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49
題名: 一九八七年以後台海兩岸民間交流之研究
A Study on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ince 1987
作者: 李孟勳
Li, Meng Hsun
貢獻者: 施哲雄
Shy, Jer Shyong
李孟勳
Li, Meng Hsun
關鍵詞: 兩岸關係
民間交流
經貿交流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economic exchanges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摘要: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政府開放一般民眾赴大陸探親, 阻絕將近四十 的
參考文獻: Ⅰ、中文部份\r\n\r\n一、 專書\r\n\r\n1.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r\n2. 大陸工作簡編。台北: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民國七十九年二月。\r\n3. 大陸工作手冊(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六月。\r\n4.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史。武漢:武漢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r\n5. 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九月。\r\n6. 中美關係文件匯編(1940-1976)。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一九七九年三月。\r\n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法規匯編(1949-1990)。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七月。\r\n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r\n9. ─────────────。轉型期的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r\n10.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r\n11. 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八月。\r\n12. 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一九五○~一九八九)。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五月。\r\n13. 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以中、韓兩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14. ─────。分裂國家的文化整合-以中、韓兩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15. ─────。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八十年五月。\r\n16. 李忠杰、徐耀新與魏力。社會主義改革史。北京:春秋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r\n17. 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r\n18. 李振編著。和平演變的夢幻。青島:青島出版社,一九九○年十月。\r\n19. 李家泉。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中國海峽兩岸關係探討。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r\n20. 李達。一國兩制與台灣。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五月。\r\n21. ──。台灣與「三通」。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八年四月。\r\n22. ──。開放台灣。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八年二月。\r\n23. ──。美台關係與中國統一。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r\n24. 邢國強主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七年七月。\r\n25. 我開放措施與中共干擾我對外關例對照表。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r\n26. 汪學文。中共文化教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一月。\r\n2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一月。\r\n28. 兩岸文教交流論文選集(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九月。\r\n29. 兩岸交流中我開放政策與中共緊縮措施之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八月。\r\n30. 兩岸經貿概況。台灣省政府經濟研究室編印,民國八十一年八月。\r\n31. 杭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江炳倫、張世賢與陳鴻瑜合譯。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九月。\r\n32. 周添城。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十五日。\r\n33. 林碧炤。論國際政治的持續與轉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四月。\r\n34. 金耀基。中國人的三個政治。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r\n35. 侯家駒。經濟統一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五月。\r\n36. 高希均、李誠與林祖家和著。台灣突破-兩岸經貿追蹤。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四月。\r\n37.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三月。\r\n38. 夏征農主編。社會主義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二月。\r\n39. 莊金鋒主編。海峽兩岸民間交流政策與法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r\n40.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九月。\r\n41. 陳匡時、陳必達與沈祥旺主編。當代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r\n42.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r\n43.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八月。\r\n44. 張煥卿、段家鋒與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二月。\r\n45. 張榮豐。台海兩岸經貿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r\n46. 現行大陸政策與我對外關係。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r\n47. 黃昆輝。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r\n48.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編。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r\n49.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r\n50.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十一月。\r\n51. 楊士仁。大陸經貿的情勢與環境。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月。\r\n52. 楊其燦等著。八○年代中華民國外交。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二月。\r\n53. 楊建新。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r\n54. 楊渡。兩岸迷宮遊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五月。\r\n55. 楊新力主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r\n56. 趙春山。蘇聯領導權力的轉移-從列寧到戈巴契夫。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四月。\r\n57. 趙春義。一國兩制概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r\n58. 揭開中共一國兩制統戰陰謀。台北:中共問題資料社,民國七十六年八月。\r\n59.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七年五月。\r\n60. 蔣經國。中國統一和世界和平。台北:中國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r\n61. 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r\n62.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r\n63. 鄭竹園。台灣經濟與中國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五月。\r\n64. ───。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板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六月。\r\n65. 蔡政文。核子時代國際關係的特質。著者印行,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r\n66.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r\n67. 蕭全政。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r\n68. 蕭敬、顧永中與周志懷編。兩岸交往常見問題解答。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r\n69. 韓念龍。當代中國外交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r\n70. 瞿海源、丁庭宇、林正義、蔡明璋。大陸探親及訪問的影響。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四月。\r\n71. 譚松球等編著。海峽兩岸交流必讀。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r\n72. 龔鵬程。兩岸文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九月。\r\n二、 論文(博、碩士論文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n1. 王玉玲。由兩岸關係看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析之(1979-1990)。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二月。\r\n2. 兩岸大眾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協辦,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r\n3. 兩岸社會交流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民國八十一年六月。\r\n4. 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編印,民國八十一年。\r\n5. 陳重成。鄧小平時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省份社會發展之研究(1978-1990)。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r\n6. 對大陸貿易與投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辦,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r\n7. 謝金河。論台灣海峽兩岸的轉口經濟行為。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七月。\r\n8. 韓國瑜。從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r\n9. 簡澤源。香港在台灣海峽兩岸經濟交流的中介地位:理論與實證。香港:珠海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r\n三、 期刊\r\n1. 王佩玉。「兩岸新聞交流在波折中發展」。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頁二五~二六。\r\n2. 王玲玲。「論台海兩岸的新聞交流」。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九期(民國八十一年九月),頁七二~八二。\r\n3. 王思粵。「海峽兩岸在主要出口市場的競爭」。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七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頁三四~四○。\r\n4. 王素彎。「從產業結構的變化看台灣產業是否空洞化?」。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二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五七~六二。\r\n5. 甘陽。「『民間社會』概念批判」。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十三期,三十二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頁六六~七三。\r\n6. 甘棠。「中共利用媽祖搞『三通』」。中國大陸(台北),一九九二年六月,頁一七~一九。\r\n7. 古碧玲、羅如蘭。「台商大串連」。中國時報周刊(台北),第六十一期(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頁八~一○。\r\n8. 任品生。「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回顧與展望」。台灣研究(北京),一九九○年第四期,頁一○~一五。\r\n9. 李宏碩。「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南開學報(天津),一九八九年第五期,頁一~一○。\r\n10. 李英明。「論中共論意識型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頁二九~三七。\r\n11. ───。「定位中共的『現實』與『理想』」。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六期,三十一卷第六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八一~八四。\r\n12. 林昱君。「兩岸轉口貿易分析」。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二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七四~七六。\r\n13. 周添城、吳惠林。「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的省思與檢討」。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頁三二~三六。\r\n14. 施若彬。「『兩岸互不侵犯』挑戰中共」。爭鳴(香港),一九九二年六月號,頁八一~八二。\r\n15. 姜殿銘、郭相枝。「理性務實是海峽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關鍵」。台灣研究(北京),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頁五~一三。\r\n16. 宦國蒼。「台北是否直選總統,北京虎視眈眈」。九十年代月刊(香港),一九九二年四月號,頁八一~八二。\r\n17. 郭相枝。「對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若干思考」。台聲(北京),第九十三期(一九九二年七月),頁四~七。\r\n18. 陳建武、吳木春。「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之分析」。台灣研究(北京),一九八九年第一期,頁一七~二一。\r\n19. 黃景輝。「兩岸經貿交流的正面、負面分析與良性發展空間的探討」。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頁三五~五八。\r\n20. 逍遊。「兩岸共識逐漸在逐步加強」。台聲(北京),第九十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頁七~八。\r\n21. 陳璋津。「兩岸學術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頁八六~九二。\r\n22. 陳錦鴻。「與大陸學術交流的兩個情結」。中國論壇(台北),第三○六期,第二十六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七年六月),頁三三。\r\n23. 郭錫嘏。「從台商大陸投資看兩岸經貿關係」。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頁一七~三○。\r\n24. 陸鏗。「千家駒談王永慶投資大陸」。百姓(香港),第二一六期(一九九○年五月十六日),頁三~五。\r\n25. 博德。「兩岸經貿活動與大陸經貿政策之研究」。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十四卷第六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頁三九~五三。\r\n26. 楊力宇。「兩岸關係之死結」。百姓(香港),第二七○期(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六日),頁一六~一八。\r\n27. 趙建民。「中華民國外交擴展之中共因素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二十九卷第十三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頁七三~九一。\r\n28. 黎健。「中共發展兩岸經貿往來的目的與最新舉措」。中國大陸(台北),民國八十年一月,頁一三~一六。\r\n29. 廖光生。「國際新格局,兩岸新關係」。中國時報周刊(台北),第六十六期(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頁二六~二八。\r\n30. 熊自健。「海峽兩岸的宗教政策與宗教交流的前景」,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三期,頁五○~五八。\r\n31. 廖屏。「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瞭望週刊(北京),一九九二年第二十一期(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頁一八~一九。\r\n32. 蔡宏明。「大陸投資政策的省思」。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二十四期,三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月),頁一○二~一○五。\r\n33. 蔡其達。「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有著什麼?」。中國論壇(台北),第三五九期,三十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九年九月),頁七~十。\r\n34. 蔡詩萍。「多元社會VS.黨國社會:兩岸『民間社會』的對比」。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一期,三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頁六五~六八。\r\n35. 劉映仙。「發展兩岸經貿關係透視」。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頁二三~二四。\r\n36. 鄭端耀。「中華民國對東歐國家貿易政策制定之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二十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頁一六~三一。\r\n37. 魏大業。「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思考」。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八日,頁一九。\r\n38. 魏艾。「台海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及其限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二月),頁八~二一。\r\n39. 嚴宗大。「兩岸貿易型態產品的關係:競爭或互補」。經濟前瞻(台北),第十六號(民國七十八年十月),頁一二五~一二六。\r\n40. ───。「大陸投資的省思-資料篇」。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三號(民國八十年七月),頁六二~六五。\r\n41. ───。「台商投資大陸型態的演變」,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七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頁三一~三三。\r\n42. 鐘琴。「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經濟效果與政策建議」。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三號(民國八十年七月),頁一八~二四。\r\n四、 報紙\r\n1. 人民日報(北京)\r\n2. 大公報(香港)\r\n3. 中央日報(台北)\r\n4. 中國時報(台北)\r\n5. 文匯報(香港)\r\n6. 民生報(台北)\r\n7. 自立早報(台北)\r\n8. 明報(香港)\r\n9. 經濟日報(台北)\r\n10. 經濟日報(北京)\r\n11. 聯合報(台北)\r\n\r\n\r\n1. Anton i 0, Gramsc i. ~o from PcisQn Hoteboi2k. New York: 1971.\r\n2. Chan, F. Gilbert. China`s Reunification an~~, Hong Kong:\r\nAsian Research Service, 1984.\r\n3. Downen, Robert L .. ~Bridge The Taiwan Starit. Washington, D.C. : The\r\nCounei 1 for Social and Economics Studies, 1989.\r\n4. Frankel, Joseph. CootemPOry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 of States.\r\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r\n5. Hass, Ernst B .. Beyond The Nat jon-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r\n6. Huntington, Samuel P .. Political Order in Chan~. New Haven: Yale\r\nUnivers ity Press, 1968.\r\n7. Henderson, Gregory: Lebow, Richard: and Stoessinger, John G. ed .. Qjvjded\r\n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1974.\r\n8. Laster, Hartin L .. U.S. Policy toward China`s Re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r\n: Heritage Foundation, 1988.\r\n9, Jocob, Philip E. and Toscano, James V. ed ..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r\nCummunities.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 1964.\r\n10. Rosenau, James N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r\nFree Press, 1969.\r\n11. Senese, Donald J. and Pikcunas, Dianne D.. Can The Two Chinas Become One?\r\nWashington, D.C. The Counci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89.\r\n12. Stolper, Thomas E .. China. Taiwan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New York: H.E.\r\nShape, Inc., 1985.\r\n13. \"`Jang, James C. F .. Cooternporary Ch inese Pol 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r\nPrentice-Hall, Inc., 198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G7972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0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