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367
題名: 臺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
作者: 吳煬和
WU, YANG-HE
貢獻者: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吳煬和
WU, YANG-HE
關鍵詞: 政黨體系
台灣
日期: 1992
上傳時間: 2-May-2016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r\n1.Powell , G.B. Jr.著,丁守中譯,當代民主政治,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民國七十五年十月。\r\n2.中央選舉委員會編印,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二次修正研討紀錄(上、下冊)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3.中華民國年鑑(七十四年),台北,中國民國年鑑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r\n4.中華民國經濟年鑑(八○年),台北,經濟日報社,民國八十年四月。\r\n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民國七十年一月。\r\n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至公至誠的中國國民黨,民國八十年十一月。\r\n7.中國國民點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錄,民國七十八年五月。\r\n8.田弘茂: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r\n9.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一版四則,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八十年四月。\r\n10.呂亞力:政治學,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r\n11.吳忠吉等著: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八年。\r\n12.李國鼎、陳木在合著,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r\n13.非政府的政治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譯,民國七十一年十月。\r\n14.林秋山等著: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r\n15.林正義:台灣安全三角習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r\n16.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四),五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r\n17.馬心韻:解除戒嚴實施國家安全法政策分析研究,台北:大新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七月。\r\n18.若林正丈著,張炎憲審訂: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r\n19.南民:國民黨無望論-診斷危機時刻的國民黨,台北:台灣文藝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r\n20. Dahl , R.A.著,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r\n21.孫同勛編譯:不朽的美國歷史文獻,台北:新亞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七月。\r\n22.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r\n23.馬起草:政治學原理(下)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五月。\r\n24.張枝榮:政治學,台北:七友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r\n25.陳水逢:現代政黨論,台北:財團法人中日文教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六月。\r\n26.許介麟:政黨政治的秩序與倫理,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r\n27.盛杏湲:國民黨與黨外中央後援會選舉競爭之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r\n28.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r\n29.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三版,台北:佳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r\n30.程全生:政黨與政黨政治,四版,台北:華欣文化事業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四月。\r\n31.黃光國: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六年。\r\n32.黃德福: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r\n33.葉陽明:西德政黨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五月。\r\n34.彭百顯等著:當前台灣問題討論會專刊,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r\n35.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初版四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r\n36.彭懷恩:台灣政黨體系的分析(一九五○~一九八○),台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r\n37.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七十六年十月。\r\n38.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二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八○年十月。\r\n39.雷競旋:選舉制度概論,台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r\n40.鄒文海:比較憲法,台北:民國七十二年七月。\r\n41.鄒文海:政治學,六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r\n42.葛永光: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三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43.葛永光等著: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44.楊泰順:中華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展望,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元月。\r\n45.楊泰順:選舉,台北:永然出版社,民國八○年九月。\r\n46.楊泰順: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十一月。\r\n47.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再修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r\n48.劉進慶著,陳艷紅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六月。\r\n49.鄭竹園:海峽兩岸發展經驗比較,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九月。\r\n50.劉阿榮等著: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模式,台中:省新聞處編,民國七十四年。\r\n51.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修訂十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二月。\r\n52.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九月。\r\n53.薩孟武:政治學,增訂新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七年。\r\n54.謝延庚等著: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三月。\r\n55.張俊宏:到執政之路,六版,台北:南方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56. Duverger, M.著,張保民譯,政治之解析,台北:獅谷出版社,民國七十年。\r\n二、中文期刊、論文\r\n1.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七十八年三月。\r\n2.「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常會要問」中央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四期,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r\n3.司法院公報,第三十三卷第十二期,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r\n4.江炳倫「政黨與政黨體系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二期,民國八十年三月。\r\n5.朱雲漠「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趨勢」民眾日報,民國八○年七月五日,四版。\r\n5.呂亞力「政黨政治與當前我國民主政治之發展」政治學報十五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r\n7.吳文程「英美政黨和憲政體制的運作」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九日。\r\n8.何思因:開放政黨登記對七十八年選舉的影響評估,行政院研考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未出版,民國八十年三月。\r\n9.吳東野「政黨民主與政黨政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九日。\r\n10.李慶雄「立院民進黨團的新方向和新策略」。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十七日。\r\n11.林秋山「韓國政黨的組織與發展」憲政思潮七十六期,民國七十五年六月。\r\n12.周陽山「憲政體制和政黨體系的互動關係」九○年代國民黨的抗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八日。\r\n13.林嘉誠「政治團體的要件與權利」民眾日報,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九日,二版。\r\n14.林嘉誠「政治團體的立法問題」中國論壇卷二十四第八期,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r\n15.姚立明「任何遊戲都要遵守遊戲規則-論違憲政黨及其相關問題」聯合報,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九日,二版。\r\n16.姚立明「政黨政治與憲政體制」九○年代國民黨的挑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主辦,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九日。\r\n17.陳一新「中國國民黨黨務革新與黨內民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三日。\r\n18.高朗「國民黨革新、憲政改革與政黨政治發展」九○年代國民黨的抗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19.許水德「析論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修正草案」理論與政策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七年十月。\r\n20.梁永煌「國民黨是全國最大的財團-國民黨黨營事業一年賺多少錢? 」民眾日報,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三十日,三版。\r\n21.張忠棟「國民黨台灣執政四十年」中國論壇第三一九期,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日,頁六五~六七。\r\n22.曹俊漢「對當前政黨政治發展的省思」聯合報,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十日,二版,特刊。\r\n23.曹俊漢「政治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結構與功能的調適:觀察與評析」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r\n24.曹俊漢「民進黨及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台灣時報,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二版。\r\n25.曹俊漢「塑造中國國民黨為公共政策政黨芻議」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二十九日。\r\n26.曹競輝「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析論」法學評論第五十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一日。\r\n27.許信良「關於黨的路線:選舉v.s.選舉」台灣時報,民國八○年一月九日,四版。\r\n28.陳義彥:縮小選區對七十八年選舉的影響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未出版,民國八十年三月。\r\n29.黃德福「台灣地區解嚴後政黨政治」當代中國轉型期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教育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民國七十七年。\r\n30.黃德福「民進黨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中國的前途:台灣地區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r\n31.彭懷恩「四十年來曲折多變的台灣反對運動」當代雜誌第九期,台北:民國七十六年一月。\r\n32.彭懷恩「台灣地區政黨內部結構之分析一比較國民黨、民進黨、中華社民黨」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年三月。\r\n33.雷飛龍「選區劃分的政治後果評議」聯合報,民國八十年七月十一日,十一版。\r\n34.董玉洪「台灣政黨政治的運作及其發展趨勢」中國論壇第三十二卷,民國八十一年三月。\r\n35.葛永光「一黨優勢制與經濟發展-中日韓之比較研究」政治文化第五期,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r\n36.鄭文義「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評析」社會建設季刊,七十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r\n37.劉文斌「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修正經過」立法院院聞月刊,第十七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r\n38. 劉淑惠「對選罷法中競選經費規範之檢討」國家政策動態分析第五期,民國八十年四月二日。\r\n39.謝復生「選舉制度與政黨多寡-兼論科學法則的建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r\n40.謝復生「從選舉制度與選民結構看我國今後政黨政治的走向」,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四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八年九月。\r\n41.魏鏽「我國中產階級的興起及其意義」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二版。\r\n42.蕭天讚「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草案之剖析」實踐月刊,七七三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r\n43.龐建國「展望九。 年代的國民黨及其社會基礎」九○年代國民黨的挑戰與回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44.蘇秀法「德國的政黨與政治發展」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七年九月。\r\n45.蘇俊雄譯「西德政黨法」憲政思潮七十九期,民國七十六年六月。\r\n46.龐建國「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和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一、十二日。\r\n三、學位論文\r\n1.吳迫「人團法修訂後政黨政治的發展」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2.何振盛「戒嚴時期台灣地區的民主化及政治變遷-一個發展途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一月。\r\n3.林妙津「立法院第七十九至八十四會期施政總質詢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r\n4.胡克難「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國力與外交政策」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r\n5.馬立引「國民黨政府與台灣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論文,民國七十五年七月。\r\n6.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一九四五~八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r\n7.張瑞玲「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8.梁欽堯「政治發展與政黨轉型: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r\n9.彭鳳貞「 我國立法過程中黨政關係之研究-人民團體法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r\n四、英文書籍、期刊\r\n1. Chambers, W. H. \"Party Development and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in William N. Chambers and Walter D. Burnham (eds.),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r\n2.Coleman, J.S. and Rosberg, C.G.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gration in Tropical Af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6).\r\n\r\n3.Copper, J .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China and Taiwan Issue, ed. Hungdon Chiu, (N .Y.: Praeger, 1979) .\r\n4.Dahl, R.A. Political Opposi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r\n5.Diamond, L. \"Introduction: Persistence, Erosion, Breakdown and Renewal\" . in Larry Diamond, Juan J . Linz , and Seymour M. Lipset, eds Democracy in Developing\r\nCountries. Vol.3: Asia,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1989), P.42.\r\n6.Domes, J.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Taiwan: Group Formation Withi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Opposition Circles 1979 -1980\", Asia Survey, Vol. XXI, No.10 (Oct,\r\n1981) .\r\n7.Eckstein, H. \"Party System\",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4, (New York : Mcmillan and Free Press , 1968) .\r\n8.Haper, A. and Huper, J.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ed., (Boston : Rouledge and Hegan Paul, 1985).\r\n9. Huntington, S.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r\n10.Huntington, S.P.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One -Party System\", in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Celement H. Moore, eds .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Established One-Party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0).\r\n11.Ranney, A.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j Hinsdale: Dryden, 1975).\r\n12.Lapalombara, J. and Weiner, M. \"The Origin and Develop 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r\nDevelopment, second Print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n13.Lipset, S.M.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2nd.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r\n14.Lipson, L. \"The Two Party System in British Political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XLVII (1953).\r\n15.McDonald, 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es, (New York, 1963).\r\n16.Neumann, S.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Approaches to Comperative Poli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r\n17 .Rae, D.W.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lectoral law, rev.ed. (New Hasve,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r\n18.Sartori, G.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ondon: Car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Vo 1\r\n19.5chattschneider, E.E.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 Basic Issues of American Democracy, edited by Hillman M. Bishop and Samuel Hendal, (4th; New York: American Century-Crafts, 1961).\r\n20.Walker, H.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N.Y.: Ronald Press, 1948) .\r\n21.Wallerstein, I. The Devine of the Party in Single Party, African Stat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 .\r\n22.Winkler , E.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99 (Sept. 198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7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