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52
題名: 「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ommunist China`s Though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lleges after "June 4"
作者: 黃寬裕
Hwang, Kuan Yuh
貢獻者: 李英明
Li, Ing Ming
黃寬裕
Hwang, Kuan Yuh
關鍵詞: 高等教育
意識型態
政治社會化
思想政治教育
College Education
Ideology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ough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藉此瞭解中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n(一) 書籍 \n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推行委員會主編,一海之隔──復興基地與中國大陸之比較(第二輯),臺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委員會,民國七十三年。\n中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一九四九~一九八二),北平:教育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n中共辭彙編輯委員會編,中共辭彙,臺北:中國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n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國大陸的變局與動向,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年。\n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編,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民國七十一年。\n中國青年出版社編,青年工作手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二年。\n中國問題資料雜誌社編,天安門民主運動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問題資料雜誌社,民國七十八年。\n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臺北:臺灣書店,民國八十年。\n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臺北:師大書苑,民國八十一年。\n王文肅主編,四川省高等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年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王章陵,中共教育制度,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n王雲五等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n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王鐵,中國教育方針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n王鐵,教育學基礎知識問答,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三年。\n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驗,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九年。\n毛澤東,毛主席論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n毛澤東,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n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九年。\n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n毛澤東,毛主席的四篇哲學論文,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n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至四輯,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n北京師範大學,論中國高等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n史達林,史達林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n艾思奇主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n朱伯奇著,中共的學校教育,香港:亞洲出版社,一九六四。\n朱新民等著,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n列寧,列寧論國民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五八年。\n列寧,列寧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n列寧,列寧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n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年。\n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n李聿恒,中國大陸的新奴隸社會,臺北:中國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五十年。\n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n李奎浩著,林秋山、林春植合譯,教育與政治,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n李秀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一九八二年。\n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n吳彩光,中國「思想政治工作」變革之評估(一九八二~一九八六),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五年。\n邢國強,大陸情勢論叢(一九八九年九月~一九九○年十二月),臺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民國八十年。\n汪學文,中共文化大革命與紅衛兵,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暨東亞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n汪學文,中共文革以來的高等教育,臺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民國六十九年。\n汪學文,中共文化教育概論,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一年。\n汪學文,中共教育評析,臺北: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民國七十六年\n汪學文,毛共教育之變革,臺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民國六十一年\n汪學文,共匪文教問題論集,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三年。\n汪學文,當前中共教育改革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n汪學文,論析中共教育改革與四化建設之關係,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五年。\n林生傳,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n林清江,教育社會學,臺北:臺灣書店,民國六十一年。\n林鎮坤,中共高等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n金羽,鄧小平的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n金銳先,大陸知識青年下放經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二年。\n金耀基,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二年\n金耀基,金耀基社會文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六年。\n波波夫,共產主義教育思想,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五三年。\n周祝瑛,中共高等教育改革之研究(一九七七年~一九八四年),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七十七年。\n姚若冰,中國教育(一九四九~一九八二),香港:華風書局,一九八四年。\n「obe「t M. Hutch「ns著,姚柏春譯,教育的現勢與前瞻,香港:今日世界出版,一九七六年。\n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n馬克思,徐堅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四年。\n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簡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n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nE F「omm著,孫石譯,自我的追尋,臺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n郝克明、汪永銓等編,中國高等教育結構研究,北平: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n唐勃,中共與知識分子,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n唐勃,中共文教制度與現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年。\n唐柱國,北平學生反共抗暴運動紀實,臺北:雙十出版社,民國四十八年。\n高長,「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分配問題之研究-從制度面分析」,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七十一年。\n高長,中共教育投資問題之研究,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七十四年。\n梁恒、夏竹麗著,莫昭平、傅依萍譯,革命之子,臺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n陳力生等編,野火春風,臺北:中國大陸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n陳伯璋,意識型態和教育,臺北:師大書苑,民國七十七年。\n陳奎熹,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n陳清州主編,鄧小平教育思想初探,湖南:教育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年。\n教育學編寫組,教育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n教育大辭典編黨委員會編,教育大辭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年。\n郭笙主編,新中國教育四十年,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c. E. Black著,郭正昭等譯,現代化的動力,臺北:環宇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n常春元,新民主主義教育歷程,上海:上海雜誌公司,一九五一年。\n曹伯一等著,大陸問題研究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四年。\n馮志翔,中共的文教改革,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六年。\n國防會議戰地政務委員會籌備處編,共匪學校現況之研究,臺北:國\n防會議戰地政務委員籌備處,民國五十六年。\n國防部戰地政務局,匪偽學校教育概況,臺北:國防部戰地政務局,\n民國五十二年。\n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編,中共極權專政四十年,臺北:一九九○年\n匪情年報。\n國防部資料中心,「六四」之後大陸各階層心理狀況(下冊).臺北\n:國防部資料中心,民國八十年。\n張永杰、程遠忠,中國第四代人,北京:風雲時代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張京育等著,前瞻與期待,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七年\n張健主編,中國教育年鑑(一九四九~一九八一) ,北京:中國大百\n科全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n張隆義主編,和平演變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n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n張煥卿等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n張競立,對中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剖析,臺北:世界\n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民國七十年。\n閔琦,中國政治文化一一民主政治難產的社會心理因素,雲南:人民\n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凱洛夫著,陳俠等譯,教育學,北京: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五七年。\nStephen V. Monsma著,黃紀等譯, 政治學名著精選,臺北:洪流\n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n「「cha「d Flacks著,區紀勇譯,青年與社會變遷,臺北:巨流圖書公\n司,民國七十二年o\n楊亮功等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八冊) ,教育學,臺北 ,:臺灣\n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n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 ,臺北:東華書局,民\n國六十七年\n劉述先,論中國文化問題,臺北:新文化事業供應公司,民國六十二年。\n劉平鄰,論大陸與臺灣的變遷、衰退與發展,臺北:時報文化企業出\n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n鄭建邦主編,四項基本原則概論,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九○。\n鄭學祿,從文革到十一大,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n黎鳴主編,中國的危機與思考,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n蔣一安, 國父哲學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n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n蔡文輝,社會變遷,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n蔡輝龍,力行哲學的教育思想,臺北:文景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n歐陽教,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n薩公強,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n研究中心,民國八十年。\n聯合報編輯部編,天安門一九八九年,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一九八九年。\n雇立鶴,民本主義的中等教育,臺北: 教育文物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n塵保奎,課程與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n羅森塔爾﹒尤金編,簡明哲學辭典,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o\n龔寶善主編,昨日、今日與明日的教育,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七年。\n(二)期刊論文\n丁偉會、邵潤蘇,「加強『形勢與政策』課的建設J ,中共「中國高\n等教育J `第一期,一九九二年。\n丁茂生, 「中共『教育體制改革』之研究J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n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n王志綱、梅敏慧, 「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談中國教育開放與留學生\n政策J,中共「暸望J,第卅五期,一九八九年。\n王忍之,「關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J ,中共「求是J,第四期,一九九○年。\n王季桃,「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共「思想政治教\n育J,第九期,一九九一年。\n王茂根,「認真搞好新學年的政治教育和理論教學J ,中共「中國高\n等教育J ,第九期,一九八九年。\n王茂林,「努力把高校建成堅持社會主義的堅強陣地J ,中共「中國\n高等教育J ,第三期,一九九二年。\n王格,「改革與社會控制J ,中共「上海社會科學J ,第九期,一九八七年。\n、王幼群,「對教育領域裡幾個問題的探討J ,中共「教育研究J ,第十二期,一九八九年。\n王惠德,「怎樣改進大學的政治課教學J ,中共「人民教育J ,第二期,一九八一年。\n王殿林、曾小彬、陳春梅,「校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系統探析J ,中\n共「思想政治教育J `第十期,一九九○年\n王元,「共思想政治組織路線的矛盾J ,中國大陸,第二十三卷第\n七期,民國七十九年。\n王瑞琦,「當前中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之研究J ,中國大陸研究,第\n三十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六年。\n王瑞琦, 「四十年來中共普通高等教育政策的變革J,中國大陸研究\n,第三十二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n王瑞琦, 「大陸大學招生計劃的變革-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九年J,\n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一年。\n中共中央黨校毛澤東思想研究室編寫組, 「 思想政治工作教學大綱」\n雪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第四期,一九八八年。\n中共武漢工業大學委員會, 「 建立教師黨支部與學生班級聯繫制度的\n嘗試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J ,第七、八期,一九九二年。\n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以育人為本,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n課教育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J ,第九期,一九九二年。\n白叫天,「神經緊張的北京城J ,香港「爭鳴J `第三期,一九八九年。\n玄默, 「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對中共教育的消極影響J,匪情研究,第\n二十七卷第七期,民國七十三年。\n玄默,「中共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利害得失的評估J ,匪情研究,\n第三十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六年。\n安治國,「為什麼中國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J ,中共「北京周報J ,一九九0年二月。\n江振昌,「中共加強學校政治思想工作J ,匪情月報,第二十四卷第\n六期,民國七十一年。\n江振昌, 備中共全面整頓高等院校一一兼論大陸教育方針的紅專衝突\n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二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n朱新均,「關於高等學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考J ,中共「中國高等\n教育J 第十二期,一九九○年。\n朱新民, 「 八十年代中共高校政治社會化之研究J ,自11育研究(季刊\n) ,第二十九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n朱新民, 「 中共政治體系調適能力之研究J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n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n朴褔仙, 「 中共高等教育制度之研究J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n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四月。\n全哉垣, 「 一九八九年大陸學生民主運動之研究J `國立政治大學東\n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n李平, 「 重捧『英雄式』人物,深入展開反『自由化J J ,中共問題\n資料週刊,第四五九期,民國八十年三月。\n李平, 「 整頓『北大』校園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五九期,民\n國八十年三月。\n李安國, 「 中共對知青及幹部再採『下放』措施J `中共問題資料週\n刊,第三九四期,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n李英明「 論中共意識型態J ` 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十二期,\n民國七十六年\n李英明, 「 意識型態與中共思想政治工作J `中國大陸,第廿一卷第\n十一期,民國七十七年\n李英明, 「 社會主義與民主J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文摘,第一期\n,民國七十二年九月。\n李啟明, 「 鄧小平路線戰略的成功公算J `國魂,第五五九期,民國\n八十一年六月。\n、李景光、李慶喜、王小迅, 「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查分析J `\n中共「教育研究J `第七期,一九八五年。\n李鐵映, 「 加強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J `中\n共「求是J `第七期,一九九○年。\n李鐵映, 「 在全國高等學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 `中共「求是J `第\n十六期,一九八九年。\n李鐵映, 「 加強黨的建設,深化高教改革,為經濟建設服務J\n「中國高等教育J `第七、八期,一九九二年八月。\n李鵬, 「 一九八九年九月八日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共\n「國務院公報J `一九八九年。\n李憲州, 「 中共對人格塑造之研究J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n論文,民國七十年六月。\n何向束, 「 造就第一流的人才J `中共「世界知識J `第十一期,一\n九八九年。\n、何東昌, 「 關於高等教育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幾個問題J `中共「中\n國高等教育J `第一期,一九九一年。\n何善昌、簡永福, 「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與意識型態鬥爭J 中共「教\n學與研究J `第三湖,一九九一年。\n何祚庥、范俊強, 「 我國教育經費是否超過同等經濟發展程度國家的\n平均水平J `中共「紅旗J ` 第九期,一九八八年。\n加國強, 「 評江澤民的『七-- J 講話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七\n六期,民國八十年七月\n、宋繼峰, 「 堅持灌輸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 `中共「思想政治教\n育J `第十期, 一九九一年o\n杜颋, 「 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人J `中共「中國高等\n教育J `第五期,一九九二年。\n邱漢誠, 「 中共經改後面臨的兩難困境J `中共問題資料過刊,第瓦\n二○期,民國八十一年五月。\n商宗六, 「 為什麼要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J `中共「人民教育J `第\n十期,一九八五年。\n汪家謬, 「 如何認識和落實德育首位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J `第\n十期,一九九一年。\n汪玟州, 「一九九0 年的中共教育工作J `中共研究,第二十五卷第\n一期,民國八十年。\n汪學文, 「中共思想政治教育之改革與加強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n十二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九年。\n汪學文, 「 中共高等教育改革之演變與發展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n十二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九年。\n汪學文, 「 中共各級學校教材教法之綜合研究J `中國大陸研究,第\n三十三卷第七期,民國八十年。\n汪學文, 「 中共十年教育發展規劃之透視J `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七\n卷第十期,民國八十年。\n吳安家, 「 後鄧小平時代中共政局的可能演變J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n部:中國大陸問題的回顧與瞻望可7一九九一年大陸問題座談論\n文集,民國八十年十二月。\n吳坤德, 「 現階段中共社會控制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七) J `\n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n吳永超, 「 中共加強學生軍訓教育J `中共研究,第廿五卷第四期,\n民國八十年。\n吳永超, 「 當前中共教育問題述評J `中共研究,第廿五卷第六期,\n民國八十年。\n吳永超, 「 一九九一年的中共教育工作J `中共研究,第廿六卷第二\n期,民國八十一年。\n吳振海, 「 劃清兩種人權觀的界限」`中共「北京高校社會科學」\n第五期,一九九0 年。\n吳恆宇, 「 現階段中共全面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J `蘇俄問題研究(\n雙月刊) ,第三十一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九年。\n吳榮鎮, 「 中共意識型態一一辯證唯物主義在教育上的應用J」`共黨\n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九年。\n吳榮鎮, 「 中共『矛盾範型」教育改革模式之分析」 `共黨問題研究\n,第十七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n吳榮鎮,中共義務教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n民國八十年六月。\nM「「am London & 「van D. London撰,依仁譯, 「 如何認識中共?\n試論其研究方法J `匪情月報,第十九卷第三期,民國六十五年。\n周義, 「 「 六四』以來中共的合法性危機問題一一位大陸知識分子\n的分析J `中國大陸,第二十五卷第七期, 民國八十一年。\n周義, 「 「 六四』事件以來大陸的政治形勢J `中國大陸,第二十五\n卷第五期,民國八十一年。\n周谷城, 「 歷史與愛國主義教育J `中共「紅旗J `第廿二期,一九\n八三年十一月o\n金小明, 「 我國個人收入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中共「瞭望J ` 一九\n八八年八月。\n金耀基, 「 中國研究與社會科學J `中華月報(香港) ,第七O六期\n,一九七四年。\n林苑撰, 「 加強學生政治思想教育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四三\n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n\n林苑撰, 「全面批判『自由化』思潮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三九\n五期,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n苦人, 「外行領導內行,愚昧領導科學J `中國大陸,第二十五卷第\n三期,民國八十一年。\n南開大學, 「深入開展學科清理,推進文科教學改革J `中共「中國\n高等教育J `第六期,一九九二年。\n姜樹信, 「 我黨思想政治工作名稱的由來和更替J `中共「思想政治\n工作研究J `第四期,一九八六年。\n俞雨霖, 「 中共又掀起反『自由化』們爭,知識分子再遭劫難J `中\n國大陸,第二十二卷第九期,民國七十八年。\n胡高凌, 「 上海高校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活動取得初步成效J `中共「\n中國高等教育J `第四期,一九九二年o\n范利民, 「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行政組織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n四卷第十期,民國八十年。\n范利民, 「 中共的學校領導體制問題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二卷\n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九年。\n范利民, 「 「 六四』後中共的高教政策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四\n卷第四期,民國八十年。\n范利民, 「析大陸師生的社會實踐活動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三\n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九年。\n范利民,中共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n三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九年。\n倪益琛, 「 淺談學校黨組織的保證監督作用J `中共「學習與研究J\n,第六期,一九八九年\n唐勃, 「 中共共青團之研究J (一九五七~一九六六) ,國立政治大\n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n袁頌西, 「 政治社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J `第七卷第四期\n,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n華力進, 「 政治文化概念在政治研究上的功能及其問題J `憲政思潮\n,第二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一月o\n馬千里, 「 高校校園文化理論研討會綜述J `中共「教育研究J `第\n二期,一九九二年。\n高哲翰、鄧綺華, 「 當前中共留學政策的動向與困境J `理論與政策\n(季刊) ,第四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n高哲翰、鄧綺華, 「 評中共加強人才回流政策J `中國大陸研究,第\n三十五卷第六期,民國八十一年。\n袁振國, 「 當代中國教育的二重奏J `中共「教育學J `第六期,一\n九八九年o\n凌林煌, 「 中國大陸教育變革、問題及其癥結初探(一九四九~一九\n八九) J `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n陳力生, 「 中共信仰危機與精神文明建設J `中國大陸,第十九卷第\n十期,民國七十五年。\n陳恩恆, 「 學校領導體制改革的探討,中共「遼寧教育學院學報J `\n第一期,一九八七年。\n陳伯賢, 「 對中共『雙反鬥爭』之研析J `中共研究,第廿五卷第一\n期,民國八十年0\n崔惟琳, 「 關於高校抵禦和平演變的幾點思考J `中共「中國高等教\n育J `第一期,一九九二年。\n- 許啟賢, 「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幾個問題J `中共「學習與思考J `\n第二期,一九八四年。\n章昌文, 「 對『六四』之後中共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之分析J `共黨間\n題專題研究(四十五) ,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n屠力, 「 鄧小平是否走資? J 香港「爭鳴J `第一七四期,一九九二\n年四月。\n陳家芳, 「 關於中共『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述評J `中國大陸,\n第十九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五年。\n陳家芳, 「 強化控制青年學生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三二期,\n民國七十九年九月。\n陳家芳, 「 從反『和平演變』看中共對蘇聯政局的反應J `中國大陸\n,第廿四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年。\n陳家芳, 「 當前中共知識分子政策動向J `中國大陸,第廿三卷第七\n期,民國七十九年。\n陳家芳, 「 擴大整肅知識分子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三九二期,\n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n陳家芳, 「 中共開展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J `中國大陸,第二\n十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六年。\n陳濟民, 「 由三個方向來辨認中共教育問題J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n考文摘,第廿二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n陳奎彥, 「 關於校園文化的思考J `中共「教育研究J `第二期,一\n九九二年。\n、陳錚寶, 「 加強課程建設,促進教學改革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n,第一期,一九九二年。\n‘陳乃林、梅澤銘, 「 大學校園文化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共「教\n育研究J `第一期,一九九一年。\n陳北新, 「 當前知識分子政策研析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三六\n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o\n陳北新, 「 大學生思想疏離傾向嚴重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七\n九期,民國八十年八月。\n陳德春, 「 中共文革後高等教育之研究J `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n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五月。\nFred I. Greenste「n撰,陳漢卿譯, 「 政治社會化J `憲政思潮,第\n廿四期,民國六十二年十月。\n曹伯一, 「 中國統一與重塑中國政治文化(下) J `中國大陸,第二\n十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六年。\n莊成炎, 「 中共對青年的政治教育J `國立政治太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論文,民國六十八年一月。\n許滌新, 「 論教育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共「教育研\n究J `第七期,一九八0年。\n曾瑞祥「 試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統特徵、功能與方法J `中共「上\n海社會科學J `第三期,一九八七年。\n張鴻愛, 「 中共在國際上反『和平演變』策略之評析J `中共問題資\n料週刊,第四八八期,民國八十年十月。\n張健, 「 舉世騙目的成就與戰略布局上的失誤一一對於建國四十年來\n人民教育事業的一些淺見J `中共「教育學J `第一期,一九九0 年。\n張雅君, 「 鄧小平路線下中共的意識型態與社會控制J `中國大陸研\n究,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九年。\n張雅君, 「 蘇聯變局對中共的衝擊:危機效應之分析J `中國大陸研\n究,第三十四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年。\n張承先, 「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J `中共「求是\nJ `第十二期,一九九0 年。\n張鎮邦, 「加強知識分子統戰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三五期,\n民國七十九年九月。\n黃季寬, 「中共反『自由化』的鬥爭對教育政策的影響J `中國大陸\n,第二十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六年。\n黃宏, 「評思想政治工作『改造論J J `中共「求是J `第一期,一\n九九0 年。\n黃文林, 「重新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J `中共「中國高等教\n育J `第三期,一九九0 年。\n黃紹成, 「對高校如何抵禦和平演變的幾點思考J `中共「中國高等\n教育J `第四期,一九九二年。\n黃寬裕,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J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七十\n九學年度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民國八十年十二月。\n傅妮, 「白色恐怖下的北京J ` 香港「百姓J ` 一九八九年十月。\n彭文揚, 「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難題一一關於逆反心理的幾點思\n考J `中共「上海社會科學J `第五期, 一九八八年。\n楊乃初, 「論人權與人的解放J `中共「新疆社會科學J `第六期,\n一九九0年。\n楊章熙, 「中共反『和平演變』的研析J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中\n國大陸問題的回顧與瞻望一一一九九一年大陸問題座談論文集,\n民國八十年十二月。\n楊祖泉, 「強化思想教育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二二期,民國\n七十九年六月。\n楊祖泉, 「加強控制人民思想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三九三期,\n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o\n楊京之, 「 持續加強箱制高校學生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0 九\n期,民國七十九年三月。\n楊京之, 「 加強箱制青年思想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三七八期,\n民國七十八年八月。\n楊京之, 「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四六期,\n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n楊京之, 「 大陸教師素質結構問題叢生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四\n七一期,民國八十年六月。\n楊曉榕, 「 世俗化:激變中的社會價值觀念J `香港「潮流J `一九\n八九年七月。\n楊如鵬, 「 與錢偉長教授一席談J `中共「求是J `第二期,一九八\n九年一月o\n葉明德, 「 八十年代大陸思想f 多樣化』的趨勢J `中國大陸研究,\n第三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一年。\n趙靜桂「 樹立反和平演變政治觀念,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n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J ` 第三期,一九九二年o\n廖平, 「 一項緊迫任務:加強對青年的教育J `中共「思想政治教育\nJ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n廖平生, 「 從『六四天安門事件』談大陸的『資產階級自由化J J `\n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九年。\n趙穗生, 「 中共要的是什麼樣的『四個堅持J J `中國論壇,第三十\n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n廖添富, 「 中共學校政治思想教育J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文摘,\n第三十七期,民國七十五年一月。\n熊自健, 「 論中共加強宣導『社會主義民主J J `中國大陸研究,第\n三十六卷第九期,民國八十二年。\n劉勝膜, 「 中共留學政策未來動向趨勢J `當代,第五十三期,民國\n七十九年九月。\n劉祥林, 「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中共「中國\n高等教育J `第七、八期,一九九三年八月。\n鄭杭生, 「 明確文科專業培養目標的政治方向性J `中共「中國高等\n教育J `第三期,一九九0年。\n鄭叔平, 「 中共『黨建』領域危機之探討一一兼論中共擴大『七一』\n建黨活動之背景與意義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四卷第八期,\n民國八十年。\n鄭載一, 「 鄧小平路線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七) J `國立政治\n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n鄭昭煜, 「 中共高等教育政策之研究(一九六七~一九八一年) J `\n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一年。\n魯雲, 「 擦鞋,靜坐,在天安門J `香港「爭鳴J `第六期,一九八\n八年o\n魯效功, 「 以進攻姿態打好和平演變的主動仗J `中共「中國高等教\n育J `第十一期,一九九一年。\n盤治郎, 「 中共對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J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n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n潘懋元, 「 教育外部關係規律辨析J `中共「教育學J `第四期,一\n九九0年o\n黎健, 「 中共指責美國妄圖『和平演變J 大陸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n,第四七九期,民國八十年八月。\n黎健, 「 大陸日益嚴重的社會『怪象』述評J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n第四八六期,民國八十年九月。\n曉功, 「 在社會實踐的新課堂一一一九九一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n踐活動簡述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J `第十期, 一九九一年。\n盧乃桂, 「 發展重點的轉移與現時中共教育的改革方案J `中國論壇\n,第二十一卷第一期,民國仁十四年十月。\n鍾馥名, 「 當前中共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n參考文摘,第十三期,民國t 十三年十一月。\n鍾鎔豆, 「 六四以後中共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上、下) J\n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六卷第五、六期,民國七十九年五、六月。\n戴清亮, 「 關於弘揚愛國主義的幾點思考J `中共「思想政治教育」\n,第一期,一九九一年。\n薩公強, 「 開放政策對中共內部革命路線的衝擊J `國立政治大學國\n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六屆中韓學術會議論文,民國七十四年。\n薩公強, 「 論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j 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五卷\n第六期,民國八十一年。\n羅曉南, 「 論『毛澤東崇拜J J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n,民國六十八年六月。\n羅國杰, 「 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J `中共「中國高等教育」\n,第五期, 一九九0 年。\n魏鋪, 「 行為研究與美國的中國研究J `政治學報,第二期,民國六十五年。\n關川, 「 中共的防變文件潮J `香港「爭鳴J `第二期, 一九九二年。\n嚴先元, 「 談愛國主義教育J `中共「教育研究J `第三期, 一九九0 年。\n嚴存生, 「 論馬克思主義人權觀J `中共「學習與探索J `第五期,\n一九九0 年。\n(三)報紙\n人民日報(北京)\n大公報(香港)\n文匯報(上海)\n文匯報(香港)\n中國教育報(北京)\n中國青年報(北京)\n中央日報(臺北)\n中國時報(臺北)\n中時晚報(臺北)\n北京青年報(北京)\n光明日報(北京)\n明報(香港)\n青年日報( 臺北)\n香港時報(香港)\n華僑日報(香港)\n朝日新聞(東京)\n解放軍報(上海)\n解放日報(上海)\n經濟日報(北京)\n新報(香港)\n臺灣日報(臺北)\n聯合報(臺北)__\n\n(- )Books\nAlmond. Gabriel A , (ed. ) . Comparative Politice Today: A\nWorld Review.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4)\nAlmond. G. A. &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nAlmond. G. A. & G. Bingham Powell. Jr.. COluparative Politics: A\nDevelopmental Approach. (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ry. 1966)\nA1n10nd. Gabriel A. & G. Bingham Powell. Jr .. Comparative\n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nBrown & Company Inc .. 1978)\nBowles. S. & H. Gintis ,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6)\nBrameld. T .. The Remaking of a Culture. (New York: JohnWiley. 1959)\nBrinton. Crane. The Anatomy of Revolution. (New York: Vintae\nBook. Revised & Expanded ed.. 1965)\nChen. Theodore HSi-en. Chinese Education Since• 1949:\n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 (N. Y.: PregamonPress. 1981 )\nColeman, James S., (ed. ) ,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nCripp, . Richard C.,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ommunism, (\nLondon: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73)\nDawson, Richard E. & Kenneth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n(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69)\nDennis, Jack (ed.) ,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A Reader, (N. Y.:\nJohn Wiley & Sons. Inc., 1973)\nEaston, David &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n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 MC Graw-Hill Book\nCompany, 1969)\nEbenstein, Willinam, Today`s Isms, (Englewood Cliffs, New\nJersey: Prentice-Hcill. Inc.. 1973)\nFrench. W. J. & C. H. Bell, Jr., Organiza tional Development:\nBehavoiral Science . Interventions for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n(New York: Prentice-Hall. 1973)\nHawkins, John N ..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PRe,\n( N. Y.: Praeger. 1983)\nHess. Robert D. & Judith V. Tomey.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nAttitudes in Childdren, (N. Y.: Doubleday & Company,Inc .. 1967)\nHsia Andrian, Chinese Culture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nGerald Onn (New York: MC Gaw-Hill Book, 1972)\nHu, C. T., "Communis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nRodrtck Mac Farqufar. (ed.) , China under Mao (M. 1. T.Press, 1966)\nHutchins, Robert Maynard. The Learning Society. ( Hong\nKong: World Today Press, 1970)\nHyman, Herbert 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Psychology\nof Political Behavior, (Gloncoe. Ill: The Free Press.1959 )\nJaros, Dean.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 Y.: Praeger Publishers,1973)\nKey, V. 0 .. J., Public Opinion & American Democracy, (New\nYork: Alfred A Knopf, 1961)\nKnong, Julia, 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 Canada:\nMCG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79)\nKuhn, Thoman, The Revolution of SCientific Structure, (N. Y.,1978)\nLengton. Kenneth P.,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 ..\n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69)\nLewis, John Wilson, IIparty Cadres in Communist China:\n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ited by James S.\nColeman.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5)\nLifton, Robert J., Thought reform and the psychology of totalism,\n(New York: Norton & Co. Inc., 1963)\nLinton,R, The Calture Background of Personality, (New YorkAppleton. 1947)\nMeyer, Frank S., The Moulding of Communists, (New York:\n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61)\nMonsma. Stephen V .. American Politics: A Systems Approach.\n(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 1969)\nMontaperto. Ronald N. & Jay Henderson ( ed. ) . China`s\nSchools in Flux. White Plain, (N. Y.: M. E. Sharpe. Inc ..1979)\nMunro. Donald J .. "Egalitarian Ideal and Educational fact in\nCommunist China", in China: Management of a Revolutionary\nSociety. Edited by John M. H. Lindbeck. (Seattle:\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1)\nPrice. R. F., Marx And Education In Russia arid China, (N. J.:\nRowman and Little Field. 1977)\nRanney. Austin.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nSci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 1971)\n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n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nSinger. Martin. Educated Youth and the Culture Revolution in\nChina.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1 )\nSnow. C. P ..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ombridge:\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nSolomon. Richard H.,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n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nThompson. John B ..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臺北\n:唐山出版社,1985)\nWei, Yung, The Study of Political Cultures and Socialization in\nChina: Recent finding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Paper delivered\nat the Third Sino-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inland\nChina (Taipei, R. O. C.,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nRelations, December, 1973)\nYu, Frederick T. C., Mass Persuasion in Communist China, (\nFrederick A Praeger 1. N. C., 1964)\n(=)Periodicals\nCleverley, John, IIIdelogy and Practice, A Decade of Change\nand Continu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ll\n,\n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 20. No. I, 1984.\nCleverley. John. liOn the Evidence before Me, Putting The\nCase for Rur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ll\n, Comparative\nEducation, Vol. 27, No. I. 1991.\nDittmer, Lowell, liThe Continuing Dilemma of Socialiot Reform"\nII, Asian Survey, Jan. 1989, Vol. XXIX. No. I,\nFalkenheim, Victor C., II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ll, problems\nof Communism, Vol. XXVII (June 1978)\nGoodwin, Paul H. B., liThe Goals of Citizenship Training: A\nChinese Perspectiv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nVol. 10, No.3 (Autumn 1977)\nGreenstein Fred I., "Political Socializationll\n, in D. L. Sills et al., (ed. )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yol. 14 (The Macmillian Compant and The Free Press,1968)\nHawkins, John N., "China`s Open Door Policy in Education: A\n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Newspaperll,\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e, Vol.18, No.2,1988.\nHayhoe, Ruth, "China;s Returned Scholars and the Democracy\nMove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2, (June,1990)\nKuebart, Friedrich,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arxism, Communism\n& Western Society, Vol.6 (New York, 1973)\nLiu. Alan P. L.. IIChina: Students Demonstration and the\nCommunist Party II , Asian Thougth & Society. No. 11. (\nMarch. 1987)\nLo. Lesie N ai -Kwai. "East Asia China Lecture in Educationll.\nCa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 34. No. 2. (May 1990)\nParsons. Talcott. li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n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cuvard Educational\nReview. Vo1.29. No.4 (Fall 1959)\nSigel, Robert. "Assumptions about the learning of political\nvaluesll.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nand Social Science, Vol. 361. (Sept. 1965)\nSolomon, Richard. H.. IIEducational Themes in China`s Changing\nCul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No.22. (1965. 4-6)\nWalder, Andrew G.,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the Beijing\nUpheaval of 1989", Problems of Communism, (September-\nOcto ber 1989 )\n(=-)Newspapers\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nHong Kong Standard\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G7972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0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