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942
題名: 龍樹的中道緣起思想
Nagarjuna`s Thought Of Madhyamika-Pratityasamutpada
作者: 劉英孝
Liu, Ing Shau
貢獻者: 林鎮國
Lin, Cheng Kuo
劉英孝
Liu , Ing Shau
關鍵詞: 中道
緣起
空性
二諦
Madhyamaka
Pratityasamutpada
Emptiness
Two Truths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摘要:   日本學界曾針對緣起的意涵,引起一場論爭。例如宇井伯壽等人主張緣起是同時的邏輯關係,木村泰賢等人則認為緣起還有異時的因果面,另外上田義文還指出了緣起的寂滅面。\r\n  本文依據印順法師的主張,亦即因果不能分割為同時或異時,並且徵引龍樹的論文,重點地批評上述日本學者的意見。依阿含經,所謂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而龍樹的空義是不二的,可以說無彼亦無此。而且,《大智度論》有法性不待因緣的說法,在龍樹那□,空性是等同於法性的,因此,向來所說緣起與空為同義的說法,有必要再釐清。本論文的第四章就做了這方面的嘗試。關於二諦,日本學界曾經提出許多關於語源學的研究,本論文則從《大智度論》尋找論據,證明龍樹所謂的世俗諦就是語言,亦即緣起的假名面;而勝義諦則是語言的寂滅性,亦即是空。二諦之間的關係則是相即。根據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檢討了英美學界對於龍樹空性及二諦的詮釋。大致地區分,英美對於龍樹空義的詮釋經歷了三個階段:虛無主義,絕對主義及語言哲學的詮釋,本論文重點地評破了虛無主義的詮釋,對於後兩種詮釋則有所取捨。本文的貢獻在於提出《大智度論》中法性不待因緣的說法,從而使緣起與空的關係得到更多的理解。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81154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32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