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993
題名: 顧維鈞與九一八事變
V. K. Wellington Koo and the Manchurian Crisis
作者: 林振宙
Lin, Chen-Chou
貢獻者: 李恩涵
Lee, En-Han
林振宙
Lin, Chen-Chou
關鍵詞: 顧維鈞
九一八事變
李頓調查團
錦州中立區
一二八事變
李頓報告書
中日在國聯的辯論
V. K. Wellington Koo
Manchurian Crisis
Lytton Commission of Inquiry
Chinchou neutral zone
Shanghai Incident
Lytton Report
Sino-Japanese debates in the League of Nations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分\r\n(A)檔案、資料、年鑑、報紙、雜誌\r\n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九•一八事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r\n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九一八事變後顧維鈞等致張學良密電選〉(上),《民國檔案》(南京),1985年第1期,頁10-24。\r\n--------------------,〈九一八事變後顧維鈞等致張學良密電選〉(下),《民國檔案》(南京),1985年第2期,頁8-21。\r\n--------------------,《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公報》,民國20年-民國22年,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r\n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編,《九一八事變》,中日外交史料彙編(二),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民國54年7月。\r\n------------------------,《日軍侵犯上海與進攻華北》,中日外交史料彙編(三),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民國54年11月。\r\n------------------------,《日本製造偽組織與國聯的制裁侵略》,中日外交史料彙編(五),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民國55年8月。\r\n中華民國外交部檔案資訊處編,《中國外交機關歷任首長銜名年表(增訂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6月。\r\n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外交部譯,《國際聯合會調查團報告書》,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民國21年。\r\n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主要文書,1840-1945》,下冊,東京:原書房,1955年。\r\n------------,《日本外交文書》,?州事?(第一卷第一冊),東京:日本外務省,昭和52年3月。\r\n------------,《日本外交文書》,?州事?(第一卷第二冊),東京:日本外務省,昭和52年11月。\r\n------------,《日本外交文書》,?州事?(第二卷第一冊),東京:日本外務省,昭和54年12月。\r\n------------,《日本外交文書》,?州事?(第二卷第二冊),東京:日本外務省,昭和55年8月。\r\n古屋奎二著,中央日報社譯,《蔣總統秘錄》,第八冊,台北:中央日報社,民國65年10月。\r\n朱匯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民國20年至22年, 台北:國史館,民國75年6月-80年5月。\r\n赤松祐之編,《日支紛爭?關??國際聯盟調查委員會?報告》,東京都:國際聯盟協會,昭和7年。\r\n李雲漢編,《九一八事變史料》,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6年。\r\n林養志、宋正儀編,《中國國民黨一百週年大事年表》,第1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11月。\r\n林聲主編,《「九•一八」事變圖志》,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r\n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七十二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外交方面),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6年6月。\r\n----------,《革命文獻》,第七十六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7年9月。\r\n----------,《革命文獻》,第七十九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8年6月。\r\n----------,《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概述及提要、緒編(一)、緒編(二)、緒編(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0年。\r\n陳志奇編,《中華民國外交史料彙編》,第六、七冊,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5年。\r\n陳鵬仁,《近代日本政軍外交人員職名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3年5月。\r\n劉維開編輯,《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十二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1年6月。\r\n〈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特種外交委員會議紀錄〉,頁1-175。\r\n〈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速紀錄〉,頁177-221。\r\n〈邵元沖日記摘錄〉,頁345-399。\r\n遼寧人民出版社編,《九•一八事變檔案史料精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r\n蕭繼宗主編,《革命文獻》,第六十九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增訂本)),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5年11月24日。\r\n薛典曾、郭子雄編,《中國參加之國際條約彙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9月。\r\n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三十三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3年9月。\r\n----------,《革命文獻》,第三十四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3年12月。\r\n----------,《革命文獻》,第三十五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4年3月。\r\n----------,《革命文獻》,第三十六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4年6月。\r\n顧維鈞,《參與國際聯合會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說帖》,台北:文星書店,民國51年。\r\n《大公報》(天津),1931-1933。\r\n《東方雜誌》(上海),1931-1933。\r\n《國聞週報》(天津),1931-1933。\r\n(B)文集、回憶錄、日記\r\n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r\n中村菊男等著,陳鵬仁譯,《日人筆下的九一八事變》,台北:水牛書店,民國80年10月。\r\n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一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r\n----------------------------,《顧維鈞回憶錄》,第二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月。\r\n石射豬太郎,《外交官?一生》,東京都: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r\n臼井勝美原著,陳鵬仁譯,《張學良與日本》,台北:聯經,民國83年。\r\n林久治郎,《?州事??奉天??事:林久治郎遺稿》,東京都:原書房,昭和53年。\r\n金問泗編,《從巴黎和會到國聯》,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56年。\r\n芳澤謙吉,《外交六十年》,東京都:自由???社,昭和33年。\r\n重光葵,《昭和?動亂》,上卷,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27年。\r\n------,《外交回想?》,東京都:每日新聞社,昭和28年。\r\n施肇基,《施肇基早年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56年。\r\n森島守人、石射豬太郎著,陳鵬仁譯,《日本侵華內幕》,台北:黎明,民國75年10月。\r\n幣原喜重郎,《外交五十年》,東京:讀賣新聞社,昭和26年。\r\n蔣作賓,《蔣作賓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r\n------,《蔣作賓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r\n顏惠慶原著,姚崧齡譯,《顏惠慶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2年。\r\n----------,上海市檔案館譯,《顏惠慶日記》(卷二),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6年。\r\n(C)專著\r\n丸山松幸、小島晉治原著,葉寄民譯,《中國近現代史》,台北:怕米爾書店,1993年10月。\r\n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華七十年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10月。\r\n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裡分析》,台北:五南,民國84年12月。\r\n石源華主編,《中國十外交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r\n包滄瀾,《日本近百年史》,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2月。\r\n江口圭一原著,陳鵬仁譯,《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九一八事變—日本投降)》,台北:幼獅文化,民國85年12月。\r\n臼井勝美,《?州事?》,東京都:中央公論社,昭和63年(8版)。\r\n西村成雄著,曾淑卿譯,《「滿洲」與日中之霸權》,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7年12月。\r\n朱建民,《國際組織新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r\n李仕德,《英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1929-1937)》,台北:國史館,民國88年。\r\n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r\n李嘉谷,《合作與衝突:1931-1945年中蘇關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r\n松井芳郎等著,《?際法》,東京:有斐閣,1993年。\r\n金光耀,《顧維鈞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r\n吳東之主編,《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河南:河南出版社,1990年。\r\n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台北:綜合月刊社,民國62年。\r\n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12月。\r\n林明德等,《日本歷史與文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1年2月。\r\n岳謙厚,《顧維鈞與抗日外交》,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r\n易顯石等,《九一八事變史》,台北:谷風,民國76年。\r\n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譯,《日本近代政治史》,第四卷—走向大東亞戰爭的道路,台北:桂冠,民國79年,頁299-310。\r\n俞辛焞,《唇槍舌劍:九一八事變時期的中日外交》,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r\n高克,《外交家與戰爭:顧維鈞外交生涯片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r\n袁道豐,《顧維鈞其人其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6月。\r\n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民國76年。\r\n張敬錄、宋振榮著,《中日特命全權代表舌戰日內瓦》,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8月。\r\n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11到1950年》,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r\n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1-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6月。\r\n----------,《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5月。\r\n曹銘宗,《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北:聯經,1999年。\r\n許育銘,《汪兆銘與國民政府:1931年至1936年對日問題下的政治變動》,台北:國史館,民國88年。\r\n陳昭成,《日本之大陸積極政策與九一八事變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55年2月。\r\n陳鵬仁,《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台北:國史館,民國86年。\r\n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7年。\r\n湯偉康,《上海抗戰——一二八、八一三戰役》,香港:香港商務出版社,1995年。\r\n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r\n董霖,《顧維鈞與中國戰時外交》,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7年。\r\n雷麥(C. F. Remer)著,蔣學楷、趙康節譯,《外人在華投資論》,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6月。\r\n廖勝雄,《民國二十年東北事變與國際聯盟調處之經緯》,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58年。\r\n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r\n(D)論文\r\n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上海嘉定文化局主辦,《顧維鈞與中國外交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2000年9月15日至17日。\r\n曹振威,〈純以國家民族利益為依歸——顧維鈞在九一八事件的外交活動〉,頁115-137。\r\n鹿錫俊,〈1933年中國對日絕交計畫的浮沈——兼析《顧維鈞回憶錄》的有關觀點〉,頁138-153。\r\n張力,〈顧維鈞與1930年代中國和國聯的技術合作〉,頁154-166。\r\n謝俊美、沈潛,〈顧維鈞的經世品格及其成因〉,頁231-246。\r\n王立誠,〈外交官的誕生:顧維鈞與近代中國外交官文化的變遷〉,頁247-258。\r\n戴鞍鋼,〈論顧維鈞的人格魅力〉,頁259-262。\r\n石源華,〈重評民國時期的職業外交官群體——兼論《顧維鈞回憶錄》在大陸翻譯出版的學術意義〉,頁286-295。\r\n資中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重讀《顧維鈞回憶錄》有感〉,頁296-311。\r\n王小娟,〈國聯維和失敗原因簡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陝西),1999年6月,頁47-48。\r\n王宇博,〈英國、美國与“九•一八”事變〉,《史林》(上海),1999年第2期,頁106-110。\r\n王奇生,〈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留日學生的抗日救亡活動〉,《抗日戰爭研究》(北京),1996年第3期(總第21期),頁159-175。\r\n王真,〈九一八事變後蘇聯對中日衝突的不干涉政策〉,《抗日戰爭研究》(北京),1994年第2期(總第12期),頁26-37。\r\n王綱領,〈英、美二國對九一八事變的回應〉,劉維開編輯,《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頁695-724。\r\n王劍華,〈張學良“代蔣受過說”新論〉,《唐都學刊》(西安),第15卷第2期,1999年4月,頁91-96。\r\n巴拉欽•扎木蘇•斯琴,〈1931~1935年中共中央對蔣介石集團采取的方針之我見〉,《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內蒙古),1998年第6期,頁51-55。\r\n水野明(日),〈日本的“中國非國論”的檢証〉,《東南文化》(南京),1997年第1期(總第115期),頁120-123。\r\n方慶秋,〈「九•一八」前後的中日關係〉,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4年1月12日至14日。\r\n尹靈芝,〈試析“九•一八”事變后國民党對日政策的演變〉,《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河南),第18卷第2期,1999年第2期,頁96-99。\r\n李云峰,〈蔣介石對日不抵抗政策探源〉,《安徽史學》(安徽),1999年1月,頁68-75。\r\n李恩涵,〈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與必要參考書目〉,《近代中國史事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頁561-585。\r\n李雲漢,〈「九一八」事變前後蔣中正先生的對日政策〉,軍史研究編纂委員會編,《抗戰勝利四十週年論文集(上)》,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5年1月,頁437-483。\r\n------,〈顧維鈞與九一八事變之中日交涉〉,劉維開編輯,《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頁647-668。\r\n李曄,〈第五屆近百年中日關系史國際研討會綜述〉,《歷史研究》(北京),1999年第1期,頁169-173。\r\n周丹,〈「九一八」事變後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學生〉,「九一八」事變6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瀋陽:1991年9月。\r\n吳相湘,〈日本侵略東北新史料與新認識——九一八事變六十五週年〉,《傳記文學》,第69卷第3期,民國85年9月,頁25-33。\r\n------,〈九一八事變的歷史省思〉,《歷史(月刊)》,第105期,民國85年10月,頁108-113。\r\n林振宙,〈顧維鈞與九一八事變〉,《中央日報》,民國90年6月9日,版19。\r\n岳謙厚,〈九一八事變后顧維鈞的抗日活動評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臨汾),第24卷第3期,1997年7月,頁81-85。\r\n侯宜岭,〈九一八事變后東三省瞬間淪陷的原因初探〉,《淮陰師專學報》(淮陰),1997年第4期(總第77期),頁99-101。\r\n美國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孫中山史料研究室,〈顧維鈞對民國史幾個問題的自述〉,《傳記文學》,第29卷第5期,民國65年5月,頁99-105。\r\n俞寰澄,〈救災之最急救策〉,《東方雜誌》(上海),第28卷第20號,民國20年10月25日,頁39-41。\r\n唐德剛,〈編撰顧維鈞回憶錄與民國外交史雜記〉,《傳記文學》,第77卷第3期,民國89年9月,頁22-36。\r\n------,〈廣陵散從此絕矣—敬悼顧維鈞先生〉,《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民國74年12月,頁20-22。\r\n郭鳳明,〈九一八事變後錦州地區中立化之交涉〉,《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民國76年1月,頁71-86。\r\n張天華,〈張學良對日本記者談“九一八”事變〉,《軍事歷史》(北京),1999年第3期,頁21-25。\r\n張宗平,〈日本中國駐屯軍的由來、演變及罪行〉,《北京社會科學》(北京),1998年第2期,頁73-80。\r\n張勁松,〈“九•一八”事變前后關東軍与滿鐵關系述評〉,《日本研究》(瀋陽),1999年第3期,頁38-45。\r\n張皓,〈孫科責任內閣与國民党派系權力之爭〉,《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瀋陽),1999年第2期,1999年3月,頁24-28。\r\n張國鏞、楊光彥,〈論九一八事變与西安事變的內在聯系〉,《山東社會科學(雙月刊)》(濟南),1998年第5期(總第69期),頁66-68。\r\n黃自進,〈犬養毅與九一八事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集,民國85年6月,頁311-335。\r\n程天放,〈外交官的辛酸苦辣——使德回憶錄之二十二〉,《傳記文學》,第8卷第4期,民國55年4月,頁13-17。\r\n甯恩承,〈「九一八」之夜—「東北大學話滄桑」外一章〉,《傳記文學》,第77卷第3期,民國89年9月,頁37-44。\r\n傳記文學編者,〈敬悼顧維鈞博士〉,《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民國74年12月,頁7。\r\n雷家軍、田淑華,〈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歷史責任問題論析〉,《蒲峪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黑龍江),1999年第1期,頁27-30。\r\n董莊敬,〈日本在華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日本研究雜誌》,第381期,1996年9月,頁23-27。\r\n董偉,〈“九•一八”事變與戰前日本政治〉,《學習與探索》(哈爾濱),1994年第4期(總第93期),頁113、132-136。\r\n董霖,〈敬悼外交耆宿顧維鈞博士〉,《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民國74年12月,頁14-16。\r\n頌華,〈日人侵略吾東北的新政策〉,《東方雜誌》(上海),第28卷第5號,民國20年3月10日,頁1-3。\r\n----,〈日本滿鐵總裁內田康哉履新〉,《東方雜誌》(上海),第28卷第16號,民國20年8月25日,頁3-4。\r\n熊沛彪,〈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的對華外交及戰略意圖——兼論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歷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4期,頁71-88。\r\n------,〈“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的對華“經濟提攜”政策〉,《世界歷史》(北京),1999年第2期,頁56-62。\r\n蔣永敬,〈從「九一八」到「一二八」中國對日政策之爭議〉,《抗戰勝利四十週年論文集(上)》,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5年1月,頁485-530。\r\n------,〈顧維鈞訴諸國聯的外交活動〉,《抗日戰爭史研究》(北京),1992年第1期。\r\n------,〈顧維鈞與「九一八」事變〉,劉維開編輯,《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頁669-694。\r\n劉建武,〈「九一八」事變與國際聯盟的調處〉,「九一八」事變6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瀋陽:1991年9月。\r\n韓大梅,〈論神道教在日本侵略中國東北過程中的作用〉,《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1998年第1期,頁81-83。\r\n關志鋼,〈不抵抗政策之我見〉,胡春惠主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406-415。\r\n關國瑄,〈顧維鈞博士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民國74年12月,頁23-29。\r\n顧維鈞,〈九一八前後與張學良的接觸〉,《傳記文學》,第59卷第3期,民國80年9月,頁37-42。\r\n顧毓瑞,〈顧維鈞博士生平重要事蹟〉,《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民國74年12月,頁17-19。\r\n(蘇)P•A 米羅維茨卡婭著,王武選譯,〈“九一八”事變後的中蘇關係〉,《民國檔案》(南京),1992年5月第2期(總第28期),頁68-70。\r\n---------------------------------,〈“九一八”事變後的中蘇關係(續)〉,《民國檔案》(南京),1992年8月第3期(總第29期),頁66-72。\r\n(二)英文部分\r\n(A)檔案、資料、年鑑、回憶錄\r\nButler, Rohan, et al. eds.,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Second Series, Vol. Ⅷ, Chinese Questions, 1929-1931, London: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Office, 1960.\r\n--------------------------,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Second Series, Vol. Ⅸ, The Far Eastern Crisis, 1931-1932, London: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Office, 1965.\r\n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F. O. Confidential Print, No. 405/269-272.\r\nGrew, Joseph Clark, Ten years in Japan: a contemporary record drawn from the diaries and private and official papers of Joseph G. Grew, 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Japan, 1932-1942,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44.\r\nKoo, Hui-lan, Hui-lan Koo: An Autobiography as Told to Mary Van Rensselaer Thayer, New York: Dial Press, 1943.\r\n------------ with Isabella Taves, No Feast Lasts Forever,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Co., 1975.\r\nU. 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1931-1941, Vol.Ⅰ,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3.\r\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1, Vol.Ⅲ,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6.\r\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2, Vol.Ⅲ (the Far Eas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8.\r\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2, Vol.Ⅳ (the Far Eas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8.\r\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3, Vol.Ⅲ (the Far Eas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0.\r\n(B)專著\r\nBorg, Dorot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from the Manchuriani Incident through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undeclared Sino-Japanese Wa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r\nBuhite, Russell D., Nelson T. Johnson and American Policy, 1925-1941,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8.\r\nChristopher, James William, Conflict in the Far East: American Diplomacy in China from 1928-1933, New York: Arno Press, 1970 [c1950].\r\nChu, Pao-chin, V. K. Wellington Koo: A Case Study of China’s Diplomat and Diplomacy of Nationalism, 1912-1966, H. 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1.\r\nDeConde, Alexand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vol.2, New York: Scribner, 1978.\r\nFerrell, Robert H., American Diplomacy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Hoover-Stimson Foreign Policy, 1929-193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7.\r\nFriedman, Irving Sigmund, 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 1931-1939, New York: Octagon, 1974 [c1940].\r\nLouis, William R., British Strategy in the Far East, 1919-1939,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r\nNeumann, William L., America Encounters Japan: From Perry to MacArthu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3.\r\nNish, Ian, Japan’s Struggle with Internationalism: Japan, China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1931-1933,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3.\r\nNuechterlein, Donald 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the Setting of Prioriti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78.\r\nRappaport, Armin, Henry L. Stimson and Japan, 1931-193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r\nRosenau, James N.,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r\nStimson, Henry L., and McGeorge Bundy, On Active Service in Peace and War,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48.\r\nThorne, Christopher G., The Limits of Foreign Policy: the West, the League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1-1933, London: Hamilton, 1972.\r\nVocke, William,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 Analytical Approa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6.\r\nWilloughby, W. W., The Sino-Japanese Controversy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35.\r\nWright, Quincy, ed., Legal Problems in the Far Eastern Conflict, Ann, Arbor, Mich.: UMI, A Bell & Howell Co., 1993.\r\nYoshihashi, Takehiko, Conspiracy at Mukden: the Rise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2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