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06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吳哲夫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Wu, Jer F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曾聖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Tseng, Sheng Yien_US
dc.creator曾聖益zh_TW
dc.creatorTseng, Sheng Yien_US
dc.date1995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4-28T01:49:33Z-
dc.date.available2016-04-28T01:49:33Z-
dc.date.issued2016-04-28T01:49:33Z-
dc.identifierB2002002542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06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82151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本文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類敘為綱,參以經部各篇提要,以探討《四庫全書》經部著錄之原則,及其論述群經發展之特色。本文依「經部類敘」之先後為次,共分三篇。每篇各若干章:第一篇:類敘疏證:分十一章,闡釋及舉例〈類敘〉之所述及〈類敘〉用語典故。第二篇:《四庫全書總目》經部著錄原則析論;由提要中歸納出經部各類著錄及存目之原則,因以綜觀經部著錄之通則。第三篇:各經流變析論;先通論《總目》之經學主張,而後逐經探討之,歸納各篇提要之論述而得,此以闡明各經學之源流及其興衰緣由。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自序\r\n目次\r\n凡例-----(1)\r\n前言-----1\r\n  一、《四庫全書總目》類敘之評價及其注疏-----1\r\n  二、《四庫全書總目》經部之撰者-----2\r\n  三、《四庫總目》與諸家經學史著-----4\r\n  四、經部類敘論經部著錄原則-----5\r\n  五、本文之各篇分合-----7\r\n第一篇 類敘正文疏證-----9\r\n  第一章 經部總敘-----11\r\n  第二章 易類敘-----20\r\n  第三章 書類敘-----28\r\n  第四章 詩類敘-----36\r\n  第五章 禮類敘-----40\r\n  第六章 春秋類敘-----45\r\n  第七章 孝經類敘-----48\r\n  第八章 五經總義類敘-----51\r\n  第九章 四書類敘-----54\r\n  第十章 樂類敘-----58\r\n  第十一章 小學類敘-----63\r\n第二篇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著錄原則析論-----67\r\n  第一章 訪書與編纂《四庫全書》-----69\r\n  第二章 經部類敘揭示之著錄原則-----73\r\n  第三章 經部著錄群書之原則-----75\r\n    第一節 說解-----75\r\n      (一)、切實有本,有助教化-----75\r\n      (二)、闡發義理,有裨經義-----78\r\n      (三)、深有心得,足資啟發-----81\r\n      (四)、裁省繁雜,裨益研讀-----82\r\n      (五),辯論原委,考訂始末-----83\r\n    第二節 證補-----84\r\n      (一)、論證有據,可備旁採-----84\r\n      (二)、考鏡源流,增廣見聞-----85\r\n      (三)、糾舉闕誤,補正前說-----87\r\n    第三節 存備-----89\r\n      (一)、錄存舊說-----89\r\n      (二)、略備一家之說-----90\r\n      (三)、存其書以備參考-----93\r\n      (四)、存該說以見其得失-----94\r\n    第四節 表彰-----96\r\n      (一)、表著述之功-----96\r\n      (二)、表彰著者之大節-----97\r\n  第四章 存目之原則-----99\r\n    第一飾 內容疏略-----99\r\n      (一)、掇拾舊說,蔓衍成書-----99\r\n      (二)、宗守流派,未有體會-----101\r\n      (三)、師心自用,變古亂經-----103\r\n      (四)、喜為新說,漫相牴牾-----105\r\n      (五)、牽援轇轕,無關經旨-----105\r\n      (六)、藉經發揮,自暢其說-----108\r\n      (七)、藉抒不平,隱含心志-----109\r\n      (八)、論述未完,未定之稿-----110\r\n      (十)、科場擬題,義無可取-----111\r\n    第二節 偽作重出-----114\r\n      (一)、託名偽作-----114\r\n      (二)、書賈變亂-----115\r\n      (三)、重出他書-----117\r\n    第三節 別有寓意-----118\r\n      (一)、表著述之勤,論述無可取-----118\r\n      (二)、以示炯戒-----119\r\n第三篇 經部類敘論各經流變申論-----121\r\n  第一章 《四庫總目》綜論歷代經學-----123\r\n    第一節 論經之精神與作用-----123\r\n    第二節 綜論經學發展及其特色-----124\r\n      (一)、鄭玄經注之影響-----125\r\n      (二)、《五經正義》定於一-----125\r\n      (三)、宋元明之新經說-----127\r\n    第三節 門戶之爭與平議漢宋-----130\r\n    第四節 本章結語-----134\r\n  第二章 易學-----135\r\n    第一節 論《易》之遞作-----135\r\n    第二節 《易》本卜筮之書-----136\r\n    第三節 論《易》之流派-----138\r\n      (一)、象數派-----138\r\n      (二)、義理派-----145\r\n    第四節 鄭玄、王弼之訂《易》-----150\r\n    第五節 王弼《易註》之影響-----153\r\n    第六節 本章結語-----155\r\n  第三章 尚書學-----157\r\n    第一節 《尚書》學要旨-----157\r\n    第二節 偽古文《尚書》之考訂及其評價-----158\r\n    第三節 宋以來考訂〈禹貢〉概述-----161\r\n    第四節 洪範五行說《書》之流變-----164\r\n    第四節 本章結語-----166\r\n  第四章 詩經學-----168\r\n    第一節 歷代說《詩》要旨及其流變-----168\r\n    第二節 〈詩序〉作者考辨-----170\r\n    第三締 〈詩序〉存廢之平議-----172\r\n    第四節 刪詩與鳥獸草木之名-----175\r\n    第五節 本章結語-----178\r\n  第五章 三禮學-----180\r\n    第一節 歷代《三禮》之論述綜說-----180\r\n    第二節 《周禮》學之流變-----182\r\n      (一)、《周禮》作者及歷代論述-----182\r\n      (二)、王安石《周官新義》之流派-----184\r\n      (三)、俞庭椿〈冬官〉不亡說之流衍-----185\r\n    第三節 《儀禮》學之流變略述-----187\r\n    第四節 《禮記》之流傳-----189\r\n    第五節 本章結語-----191\r\n  第六章 春秋學-----195\r\n    第一節 《春秋》與三傳-----195\r\n    第二節 三傳之得失與升降-----197\r\n      (一)、三傳得失-----197\r\n      (二)、三傳升降-----199\r\n    第三節 宋代廢傳從傳之異說-----200\r\n    第四節 元明以降之春秋學-----204\r\n    第五節 本章結語-----207\r\n  第七章 孝經學-----209\r\n    第一節 《孝經》撰者-----209\r\n    第二節 《孝經》之今古文與朱子之改定-----211\r\n    第三節 本章結語-----214\r\n  第八章 五經總義著述之流變-----215\r\n    第一節 概述-----215\r\n    第二節 泛論經義之作-----216\r\n    第三節 文字音義之考訂-----218\r\n    第四節 本章結語-----219\r\n  第九章 四書學-----221\r\n    第一飾 宋以前之《論語》、《孟子》-----224\r\n    第二節 朱子以降之四書學概述-----225\r\n    第三節 本章節語-----226\r\n  第十章 歷代樂類著述之流變-----228\r\n    第一節 禮樂與《樂經》-----228\r\n    第二節 《四庫全書》著錄樂論諸書-----229\r\n    第三節 本章結語-----233\r\n  第十一章 歷代小學略論-----234\r\n    第一節 小學之義與《四庫全書》之著錄-----234\r\n    第二節 訓詁之書-----236\r\n    第三節 字書-----238\r\n    第四節 韻書-----242\r\n    第五節 本章結語-----245\r\n結論-----246\r\n附錄-----249\r\n  一、〈經部類敘〉中經學家之傳略及其著述-----251\r\n  二、參考書目舉要-----300\r\n    (一)、經學專著-----300\r\n    (一)、四庫類專著-----306\r\n    (三)、其他相關著作-----306\r\n    (四)、論文及論文集-----310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542en_US
dc.subject四庫總目zh_TW
dc.subject類敘zh_TW
dc.subject提要zh_TW
dc.subject經部zh_TW
dc.subject經學史zh_TW
dc.subject著錄原則zh_TW
dc.title四庫總目經部類敘疏證及相關問題之研究zh_TW
dc.titleA Explanation and Study of Siku Zongmu Jing Buh Ley Shiuhen_US
dc.typethesisen_U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