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056
題名: 我國青少年建教合作生勞動保護之探討--以高職護校學生為例
作者: 楊鳳宜
貢獻者: 劉梅君
楊鳳宜
關鍵詞: 青少年勞動保護
建教合作
護理學生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2-Apr-2016
摘要: 衛生署在1995年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國內領有護士或護理師執照的人數達十萬七千六十一人,但執業者僅有五萬七千五百八十五人,執業率只達53.5%,這樣一個數據其實與每年台灣地區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相去不遠。我國的女性因為平時需負擔相當沉重的家務責任,所以勞動參與率並不到五成。再加上護理業中的勞動條件與環境不佳,最後就演變成為領有執照之人不願意出來從事護士工作的重要原因。沒有執業的護理人員,有些在接受護理養成教育時即準備將來有轉行的想法。究竟是何種因素讓學生花了三年的時間在學校學習與醫院實習畢業後,甚至於已經通過執照考試後,仍然選擇離開護理業?在此作者想了解的是這套實習制度是否已經讓學生們感到不同程度的壓力與不合理,一旦當護生完成學業能夠自由選擇時,有些人因此會脫離護理業,轉行從事其他工作。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r\n\r\n書籍論文:\r\n\r\n八十五學年度我國技職院校建教合作成果彙編。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8年。\r\n\r\n于漱。臺灣北部地區不同學制之應屆畢業護生的心理需求、對護理的看法與護理能力之比較研究。國防醫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r\n\r\n上野千鶴子著。劉靜貞等譯。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r\n\r\n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4。1993年。\r\n\r\n王實之。資本主義、父權社會下的紡織女工:台灣工業化的案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r\n\r\n古明君。強化性的連結—台灣傳銷業中的傳銷邏輯與性別邏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r\n\r\n台灣省八十六學年度輪調式建台灣教合作教育訪視訪試報告。主辦單位: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承辦單位:省立西螺農工職校。1998年6月。\r\n\r\n余玉眉等著。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9月。\r\n\r\n何春蕤等著。為什麼他們不告訴你。方智出版公司。1980年12月。\r\n\r\n吳敏鳳。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12月。\r\n\r\n吳憲明。衛生法規概論—醫事法規。中央健康保險局。1995年。\r\n\r\n李隆盛主持。臺灣省高職建教合作教育研究。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1997年。\r\n\r\n松島靜雄等著。林顯宗譯。工業社會學。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11月。\r\n\r\n林炎旦。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r\n\r\n林清江。建教合作理論與制度之比較。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七集。1975年。\r\n\r\n《青少年勞工特別保護法》公聽會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r\n\r\n青少年白皮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5年3月。\r\n\r\n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6月。\r\n\r\nMoore,W.E.著。俞景蘧譯。社會變遷。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4月。\r\n\r\n高級中等學校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訓練實施要點。教育部。教育部八十七年一月二日台八六技﹝三﹞字第八六一五0七八三號函修正。\r\n\r\n唐智。建教合作通論。國立編譯館。1986年5月。\r\n\r\n莊哲彥。愛滋病全貌。衛生署。1992年。\r\n\r\n殷東成。台北地區男護士與男護生之角色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r\n\r\nHochschild,A.R.著。徐瑞珠譯。情緒管理的探索 The managed heart。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r\n月。\r\n\r\nGeorge Ritzer著。馬康莊、陳信木合譯。社會學理論。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1月。George Ritzer著。馬康莊、陳信木合譯。社會學理論。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1月。\r\n\r\n韋伯著。顧忠華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r\n\r\n張烽益。勞動過程的控制與反制—台灣製造業工廠的個案分析。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r\n\r\n張崇熙。技術的社會建構性質。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r\n\r\n柯塞博士著。黃瑞祺、張維安譯。古典社會學理論。桂冠圖書公司。1986年11月。\r\n\r\n陳玉容。服務業技術養成之控制機制及其對勞動者影響之研究--以連鎖美髮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r\n\r\n陳美滿。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針頭扎傷年發生率及其變因。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r\n\r\n陳堯帝。我國餐飲教育與影響建教合作效益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12月。\r\n\r\n陳敦生。情緒勞務與自我監控對於工作表現及人力資源管理方案需求之相關研究--以航空服務業為例。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r\n\r\n焦興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1993~1995。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8年。\r\n\r\n喬治•福斯特等著。陳華等譯。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月。\r\n\r\n勞動基準法。勞工行政雜誌社。1995年10月。\r\n\r\n喬納森•唐納著。吳曲輝等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月。\r\n\r\nBraverman,Harry.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New York:Monthly Review.1974.中文:勞動與壟斷資本。谷風出版社譯。1988年8月。\r\n\r\n劉仲冬。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r\n\r\n劉志鵬。論我國青少年勞工之保護法制。\r\n\r\n劉志鵬。勞動法解讀:勞資爭議致勝錦囊。月旦出版公司。1996年。\r\n\r\n劉貴賢。大學階段工業科技相關院系建教合作實施現況及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r\n\r\n謝高橋。社會學。巨流圖書公司。1982年9月。\r\n\r\n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1997年。\r\n\r\n羅絲瑪莉•佟恩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11月。\r\n\r\n羅筱芬。胸腔內科護理人員對肺結核病患的照顧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私立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r\n\r\n嚴祥鸞等著。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三民書局。1998年8月。\r\n\r\n顧燕翎等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9月。\r\n\r\n\r\n\r\n雜誌報章:\r\n\r\n王咪咪等著。《醫療糾紛鑑定簡介》。衛生報導 第8卷第2期。\r\n\r\n王秀春等。《台北市某市立醫院護理人員離職原因之探討》。護理新象 第七卷第二期。1997年6月。\r\n\r\n王惠玲。《青少年勞動保護法制初探--日本、新加坡、德國、美國法制分析比較》。政大勞動學報 第五期。1996年1月。\r\n\r\n《台北市九所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條件》。白衣天使的病例報告記者會資料。台北市上班族協會。1998年5月11日。\r\n\r\n巫慧芳。《護理人員面對病患家屬時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探討》。中華衛誌 第十四卷第五期。1995年。\r\n\r\n李憲霖。《建教合作暨職業學校印刷科實施輪調式建教合作之問題研究》。印刷科技 第八卷 第四期。1992年2月。\r\n\r\n金春華等著。《台灣地區男護士人力異動及工作性質之相關因素調查》。榮總護理雜誌 第13卷第3期。1996年9月。\r\n\r\n林清泉、呂德財。《專案式建教合作個案探討》。技術學刊 第十一卷第三期。1996年9月。\r\n\r\n邱駿彥。《青少年勞工之保護》。勞工行政 第72期。1994年4月。\r\n\r\n袁克勤。《如何遏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中國勞工雜誌。1992年1月。\r\n\r\n胡月娟。《護理人員所承受的病人性騷擾與其處理--初步調查》。中台醫專學報 第二十五卷第六期。1992年12月。\r\n\r\n胡幼慧。《肩難產胎兒受傷,應是「有過失」判決》。婦女兩性研究通訊 第三十八、三十九期。1998年1月。\r\n\r\n吳琬瑜。《微分子掌握大經濟》。天下雜誌 209期。1998年10月。\r\n\r\n陳威麗。《護理科系學生實習壓力與健康狀況之相關因素探討》。護理雜誌 第39卷第2期。\r\n\r\n陳瑞蘭等著。《護生在實習場所遭受性騷擾之調查研究》。台灣性學學刊 第二期三卷。\r\n\r\n陳榮基。《台灣醫院糾紛的頻率與原因的分類》。台灣醫界 第37卷第6期。\r\n\r\n許國雄。《加強技職體系建教合作制度之研究》。東方工商學報 十九期。1996年3月。\r\n\r\n張宏興。《大家應該關心的疾病--肺結核》。台灣衛生雙月刊 第350期。1996年10月。P.14。\r\n\r\n張玨。《誰來關心婦女的健康》。婦女兩性研究通訊 第三十八、三十九期。1996年6月。\r\n\r\n張峰鳴等。《台灣省衛生所護理相關人員工作評價及滿意度之調查》。中華衛誌 第十四卷第一期。1995年。\r\n\r\n張麗銀等。《某教學醫院護理人員對輪班制與固定班別制觀點之探討》。榮總護理 第一卷第二期。1993年6月。\r\n\r\n陶家珍。《護理人員工作負荷之研究》。勤益學報 第十三期。1996年2月。\r\n\r\n焦興鎧。《工作場所性騷擾及其防治之道》。勞資關係月刊 第15卷第11期。1997年3月。\r\n\r\n黃同圳 。《青少年勞工之保護﹝一﹞》。勞工行政 第七十二期。1994年4月。\r\n\r\n黃富源。《工作場所性騷擾與其預防之研究》。師說 第82期。1995年6月。\r\n\r\n彭台臨。《學以至用用以至學--建教合作計畫之規劃與評估》。技職雙月刊 第四期。1991年8月25日。\r\n\r\n彭莉香。《小護士與大醫生》。HOPE 第十八期。\r\n\r\n鈕則誠。《女性主義護理哲學:為護理學提供一個新的科學哲學探究方向》。銘傳學刊 第六期。1995年7月。\r\n\r\n詹淑芬。《暴力事件對護理人員的衝擊》。台灣衛生雙月刊 第350期。1996年10月。\r\n\r\n蔣欣欣。《質性研究與護理實務》。榮總護理 第八卷第一期。1991年2 月。\r\n\r\n蔡清源。《建教合作--溝通學校與工作世界的橋樑》。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 第十二卷第二期。1994年3月。\r\n\r\n劉仲冬。《護理人力問題之女性學解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十二期。1996年4月。\r\n\r\n劉長安等。《某醫學中心臨床工作滿意情形及影響因素之探討》。榮總護理 第十四卷第二期。1997年6月。\r\n\r\n蕭淑銖等著。《南部地區護理人員針頭與銳物刺傷之調查》。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997年4月。\r\n\r\n王曉玲。《醫護人員生命受威脅》。自由時報。1998年7月18日。第七版。\r\n\r\n余瑞仁等。《廁所裡抽煙招祝融一死五傷》。自由時報。1998年8月5日。第六版。\r\n\r\n盛竹玲。《日夜輪班影響身心天天難眠》。自由時報。1998年9月30日。第四十三版。\r\n\r\n楊美珍。《各醫院人員必要時全面做篩檢》。自由時報。1998年7月18日。第七版。\r\n\r\n楊美珍。《開放性肺結核飛沫傳染》。自由時報。1998年7月18日。第七版。\r\n\r\n楊美珍、盛竹玲。《肺結核蠢動醫院大設防》。自由時報。1998年7月19日。第七版。\r\n\r\n廖淑玲。《電機系學生實習室遭電死》。自由時報。1998年10月9日。第七版。\r\n\r\n謝武雄等。《涉賣死亡證明書》。自由時報。1998年9月23日。第六版。\r\n\r\n\r\n\r\n\r\n\r\n英文部分:\r\n\r\n書籍雜誌:\r\n\r\nBates,barbara. Doctor and Nurse:Changing Roles and Relation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0.\r\n\r\nBurawoy,M.”The Labor Process as a Game”.Manufacturing Consent:Chang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r\n\r\nCockerham,W.C.,Medical Sociology,Prentice Hall Inc,1995.\r\n\r\nEdwards,R.”Bureaucratic Control:Policy NO.11”.Contested Terrai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pla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Basic Book,Inc.1979.\r\n\r\nEmerson,R.M.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Waveland Press,Inc.1988.\r\n\r\nGiddens,A.\"Socialization and the Life-Cycle\".Sociology.Polity Press.1989.\r\n\r\nHardesty F.\"Chapter 5 Anxiety Plus\".I Always Faint When I See a Syring:Nurse Student Tales.Silver Tree Books:Silverton,Oregon.1996.\r\n.\r\nLynch,L.M.”Private-Sector Training and the Earning of Young Worker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82.N1.1993/3.\r\n\r\nJenson ,Jane.The Talents of Women,The skills of men:Flexible Specialization and Wom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Routledge.1992.\r\n\r\nMackinnon,C.A.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A Case of Sex Discrimina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r\n\r\nMartin,Leonide L. View from the Firing Line:Family Nurse Practitioner in California.In The Law and the Expanding Nurse Role.B.Bullough,ed.pp.95-117.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1975.\r\n\r\nMcLoughlin ,Ian and Clark, Fon.Technological Change At Work.Open University Press.1988.\r\n\r\nMendelievich,E.\"Future Action\".Child at Work.Internation Labour Office Geneva. 1979.\r\n\r\nMichael,E.B.\"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Youth and the Labor Market.W.E.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1984.\r\n\r\nMore, Charles. Skill & English Working Class,Sussex University Press.1980.\r\n\r\nPaul ,A.”Man’s Best Hospital and the Mug and Muffin:an Innocent Ethnographer Meets American Medicine”.Enter the Sociologist.Avebury Gower Publishing Inc. U.S.A.1987.\r\n\r\nRuth M. Neil and Robin Watts, Editor.Caring and nursing :exploration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s.New York: Nation league for nursing .1991.\r\n\r\nSimpson,I.H.\"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Perspectives and Issues\".From Student to Nurs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r\n\r\nStartor M,Agliettan M,Manzin A,et al.\"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C via blood splash into conjunctiva\".Scand J Infect Dis 1993;25.\r\n\r\nSuper,D.E.\"A Life 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ournal of Vocatonal Behavior,16(30).\r\n\r\nSwidler,A.1986.\"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273-286.WHO 1988 World Health Statistic.\r\n\r\nSylvia,Walby.Flexibility and The Changing Sexual Division of Labour.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Routledge.1992.\r\n\r\nTong,R.”Radical Feminism on Gender and Sexuality”.Feminist Thought—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uon.Westview Press.1989.\r\n\r\nWladyslaw,A.et al.”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Introduction”.Youth,Education and Work in Europe.Routledge Press.198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85262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56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