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詹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Chan, K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梁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Liang, Huien_US
dc.creator梁靧zh_TW
dc.creatorLiang, Huien_US
dc.date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3-01T02:38:10Z-
dc.date.available2016-03-01T02:38:10Z-
dc.date.issued2016-03-01T02:38:10Z-
dc.identifierG0097154010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97154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本書旨在反省當代各家對於老子「一」的詮釋,為老子之「一」提供嶄新的理解,進而以「一」作為老子修養論、政治哲學、形上學的樞紐,重訂老子哲學的軸心與實踐方向。\n \n  本書第一章緒論說明老子「一」的研究意義,並對當代的各類詮釋進行概述。當代詮釋目前可分為:「道一等同」、「隨文解釋」、「一氣化生」、「精純一貫」、「一即是無」、「附會解說」六類。筆者在本書最後則建立第七種新詮:「一謂忽恍」。\n  \n  第二章比對古今《老子》較重要版本裡所出現的「一」字,並劃定研究範圍,說明文本中哪些「一」字具有哲學意涵。最後總結筆者對於《老子》在版本學上的態度。\n \n  第三章到第七章是對各類詮釋進行進路上的探源與反省。除「附會解說」類不設立專章討論,其餘均以一類一專章探討。\n \n  第三章探討「道一等同」類,挑選陳鼓應、李增、馬耘的詮釋作介紹。就學界對「道一等同」類在生成矛盾上的批判作討論。並說明該類採取「道物相依」的詮釋基礎下,如何將第38章「德-仁-義-禮」之序列、第42章「道生」架構之序列,各階段均視作是與道等同相依的過程。筆者重新考察這兩組序列,說明「道物相依」基礎所產生的問題。並在本書最末的附錄1,以當代國際政治上的索馬利亞海盜問題為案例,說明「德-仁-義-禮」序列在政治現實上的呈現。\n  \n  第四章探討「隨文解釋」類,挑選古棣與周英、劉笑敢的詮釋作介紹。此章探討《老子》各章的「一」是否可統一解釋,以及第42章的一、二、三是否可具有實指。\n \n  第五章探討「一氣化生」類,挑選張揚明、吳怡的詮釋作介紹。此章說明氣論與養氣工夫對《老子》詮釋是否具有必要性,以及老子採取直接虛己的修養工夫,並提供一種老子不主張養氣的解讀觀點。\n \n  第六章探討「精純一貫」類,挑選尹振環與劉振維的詮釋作介紹。此章探討「德之純一」是否可有效解釋「道生」架構,並說明道術轉向詮釋忽略了《老子》對自然界的描述。\n \n  第七章探討「一即是無」類,挑選牟宗三與王博的詮釋作介紹。此章並探討「道」的性質是有無兼具、還是無。\n \n  第八章為筆者對老子「一」建構的新詮釋,提出「一謂忽恍」的主張。嘗試以帛書本、傅奕本為依據,將傳統視「忽恍」作為道的性質描述給剝奪,放於「一」的性質之上,從而形成對老子哲學在道與物、無與有、無名與有名、無為與自然等概念的重新定位。\n \n  這種新理解將發生詮釋進路上的新轉向,不再以形上本體、原理作為詮釋主軸,而是視老子哲學為一套哲學方法論,老子對於世界的描繪並不是採取理論式的解答,而是提供了一種以「忽恍」作為開展的觀察方式。\n當「忽恍」不再作為道的性質描述後,道是一片死寂的「無」。筆者在第八章建構「無」的形上學,用以說明「無」如何生一,如何動、用、復歸,以及如何作為萬物的存在依據。\n \n  第八章以「忽恍」釋「一」,全章主要說明「忽恍」如何貫穿《老子》各章的「道生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忽」、「得一」、「執一」、「抱一」。並說明「一」如何於無中自起、自生、自化,以及「得一」、「執一」、「抱一」為何均呈現出謙下之德。「一謂忽恍」所呈現的是一場聯繫的開展:不管是自然界場域中的「無-有」交融、政治場域中的「無為-自然」相合、修養者在境界上「觀妙-觀徼」辯證。這些都是以「一」作為聯繫,均呈現出「忽恍」的樣態,也可說是「玄」、也可說是「德」,而它們都是「一」。\n \n  第九章結論則對各詮釋類別總整理,以「一」的不同詮釋,去循溯各家詮釋所理解的「道」,甚至是有、無、萬物等概念的定位。這便是本書標題名為「以一入道」的其中一個意涵。\n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誌謝辭 iii\n摘要 v\n目錄 viii\n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老學研究與「一」的學術意義 1\n第二節 當代於老子「一」的六類詮釋 5\n(1) 「道一等同」類 5\n(2) 「隨文解釋」類 6\n(3) 「一氣化生」類 6\n(4) 「精純一貫」類 7\n(5) 「一即是無」類 7\n(6) 「附會解說」類 8\n第二章 《老子》中的「一」與版本差異 11\n第一節 《老子》中僅作為數量詞的「一」 12\n(1) 《老子》第11章 12\n(2) 《老子》第67章 14\n第二節 《老子》中具有哲學意涵的「一」 15\n(1) 《老子》第10章 16\n(2) 《老子》第22章 19\n(3) 《老子》第39章 21\n(3) 《老子》第42章 22\n第三節 因版本不同而可能有爭議的「一」 25\n(1) 《老子》第14章 25\n(2) 《老子》第25章 30\n第四節 本研究的討論範圍以及版本學立場 33\n第三章 「道一等同」類的詮釋進路與反思 36\n第一節 各家介紹 40\n(1) 陳鼓應的同一式進路 40\n(2) 李增的存有論式進路 43\n(3) 馬耘的非實體式進路 45\n第二節 詮釋反思 47\n(1) 「道一等同」之批判與批判之失 47\n(2) 對於第38章序列價值的重新考察 48\n(2) 對於第42章序列價值的重新考察 51\n第三節 小結 53\n第四章 「隨文解釋」類的詮釋進路與反思 54\n第一節 各家介紹 55\n(1) 古棣與周英的唯心論進路 55\n(2) 劉笑敢的抽象化模式進路 58\n第二節 詮釋反思 61\n(1) 隨文解釋僅是權宜 61\n(2) 一與三的實指依據 62\n第三節 小結 63\n第五章 「一氣化生」類的詮釋進路與反思 65\n第一節 各家介紹 67\n(1) 張揚明丹道致虛的氣論進路 67\n(2) 吳怡形而上沖氣的氣論進路 69\n第二節 詮釋反思 72\n(1) 缺乏養氣工夫論的氣化宇宙,意義平淡 72\n(2) 老子的修養工夫是直接虛己 73\n(3) 老子不主張養氣 75\n第三節 小結 77\n第六章 「精純一貫」類的詮釋進路與反思 79\n第一節 各家介紹 80\n(1) 尹振環與劉振維的道術進路 80\n第二節 詮釋反思 83\n(1) 「德之純一」無法解釋「道生」架構 83\n(2) 道術轉向忽略了老子對自然界的描述 84\n第三節 小結 85\n第七章 「一即是無」類的詮釋進路與反思 87\n第一節 各家介紹 88\n(1) 牟宗三的主觀境界說進路 88\n(2) 王博的史官天人之學進路 93\n第二節 詮釋反思 97\n(1) 老子的道是「無」 97\n第三節 小結 99\n第八章 「一謂忽恍」的詮釋建構 100\n第一節 忽恍:在「有無之間」的玄化之「一」 101\n(1) 作為聯綿詞的「忽恍」 101\n(2) 對反聯綿詞解釋的駁斥 102\n(3) 「忽恍」與有名、無名 104\n(4) 有無玄化之間的「一」 108\n第二節 以一入道:奪去「忽恍」之後的「道」 111\n(1) 道家傳統中的自生 111\n(2) 無中生有的「道生」 113\n(3) 「無」的動、用、復歸 115\n(4) 在「無」之後:觀與德 118\n第三節 忽恍:聯繫無為與自然的玄德之「一」 120\n(1) 得一:以無取一之「德」 120\n(2) 執一:聖人無為百姓自然 121\n(3) 抱一:反養體的心理意象 122\n第四節 小結 124\n第九章 結論:以一入道 127\n附錄1 從「不道」到「無為」: 以索馬利亞海盜問題說明德、仁、義、禮在現代政治上的作用 131\n參考文獻 137zh_TW
dc.format.extent2202428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4010en_US
dc.subject老子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忽恍(惚恍)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zh_TW
dc.subjectLao-Tzuen_US
dc.subjectOneen_US
dc.subjectIndistincten_US
dc.subjectDaoen_US
dc.subjectXuanen_US
dc.subjectDeen_US
dc.title以一入道 -- 老子「一」的詮釋進路zh_TW
dc.titleThe Interpre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One” in Lao-Tzu’s Thought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為了方便讀者檢索,此處不分文獻類別、作品語系,僅以中文姓名的筆畫、與外文姓名的開頭字母作為排列。\n\n兩劃\n丁亮:〈《老子》文本中的身體觀〉,刊載於《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97~246。\n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台北:萬卷樓,1998年。\n四劃\n尹振環:《重識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其術其演變》,北京:商務,2008年。\n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1987年。\n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1988年。\n王邦雄:〈一命、二運、三緣份:由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起〉,刊載於《鵝湖月刊》第383期, 2007年5月,頁6~9。\n王淮:《老子探義》(五版),台北:台灣商務,1980年。\n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1993年。\n王弼:《老子道德經注》,輯錄自《王弼集校釋》(二版一刷),樓宇烈校釋,台北:華正,2006年,頁1~193。\n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n五劃\n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n古棣、周英:《老子通》,高雄:麗文,1995年。\n六劃\n伍至學:《老子反名言論》,台北:唐山,2002年。\n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1983年。\n朱謙之:《老子校釋》,新北:漢京,2004年。\n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1983年。\n牟宗三:〈老子《道德經》講演錄〉(1) ~(10),刊載於《鵝湖月刊》第334~344期, 2003年4月~2004年1月,(1)頁1~7,(2)頁8~13,(3)頁1~6,(4)頁2~7,(5)頁5~17,(6)頁2~9,(7)頁2~9,(8)頁9~15,(9)頁1~4,(10)頁1~10。\n自由時報:〈日本老闆的辦法超溫馨 擺平索馬利亞海盜〉,2016年1月30日,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589655,查閱日期:2016年2月。\n七劃\n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1973年。\n吳怡:《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2010年。\n吳澄:《道德真經註》,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2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577~620。\n李約:《道德真經新註》,輯錄自《中華道藏》第9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483~500。\n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n李嘉謀:《原始說天道德經註解》,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1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175。\n李增:《老子道之哲學》,台北:唐山,2010年。\n汪書:〈從今本《老子》第四十二章談〈太一生水〉篇〉(上)、(下),刊載於《國文天地》第27卷11期、12期,2012年4~5月,(上) 頁64~71,(下) 頁46~50。\n沙少海、徐子宏:《老子全譯》,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n阮慶岳:〈從惚恍到時空合一:林壽宇的「道」〉,刊載於《藝術認證》第33期,2010年8月,14~19。\n八劃\n周學武:〈老子書中之「一」〉,刊載於《文史哲學報》第43期, 1995年12月,頁93~105。\n林安梧:〈關於《老子道德經》「道、一、二、三及天地萬物」的幾點討論〉,刊載於《東華漢學》第7期, 2008年6月,頁1~23。\n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台北:五南,2007年。\n林葳:《論國際組織對索馬利亞海盜行為之防制》,國立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n河上公:《道德真經註》,輯錄自《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北京:中華,1993年。\n九劃\n范珍翡:《索馬利亞海盜之經濟與法律問題研究:以海盜贖金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n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1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499~557。\n十劃\n唐玄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輯錄自《中華道藏》第9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361~393。\n奚侗:《老子奚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n徐振邦:《聯綿詞大辭典》,北京:商務,2013年。\n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華,1988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1984年。\n時雍:《道德真經全解》,收錄在《中華道藏》第11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723~753。\n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年。\n袁保新:〈再論老子之道的義理定位:兼答劉笑敢教授〈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收錄在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學生,2008年,頁251~274。\n馬耘:〈老子「道」「德」試釋〉,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8期, 2008年8月,頁761~772。\n高亨:《重訂老子正詁》,台北:新文豐,1983年。\n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2001年。\n十一劃\n張松如:《老子說解》,濟南:齊魯,1987年。\n張厚齊:〈《老子》「一」之辨析〉,刊載於《新亞論叢》第13期, 2012年,頁5~18。\n張揚明:《老子斠證譯釋》,臺北:維新書局,1973年。\n張揚明:《老學驗證》,台北:新文豐,1994年。\n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1981年。\n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0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403~482。\n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二版二刷),台北:台灣商務,2014年。\n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北京:中華,1984年。\n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刊載於《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 1990年6月,頁1~22。\n陳滿銘:〈論「多」、「二」、「一(0)」螺旋結構與層次邏輯:以《周易》與《老子》為考察重心〉,刊載於《孔孟月刊》, 2005年,頁3~8。\n陳錫勇:《老子校正》,台北:里仁,1998年。\n十二劃\n傅奕:《道德經古本篇》,輯錄自《中華道藏》第9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45~53。\n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收錄在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1 年,頁1~46。\n彭耜:《道德真經集註》,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1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320~468。\n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北京:中華,2014年。\n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台北:五南,2012年。\n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第三版),台北:五南,2008年。\n黃釗:《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台灣學生,1991年。\n十三劃\n詹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台北:台灣學生,2014年。\n十四劃\n熊十力:《新唯識論》,北京:中華,1985年。\n趙中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老子》及《易傳》之「一」意涵的轉化與發展〉,刊載於《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 2007年6月,頁89~113。\n十五劃\n劉長林:〈說氣〉,收錄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楊儒賓主編,台北:巨流,1993年,頁101~140。\n劉振維:〈論《老子》書中的「一」與「道」〉,刊載於《朝陽學報》第8期,2003年,133~150。\n劉笑敢:〈人文自然與天地自然〉,刊載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3期, 2004年,頁1~12。\n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刊載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卷,1997年,頁25~58。\n劉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n劉笑敢:〈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刊載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7 卷第 2 期,1997 年 ,頁1~40。\n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輯錄自《中華道藏》第12冊,北京:華夏,2004年,頁272~512。\n蔣錫昌:《老子校詁》,成都:成都古籍,1988年。\n十六劃\n盧育三:《老子釋義》,天津:天津古籍,1987年。\n十七劃\n韓巍:〈西漢竹書《老子》的文本特徵與學術價值〉,收錄在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上海古籍,2012年。\n十八劃\n魏源:《老子本義》,新北:頂淵,2005年。\n十九劃\n譚寶剛:〈郭店楚簡《老子》釋讀札記四則〉,刊載於《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頁27。\n二十劃\n嚴遵:《道德真經指歸》,輯錄自《中華道藏(九)》,北京:華夏,2004年,頁54~126。\n蘋果即時新聞中心:〈壽司店社長收服索馬利亞海盜?〉,2016年1月25日,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25/783132,查閱日期:2016年2月。\n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n二十三劃\n蘭佳麗:《聯綿詞族叢考》,上海:學林,2012年。\n外文字母\nBehuniak, James, Jr.:〈“Embracing the One” in the Daodejing〉,刊載於《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第59期,2009年,頁364~381。\nEngels, Friedrich:《自然辯證法》,于光遠等編譯,北京:人民,1971年。\nHegel, G.W.F.:《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1961年。\nHegel, G.W.F.:《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1983年。\nHegel, G.W.F.:《邏輯學》上卷,楊一之譯,北京:商務,1974年。\nICC 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國際商會官方網站,網址:https://icc-ccs.org/,查閱日期:2016年2月。\nPatt-Shamir, Galia:〈To Live a Riddle:The Transformative Aspect of the Laozi〉,刊載於《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39卷2期,2009年9月,頁408~423。\nYan, Hektor K. T.:〈A Paradox of Virtue:The Daodejing on Virtue and Moral Philosophy〉,刊載於《Philosophy East and West》59卷2期,2009年4月,頁173~187。zh_TW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1001.pdf2.1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