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29
題名: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政府公關對記者日常互動與危機運作之探討
Train an Army for a Thousand Days to Use It for an Hour: The Interaction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with Journalists and Crisis Management
作者: 游淑惠
Yu, Shu Hui
貢獻者: 江靜之
Chiang, Chin Chih
游淑惠
Yu, Shu Hui
關鍵詞: 政府公關
消息來源
人脈
人情
危機公關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source
personal connections
sympathy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Apr-2016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政府公關對記者間日常互動與危機運作,雖以政府公關為研究角度,然互動過程是你來我往的動態過程,不應只從單一面向研究,必須知曉雙方的立場與看法,才能較宏觀瞭解消息來源與記者兩者互動的情形。鑑於過去研究不是單從消息來源就是從記者角度出發,本研究以政府公關與記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政府公關日常對記者的互動關係與行為模式,而這些關係在危機時是否能為政府公關所用。\n 本研究以政府公關與記者的互動為分析資料,探討四個面向:第一,政府公關如何與記者互動,並且管理維繫雙方善意的關係;第二,政府公關影響新聞產製的方式;第三,政府公關與記者之間關係如何轉化為人脈、人情與信任而為之所用;第四,政府公關對記者日常互動往來,當政府公關面臨危機運作產生的效用或影響。\n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訪問政府公關與記者各三位,從中歸納出政府公關對記者的日常互動與危機運作,包括「政府公關與記者互動影響因素」、「政府公關操縱新聞產製」、「政府公關運用人際關係」以及政府公關面臨危機個案之運用。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interaction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with journalists and crisis management. Although this study takes the viewpoints from th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s the interaction is a two-way dynamic communication process, we should examine the positions and perspectives of both partie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s between them in a macroscopic method. Since the past studies take viewpoints from either sources or journalists, this study takes both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nd journalists as study objects, and discusses their behavior to see if th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re able to utilize the relationships when crises take place.\n The study includes four aspects: (1) How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interact with journalists and manage to maintain a fine relationship. (2) How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ffect the news production. (3)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sides converts into personal connections, sympathy and trust, which then can be utilized. (4) How the daily interactions benefit or impact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n This study employs in-depth interview as the study method. The interviewees are thre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nd three journalists.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ail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necessary element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and journalists”,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manipulation of news production”,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uti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s’ utilization of relationships when crises aris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與決策管理》。台北:揚智。\n王全權(2001)。《公共關係學實用教程》。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n王旭(1997)。《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及其影響-以報導立法院新聞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412-H004-013)。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n王洪鈞(1985)。〈現階段我公共關係之檢討及改革芻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1(1):23-29。\n王洪鈞(1994)。《公眾關係》。台北:華視文化。\n王珍瑜(2006)。《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此關係又如何維持與修補?以報紙黨政新聞與消息來源之互動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n王飛雪(2001)。《跨文化比較與中國人信任研究》。台北:遠流。\n王婷玉(2003)。《團隊成員間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人際信任的中介效果》。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王紫薇(2003)。《政府危機事件媒體溝通研究-以行政院環保署處理「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王鳳璋、方宏進(1990)。《公共關係實務》。台北:書泉。\n王馥蓓(2014)。〈從台灣媒體發展現象談危機處理的啟示〉,《奧美公關藏經格》。取自http://ogilvypr.pixnet.net/blog/post/25787789\n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2006)。\n白崇亮(1996)。<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公關精修班第十二期,演講稿,七月三日。\n朱瑞玲(1990)。〈表達性人情與功利性人情〉,《中國人的心理遊戲》。台北:張老師月刊編輯部。\n行政院新聞局(1969)。《政府各機關暨公營事業新聞連繫暨公共關係業務概況》。台北:行政院。\n余穎(1998)。《地方政府消息來源與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三重市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定(2011)。《公共政策》。新北市:空大。\n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n吳宜蓁(2000)。〈危機溝通策略與媒體效能之模式建構-關於腸病毒風暴的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62:1-34。\n吳宜蓁(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n吳宜蓁(2004)。〈談政府危機溝通與處理〉,《T&D飛訊》,27:1-11。\n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原書: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5]. Mass media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n李明賢(2010年11月12日)。〈國民黨將告民視頭家新聞〉,《聯合報》。\n李祖舜(2004)。《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的認知》。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李瞻(1956)。《我國政府公共關係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n李瞻(1985)。《美國政府公共關係》。台北:麗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n李瞻(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n沈介文(2002)。〈公關人員對專業核心能力認知之研究〉,《新聞學研究》,72:119-145。\n周 明(1994)。《政府公共關係部門的結構與功能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n周麗芳(2002)。〈華人組織中的關係與社會網絡〉,《本土心理學研究》,18:175-227。\n林宏宜(2001)。《政府公共關係人員與媒體記者互動之研究-以台北市警察、消防機關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怡君、趙梅如(2007)。〈親密信任之內涵建構及量表編制〉,《中華輔導學報》,21:1-32。\n林金池(2009)。《「合作∕非合作」語用原則-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語言互動策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n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1-32。\n林慧瑛(1987)。《政府與新聞界溝通關係之研究-現階段政府機關發言人制度及其實務探討》。文化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n邱傑(2000)。《戰勝記者 媒體時代的公關技巧》。台北:智庫文化。\n金耀基(1980)。〈人際關係中的人情分析〉,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n施惠獻(1998)。《新聞記者與民意代表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之互動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胡先縉(1944),〈中國人面子觀〉,《中國人的權力遊戲》,27:57-84。\n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心理出版社。\n倪炎元(2009)。《公關政治學》。臺北:商週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n孫秀蕙(2009)。《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n孫曼蘋(2000)。〈九二一地震政府體系資訊傳布之初探〉,《新聞學研究》,62:165-170。\n徐如林(2002年3月)。〈高層操作人事,也操作新聞,府院記者全被打敗〉,《目擊者》,27:16-18。\n翁秀琪(1996)。〈消息來源策略研究-探討中時、聯合兩報對婦運團體推動民法親屬篇修法的報導〉,《新聞學研究》,52:121-147。\n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n袁自玉(1993)。《公共關係》。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n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秀威。\n張玉佩(2013)。〈穿梭虛擬世界的遊戲少年:他∕她們的社會資本之累積與轉換〉,《中華傳播學刊》,23:195-227。\n張紋誠(2003)。《政府公共關係研究--經合會和農復會之個案分析》。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n張瓊方(2002年6月)。〈作夥乎乾啦台灣酒文化〉,《台灣光華雜誌》,20:66-71。\n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n許秋惠(2006)。《區域技術知識網絡與創新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n許華國(1971)。〈政府公共關係實務〉,《新聞聯繫月刊》,80:1-21。\n郭哲君、鄭志富、陳美燕(2012)。〈社會資本的流動:以社會網絡分析觀點論我國體育運動組織之資源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6(4):455-464。\n陳一香(1988)。《電視爭議性新聞之消息來源及其處理方式與訊息導向之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一香(200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n陳介玄(1990)。〈關係與法令:台灣企業運作的一個傳統面向〉,《思與言》,28(4):47-64。\n陳介玄、高承恕(1991)。〈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32(10):219-232。\n陳恆鈞(2003)。〈社會資本對政策執行之影響〉,《行政管理論文選輯》,17:147-176。\n陳建平(2005)。《孫子兵法與現代人際關係》。台北:華立文化。陳美伶(2003)。《組織中的直屬主管信任與組織信任:一項區辨效度的分析》。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榮明、陳燕鳳、俞小明、林進溪、許居安(2009)。〈改善政府機關與媒體互動關係探討〉,《飛訊》,81:1-30。\n陳憶寧、羅文輝(2004)。〈媒介使用與政治資本〉,《新聞學研究》,88:83-134。\n陳曉宜(2006)。《報社記者抵抗資源之研究》。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n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彭 芸(1986)。《政治傳播》。台北:巨流。 \n彭泗清(1999)。〈信任的建立機制:關係運作與法制手段〉,《社會學研究》,80:53-66。\n彭泗清、楊中芳(1999)。〈人際交往關係發展過程的訪談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2:291-312。\n彭炳進(1998)。《人際關係研究概論-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台北:財團法人馨園文教基金會。\n曾信超、周惠珍、陳彩鳳(2010)。〈距離溝通對信任行為影響之研究〉,《品質學報》,17(1): 45-66。\n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上海:觀察社。\n費孝通(1978)。《鄉土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黃光國(1985)。〈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人情關係〉,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n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n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n黃添喜(2005)。《政府資訊提供與媒體關係之策略研究: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碩士論文。\n黃榮護(1999)。《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n黃懿慧(2001)。〈公共關係之「關係」研究:研究方向省思與展望〉,《廣告學研究》,17:21-44。\n黃懿慧、林穎萱(2004)。〈公共關係之關係策略模式初探:在地與文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9:135-195。\n楊中芳(1999)。〈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n楊中芳(2001)。《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台北:遠流出版公司。\n楊中芳、彭泗清(1999)。〈中國人人際信任概念化〉,《社會學研究》,10:37-39。\n楊宜音(2000)。〈「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80:38-52。\n裘正義(1993)。《世界宣傳簡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n詹慶齡(2010)。《壓力室下的新聞室:權勢消息來源的互動與影響》。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廖瑞銘(1987)。《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五冊)》。台北:丹青圖書。\n熊源偉(2000)。《公共關係學-全國通用教材》。安徽人民出版社。\n臧國仁(1988)。《公關手冊:公關原理與本土經驗》,孔誠志主編。台北:商周文化。\n臧國仁(1995)。〈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關係〉,臧國仁(編),《新聞學與學術對話III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頁157-169。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n臧國仁(1998)。〈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n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台北:三民。\n臧國仁(2001)。〈公共關係研究的內涵與展望-十字路口的觀察〉,《廣告學研究》,17:1-19。\n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新聞學研究》,62:55-93。\n趙碧華、朱美珍編譯(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書廊。\n劉建順(2005)。《現代公共關係學》。台北:智勝。\n劉蕙苓(1989)。《報紙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被處理方式之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蕙苓(2012)。〈失蹤或回應?危機中的回應策略與媒體效能研究~以建國百年音樂劇《夢想家》事件為例〉,《廣告學研究》,37:1-32。\n劉駿州(1995)。〈公關人員如何選擇記者:政府公關新聞管理政策之研究〉,《新播學研究》,1:23-29。\n劉麟書(2001)。《人際信任整合模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學碩士研究所論文。\n潘家慶(1987)。《發展中的傳播媒介》。台北:帕米爾書店。\n蔡采秀譯(1998)。《傅科》。台北:左岸。(原書Smart, B [1985].Michel Foucault. Tavistock Publication Ltd.)\n鄭貞銘(2003)。《政府公共關係研究-經合會和農復會之個案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媒介近用權〉,《新聞學研究》,45:39-56。\n鄭瑞城、羅文輝(1988)。〈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閻雲翔(2000)。《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1-13。\n羅玉潔、張錦華(2006)。〈人脈與新聞採集:從社會資本與組織衝突觀點檢視記者如何建立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195-231。\n羅家德(2005)。〈關係管理芻議-關係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關係管理研究》,1:1-41。\n羅家德(2006)。〈華人的人脈—個人中心信任網絡〉,《關係管理研究》,3:1-24。\n蘇惠君(2004)。《施惠語言(patronizing speech)在新聞訪談中的運用: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蘇惠群(2009)。《新聞、公關與危機處理-傳播個案分析》。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n蘇蘅(2003)。〈電視新聞在台灣的發展〉,《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65-192。台北:政大傳播學院。\n蘇蘅、陳憶寧(2010)。〈公共衛生危機中政府與媒體如何共舞:檢視產生不實新聞的影響因素〉,《廣告學研究》,33:1-38。\n\n英文部分\n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Wiley.\nBian, Y.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s, and job search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3), 366-385. \nBurt, R. S. (1992). The social capital of structural holes. In M. F. Guillen, R. C. Collins, P. England & M. Meyer (Eds.),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 Developments in an emerging field (pp. 148-192).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Coleman, J.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nGieber, W., & Johnson, W. (1961). The city hall beat:a study of reporter and source role.JournalismQuarterly, 38(2), 289-355.\n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n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Gandy, Oscar H.(1982). Beyond agenda setting : Information subsidies and public policy.Norwood, N.J:Ablex Publishing company.\nGrunig, J. E. & Todd, H. (1984). The Concept of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PublicRelations. N.Y.:CBS\nGrunig, J. E. & Hunt, T. (1984).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Y: Holt, Rinehart &Winst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194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94101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