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501
題名: 從「三個世界論」探討八0年代中共外交
作者: 廖平生
LIAO, PING-SHENG
貢獻者: 邱坤玄
廖平生
LIAO, PING-SHENG
日期: 1992
上傳時間: 2-May-2016
摘要: 中共為一意識型態政權,其外交作為深受意識型態的影響。一九七四年毛澤東提出了「三個世界論」,將中共的對外意識型態具體化,成為中共外交策略的依據。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n一、書籍(按出版先後次序排列)\n1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莫斯科:外國書籍出版局 一九四九年。\n2. 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十一月。\n3. 史大林,史大林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六月。\n4. 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八月。\n5. 列寧,列寧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十一月。\n6. 列寧,列寧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十一月。\n7. 列寧,列寧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十一月。\n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年九月。\n9. 李其泰,外交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民國五十一年。\n10. 管大同,毛澤東著作介紹,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六二年。\n11.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九月。\n1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十月。\n13. 張道行等編,外交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刷公司,民國五十七年。\n1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一年二月\n15.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n16. 史諾,漫長的革命(中譯本),香港:南粵出版社,一九七三年六月,頁一八三~一八四。\n17. 政治經濟學小辭典,香港:朝陽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十月。\n18. 朱建民,外交與外交關係,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n1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n20. 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三號)匪黨「十一大」資料專緝,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九月。\n21. 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中心,民國六十七年四月。\n22. 葉翔之,中共對外關係論叢,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五月。\n23.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n24. 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十四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前,民國六十九年二月二十日。\n25.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一年十月。\n26.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n27. 雲光,社會主義政治學,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n28. 最近十年我國與共匪對外貿易發展形勢比較,台北:經濟部國濟貿易局編印,民國七十三年六月。\n29.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n30. 章台真,毛澤東死亡後的中共權力鬥爭,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n31.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一九八四年十二月。\n32. 吳安家,中共意識型態的變遷與持續,台北:自印,民國七十四年一月,頁八。\n33. 曾厚仁,八○年代中共的全球戰略及其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所論文,民國七十四年五月。\n34. 吳鵬翼,鄧小平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n35. 共匪外交,台北:國家安全局編印,民國七十五年。\n36. 孫同勛等編,中美關係報告:一九八三~一九八五,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頁二六。\n37. 第十四屆中、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中心,民國七十六年。\n38. 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頁二三五。\n39.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n40. 張翰書,西洋政治思想史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六月。\n41. 王懷寧主編, 2000年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n42. 尹慶耀,中共與蘇聯的關係-回顧與展望,台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印行,一九八八年四月。\n43. 趙倩主編「十三大」後的中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中心,民國七十八年。\n44. 劉經巖,戈巴契夫執政後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1985-1989),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七月。\n45. 裘兆琳等編,中美關係報告:一九八五~一九八七,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民國七十八年。\n46. 金鐘賢,一九八二年以來中共對外政策中意識型態之運作,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一月。\n47. 畢英賢,蘇聯改革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台北:光陸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八月,頁三二。\n48. 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一月。\n二、期刊論文\n1 .喬冠華,「在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上的發言」,紅旗,一九七一年,第十三期,頁四三。\n2. 紅旗,一九七五年第二期,頁二一~二六。\n3. 紅旗,一九七七年第九期,頁十九~二十。\n4. 王建勛,「中共國際統戰對西歐戰略利益的調整」,問題與研究,十九卷二期,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一日, 頁二。\n5. 姜濤,「一九七九年共匪對自由世界的外交活動」,匪情研究,二十三卷二期,民國六十九年二月,頁四六。\n6 .「鄧小平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爭鳴,第二十九期,一九八○年三月,頁十一。\n7. 姚夢軒,「論中共的變」,匪情月報,二十三卷一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頁三○。\n8. 張雅君,「七○年代中共非洲政策的回顧」,匪情月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頁四十三。\n9.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經濟部印),第二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頁一○三。\n10 .葉伯棠,「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下) ,東亞季刊,十二卷三期,民國七十年一月一日,頁四三。\n11.「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紅旗,第十三期,一九八一年七月,頁二四。\n12 .張雅君,「趙紫陽的坎昆之行與南北高峰會議」,匪情月報,第二十四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年十一月,頁十。\n13. 世界知識年鑑(一九八二) ,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八二年)頁五○五~五一五。\n14. 周祉元,「當前匪俄關係之分析」,匪情月報,第二十四卷九期,民國七十一年三月,頁十五。\n15. 李菊蘭,「日本與中共經技合作現況及未來發展」,問題與研究,二十一卷七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頁二七。\n16. 張雅君,「論當前中共與第三世界的關係」匪情月報,第二十四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頁十。\n17. 黔人,「檢視中共與美國間之關係」,共黨問題研究,八卷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頁五五。\n18. 劉義立 李樹橋,「第三世界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的重要意義」,紅旗,十三期,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頁四四~四七。\n19. 郝致誠,「中共十二大路線述評」,匪情月報,第二十五卷第四期,一九八二年十一月,頁二十五。\n20. 張雅君,「趙紫陽的非洲十一國之行」,匪情月報,第二十五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二年二月,頁十六。\n21. 畢英賢,「中共蘇聯關係正常化的步伐與前景」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七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十日,頁七九。\n22. 尹慶耀,「初論安德洛波夫政權」,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二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二年五月,頁六。\n23. 李凝,「美蘇鬥爭激化和國際緊張局勢」,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一九八四年一月,頁二十。\n24.丁潤如,「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匪情月報,二十六卷九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頁二五。\n25. 尹慶耀,「中共當前對外政策」,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文摘,第九期,民國七十三年五月,頁七~八。\n26. 魏艾,「近年來美國與中共的經貿關係」,問題與研究,二十四卷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頁四四~四五。\n27. 朱新民,「中共對外政策的轉變與持續-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四中共對外政策的剖析」, 東亞季刊,十六卷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一月一日,頁二二。\n28. 畢英賢,「中蘇關係正常化的過程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二十四卷第十期,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十日,頁九。\n29. 馭志,「一九八四年的中共外交」,匪情研究,二十八卷二期,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十五日,頁二四。\n30. 尹慶耀,「中共蘇聯關係在演變中」,問題與研究,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日,頁二八。\n31.馭志,「中共對拉丁美洲的外交攻勢」,匪情研究,第二十八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頁三一~三三。\n32. 洪茂雄,「中共與東歐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二十八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五年二月,頁六一。\n33. 馭志,「一九八五年的中共外交」,匪情研究,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頁二九。\n34. 馭志,「從趙紫陽報告看中共外交動向」,匪情研究,廿九卷五期,民國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頁四五。\n35. 鄧小平談「改革開放與和平發展問題」,(一九八六年五月至九月),瞭望,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三日,頁九。\n36. 馭志,「一九八六年的中共外交」,匪情研究,第三十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頁二一。\n37. 尹慶耀,「中共蘇聯關係走向」,問題與研究,第二十六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十日,頁二七。\n38. 洪茂雄,「論東歐國家與中共關係之演變」,問題與研究,第二十六卷第十期,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日,頁二二。\n39. 洪茂雄,「趙紫陽訪問東歐五國評析」,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頁三四。\n40.李英明,「論中共意識型態」,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十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頁三○。\n41. 張雅君,「『十三大』後的中共外交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七年二月,頁二九。\n42. 馭志,「一九八七年的中共外交」,匪情研究,第三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頁三四~二五。\n43. 趙倩,「日本首相竹下登訪問北平」,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一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七年九月,頁二一~二四。\n44.「走向正常化的歷程:中蘇關係大事記」(一九八二-一九八八),世界知識,一九八九年三月,頁十一。\n45. 林正義,「從美國與中共高階層互訪看雙方關係」,美國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頁二十~二一。\n46. 張雅君,「四十年中共外交政策實踐的評估」,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一卷十一期,民國七十八年五月,頁七十。\n47. 趙倩「李鵬訪問日本」,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一卷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頁三三。\n48. 趙倩,「從伊東正義訪平看中共與日本關係走向」,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二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頁一二。\n49. 陳英,「一九八九年的中共外交」,匪情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九年二月,頁三二~三三。\n50. 蔡瑋,「『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美國與中共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九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十日,頁七五~七六。\n51.張雅君,「六四事件與中共對美國的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九年九月,頁二八。\n52.丁永康,「日本恢復對中共貸款的影響:資本能力概念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頁五八~五九。\n53. 錢其琛,「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外交」,求是,一九九○年第二十四期,頁八。\n54. 馭志,「一九九○年的中共外交」,中共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二月,頁二八~二九。\n55. 周紀榮,「世界格局變化的趨勢」,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三日,頁十一~十二。\n56. 萬光,「世界需要怎樣的國際新秩序」,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六日,頁二三。\n57. 暢征,「第三世界仍是客觀存在」,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日,頁二七。\n58. 林白鳥,「中共新訂對美政策」,爭鳴,一七○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頁十九。\n59. 馭志,「一九九一年的中共外交」,中共研究,第二十六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一年二月,頁三四。\n60. 張雅君,「江澤民訪日之行評析」,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民國八十一年四月,頁三。\n三、報紙專論\n1. 「打倒新沙皇打倒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人民日報》社論,一九六九年三月六日。\n2. 華國鋒在中共「十一大」的政治報告,《人民日報》,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二日。\n\n貳、英文部份\n一、Books:\n1. Armstrong,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United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rnifornia Press, 1977.\n2. Barnett, A. Dork. 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n3. Baradet, Leon P. Political Ideology: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New York: Englewood Cliffs, 1979.\n4. Christenson, Reo M. "Ideodeol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 New York: Dodd, Mead Company, 1975.\n5. Dreyer, June Teufel ed. 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Professors World Peace Academy, 1989.\n6. Ellison, Hebert J. ed. Japan and the Pacific Quandrille,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1987. \n7. Fingar, Thomas ed. China`s quest for independence: Policy Evolution in the 1970`s,\n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Inc. ,1980.\n8. Hao, Yufan & Huan, Guocang ed. The Chinese View of the World, New York: Panthon Books, 1989.\n9. Harris, Lillian Crag & Worden, Robert L. ed.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 --- Champion or Challenger? , Dover: Auburn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 1986.\n10.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J : Printice-Hall\nInc., 1977.\n11. Johnson, Chalmer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3.\n12. Kim, Samuel S. ed. China and the World,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Inc., 1989.\n13.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 Alfred A. Knope, 1967.\n14. Ness, Peter Van.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n15. Padelford, Norma J. & Lincoln, George A. 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aclimman, 1967.\n16.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Oellgeschlager, Gann & Han, 1981.\n17. Sargent, Lyman Tower.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erative Analysis, 4th ed. 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1978.\n18. Sutter, Robert G. The China quandary: Domestic Determinant of U.S. China Policy, 1972-1982,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1983.\n19. Scalapino, Robert A. edit. Asia and the Major Powers: Domes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8.\n20. Thompson,Ideology, John B.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台北:盧山出版社, 1985. \n二、Periodicals and papers\n1. Cipu, Zhou. "Chin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Growing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ijing Review (March 16, 1982), pp. 23-24.\n2. Copper, John Franklin. "China Foreign Aid in 1979-1980",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No.5 (May 1981), p.37.\n3. Dittmer, Lowell.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 33, no. 4.(July 1981), pp.490-499.\n4. Gelman, Harry. "Gorbachev`s Politics in East Asia after two years",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Spring, 1988), pp. 49-50.\n5. Nations, Richard. “The lure of a summit", Far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rch 20,1986), p.49.\n6. Talbott, Strobe. "No More Tough Guy?", Time (May 23, 1988), p. 15.\n7. "Foreign students in U.S. Institutions, 1984 -1985",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 9, 1985, p. 34.\n8. China Daily, February 22, 1982.\n9.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anuary 5, 1980.\n1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eptember 27, 1983.\n11.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ne 11, 1984.\n12. 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July 11, 1990.\n13. The Japan Time, August 12, 198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51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