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053
題名: 輻射污染抗爭之社會學研究:以輻射安全促進會的「反輻射」運動為例
The Socialogical Reserch of Anti-Pollution Protest: The Anti-Radiation Movement of “The Association to Facilitate the Radiation Safety”
作者: 近藤敦子
Atsuko, Kondo
貢獻者: 畢恆達
近藤敦子
Kondo Atsuko
關鍵詞: 輻射安全
反核
環境社會
環保運動
公害
反污染抗爭
核能
輻射屋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摘要: 封面頁\r\n證明書\r\n致謝詞\r\n目錄\r\n第一章 前言\r\n第一節 研究緣起\r\n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概念\r\n一、相關理論概念\r\n二、台灣國內之經驗研究\r\n三、本研究觀點\r\n第二章 研究方法\r\n第一節 研究者如何參與輻安會\r\n第二節 研究者跟輻安會的關係\r\n第三章 輻安會的來龍去脈\r\n第一節 民生別墅輻射鋼筋事件與自救會\r\n一、事件的發生\r\n二、事件的解決速度沒那麼快的感覺\r\n三、住戶之間的分裂\r\n第二節 輻射受害者協會\r\n一、輻射受害者協會的成立\r\n二、會長的故事\r\n第三節 輻安會\r\n一、輻安會的成立\r\n二、輻安會成立以後\r\n三、法院的判決,很大的悲傷與小小的喜悅\r\n四、組織以後怎麼活下去\r\n五、會長對受害者的表現有點意見\r\n第四節 跟政府的合作\r\n一、台灣的輻射污染問題已經結束了嗎\r\n二、張教授持續地關心\r\n三、台北市輻射屋住戶醫療諮詢中心\r\n四、之後的輻安會與原能會\r\n第五節 小結\r\n第四章 核四興建經過與反核、反輻射\r\n第一節 核四興建經過與論點\r\n一、核四興建經過\r\n二、日本的論點\r\n三、不科學的科學跟環境問題\r\n四、專家支配的社會與反核運動\r\n五、住在那裡的「人的權力」\r\n第二節 輻射受害者加入反核的行列\r\n第三節 反核的認知差異\r\n第四節 形成自己的論述\r\n第五節 反輻射運動\r\n第六節 反核與反輻射\r\n第五章 有關輻射鋼筋事件及相關污染問題的深入瞭解\r\n第一節 輻射鋼筋的來源\r\n第二節 民生別墅國家賠償案在高等法院\r\n第三節 健檢報告在法院\r\n一、醫療照顧與研究追蹤\r\n二、健檢報告在法院\r\n第四節 桃園的輻射污染\r\n一、輻射馬路案,走路也會有問題\r\n二、輻射馬路背後的秘密\r\n三、馬路的剷除問題\r\n四、嗚咽的大漢溪:輻射水污染\r\n第六章 組織的故事\r\n第一節 輻安會的立場\r\n第二節 參與者的立場\r\n一、參與者如何參與輻安會與參與者的社會基礎\r\n二、幾個個案的描述\r\n三、參與後\r\n第三節 組織裡面的人際關係\r\n一、組織的資源分配與結構位置\r\n二、組織內的人際關係\r\n三、只要關心議題、不要關心組織\r\n第七章 結論\r\n第一節 在對議題與國家政策的認識上\r\n第二節 在反污染抗爭中相關理論的理解上\r\n第三節 其它的檢討\r\n第四節、結語\r\n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王玉麟, 1996《輻射污染白皮書》,台北:輻射安全促進會。\r\n王俊秀,1994《環境社會學的出發─讓故鄉的風水有面子》,台北:桂冠。\r\n王榮德「原能會不可能中立」1999/3/26:15自由時報。\r\n林碧堯「核四執照和台灣文學經點爭議」1999/3/24:15自由時報。\r\n林麗娟,1988《環境問題及其保護運動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胡幼慧、毛義方、吳佩瑜,1991〈林園事件之差異性社會反應研究〉,中國社會學刊 第15期(第202-227頁)。\r\n徐正光、宋文里,1989〈編後記〉,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解嚴前後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第327-330頁),台北:巨流。\r\n張武修、詹長權,1994〈台灣輻射屋的發現歷程與問題探討〉,鄭先祐編《教授論壇專刊1 核四決策與輻射傷害》,台北:前衛出版社。\r\n畢恆達,1996〈住宅輻射鋼筋的社會心理衝擊〉,《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r\n郭一勤,1995《科技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以民生別墅住宅輻射鋼筋污染事件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r\n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台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台北:五南圖書。\r\n鄭坤從,1996 《台灣反核運動的「構框」─「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個案分析(1988─1995)》 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鄭淑麗,1995《社會運動與地方社區變遷─以貢寮鄉反核四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蕭新煌,1988《七0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行政院環保署。\r\n魏書娥,1987《台灣反公害行動的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輻射鋼筋藉屍還魂」1996/6/22:4 中時晚報。\r\n「桃園核研所輻射廢料處理弊案 內情不單純」1996/7/9 民眾日報。\r\n「輻射砂包流出外面」1996/7/21:6 民眾日報。\r\n「桃園輻射路 釷反應逾正常100倍」1997/5/22 自由時報。\r\n「民生別墅輻射屋 地院判國賠」1997/10/15:1 自由時報。\r\n「首例輻射屋獲國家賠償」1997/10/15:7 中國時報。\r\n「民生別墅輻射屋案判國賠」1997/10/16 中國時報。\r\n「自力救濟激情,環保運動染血」1998/3/9 中國時報。\r\n「輻射屋再現 胡錦標官位不保?」1998/4/16:7 中國時報。\r\n「82~83 建物列入輻射偵測重點」1998/4/27 中國時報。\r\n「委託民間偵測輻射屋確有造假」1998/5/12:7 中國時報。\r\n「桃縣又見三條輻射道路」1998/5/27 中國時報。\r\n「能源危機,核電不是唯一的路」1998/5/29 中國時報。\r\n「輻射屋受害者插花抗議」1998/7/10 台灣日報。\r\n「避免第三者賣到輻射污染建物 輻射屋資料地政所有得查」1998/9/11 台灣日報。\r\n「蕭揆..次要農地可開放採砂石」1998/9/18:1 中國時報。\r\n「輻射屋資料 原委會早知」1998/11/6:7 中時晚報。\r\n「貢寮鄉長槓上台北縣長」1999/3/20:8 聯合報。\r\n「反核串聯 發動328大遊行」1999/3/20:9 中國時報。\r\n「李總統 核發核四建照 正確允當」1999/4/1:10 自由時報。\r\n「法令鬆綁 微量核廢料 不必最終處置」1999/9/17:9 中國時報。\r\n「核電廠周圍半徑2.5公里禁建令將解除」2000/2/10:1 中國時報。\r\n「輻射屋居民 八成五未遷移」 2000/6/4:9 中國時報。\r\n「資源回收未分類」2000/8/16:18 中國時報。\r\n「我核能安全管制 漸超越日本」2000/8/20:9 中國時報。\r\n「輻射屋高危險群 三成未檢測」 2000/9/4:9 中國時報。\r\nDunlap, Riley E.(1995) “Towar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ociology: An Invitation to Japanese Scholars”,環境社會學研究 創刊號(pp.73-80),環境社會學會,東京:新曜社。\r\nHannigan, John A.(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T.J. Press.\r\nKlandermans Bert. (1988) “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 in Klandermans, H. Kriesi, S. Tarrow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ch, (vol.1), From structure to action: Comparing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cross cultures (pp. 173-196). Greenwich,CT : JAI Press.\r\nMcAdam, D.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dustry: 1930-197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nSnow, D. A. , Pochford, E.B, Jr., Worden, S. K., & Benford, R. D. (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464-481.\r\nSnow, David A. and Benford ,Robert D.(1992) ”Master Frame and Cycle of Protest”, in Aldon D. Morris and Carol McClurg Mueller (eds.).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pp.133-155).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r\nSnow, D. A. & Benford, R. D. (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Klandermans, H. Kriesi, S. Tarrow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1, From Structure into Action: Comparing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cross cultures. (pp. 197-217) Greenwich, Ct: JAI Press.\r\nTarrow, S.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84254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26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