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73588
|
Title: | 上緬甸雲南籍緬華移民的研究 —變遷的國族邊界 The Study of Burmese-Chinese Immigrants of Yunnanese background from HighlandMyanmar: the changing boundary of nations |
Authors: | 黃士純 Huang, Susan |
Contributors: | 康培德 Kang, Peter 黃士純 Huang, Susan |
Keywords: | 緬華移民 國族邊界 認同變遷 |
Date: | 2010 |
Issue Date: | 2015-03-02 10:16:28 (UTC+8) |
Abstract: | 本篇論文從祖源記憶、族群邊界以及雲南人的自我區分等面向切入,來探討在台雲南籍緬華移民的族群邊界與認同。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移民後裔都可以清楚地瞭解族群邊界所在,受到華人居住型態與國家控制力強弱的影響,來自上緬甸地區的雲南籍緬華移民在異族觀與族群認同上,抱持著不同程度的堅持態度,對於華夷之別的認知也有所差異。 在語言使用及飲食習慣上,雲南籍緬華移民受到來源地的影響,眉苗華人呈現較大的開放性,相形之下,貴概、臘戌與密支那華人則較為封閉。此差異從他們現在的飲食習慣也可看出端倪,本研究歸納出影響其飲食習慣的主因有:成長地區的「民族組成」、「華人聚居抑或散居」、來到台灣之後的飲食型態上「是否為經常性外食」,以及生活型態上「交友圈是否多數為台灣人」等等,在這四種變項交叉影響之下,來自上緬甸的雲南籍緬華移民對於台灣料理,呈現出不一樣的接受程度。 至於「文化中國」的認同、「緬甸趨向性」、以及「臺灣趨向性」,左右著雲南籍緬華移民選擇謹守、模糊、抑或跨越原本的我群邊界,他們的自我認同與區辨在接收大眾媒體所傳達的訊息過程中,原有的邊界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再連結。關於自我族稱的使用,研究發現隨著在緬甸與在台灣的時空背景轉換,以及區辨人群範疇從非華族群移轉到華人內部群體,自稱的使用呈現較為複雜的變動性與游移性。 |
Reference: | 一、專書 (以下皆依姓名筆順排列) 巴素(Purcell, Victor)著,郭湘章譯 1968〈緬甸的華僑〉,《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國立編譯館。 李區(E. R. Leach)原著,張恭啟、黃道琳譯 1999 “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上緬甸諸政治體制:克欽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唐山。 李威宜 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 山。 高格孚 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陳烈甫 1979《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 陳致遠主編 2002《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歷史卷,北京:中國華僑。 陳鴻瑜 1998《華裔東南亞人》,南投:暨大東南亞中心。 2006《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台北:翰蘆。 翟振孝 2001《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台北:海華文教基金會。 潘翎主編 1998《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頁 140-143,香港:三聯書店。 僑務委員會 2009《各國華人人口專輯》,臺北市:僑務委員會。122 二、期刊 一禾 1998〈緬甸僑教現況與未來〉,《華僑問題論文集》,第四十五輯,台北:中國 僑政學會。 方雄普 2001〈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年 3 月第一期,北京: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林若雩 2001〈緬甸華文教育發展之機會與困境〉,《華僑問題論文集》,第四十八輯, 台北:中國僑政學會。 林锡星 2000〈缅甸华人社会与当地主流社会的关系〉,《世界民族》,2000 年第 1 期,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2〈缅甸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研究〉,《东南亚研究》,2002 年第 2 期,广 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范宏伟 2005〈二战后缅甸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福建:东南亚研究中心。 段穎 2009〈曼德勒華人:族群、文化政治與身份認同〉,發表於《2009 台灣的東南 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未出版)。 楊宜音 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 為例〉,《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台北:華僑協會 總會。 廖建裕 1998〈東南亞華人:華僑?海外華人?或東南亞人?〉,《東南亞季刊》,第三 卷第一期,南投:國立曁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硏究中心。123 謝世忠 1997〈國族-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 泰台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52 期。 謝燕鳴 1991〈緬甸的政局與僑情〉,《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八輯,台北:中國僑 政學會。 三、學位論文 葉子香 2008《文化的認同與變遷—以居住台灣的雲南族群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銳嬪 2006《科技穿越鄉愁的赤道線:在台馬來西亞華人的離散經驗》,台北: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影片 李永超、盧冠廷 2010《華新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五、網頁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W 的個人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wenjetyan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4259006 99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900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