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201
題名: 政治參與與村里民大會-台北市縣之個案研究
作者: 白中琫
貢獻者: 薄慶玖
白中琫
日期: 1989
上傳時間: 3-May-201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r\n中文部分\r\n原始資料\r\n1 官方出版品\r\n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r\n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法制委員會編印,臺灣省單行法規彙編第一輯,民國三十五年。\r\n臺灣省政府公報\r\n臺灣省政魯秘書處法制室編印,臺灣省單行法規彙編,民國四十二年。\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紀要,民國四十年。\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民政法規,民國四十六年\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地方自治法規,民國四十九年,五十八年。\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選政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民國四十九年。\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村里民大會,民國五十年元月。\r\n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民國六十九年。\r\n臺灣省新聞處編印,三民主要模範省建設叢書──地方自治,民國六十年。\r\n臺灣省政府新聞處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編印,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民國五十四年。\r\n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通誌三政事誌,民國五十八年。\r\n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省資料輯要,民國五十五年,五十六年。\r\n台北市政府公報\r\n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台北市單行法規彙,民國五十八年至七十五年。\r\n台北市政府政局,台北市各級七十一年度里民大會建議案,共五冊,民國七十一年。\r\n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工作報告。\r\n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台北市政紀要。\r\n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台北市市政建設座談會會議實錄,民國七十四年,七十五年。\r\n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市誌稿卷三政治志,民國五十年。\r\n中國國民黨社工會編印,推行村里民大會暨村里動員會有關指示暨有關法令彙編,民國六十二年。\r\n台北縣政府督導七十六年度里民大會工作實施報告表。\r\n台北縣各鄉鎮市推行七十六年度村里民大會競賽考核要點。\r\n2問卷\r\n次要資料\r\n1論著\r\n朱志宏,陳德禹:健全基層組織,發揮功能以加強國民服務,國科會,民國六十八年。\r\n許桂霄:如何開好村里民大會,民國六十五年。\r\n林東昌:村里民大會與村里民餐與政治建設之改進研究,行政院內政部,民國七十年。\r\n洪玉昆:英法日三國基層地方政府之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r\n胡佛、朱志宏、陳德禹:政治參與之研究-內湖地區的個案分析,民國七十年。\r\n陳德禹:政治參與行為的模式,國科會,民國七十三年。\r\n林玉華:政治形成與民意的動向,國科會,民國七十五年。\r\n許濱松:台北市村里民大會功能之探討,台北市研考會,民國七十三年。\r\n雷飛龍、薄慶玖、陳小紅:社區發展與地方自治兩者可否合併,臺灣省民政廳,民國七十五年。\r\n薄慶玖:台北市發展史-地方自治篇,台北市縣委員會,民國七十二年。\r\n薄慶玖:光復後台灣省憲政地方自治之演進,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民國七十三年。\r\n薄慶玖:中華民國建國史-臺灣地區之地方自治,國科會,民國七十三年。\r\n薄慶玖:中華民國的地方自治,國科會,民國七十五年。\r\n雷飛龍、薄慶玖、陳小紅:社會工作員與村里幹事協調配合專題研究報告,內政部印,民國七十五年。\r\n臺灣省各縣市村里幹事人力狀況調查統計表:民國七十四年五月,臺灣省民政廳製。\r\n文崇一:鄰里關係與社團活動,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市政專題寶告地一0四期。\r\n徐震:社區與社區發展,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九年。\r\n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巨流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r\n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會學,巨流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r\n薄慶玖:地方政府與自治,上、下冊,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r\n羅志淵: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r\n蔡啟清:加強村里行政業務-各種社會組織如何有效配合聯繫,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察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二月。\r\n文崇一、楊國樞、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七年。\r\n龍冠海:社會研究法,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九月。\r\n申慶璧:國父地方自治思想,中國地方自治學會,民國五十七年。\r\n羅孟浩:地方自治原理,中央文物供應供應社,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再版。\r\n董翔飛:地方自治與政府,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r\n郁文海:臺灣省地方選舉的研究,環宇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r\n郎裕憲:台灣地方選舉,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中心印行。\r\n蔡信重等:健全村里組織加強村里幹事服務之調查研究,臺灣省民政印,民國七十二年。\r\n林錦池、魏長庚:強化村里組織之研究,臺灣省民政廳印,民國七十三年。\r\n徐震:臺灣省十年來社區發展成效之評鑑及未來發展之研究,台灣省研考會印,民國七十二年五月。\r\n朱鑒鞏主譯、呂文通、邱坤玄合譯:Garele Pateman原著:參與合民主理論,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r\n管歐:地方自治蓋要,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r\n2 論文\r\n吳聰成:臺灣省鄉鎮縣轄市公所組織及其職權之研究,政大公行所,民國六十三年。\r\n洪清雄:臺灣地區村里民大會之研究,政大公行所,民國六十三年。\r\n鄭國源:臺灣省地方自治法規歷次修改之研究,政大公行所,民國六十四年。\r\n郭榮吉:臺灣省地方自治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文化三研所,民國六十五年。\r\n李惠明:臺北市里長腳色之研究,政大政研所,民國六十六年。\r\n郭立民:台北市里民大會之研究,政大政研所,民國六十六年。\r\n何燕萍: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政大公行所,民國七十六年。\r\n黃正雄:里民角色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r\n黃育志:在社區發展中社區與村里功能之比較分析,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r\n陳滄澤:台北市基層行政組織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四年。\r\n3 期刊\r\n王麗容:社工員與里幹事工作角色重覆與否的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二十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r\n林景明:地方自治與社區發展之研究,中國工商學報第五期。\r\n林瑞穗:台灣都市社區的社區意識與鄰里關係,中國論壇第十二卷第六期。\r\n林海濡:村里民大會,應求改進,不宜廢止,地方自治,民國七十四年一月。\r\n林嘉誠:政治參與行為的社會因素分析,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九期,民國七十四年。\r\n袁頌西:我國家庭政治化與少年政治功效意識之研究(上、下),思與言第十一卷第五期、第六期,民國六十三年。\r\n徐震:社區與村里在社區發展工作中不同的意義與功能,社區發展季刊第二十四期。\r\n郭大雄:社區意識與鄰里關係,中國論壇第十二卷第六期。\r\n蕭蔚:鄰里計畫的社會學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十二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r\n薄慶玖:台灣省村里制度之研究(上、下),思與言第九卷第四期、第五期。都市問題討論會紀錄,思與言第十一卷第三期,民國六十二年。\r\n蔡啟清:從民意調查看近一世代我國自由地區公民的參與,民意月刊第一一0期,民國七十五年。\r\n文崇一:岩村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民國六十五年。\r\n阮毅成: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之回憶,東方雜誌,復刊二卷十期,民國五十八年四月。\r\n阮毅成:台灣地方自治工作參與記,中山學術文化集刊,二十六集:頁五─四,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r\n阮毅成:臺灣省實施縣市地方自治的重要文獻,台灣文獻專刊,十四卷二期,民國五十二年七月。\r\n連震東:台灣省地方自治之回顧與展望,中國憲政學會年刊,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r\n陳德禹:台灣省地方自治體制的問題,中國論壇,九卷二期。\r\n朱雲漢:台灣地區的政治參與,人與社會,六卷五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r\n陳義彥:我國投票行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二十三卷六期,民國七十五年三月。\r\n郎裕憲:台灣省民治基礎與地方選舉,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五期,民國五十一年五月。\r\n郎裕憲:談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地方自治法,東方雜誌,十六卷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十月。\r\n郎裕憲:綜論台灣地方自治的成果與問題,中國論壇,九卷一期,民國六十八年十月。\r\n華力進:自功能觀點檢討台灣地區鄉鎮縣轄市政府體制,中國行鎮三十八期,政大公企中心暨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二月。\r\n葉鍵得:從健全基層組織談村里幹事行政革新,中國地方自治第三十一卷十一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r\n董翔飛:近三十年來的台灣地方政府,反攻第四0三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r\n伊慶春:都市居民的鄰里滿意程度-以台中市居民為例,思與言,第二十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四年九月。\r\n邱眷鳳:台灣地區鄰里關係之測定,社會建設第二十四,民國六十四年九月。\r\n林瑞穗:都市社區鄰里關係,社區團結與社區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五號,民國六十七年七月。\r\n范珍輝:健全社區組織,擴大發展功能,社區發展季刊第二十六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r\n4 報紙\r\n英文部分\r\nGoel, M. L., and Mibrath, Lester W.,\r\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r\nHuntington, Samuel p., and Nelson, Joan M., \r\n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II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r\nMeClosky, IIerbert,\r\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ncy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vol. Xl,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8.\r\nMilgam Stanley,\r\n“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Cities”, Science 167, March 1970.\r\nNie. Norman ll., and Verba. Sideney,\r\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5.\r\nStone, William F.,\r\nThe Psychology of Politi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4.\r\nVerba, Sideney Nie, Norman and Kim. Jae-on,\r\nMode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 Cross National Comparison, Beverly ll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1971.\r\nWeiner, Myron,\r\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is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leonard Binder, and James S. Coleman (eds.).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en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48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