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082
題名: 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 : 概念區辨性.詞彙性以及字.詞義相關性影響之探討
作者: 吳璧純
貢獻者: 方聖平
教育研究所
日期: 1987
上傳時間: 8-Mar-2016
摘要: 提要内容\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以錯覺組合現象的派典(paradigm)探討中文字形的概念區辨性,俾便於更合理說明字詞辨識(word recognition)的基本單位;(二)進一步以中文字為材料探討文字錯覺組合現象的本質是否受到詞彙性(lexicality)和字、詞義相關性(semantic priming)的影響。根據上述目的本研究進行了五個實驗。\n  實驗一中,操弄合體字的性質,以目標字尋找作業觀察錯覺組合現象。由於中文字中的合體字根字(如:「波路」)具較高區辨值,可能發展為基本表徵而比合體孤獨字(如:「涼摘」)較不具知覺可分離性,所以預測:合體孤獨字組的錯覺組合率會大於合體字根字組。實驗結果指出,合體孤獨字的錯覺組合率16.55%顯著大於合體字根字的錯覺組合率5.32%,t(19)=4.26,p<.01。符合預測。\n  實驗二中,進一步區分詞彙性和概念區辨性變項,探討概念區辨性與基本表徵的因果關係,預測:(1)有、無詞彙性字組,在錯覺組合率上沒有顯著差異;(2)合體孤獨字組(如:「哭房」或「 皃」)的錯覺組合率會大於合體字根字組(如:「某要」或「亲」)的錯覺組合率。實驗結果指出,有詞彙性字組的錯覺組合率13.44%,無詞彙性字組的錯覺組合率13.13%,差異並沒有達到顯著水準,F(1,57)<1;至於在合體字性質方面,合體孤獨字組的錯覺組合率15.57%顯著大於合體字根字組的錯覺組合率,F(1,57)=6.70,p<.01。另外詞彙性與合體字性質之間交互作用並沒有達到差異顯著水準。\n  由實驗一與實驗二的結果可知,字的部件或字本身,若具有較高區辨值,就容易發展為基本表徵,而除非是在有必要做基本特徵分析的作業中,否則這些基本表徵可以在視知覺初期就整體登錄。所以,由概念區辨性造成基本表徵的觀念可以合理說明中文字的辨識基本單位可以是基本物理特徵、部首、偏旁或字本身,英文詞的辨識基本單位也可以是字母、字母群、音節或詞本身。\n  根據Treisman 和她同事的「特徵整合」注意力理論,錯覺組合現象應該是視知覺初期的產物,不會受到來自較高認知層次的語文知識影響。本研究實驗三操弄詞彙性變項,以合體孤獨真、假字為實驗材料,預測:字對中字的有無詞彙性在錯覺組合率上不會有顯著差異。實驗結果符合預測,F(1,57)<1。實驗四則在字對中安排一與目標字具字義關係或成詞的字,預測:有、無字、詞義相關性並不會造成錯覺組合率的顯著不同。結果指出,字、詞義相關字組錯組合率是6.47%,字、詞義無關組則為9.17%,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t(1)=1.19,p>.10。\n  Virzi和Shallice等人指出,受試者若知覺到語義線索,在較高認知層次也會有錯覺組合發生。本研究實驗五延長材料字呈現時間並做全部報告作業,繼續操弄字、詞義相關性變項,預測:促進錯覺組合字組的錯覺組合率會顯著大於抑制組及字、詞義無關組。實驗結果指出,促進組9.05%、字、詞義無關組0.13%以及抑制組-1.62%兩兩之間的錯覺組合率達顯著差異,無關組的錯覺組合率並趨近於零,顯示語義層次的因素會造成錯覺組合現象。\n  由實驗三、四和五的結果可知,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不但是視覺初期的 產物,也可能發生在較高的認知層次。\n  由本研究五個實驗的結果與討論,導出以下的結論與建議:\n一、在字詞辨識模式上的涵義\n (一)以一個更合乎日常閱讀情境的實驗派典,說明字詞辨識的最初由下到上(bottom--up)的歷程,是須經由特徵登錄與整合的兩個階段。\n (二)字詞的字形單位、可因具較高區辨値而發展為基本表徴,使得字詞辨識的基本單位可以是字詞的組成部件或字詞本身。此也可說明字詞辨識的雙路徑(two routes)模式。\n (三)點出「注意力」這項認知資源的重要性與有限性。\n二、在應用研究方面的啟示\n (一)識字教學的課程安排,可考慮本研究所謂「基本表徵」的教授。\n (二)中文機械化的輸入碼研究,可評估以基本表徵為單位的可行性。\n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n (一)國外研究若以本研究第三章討論所建議的材料進行錯覺組合的探討,可以進一步考驗「概念區辨性」的觀念。\n (二)可以概念區辨性的觀念研究「字劣」、「詞劣」現象。\n (三)操弄受試者的年齡層或材料字的常模,進行錯覺組合現象的各別差異研究。\n (四)避免同一目標字對應於太多字對的情況,進行詞彙性因素對錯覺組合現象的影響,考驗本研究實驗三練習效果的推論。\n (五)以全部報告進行本研究的實驗三、四,考驗目標字尋找作業的效度。\n (六)進一步考慮以能喚起字音的線索字材料,探討字音的相互干擾是否也會造成文字的錯覺組合。
目錄\n論文提要\n目錄\n圖表目錄\n第一章 緒論\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n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7\n第三節 研究限制………10\n第二章 文獻探討\n第一節 字詞辨識的基本單位與概念區辨性………11\n一、 傳統有關字詞辨識基本單位的理論………11\n二、 概念區辨性………14\n第二節 錯覺組合與字母遷移現象………17\n第三節 中文字的自行特色和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19\n第三章 以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探討基本表徵的形成因素\n第一節 實驗一………21\n方法………21\n結果………24\n第二節 實驗二………25\n方法………25\n結果………27\n第三節 討論-概念區辨性與基本表徵………29\n第四章 中文字錯覺組合現象本質之探討\n第一節 實驗三………33\n方法………33\n結果………35\n第二節 實驗四………37\n方法………37\n結果………39\n第三節 實驗五………40\n方法………40\n結果………42\n第四節 討論-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不但發生在視知覺初期,也會發生在較高的語文認知層次………44\n一、 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是視知覺初期的產物………44\n二、 較高認知層次的認知因素也會造成中文字的錯覺組合現象………45\n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n第一節 在字詞辨識模式上的涵義………47\n第二節 對應用研究方面的啟示………48\n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49\n參考書目\n中文部份………51\n西文部份………53\n附錄一 實驗一所使用材料字組………59\n附錄二 實驗二所使用材料字組………61\n附錄三 實驗三可能產生錯覺組合字組及其出現頻率………63\n附錄四 實驗四所使用材料字組………65\n附錄五 實驗五所使用材料字組………66\n\n\n圖表目錄\n圖2-1:中文字筆劃的基本特徵………11\n表3-1:實驗一的六種材料字組………22\n表3-2:實驗一中六種字群組在四種反應型態上的平均反應百分比………24\n表3-3:實驗二的十二種材料字組………26\n表3-4:實驗二的十二種字對組在四種反應型態上的平均反應百分比………28\n表4-1:實驗三的十種材料字組………34\n表4-2:實驗三中十種字對祖在四種反應型態上的平均反應百分比………36\n表4-3:實驗四的五種材料字組………38\n表4-4:實驗四中五種字對組在四種反應型態上的平均反應百分比………39\n表4-5:實驗五中四種字群組在答對率、準錯覺組合率以及其他錯誤率上的百分比………42\n表4-6:實驗五中三種字群組的準錯覺組合率和錯覺組合率………43
關聯: 碩士
畢業學年度:7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502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