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566
題名: 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研究
The Study of Van Fa-Yun`s《Saddharma-pundarīka sutra Comment》
作者: 范姜冠閎
Fan Jiang, Guan Hong
貢獻者: 涂艷秋
范姜冠閎
Fan Jiang, Guan Hong
關鍵詞: 法雲
法華經
法華經義記
梁代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Mar-2015
摘要: 中國法華之研習與注釋,始自西晉竺法護所譯之《正法華經》十卷 ,然而尚未形成一股強而有力的研習風潮。真正開啟中國大量研習及注經潮流,是在鳩摩羅什重譯出《妙法蓮華經》 七卷之後 。此後《法華經》的研究蔚為風尚,據《出三藏記集》、《高僧傳》、《續高僧傳》、《法華傳記》 所載,在羅什重譯《法華經》之後、隋代以前,善於「法華」的人相當眾多,而且其中至少十餘家有相關著作,包含經序或者注疏等 ,幾乎可以說是當時的「顯學」。如是,中國《法華經》之大量研習與注釋,從羅什重譯出《法華經》後便已開始,到隋代,中間歷經了相當長的發展時間。這段時間,篇幅不長的《法華經》,是如何被抽研剖析、加以詮說,凝聚成型、發展茁壯,以至拓張成隋代智顗之天台宗學說那樣相當完整而嚴密的學說體系?即在東晉以後、隋代以前,南北朝的法華相關學說究竟呈現樣態為何?即為本文意圖關注之所在。\n在這期間,有一後世智顗、吉藏等人都推許為南朝法華學的集成者,即梁代三大師之一的光宅寺主──法雲。其留有一部完整八卷的《法華經義記》,正是很好的研究材料。而這部法華經的注疏,也是隋代以前除道生的《法華經疏》外,今僅存另一可見的注本,是故本文將以此《法華經義記》做為研究的首要對象,以一窺梁代最具份量的《法華經》講者(注解者):光宅法雲,對於《法華經義記》有哪些獨到的看法。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n\n1. 大正藏\n〔西晉〕失譯,《薩曇分陀利經》,《大正藏》冊9。\n〔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冊9。\n〔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n〔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n〔後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n〔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冊12。\n〔後秦〕鳩摩羅什譯:《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大正藏》冊14。\n〔後秦〕鳩摩羅什譯,訶梨跋摩造:《成實論》,《大正藏》,冊32。\n〔東晉〕慧遠問,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正藏》,冊45。\n〔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冊12。\n〔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冊22。\n〔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n〔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北本),《大正藏》冊12。\n〔劉宋〕慧嚴等編:《大般涅槃經》(南本),《大正藏》冊12。\n〔北魏〕菩提留支與曇林等譯,世親菩薩造:《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冊26。\n〔北魏〕勒那摩提與僧朗等譯,世親菩薩造:《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大正藏》冊26。\n〔梁〕寶亮編纂:《大般涅槃集解》,《大正藏》冊37。\n〔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冊50。\n〔梁〕法雲:《妙法蓮華經義記》,《大正藏》冊33。\n〔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冊52。\n〔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n〔陳〕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冊46。\n〔隋〕闍那崛多與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n〔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n〔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n〔隋〕吉藏:《法華義疏》,《大正藏》冊34。\n〔隋〕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冊34。\n〔隋〕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冊34。\n〔隋〕吉藏:《法華遊意》,《大正藏》冊37。\n〔隋〕吉藏:《法華論疏》,《大正藏》冊40。\n〔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n〔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冊49。\n〔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n〔唐〕僧詳:《法華傳記》,《大正藏》冊51。\n〔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冊52。\n〔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n〔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冊55。\n〔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破僧事》,《大正藏》冊24 。\n〔唐〕窺基:《法華經玄贊》,《大正藏》冊34。\n\n2. 卍新纂續藏經\n〔劉宋〕竺道生:《妙法蓮花經疏》,《卍新纂續藏經》冊27。\n〔隋〕吉藏:《法華經統略》,《卍新纂續藏經》冊27。\n\n(二)近人論著(依筆劃排序)\n\n1. 專書\n【日】中村瑞隆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1992年)。\n【日】布施浩岳:《法華經成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34年)。\n【日】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8年)。\n【日】田賀龍彥:《授記思想の源流と開展─大乘經典形成の思想史的背景》(京都:平樂寺書店,1974年)。\n【日】苅谷定彥:《法華経一佛乘の思想》(大阪:東方出版,1983年)。\n【日】勝呂信靜編:《法華経の思想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2001年)。\n【日】渡辺照宏:《法華経物語》(東京:大法輪閣,1977年)。\n【日】渡邊楳雄:《法華経を中心にしての大乘経典の研究》(東京:青山書院,1956年)。\n【日】菅野博史:《中国法華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4年)。\n【日】菅野博史著,池麗梅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臺北:靈鷲山般若出版社,2005年)。\n【日】塚本啟祥:《法華経の成立と背景》(東京:佼成出版社,1986年)。\n【日】奧野光賢:《仏性思想の展開—─吉蔵を中心としだ「法華論」受容史》(東京:大藏出版社,2002年)。\n【日】橫超慧日著,釋印海譯:《法華思想之研究》上、下冊(洛杉磯:法印寺,2009年)。\n【日】橫超慧日編著:《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年)。\n【美】保羅.L.史萬森(Paul L. Swanson)著,史文、羅同兵譯:《天台哲學的基礎──二諦論在中國佛教中的成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n【德】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n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n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n印順:《中國佛教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n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年)。\n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n印順:《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n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n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n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n李幸玲:《中國中古時期《法華經》注本研究──以授記主題為中心》(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n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n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n陳堅:《心悟轉法華:智顗法華詮釋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n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n藍吉富:《提婆達多》(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n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05年)。\n\n2. 單篇論文\n【日】山田實:〈光宅『法華義記』の述成釈〉,《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ol. 46,1975年3月。\n【日】木村宣彰:〈法雲の佛身說〉,《佛教學セミナー》16 號,1972年10月。\n【日】平井宥慶:〈敦煌本初期法華經疏〉,《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ol. 26,No. 2,1978年3月。\n【日】早川貴司:〈法雲の『法華義記』における「一仏乗」解釈〉,《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ol. 111,2007年3月。\n【日】早川貴司:〈南北朝仏教における法華一乗思想の受容──光宅寺法雲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ol. 119,2009年12月。\n【日】富貴原章信:〈羅什ー法雲時代の仏性説〉,《大谷学報》Vol. 40,No. 1,1960年6月。\n【日】菅野博史:〈法華義記_における信解品の譬喩解釈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Vol. 1,1990年3月。\n【日】鹽田義遜:〈光宅寺法雲の佛身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ol. 4,1956年1月。\n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10期,1977年7月。\n李幸玲:〈《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的成立——與嘉達美詮釋學的對話〉,《玄奘佛學研究》10期,2008年11月。\n李幸玲:〈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的詮釋觀點〉,《台大佛學研究》16期,2008年12月。\n林昭益:〈舍利弗在《維摩經》中的性格與角色〉,《中華佛學研究》1期,1997年3月。\n邱敏捷:〈印順對《法華經》詮釋的觀點──兼與其他重要註釋家的比較〉,《玄奘佛學研究》,2012年。\n胡垚:〈法雲在梁代「神滅論」大討論中的真實地位及作用〉,《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n胡垚:〈敦煌本《法華義記》考辨〉,《敦煌學輯刊》,2010年。\n涂艷秋:〈鳩摩羅什門下由「空」到「有」的轉變──以僧叡為例〉,《漢學研究》18卷2期,2000年12月。\n郭忠生:〈女身受記〉,《正觀》14期,2000年9月。\n黃國清:〈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釋文〉,《中華佛學研究》13期,2000年。\n黃國清:〈法華經於中國佛教的判教的地位──從鳩摩羅什到法藏〉,《世界宗教學刊》,2010年。\n黃國清:〈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對《法華經》的引用與詮釋〉,《普門學報》38期,2007年3月。\n聖凱:〈成實學派的思想與影響〉,《覺群佛學》,2009年2月。\n廖明活:〈理、行兩種佛性說的形成及演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期,2005 年。\n賴鵬舉:〈後秦僧肇的「法華三昧」禪法與隴東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期,1997年7月。\n韓子峰:〈「法華三昧」的修學原理與實踐──以慧思《安樂行義》為中心〉,《華梵大學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n釋見諦:〈《法華經.方便品》之探討〉,《華嚴專宗佛學研究論文集》。\n釋昭慧:〈「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玄奘佛學研究》1 期,2004年7月。\n\n3. 學位論文\n郭秀琦:《世親《法華論》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n陳世佑(釋妙麟):《《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思想研究──以中國法華注釋家的詮釋為主》(南華大學宗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n黃國清:《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n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謝東志:《南朝僧人法雲之研究》(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011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101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1201.pdf1.9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