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88762
|
Title: | 元代社會救濟之研究 The Social Security of Yuan Period |
Authors: | 王道明 Wang, Dau Ming |
Contributors: | 蔣武雄 Jiang, Wu Xiong 王道明 Wang, Dau Ming |
Keywords: | 社會救濟 貧困 機構 Social Security Destitution Institution |
Date: | 1993 |
Issue Date: | 2016-04-29 16:33:20 (UTC+8) |
Abstract: | 社會救濟的動,在積極的層面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減少天災人禍 |
Reference: | 一》史料
l 不著撰人,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2年。 2 不著撰人, 《大元通制條格》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4 年。 3 不著撰人, 《憲臺通紀》 ,收入解縉《等編》 《永樂大典》冊3 ,卷2608 ,台北:大化書局, 1985年。 4 不著撰人, 《憲臺通紀續集》 ,收入解緒《等編》 《永樂大典》冊3 ,卷2609,台北:大化書局, 1985年。 5 不著撰人, 《大元倉庫記》 ,台北:廣文書局, 1972年。 6 不著撰人, 《大元官制雜記》 ,台北:廣文書局, 1972年。 7 不著撰人, 《元河南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1 ,台北:中國地志 研究會, 1978年。 8 王暉, 《秋潤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01 ,台北: 台北商務 印書館, 1986年。 9 王結, 《文忠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06 ,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86年。 10 王禎, 《農書》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47,台北:新文豐出版有眼公司 , 1985年。 11 王垠, 《續文獻通考》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9年。 12 王喜, 《治河圖略》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的,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 公司, 1985年。 13 王元恭, 《至正四明續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9 ,台北:中國地 志研究會, 1978年。 14 孔齊, 《至正直記》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87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15 札奇斯欽《譯注》, 《蒙古秘史新譯並註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9年。 16 札奇斯欽《譯注》, 《蒙古黃金史譯註》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9年。 17 宋濂, 《元史》 ,收入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 ,台北:鼎文書局, 1992年。 18 孛朮魯羽中, 《菊潭集》 ,收入《叢書集成績編》冊135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 5年。 19 沙克什, 《河防通識》,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48, 台北: 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20 吳澄, 《吳文正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7 ,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 1986年。 21 吳師道, 《禮部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2,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 1986年。 22 長谷真逸, 《農田餘話》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87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23 周霆震, 《石初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8 ,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 1986年。 24 俞森, 《常平倉考》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25 俞森, 《義倉考》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 司, 1985年。 26 俞森, 《社倉考》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27 俞希魯, 《至順鎮江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5 ,台北:中國地志 研究會, 1978年。 28 胡祇適, 《紫山大全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6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29 柯劭忞, 《新元史》斷句本,台北:整文印書館, 1955 年。 30 柳賞, 《待制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 21 0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31 姚之駰, 《元明事類鈔》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84 ,台北:台 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32 姚燧, 《牧尾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01,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86年。 33 袁梢, 《延佑四明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9 ,台北:中國地志研 究會, 1978年。 34 袁梢, 《清容居士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03 ,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35 徐碩, 《至元嘉禾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12 ,台北:中國地志研究會, 1978年。 36 郝經, 《陸川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2 ,台北:台灣商務印害館, 1986年。 37 馬可波羅《述》 ,沙海昂《注》 ,馮承鈞《譯》, 《馬可波羅行紀》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4年。 38 陳旅, 《安雅堂文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3 ,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39 陳夢雷《編》, 《食貨典》 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冊704 ,台北:鼎文書局 , 1988年。 40 陳夢雷《編》, 《庶徵典》 ,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冊6~'7 ,台北:鼎文書局, 1988年。 41 陳邦膽, 《元史紀事本末》 台北:三民書局, 1966年。 42 黃溍, 《金華黃先生文集》 ,收入《叢書集續編》冊136 ,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43 陸曾禹, 《欽定康濟錄》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9年。 44 陶宗儀, 《輟耕錄》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40 ,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 1986年。 45 張養浩, 《歸田類稿》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2 ,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46 張鉉, 《至正金陵新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3 ,台北:中國地志 研究會, 1978年。 47 張陞, 《救荒事宜》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2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 公司, 1985年。 48 許有歪, 《至正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1 ,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 1986 年。 49屠隆, 《荒政考》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 司, 1985年。 50 馮福京《等》, 《大德昌國州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9 ,台北:中園地志研究會, 1978年。 51 程鉅夫, 《雪樓集》 ,收入《叢書集成績編》冊135 ,台北: 新文豐出版有 限公司, 1985年。 52 勞潼, 《救荒備覽》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 53 葉子奇, 《草木子》 ,收入《四庫全書珍本》集10 ,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 970年。 54 彭大雅、徐霆, 《黑韃事略》 ,收入王國維校註《蒙古史料四種》 ,台北: 正中書眉, 1962年。 55 楊景仁, 《籌濟編》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9年。 56 楊譓, 《至正崑山郡志》 ,收入《朱元地方志叢書》冊4 ,台北:中國地志 研究會, 1978年。 57 楊維禎, 《東維子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21 ,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58 虞集, 《道圖學古錄》 ,收入《景印攜藻堂四庫全書蒼要》冊403 ,台北: 世界書局, 1986年。 59 趙翼, 《二十二史街記》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74 年。 60 盧琦, 《圭峰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4 ,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86年。 61 歐陽玄, 《拯荒事略》,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2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 限公司, 1985年。 62 歐陽玄, 《河防記》 ,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48,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 公司, 1985年。 63 劉孟琛《等》, 《南臺備要》 ,收入解縉《等編》 《永樂大典》冊3 ,卷2610~2611,台北:大化書局, 1985年。 64 劉因, 《靜修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8,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86年。 65謝應芳, 《龜巢稿》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8 ,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66 魏初, 《青崖集》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9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67 蘇天爵, 《元朝名臣事略》 ,收入《四庫全書珍本》集9 ,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1970年。 68 蘇天爵, 《滋溪文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4 ,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69 蘇天爵《編》, 《元文類》 ,收入《景印摘藻堂四庫全書薔要》冊480 ,台北:世界書局, 1986年。 70 權衡, 《庚申外史》 ,收入《叢書集成績編》冊136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 限公司, 1985年。 《二》專書、論文 1丁國范, 《關於元代的里甲制度》 ,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 3期 , 1978年, 頁15~'20。 2 于樹德, 《中國古代農荒預防策》 , 《東方雜誌》 ,的卷14 、15期, 1921 年,頁18~'30 、17~33 。 3 王德毅, 《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 ,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70 年。 4 王忠林《元代散曲論叢》 ,高雄:復文出版社, 1989年。 5 王韻, 《元代糧倉考略》 , 《安徽師大學報》 , 1981 年2期,頁33~41。 6 王崇武, 《論元末農民起義的社會背景》 , 《歷史研究》 , 1954 年, 1 期, 頁53~73 。 7 王曉清, 《元代前期災荒經濟衛論》 , 《中國農史》 , 1987年, 4 期,頁21 ~27。 8 王民信, 《元朝的和經》 , 《史學彙刊》 , 5期, 1973年,頁9~114。 9 王止峻, 《元代治河的勛績> ' 《醒獅》 , 13卷, 2期, 1986年,頁12~13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資料編籌組, 《中國歷代自然災害及歷代盛世農 業政策資料》 ,北京:農業出版社, 1988年。 11 白秀雄, 《社會福利行政》 ,台北:三民書局, 1979 年。 12 白翠琴, 《略論忽必烈的“安業力農” 》,《蒙古族歷史人物論集》 , 1981 年,頁47~89。 13 江亮演, 《社會救助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0 年。 14 申丙, 《黃河通考》 ,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960年。 15 全漢昇, 《中國經濟史研究》 ,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1 年。 16 任美鍔《主編》, 《 中國自然地理綱要》 ,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5年。 17 朱淑萍, 《元世祖忽必烈的勸農政策> ' 《史原》 , 13期, 1984年,頁127 ~ 154 。 18 曲直生, 《中國糧倉制度概論》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54年。 19 宋希尚,《中國河川誌》 《一》《二》 ,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 55年。 20 宋希庫, 《中國歷代勸農考》 ,上海:正中書局, 1947年。 21 宋湛慶, 《宋元明清時期備荒救災的主要措施》,《中國農史》 , 1990年, 2期,頁14~20 。 22 何天明, 《元代屯田若平問題探討》,《內蒙古社會科學》 , 1987年, 3期,頁71~76 。 23 李劍農, 《宋元明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 1981 年。 24 李則芬, 《元史新講》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1989年。 25 李思純, 《元史學》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1 年。 26 李幹, 《元代社會經濟史稿》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7 李幹, 《元代屯田的發展和演變》 ,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 1984年1 期 ,頁65~70 。 28 李迪, 《忽必烈的農業政策和農業措施》 , 《中國農史》 , 1982年2期, 頁1~1 0。 29 李景林, 《元代寺院土地占有狀況初探》 ,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 10期, 1986年,頁10~17。 30 李增祿, 《社會工作概論》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6年。 31 吳唅, 《元代之社會》 ,收入北京市歷史學會主編《吳哈史學論著選集》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頁1~80 。 32 岑仲勉, 《黃河變遷史》 ,台北:里仁書局, 1982年。 33 周繼中, 《元代屯田的組織與管理》 ,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10 期, 1986年,頁28~34。 34 邱樹森《元代河患與賈魯治河》收入元史研究會《 編》 《元史論叢》第三 輯,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頁155~171 。 35 邱樹森、王頲, 《元代戶口問題芻議》 ,收入元史研究會《編》 《元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13~123。 36 孟昭華、王明寰, 《中國民政史稿》 ,哈爾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7 金日壽, 《元代的水利建設》,《歷史教學》 , 1962年, 10期,頁8~12 。 38 洪月嬌, 《社會安全制度》 ,台北:覺園出版社, 1983年。 39 柯象峰, 《社會救濟》 ,上海:正中書局, 1944年。 40 洪用斌, 《元代的流民問題》 ,收入翁獨健《編》 《中國民族史研究》 《一》 , 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87年,頁71~88。 41 郎擎霄, 《中國民食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0年。 42 徐建育, 《從倉儲看中國封建社會的積累及其對社會再生產的作用》 , 《中 國經濟史研究》 , 1987年, 3期,頁31~49 。 43 高文德, 《元代脹恤制度淺談》 ,收入翁獨健《編》 《中國民族史研究》 《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87 ,頁18~38。 44 高樹林, 《元朝“稅糧"制度簡論》 , 《內蒙古大學學報》 , 1992年1 期 ,頁26~30 。 45 翁文額, 《中國地震區分布簡說》 , 《東方雜誌》 , 21 卷, 4 期, 1924 年,頁144~151 。 46 師道剛《等》, 《從三部農書看元朝農業生產》 》 《山西大學學報》 , 1979年, 3期,頁74~ 87 。 47 秦松齡, 《賈魯治河與元末農民起義》 , 《晉陽學刊》 , 1983年, 3 期,頁71~76。 48 袁冀《元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4年。 49 許凡, 《元代吏制研究》 ,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 1987年。 50 張德勝, 《社會原理》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6年。 51 張星烺, 《中西交通史料彙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62年。 52 黃清連, 《元初江南的叛亂《1 276-1294》》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卷, 1 期, 1989年,頁37~76 。 53 陳高華, 《元代大都的飲食生活> ' 《中國史研究》 ,的91 年, 4期,頁 107~121。 54 陳高華《元史研究論稿》,北京:中華書局, 1991 年。 55 陳安仁, 《中國農業經濟史》 ,台北:華世出版社印行, 1979年。 56 章采烈, 《論元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及其性質》,《內蒙古社會科學》 1990年, 4期,頁45~49。 57 雪滄, 《關於元代社會經濟的一些問題》,《歷史教學》 , 1954 年, 4 月號,頁37~42 。 58 梁方仲《編》, 《中國歷代戶口、田地、回賦統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 59 曾資生, 《宋金與元的鄉里制度概況> ' 《東方雜誌》 ,40卷, 20期, 1944 年,頁15~29 。 60 程禹文, 《試談郭守敬對北京水利事業的貢獻》,《北京師院學報》 , 1981 年, 4 期,頁94~95 。 61 葉新民, 《元上都的社會經濟》,《 內蒙古大學學報》 , 1989年, 4期,頁45~55。 62 馮柳堂, 《中國歷代民食政策史》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 年。 63 楊志玖《等》, 《元史學概說》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年。 64 楊志玖, 《元史三論》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 65 楊訥, 《元代農村社制研究》,《歷史研究》 , 1965年, 4 期,頁117 ~ 134 。 66 聞亦博, 《中國糧政史》 ,上海:正中書局, 1946年。 67 董光濤, 《金元時代黃河泛濫及治理之研究》,《花蓮師專學報》 , 13期,1982年,頁305~347。 68 趙文林、謝淑君, 《中國人口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年。 69 趙華富, 《忽必烈以農業為本的經濟方針》,《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 1983》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7年,頁30~41。 70 趙華富, 《關於元朝從事農業耕作的“驅口"之身份問題》 ,收入南京大學 歷史系元史研究室《編》 《元史論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頁264 ~277。 71 黎傑, 《元史》 ,台北:九思出版社, 1962年。 72 《蒙古族簡史》編寫組, 《蒙古族簡史》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 73 鄧雲特, 《中國救荒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0年。 74 樊志民、馮風, 《關於歷史上的旱災與農業問題研究》 , 《中國農史》 , 19 88年, 1 期,頁33—49。 75 劉蔭柏, 《元初社會和戲劇》,《河北大學學報》 , 1982年, 4 期, 頁95~ 101. 76 劉昭民,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2年。 77 鄭肇經, 《中國水利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0年。 78 鄭雲飛, 《中國歷史上的煌災分析》 , 《中國農史》 , 1990年, 4期,頁38 ~50 。 79 蔣武雄, 《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1986年。 80 韓儒林《主編》, 《元朝史》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 81 韓儒林《主編》,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 1981 年。 82 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上海:地圖出版社, 1987年。 83 繭廬, 《元代鄉社》,《中國內政》 , 5卷5期,頁51~52 。 84 蘇振申, 《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4年。 85 顧功敘《主編》, 《中國地震目錄》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3年。 二、日文部份 1. 大島立子,〈元未農民叛亂の背影〉,收入《中山八郎教授頌壽記念明清史叢》,1977年,頁1~26. 2. 大島立子,〈元代戶計と徭役〉,《歷史學研究》,484期,1980年,頁23~33。 3. 太田彌一郎,〈元代社制の性質〉,《集刊東洋學》,23期,1970年,頁1~20。 4. 天野元之助,〈元代の農業とその社會構造〉,《人文研究》,13:7,1973年,頁100~117。 5. 丹羽友三郎,〈元の勸農條畫について〉,《名古屋商科大學論集》,13期,1979年,頁135~153。 6. 田村實造,〈中國征服王朝の研究〉冊中,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64年。 7. 吉田久一,〈現代社會事業史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79年。 8. 安部健夫,〈元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2年。 9. 岩村忍,〈モンゴル社會經濟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0年。 10. 松本善海,〈元代における社制の創立〉,《東方學報》,東京11-1,1940年,頁328~337。 11. 柳田節子,〈元代鄉村の戶等制〉,《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73冊,1977年,頁1~73。 12. 前田直典,〈元朝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3年。 13. 星斌夫,〈明清時代社會經濟史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年。 14. 愛宕松男,〈東洋史學論集〉第四卷元朝史,東京:三一書房,1988年。 15. 箭內互,〈蒙古史研究〉,東京:西田書局,1930年。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G79711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5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