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73404
|
Title: | 《中日修好條規》與甲午戰爭——以修約交涉為中心 |
Authors: | 廖敏淑 |
Contributors: | 歷史系 |
Keywords: | 中日修好條規;甲午戰爭;修約;球案 |
Date: | 2014-12 |
Issue Date: | 2015-02-09 16:44:31 (UTC+8) |
Abstract: |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以"條約改正"(修改不平等條約)作為"國是"。關于"條約改正",學界一般關注日本與歐美各國的交涉,但當時日本與歐美各國簽訂的條約都規定了"一體均沾"的原則,若不能與中國完成修約,則日本與歐美各國修約后,歐美各國仍可"一體均沾"《中日修好條規》中的領事裁判權和關稅稅則條款,等同于"條約改正"無效。故對日本而言,修約必須同時與西方諸國和中國一體進行。《中日修好條規》簽訂后,日本隨即向中國提出修約交涉要求,但從1871年到1888年為止都未能成功。日本最終以甲午戰爭廢棄了對等的《中日修好條規》,并借戰勝而獲取城下之盟式的外交與通商特權。通過梳理日本與中國的修約交涉過程,可以從修約層面來探討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 |
Relation: | 抗日戰爭研究, No.2014年第4期, pp.1-14 |
Data Type: | article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期刊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