台灣媒體的兒童傳播人權指標建構計畫研究報告》。(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政大媒體素養教育研究室。\n吳翠珍(2002)。《建構兒童閱聽人:兒童媒體論述分析》。台北:國科會委託研究案\n吳翠珍(2006)。〈兒童傳播人權研究〉。台北:政大媒體素養教育研究室。\n宋文里譯(200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台北:遠流。\n(原書Jerome S. Bruner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USA)\n李宗薇、董建成(2007)。《電視卡通對兒童認知及情意的影響》。國民教育,47卷,5期,80-87頁。\n李怡慧(2004)。《台灣本土幼教電視節目內容及時段編排對幼兒收視與模仿行為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李律鋒(2011)。〈兒童新典範 製播新媒體兒童節目〉。《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300(上網日期:2011年12月4日)\n李政勳(2005年7月24日)。《別讓孩子成了電視兒童》。《大紀元》。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5/7/14/n985402.htm\n李常井(1985)。《杜威經驗概念剖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六十)\n李慧娟(2009)。《行動研究的哲學論點與主題類型》。台北:經國管理學院 \n兒福聯盟。(兒少收視行為與兒少節目困境分析-)。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59(上網日期2012年12月18日)\n兒福聯盟。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id=2449 (上網日期2012年8月23日)\n卓美玲(2011)。《電視節目分級處理辦法修正研究》。(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0年度委託研究報告,pg10004-0238)。台北: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n周天賜(1997)。(文獻探討),《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57-82。\n幸曼玲(1991)。《發展心理學:兒童社會認知的發展第十二章》、《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第十六章》(蘇建文編)。台北心理\n林佩蓉(2004)。《「水果冰淇淋」新舊版本之總結性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公視文化事業基金會\n林佩蓉、黎佳欣、許惠茹(2009)。《適齡適性的幼兒教育—孩子在幼稚園該學什麼?怎麼學?》。台北:教育部\n林佳蓉、林宇玲、林曉薇、陳彥文譯(2012)。《媒體素養教育兒童、青少年與媒體》。台北:華藤。\n(原書Victor C. Strasburger& Barbara J. Wilson & Amy B. Jordan [2008].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 London)\n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n(原書Richard E.Mayer[1991].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Approach.USA)\n邱家宜(2003)。(英美傳播管制經驗思考台灣NCC的制度與使命),《廣播與電視》。95:1-28\n邵瑞珍譯(2003)。《教育的歷程》,台北:五南,教育部。\n(原書Jerome S. Bruner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USA)\n信誼基金會(1987)。《我國兒童電視節目現況之評估及緯來製作方向之研究》。台北:信誼基金會\n唐世鼎、黎斌(2005)。《世界電視台與傳媒機構》。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n唐台齡(2010)。《台灣電視兒童節目半世紀之路 1962-2009》。台北:巨流\n唐鎮宇、何哲欣(2011年4月9日)。〈兒少法新版草案 納媒體自律機制〉,《蘋果日報》(台灣),第12版。\n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n(原書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B.[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London: Routledge,)\n孫力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孫青(2009年5月3日)。(2010年之後-BBC策略回顧與檢視)。取自 http://web.pts.org.tw/~rnd/p2/2010/05/BBC%20Strategy%20Review.pdf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0日)\n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春季號》\n徐振興(2011)。《國家通訊傳委員會兒童收看節目及廣告對其行為影響之研究期末報告》。台北:國家通訊傳委員會 \n徐敏榮(2002)。《國小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n翁曉玲(2011)。《兒少通訊傳播權益政策白皮書》。台北:國家通訊傳委員會\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1)。《兒少通訊傳播權益政策白皮書》。台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國語日報》(2012年5月5日)。〈電視、遊戲分級改變 增情節標示〉。取自http://blog.udn.com/mybook679/6422573#ixzz2KTCkue5x\n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n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n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台北:臺灣書店。\n張萬居(2009)。《什麼是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新北市:江翠國小。取自http://dns.ctes.tpc.edu.tw/~goko/math/actionpage/action.ppt (上網日期:2012年10月14日)\n張嘉倫(2006)。《我國國小媒體素養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曹琬凌、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責體系初探:以台灣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 》。台北:《新聞學研究》,96:155-164\n許慧玲譯(1997)。《個人建構心理學入門:解讀你的心靈》,台北:心理。\n(原書V.Burr, Invitation to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n郭昭佑(2001年11月)。(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13:57-82\n陳木金、謝紫菱、邱馨儀(2006)。(國民小學的學校學習文化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51-82。\n陳伯璋(198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n陳定銘(2005)。〈建構德菲法Delphi Method〉,「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2005年質性方法研習營」,台北。 \n陳奕安(2011)。《幼兒對學前兒童節目觀點之研究-不同社經背景的比較》碩士論文。台北:師大\n陳啟亮(2008)。《書後索引編製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n陳啟亮(2010)。《以凱利方格法探索書後索引編製行為》碩士論文。台北:師大\n陳雪雲(2001年12月)。〈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二十一世紀傳播學門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n陳惠心(2012年10月25日)。〈別殺芝麻街大鳥〉,《壹週刊no.596》。台北:壹傳媒 \n陳韜文(1999)。《傳播教育的知識建構問題:思考分析與實務技術訓練之間的張力》\n媒體學堂(2005)。《和孩子一起善用電視學知識》。台北:小小天地雜誌社 \n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12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2112。\n《專家評估法—MBA智庫百科》(無日期)。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4%B8%93%E5%AE%B6%E8%AF%84%E4%BC%B0%E6%B3%95\n黃升民、周何冰主編(2005)。《海外頻道的生存之道英國CBBC和CbeebiesCb、美國迪士尼少兒頻道》、(中國電視媒體產業經營新動向 附錄一)中國:\n黃世雄、林佳慧(1998)。《資訊檢索指導員評鑑量表之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53-69。\n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五南\n黃政傑、李隆盛等(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教育部\n黃鈺敏譯(2011。)什麼是好的兒童電視節目?。《科學人雜誌》。台北:第108期2月號。\n《新聞局》(2007年2月13日)。〈「推動台灣兒童傳播權策略計畫」(草案)〉,\n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gadameryu/8557462。(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0日)\n楊宜真(1999)。《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程設計原則:修正式德非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n楊振昇、洪淑萍(2002)。《基本能力指標與轉化—以語文學習領域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6:23-33。\n楊意菁(1998)《新科技、新滿足? 網際網路媒體使用與滿足研究》\n溫雅婷、林佳蓉(2010)。《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閱讀教學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91:79~98。\n葉晉嘉、翁興利、吳濟華 (2007)。《德菲法與模糊德菲法之比較研究》,(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第21期)研究所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n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度拉》。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n廖婉君、林月雲、虞邦祥(2008)。〈知覺組織利害關係人重要程度與組織績效之關係:企業責任作為之中介效果〉。台北:政治大學 \n廖淑君(2005)。《兒童電視節目法律規範之研究—以美國及澳洲為例》。《廣  播與電視第二十四期》。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gws_rd=ssl#q=兒童電視節目法律規範之研究—以美國及澳洲為例 (上網日期:2005年1月)\n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0)。《從教育心理學觀點,看小學學生自我觀念的發展及行為特徵》。台北:心理出版\n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n趙碧華、朱美珍編譯(1995),Allen Rubin, Earl Babbie(1993).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臺北:雙葉書廊。\n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潘世尊(2003)。《行動研究的性質與未來-質、量或其它》。(屏東師院學報第二十期),181-216。(投稿日期:民國92年9月30日,接受日期:92年 12年 17日)\n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n蔡美華譯(2003)。《行動研究法》。台北:學富\n(原書Geoffrey E. Mills [2013].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n蔡清田(200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n盧燕萍(2008)。《客家電視台非新聞性節目呈現客家文化內涵指標之建構》。政治大學。\n盧燕萍(2009)。《客家電視台非新聞性節目呈現客家文化內涵指標之建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n蕭昭君譯(2007)。《童年的消逝【修訂版】》。台北:遠流\n(原書Neil Postman [1994].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Vintage/Random House)\n蕭湘文、蔡蓉蓉(2009)。《雙親介入方式對學齡前幼兒廣告認知力之影響》。(廣告學研究),第三十二集。\n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n簡旭伶(2011年6月20日)。〈兒少法修法爭議,新聞自由是否走過頭?〉,《scstw》。取自 http://blog.roodo.com/scstw/archives/15877355.html (上網日期2012年9月23日)\n魏菁慧(2001)。(澳洲公共廣播公司開播數位電視服務)。台北:公視岩花館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作(2007)。《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台北公視文化事業基金會\n《聯合報》(2013年6月5日)。〈自製兒童節目少 台灣囝仔只能看美日卡通?〉。取自 http://blog.udn.com/mybook679/6422695#ixzz2KSrpuNG6\n關尚仁譯(1994)。《兒童與電視「芝麻街」的經驗》。台北:遠流\n蘇秀枝、徐聯恩、周育如、梁嘉惠、張麗君、許錦雲、張聯興、施宏彥(2012)。《現代幼兒教育》,華騰文化。(原書 George S. Morrison. [2007].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day ,10th edition. USA)\n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兒、柯華葳、陳淑美(1998)。《發展心理學》,五南出版社。\n蘇蘅(1999)。《台北市兒童收看日本卡通與消費相關產品的關連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n饒淑梅(1994)。《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n \n(2)英文書目\n\nABC, (2001). Launch of ABC Kids, The National Broadcaster, Issue 13, 17 August, 2001, pp.1-2. (http://rnd.pts.org.tw/p6/010905.htm)\n\nAnderson, D. R., & Levin, S.R, (1976). Young children’s attention to Sesame Street, Child Development, 47(3), 806-811.\n\nAnderson, D. R., Lorch, E., Field, D., Collins, P. & Nathan, J., (1986). Television viewing at home:age trends in visual attention and time with TV. Child Development , 57, 1024-1033.\n\nBarrows, H.S. (1994). Practice-Based Lear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medical education. Springfield,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n\n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n\nCuttance, P.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 ED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n\nDorr, A. (1986). Television and children:A special medium for a special audience. Beverly Hill, CA: Sage Publications.\n\nEastman, S.T., & Ferguson, D. A. (1997). Broadcast /cable Media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5th ed.) Belmond, CA: Wadsworth.\n\nEllio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n\nFreeman, R. Edward, (2001). A Stakeholder Approach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Darden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No. 01-02.\n\nHendershot , Heather ed., (2004). Nickelodeon nation: The histor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America`s only TV channel for kids. NY: New York University.\n\nJohnstone, J.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 Kogan Page Press.\n\nKandel, D., & Lesser, G. (1972). Marital decision-making in American and Danish urban families: A research not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34, 1: 134-138.\n\nMayston, D.J. & Jesson, D. J.(1991).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Policy and Politics,19, 99-108.\n\nNeuman, S. (1995). Literacy in the television age: The meth of the T.V. effect. \n\nNorman, G. R., & Schmidt, H. G. (1992).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cademic Medicine, 67 (9), 557-565.\n\nNuttall, D.L. (1990). The function and limi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n\nSpee, A. & Bormans, R. (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4(2),139-155. \n\nStrasburger , V. C., Wilson, B. J., & Jordan, A. B., (2010).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 Sage Publications. Thousand Oaks. U.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094101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4101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