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099
題名: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研究(1979-2000)-產業結構觀點
作者: 張德蘭
貢獻者: 魏艾
Wei, Ai
張德蘭
關鍵詞: 中國大陸
區域經濟
產業結構
西部大開發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摘要: 觀察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軌跡不難發現,長期以來,區域經濟發展策略對總體經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整體而言,中共建政迄今,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歷經了從「均衡」到「不均衡」,復又回到「均衡」的三個階段。其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之更迭,不外乎在追求總體經濟的最大效益,然地區經濟的成長以及經濟實力之消長,則絕大部分取決於地區產業結構之良窳。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一、書籍\n中共「全國高校『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周年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學術組編,經濟改革與理論思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n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n中共辭彙編輯委員會,中共辭彙(台北:中國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5年11月)。\n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發展報告(1998)(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6月)。\n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發展報告(1999)-告別短缺經濟的中國工業(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6月)。\n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1952-1995(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n中華民國經濟部,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經濟工業研究組,1996年4月)。\n毛林根,產業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n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n牛仁亮、未光茂,圈層開放-擴大開放的新戰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11月)。\n王一鳴,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8年4月)。\n王永治,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2月)。\n王志電,當代中國產業布局(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年9月)。\n王東京,中國大陸市場經濟十大理論問題(北京:中廿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n王建,中國發展報告-區域與發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n王洛林,面向21世紀的思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二十周年-回顧與前瞻(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1999年5月)。\n王紹光、胡鞍鋼,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11月)。\n王愛珠,蘇聯東歐經濟改革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3月)。\n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n史忠良,經濟發展戰略與布局(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10月)。\n田廣、韓國良,選擇與開發—中國不發達地區經濟振興斷想(北京:時事出版社,1987年11月)。\n白雪梅,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1998年12月)。\n曲星,中國外交五十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n朱爭鳴、王忠民,產業結構成長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n江小娟,世紀之交的工業結構升級(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2月)。\n何誠穎,中國產業結構理論和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11月)。\n余利平,中國產業結構變動和協調機制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n吳柏均,中國經濟發展的區域研究(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6月)。\n李文星編,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n李京文,中國區域經濟教程(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n李京文,走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n李承民、馬桂春,中國經濟地理(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年12月)。\n李思名、鄧永成、姜蘭虹、周素卿,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1996年11月)。\n李朝賢,區域發展規劃(台北:華泰書局,1993年11月)。\n杜平,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若干問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4月)。\n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11月)。\n周小川,轉軌時期的經濟分析與經濟政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6月)。\n周叔蓮等,中國產業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0年10月)。\n周振華,中國經濟分析1997-1998:結構調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n周憲文譯,William Petty 著,政治算術(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9年11月)。\n林武郎、陳泰明、郭艾艾,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整合與產業發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2月)。\n林蘊輝、范守信、張弓,1949-1989年的中國:凱歌行進的時期(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n金碚、陳麗瑛,兩岸突破:中國工業區域分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6年7月)。\n胡乃武、楊瑞龍,中國經濟非均衡發展問題研究(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4年12月)。\n胡兆量、王恩涌、韓茂莉,中國區域經濟差異及其對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n胡春力,結構調整的原因和目標(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7年12月)。\n胡淑珍,中國經濟熱點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2月)。\n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致良出版社,1996年9月)。\n韋偉,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區域差異與區域協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n孫久文、黎雨、張可雲編,中國區域經濟與地區投資實務(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年7月)。\n孫恩富編,當代中國經濟理論探索(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n孫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稿(1949-90年代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n孫敬之,中國經濟地理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12月)。\n徐國弟,中國經濟發展報告(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9月)。\n徐逢賢,跨世紀難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n桑百川,區域開放戰略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6月)。\n高振剛、張慎峰、孟光、高緬厚、王曙光、唐一溥,西部大開發之路—新亞歐大陸橋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2月)。\n國家計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我國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1月)。\n國家計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產業發展報告1997(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10月)。\n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9月)。\n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10月)。\n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1月)。\n張承耀編,企業改制:案例及評析(北京:經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n張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金融機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n張敦富,區域經濟學原理(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1月)。\n張慕?、程建國,中國地帶差距與中西部開發(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n張耀輝,區域經濟理論與地區經濟發展(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6月)。\n梁尚敏,中國市場經濟中的財政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年7月)。\n郭凡生、王偉,貧困與發展(蕭山:浙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n郭代模,加快中國經濟發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n郭克莎,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6月)。\n郭克莎、王延中,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9月)。\n陳甬軍,中國地區間市場封鎖問題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n陳棟生,跨世紀的中國區域發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1月)。\n陳棟生、陳吉元,地區經濟結構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n陳棟生、魏后凱、陳耀、劉楷,西部經濟崛起之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2月)。\n陳維,制度的成本約束功能(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4月)。\n陳建勳,中國大陸出口和經濟成長之分析(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1年12月)。\n陳德昇,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之研究(1978~1998)-政府再造觀點(台北:永業出版社,民國88年10月)。\n陸大道,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5月)。\n陸大道、薛鳳旋,1997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12月)。\n陸百甫編,大調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六大問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年1月)。\n陸德明,中國經濟發展動因分析(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年9月)。\n陶在樸,中國大陸經濟問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9月)。\n費洪平,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n黃作平,中國經濟區域新論(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8月)。\n黃繼忠,區域內經濟不平衡增長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n楊叔進,中國:改革、發展與穩定(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1月)。\n楊秋寶,區域經濟與發展戰略(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1999年12月)。\n熊賢良,WTO與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國政府的戰略選擇(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0年7月)。\n劉力,經濟全球化—中國的出路何在(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7月)。\n劉中一、鄧鴻勛編,跨世紀戰略發展過程中的中國經濟結構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6月)。\n劉光杰,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理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n劉樹成、李強、薛天棟,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年5月)。\n劉鶴、楊偉民,中國的產業政策-理念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1月)。\n厲以寧,區域發展新思路(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11月)。\n厲無畏,轉型中的中國經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n蔣清海,中國區域經濟分析(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12月)。\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n蕭灼基,中國經濟概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2年3月),頁544。\n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決議與事件的回憶(上卷)(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n薛軍,中西部發展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10月)。\n謝自奮、厲無畏,區域經濟研究-戰略規劃與模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8月)。\n鍾秦編,危機逼近中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月)。\n魏后凱、劉楷、周民良、楊大利、胡武賢,中國地區發展-經濟增長、制度變遷與地區差異(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n嚴勝雄、吳連賞,中國發展.發展中國(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n顧鈺民,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n二、期刊論文\n于潛、江曉薇,「中國新時期產業政策的實證分析」,經濟評論(武漢),1999年第2期,1999年2月,頁45-49。\n王玉榮,「我國產業結構變動的定量分析」,國際貿易問題(北京),1998年第11期,1998年11月,頁27-33。\n王君萍,「試論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均衡』與『再均衡』」,理論導刊(西安),1999年第11期,1999年11月,頁42-43。\n王建,「我國中部地區經濟崛起及未來發展戰略探索」,經濟改革與發展(北京),1997年第6期,1997年6月,頁10-15。\n王書芳,「地區產業結構非正常趨同的危害及其治理」,中南財經大學學報(武漢),1997年第5期,1997年5月,頁29-33。收錄於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北京),1997年第11期,1997年11月,頁157-161。\n王書芳,「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兩種價值判斷及其界定標準」,中南財經大學學報(武漢),1997年第3期,1997年3月,頁40-45。收錄於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北京),1997年第7期,1997年7月,頁168-173。\n王海鴻,「中國工業區際分工程度研究」,中國工業經濟(北京),總108期,1997年第3期,1997年3月,頁38-42。\n王彬生,「分稅制條件下地方財政面臨的問題與出路」,中國財政(北京),1998年第6期,1998年6月,頁55。\n王章陵,「大陸經貿區域開放與台資企業發展趨勢的分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18卷第9期,民國81年9月,頁10-20。\n王開發,「我國產業結構趨同中的地方政府行為分析」,浙江社會科學(杭州),1997年第3期,頁42-45。收錄於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北京),1997年第8期,1997年8月,頁142-145。\n王鳳生,「由產業結構調整與整體發展方向探討西部地區現代化策略」,現代化研究(台北),專刊,第18卷,1999年4月,頁51-58。\n司正家,「幾種非均衡發展理論的比較與啟示」,實事求是(烏魯木齊),1999年6期,1999年6月,頁47-50。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48-51。\n白永秀、郭俊華,「西部大開發的特點及模式選擇」,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2000年第11期,2000年11月,頁18-25。\n石碧華,「我國非均衡區域發展戰略理論述評」,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1999年第2期,1999年2月,頁89-91。\n任望兵,「我國地區產業發展分析」,中國技術經濟科學(北京),1997年6月,頁4。收錄於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北京),1998年第2期,1998年2月,頁145。\n朱珊,「關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戰略調整對中西部地區影響問題探討」,雲南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昆明),1999年第3期,1999年3月,頁6-10。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157-161。\n江夏,「產業結構趨同化與結構調整」,經濟導報(香港),總2525期,1997年第25期,1997年6月,頁42-45。\n何煉成,「西部大開發四十條」,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第30卷第4期,2000年11月,頁7-17。\n余明勤,「關于區域產業結構的幾個問題」,中國工業經濟研究(北京),1993年第12期,1993年12月,頁49-52。\n吳剛群,「西部經濟結構:以大調整促大開發」,瞭望新聞週刊(香港),2000年第44期,2000年10月30日,頁10-13。\n李仲為,「經濟結構畸形是制約中西部發展的根本原因」,中國國情國力(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15-16。\n李京文,「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趨勢和政策」,企業改革與管理(北京),1995年第11期,1995年11月,頁10-12。\n李建華,「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內在機制」,陜西經貿學院學報(西安),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39-41、58。\n李寶卿,「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辨證思考」,統計研究(北京),1997年第4期,1997年4月,頁17-23。\n周民良,「中國區域發展格局的變化與西部大開發」,改革(重慶),總103期,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51-61。\n周耀東,「我國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問題觀點綜述」,經濟學動態(上海),1998年第11期,1998年11月,頁45-47。\n岳頌東,「正視差距、利用差距、縮小差距、共同富裕-對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思考」,陜西經貿學院學報(西安),1995年第5期,1999年5月,頁66-70。\n林凌、劉世慶,「關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討論」,改革(重慶),總102期,2000年第2期,頁65-77。\n邱宏輝,「西部大開發對大陸整體經濟之影響」,中共研究(台北),第34卷12期,2000年12月,頁57-76。\n姜作培,「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成因剖析」,真理的追求(北京),1997年第5期,1997年5月,頁22-27。收錄於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北京),1997年第6期,1997年6月,頁158-162。\n洪銀興,「地方政府行為和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經濟學家(成都),1997年第1期,1997年1月,頁42-50。\n夏永祥、沈濱,「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及其脫貧之路」,中國工業經濟(北京),1998年第6期,1998年6月,頁52-55。\n夏禹龍,「鄧小平同志中國地區發展戰略思想探討」,經濟研究(北京),1994年第12期,1994年12月,頁16-19。\n夏興國、李洪斌,「對轉軌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趨同的理論思考」,經濟評論(武漢),1998年第6期,1998年6月,頁53-56。\n徐炳文,「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總戰略」,經濟學家(成都),1992年第6期,1992年6月,頁107-115、121。\n高玲俠、王錦,「論西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開發」,財經科學(成都),2000年第4期,2000年4月,頁82-85。\n張華,「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中國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貴州財經學院學報(貴陽),1998年第5期,1998年5月,頁41-45。\n張華嘉,「中國產業非均衡增長實證分析」,中山大學學報(廣州),1998年第6期,1998年6月,頁40-44。\n陳小紅,「回顧與前瞻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現代化研究(台北),第十九卷,第21期,2000年1月,頁71-96。\n陳耀,「對我國產業結構趨同要有準確判斷」,經濟管理(北京),總232期,1998年第4期,1998年4月,頁51-53。\n陶在樸,「如何測度經濟結構變化和總體經濟的專業化程度-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實證比較研究」,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總220期,1995年7月,頁75-82。\n傅紅岩,「對我國新一輪產業結構趨同化的思考」,學術月刊(上海),總345期,1998年第2期,1998年2月,頁18-21。\n勞苑,「地區結構趨同的成因與作用」,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總84期,1993年第6期,1993年12月,頁95-103。\n惠中,「建國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演變及思考」,上海黨史研究(上海),2000年增刊,頁85-89。\n程建國,「中國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及政策取向」,教學與研究(北京),2000年第4期,2000年4月,頁9-15。\n黃仁德、鄭文發,「中共中央產業區域佈局及其效應的探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9卷第10期,民國85年10月,頁39-59。\n楊帆,「西部開發的戰略意義」,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總278期,2000年5月,頁20-23。\n楊開忠,「加快中國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國工業經濟(北京),1996年第3期,1996年3月,頁57-63。\n經濟日報研究中心「西部大開發」課題組,「西部大開發:決策出台始末」,經濟月刊(北京),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6日,頁6-11。\n賈俐貞、賈俐俐,「區域經濟的三大理論基礎」,改革與戰略(南寧),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70-73。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1999年第3期,1999年3月,頁69-72。\n臧躍菇,「關于打破地方市場分割問題的研究」,改革(重慶),總106期,2000年第6期,2000年6月,頁5-15。\n蓋文啟,「談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的演變」,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濟南),1999年第2期,1999年2月,頁44-46。\n劉克逸,「我國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的原因和對策淺探」,經濟問題探索(昆明),總212期,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11-14。\n劉思華,「創建五次產業分類法推動21世紀中國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生態經濟(昆明),2000年第6期,2000年6月,頁5-13。\n劉春英,「試論我國產業結構的演變、問題與對策」,財經學院學報(太原),1996年第3期,1996年3月,頁8-9。\n厲無畏,「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分析」,社會科學(上海),1998年第3期,1998年3月,頁20-25。\n蔣清海,「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開發研究(蘭州),1993年第1期,1993年1月,頁37-40。\n鄭新立,「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經濟管理(北京),1997年第4期,頁8-11。\n鄭曉幸、傅澤平,「論西部地區邁向廿一世紀的經濟大開放」,理論與改革(成都),1996年第6期,1999年6月,頁53-57。\n韓保江,「產業結構趨同症的症因及其根治」,中國國情國力(北京),總第49期,1997年1月,頁14-16。\n魏后凱,「跨世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與制度創新」,內蒙古金融研究(呼和浩特),1998年第3期,頁3-6。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94-97。\n魏艾,「中共加快西部地區發展政經意涵」,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5卷第7期,民國88年7月,頁3-5。\n魏杰,「西部大開發與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當代財經(南昌),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3-7。\n龐耀輝,「西部工業結構調整」,經濟學家(成都),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37-41。\n邊古,「中國西部地區工業化的回顧與前瞻」,中國工業經濟(北京),2000年第4期,2000年4月,頁35-42。\n蘇少之,「改革開放前重點建設內地收效甚微」,教學與研究(北京),2000年第8期,2000年8月,頁24-25。\n蘇廷鰲、付偉,「增長極理論與我國域經濟發展」,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呼和浩特),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87-91。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1999年第3期,1999年3月,頁73-77\n龔向明、羅志輝,「三代領導人的區域經濟思想、策略及效果的對比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1999年5月,頁62-65。收錄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57-60。\n三、報紙與網路資料\n「大西部興建十大工程推動西部大開發」文匯報(香港),2000年5月7日,版B3。\n「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發佈」,經濟日報(北京),2000年6月23日,版2。\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2001年3月19日,版1。\n「江澤民在寧夏、甘肅考察工作強調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強黨的建設扎扎實實推進西部大開發這項世紀工程」經濟日報(北京),2000年6月22日,版1。\n「西部地區開發會議在京召開」,人民日報(北京),2000年1月24日,版1。\n宋養琰,「論產業同構及其戰略性調整」,廠長經理日報(成都),1998年5月,版3。\n「國務院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人民日報(北京),2000年12月28日,版2。\n「部分國家部委領導公佈關於西部開發的政策」,經濟參考報(北京),2000年10月23日,版2。\n「龍永圖:對『夕陽產業』的提法不敢茍同」,中國新聞社(網路資料),2000年7月10日。\n「中共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資訊網,http://www.chinawest.gov.cn/chinese/asp/start.asp\n【英文部分】\n一、書籍\nBabbie, Earla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台北:儒林圖書公司,1979年).\nBoudeville, J.R.,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s Planning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nCannon, Terry & Alan, Jenkins, ed., The Geograph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mpact of Deng Xiaoping’s decade.(New York: Routledge, 1990).\nChan, Roger C.K. & Hsueh, Tien-gung & Luk, Chiu-ming ed.,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nClark, Colin,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 Macmillan, 1957).\nFriedmann, John & Alonso, William, Regional Policy: Reading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75).\nGoodman, David S.G.,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nGore, C.G., Regions in Question: Spac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Regional Policy (London: Methuen, 1984).\nHarding, Harry,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Reform after Mao,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7).\nHendeson, W.O. & Chaloner, W.H. translate, Hoffmann W.G.,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New York: Ocean Publication Inc, 1958).\nHirschman, Harry W.,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Harmondworth: Penguin books, 1978).\nHoover, Edgar M.,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71).\nIsard, Walter,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75)\nDing, Jingping, China’s Domestic Economy in Regional Context (Washington: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5).\nKleinberg, Robert,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 The Experiment with Foreign Capitalism (San Francisco: Westview Press, 1990).\nKuznets, Simon,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 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nLeung, C.K. & Chai, C.H.,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1985).\nLiew, Leong,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ransition: From Plan to Market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1997).\nLin, Justin Yifu ed.,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nLinge, Godfrey, China’s New Spatial Economy: Heading Towards 2020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nLippit, Victor 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New York: M.E. Sharpe, 1987).\nPerry, Elizabeth J. and Wong, Christin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nPrybyla, Jan. S., Reform in China and Other Socialist Economics (Washington, D. C.: The AEI Press, 1990).\nRalushka, Alvin, The New China – Compar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San Francisco: Westview Press, 1987).\nRichardson, Harry W. Regional Growth Theo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1973).\nRichardson, Harry W., Regional Economics: Location theory, Urban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hange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9).\nHua, Sheng & Zhang, Xuejun & Luo, Xiaopeng, China: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93).\nShepherd, William G.,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1990).\nShirk, Susan L., 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4).\nSolinger, Dorothy J., 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New York: M.E. Sharpe, 1993).\nTisdell, Clement All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Policy Issues and Analysi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3).\n二、期刊論文\nField, Robert Michael, “China’s Industrial Performance Since 1978”, The China Quarterly , No.131(September, 1992), pp.577-636.\nHuang, Yasheng, “The Strategic Investment Behavior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During The Reform Er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6 No.2 (Fall, 1995), pp.169-186.\nJohnston, M., “Francis Beyond Regional Analysis: Manufacturing Zones, Urban Employment and Spatial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 No.157 (March, 1999), pp.1-21.\nKueh, Y.Y.,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Chang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1(September, 1992), pp. 637-690.\nVictor C. Falkenheim,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Eastern Asia Policy Papers, No.7(1994).\nYang, Dali, “Pattern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2 (June, 1990), pp.231-25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3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