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29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崔垂言<br>李英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林琳文zh_TW
dc.creator林琳文zh_TW
dc.date1995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4-14T05:53:26Z-
dc.date.available2016-04-14T05:53:26Z-
dc.date.issued2016-04-14T05:53:26Z-
dc.identifierA2002000533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297-
dc.description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中共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指導之下,強調從「中國國情」出發,經歷了一段曲折反覆的過程。這個歷史過程裡的各種權力關係的互動方式,反映了國家與社會之間辯証關係的發展。本文便是以「國家╱社會」關係模式為主要架構,通過對於這種關係模式的理論發展與實踐結果的考察,探討中國大陸的政治社會經濟過程。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封面頁\n證明書\n序言\n論文摘要\n謝辭\n目錄\n圖表目錄\n〔第一部分〕\n第一章 導論\n壹 研究對象\n貳 研究動機\n參 研究方法\n肆 研究架構\n〔第二部分〕\n第二章 關於「國家╱社會」關係的理論發展\n第一節 關於「國家╱社會」關係的理論發展\n第二節 近代市民社會思想的興起及其與國家的關係\n第三節 從「市民社會」到「社會經濟結構」的理論發展\n第四節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的確立\n第三章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方法論上的可能模式\n第一節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作為一種過渡的形式\n第二節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作為一種發展與變遷\n第三節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作為一種策略與規範\n第四節 「國家╱社會」關係模式:作為一種解釋的模式\n〔第三部分〕\n第四章 中國社會性質與中國大陸發展道路\n第一節 傳統中國關於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觀點\n第二節 毛澤東關於社會性質及其與國家關係的觀點\n第三節 鄧小平關於社會性質及其與國家關係的觀點\n第五章 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政治基礎\n第一節 國家統治機構的政治基礎--「黨-國」關係結構\n第二節 國家統治結構與形式--「中央╱地方」權力關係\n第三節 國家統治能力--國家的社會控制及其合法性基礎\n第六章 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經濟與社會基礎\n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國家經濟職能--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n第二節 變動中的城市社會與國家--單位社會主義及其現象\n第三節 變動中的農村社會與國家--農村發展與城╱鄉結構\n〔第四部分〕\n第七章 後社會主義中國:國家與社會\n壹 關於「國家╱社會」關係模式\n貳 關於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國家與社會\n參 關於後社會主義的歷史結構觀點\n參考書目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533en_US
dc.title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與中共發展道路--關於國家與社會的辯證關係之考察zh_TW
dc.typethesisen_US
item.fulltextNo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none-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