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580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鄭興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楊明坤zh_TW
dc.creator楊明坤zh_TW
dc.date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5-04T06:31:37Z-
dc.date.available2016-05-04T06:31:37Z-
dc.date.issued2016-05-04T06:31:37Z-
dc.identifierB2002005834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580-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論文提要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r\n論文提要………1\r\n緒論………1\r\n一、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與研究進展………1\r\n二、研究動機與目的………3\r\n三、研究方法與架構………5\r\n第一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權利之主張………11\r\n第一節 人民無政治參與權利之事實………12\r\n一、清代以前之政治事實………12\r\n二、清代之政治事實………13\r\n三、民國初年之政治事實………14\r\n第二節 民權主義主張共和反對專制………15\r\n一、共和與專制的意義………15\r\n二、民權主義主張共和………16\r\n三、民權主義反對專制………18\r\n第三節 民權主義承認民權提倡民治………19\r\n一、中國適宜用民權非用民權不可………19\r\n二、民權的意義與內容………20\r\n三、民治的意義與實行的方略………21\r\n第二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最高理想………26\r\n第一節 全民政治的意義………26\r\n一、從本質方面言………27\r\n二、從實踐方面言………29\r\n三、從最高理想方面言………30\r\n第二節 提出全民政治的理由………32\r\n一、順應民權的新潮流………32\r\n二、防止代議制度的流弊………33\r\n三、為了充分表現「主權在民」之實………34\r\n第三節 全民政治的方法………35\r\n一、選舉權………35\r\n二、罷免權………39\r\n三、創制權………40\r\n四、複決權………42\r\n第三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49\r\n第一節 古典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0\r\n一、初民社會之政治參與………50\r\n二、希臘羅馬時期之政治參與………51\r\n三、洛克、盧梭、彌勒之政治參與理論………52\r\n第二節 現代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4\r\n一、熊彼得、拉斯威爾、沙杜里之政治參與理論………55\r\n二、道爾、貝爾森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7\r\n三、阿蒙、佛巴、密爾伯拉斯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8\r\n第三節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1\r\n一、中山先生對歐美民主困境之認知………61\r\n二、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2\r\n第四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方式與步驟………71\r\n第一節 政治參與之方式………71\r\n一、直接參與………71\r\n二、間接參與………72\r\n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步驟………73\r\n一、政治參與的階段論………73\r\n二、政治參與的地方自治論………79\r\n第五章 四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r\n第一節 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r\n一、民國元年至民國十七年之選舉………85\r\n二、民國十八年至民國三十五年之選舉………90\r\n三、民國三十六年至民國七十五年之選舉………94\r\n第二節 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06\r\n一、我國罷免法規之演進………107\r\n二、我國罷免權行使之經驗………109\r\n第三節 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1\r\n一、憲法對創制複決兩權行使之規定………111\r\n二、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2\r\n第四節 四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r\n一、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r\n二、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7\r\n三、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8\r\n結論………121\r\n表目錄………7\r\n表一:各省省議會名額表………7\r\n表二:歷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概況表………95\r\n表三:民國五十八年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概況表………96\r\n表四: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概況表………96\r\n表五: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表………97\r\n表六:增額監察委員選舉概況表………97\r\n表七:歷屆台灣省議員選舉概況表………98\r\n表八:改制後歷屆台北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r\n表九:改制後歷屆高雄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r\n表十:歷屆台灣省縣市議員選舉概況表………100\r\n表十一:歷屆台灣省鄉鎮民代表選舉概況表………101\r\n表十二:歷屆台灣省縣市長選舉概況表………102\r\n表十三:歷屆台灣省鄉鎮縣轄市區長選舉概況表………103\r\n圖目錄………109\r\n圖一:我國罷免法規演進過程圖………109\r\n圖二:我國罷免程序圖………110\r\n參考書刊目錄………126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34en_US
dc.title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研究 : 理論與實踐層面之探討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書刊目錄\r\n一、中文部分\r\n(一)專書(序列以引用先後為原則)\r\n1金耀基:「中國民主的困局與發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七四年十月初版。\r\n2:陳儀深: 「中山先生的民主理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四年三月二版。\r\n3:呂亞力: 「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七四年九月三版。\r\n4:易君博: 「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七三年九月四版。\r\n5Alan C. Isaak著,朱堅章主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出版公司,民六七年十一月初版。\r\n6:張金鑑:「行政學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九年八月三版。\r\n7:李劍農:「政治學概論」,台北:學人雜誌社,民六0年一月初版。\r\n8:孫邦正:「教育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七年五月九版。\r\n9.覃怡輝:「三民主義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七年六月。\r\n10:羅志淵:「政治學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六年十二月初版。\r\n11.Percisval R. Cole著,于熙儉譯:「西洋教育思想發達史」,台北: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r\n12: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七五年五月二版。\r\n13: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七二年十一月四版。\r\n14:楊亮功等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六○年九月再版。\r\n15.Robert A. Dahl著,朱堅章主譯:「民主理論獨議」,台北:幼獅出版公司,民七五年三月再版。\r\n16:漢彌爾頓等著,謝叔斐譯:「聯邦論」,香港:今日世界社,民七四年六月再版。\r\n17:蕭公權:「憲政與民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七一年十二月初版。\r\n18:Alexisde Toqueville著,秦修明譯:「美國的民主」(上下卷)香港:今日世界社,民七四年六月再版。\r\n19:王昇:「國父思想」,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四年十月十版。\r\n20:徐實圃、姚學書:合著:「四權行使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國內政社,民四三年九月初版。\r\n21鄭氏澤:「民權主義與中國民主政治之研究」,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二年六月。\r\n22: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二年三月十五版。\r\n23: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出版公司,民六八年十月初版。\r\n24:國大秘書處編:「近代政治思潮」,台北:民五五年三月出版。\r\n25:Dorothy Pickles著,朱堅章主譯:「民主政治」,台北:幼獅出版公司,民七二年九月再版。\r\n26:胡國堅:「民主與效能的並存」,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一年六月。\r\n27:Carole Pateman著,朱堅章主譯:「參與和民主理論」,台北:幼獅出版公司,民六七年五月初版。\r\n28:J. Roland Pennock著,郭秋永等譯:「民主政治理論」,台北:正中書局,民七0年八月台初版。\r\n29:J. S. Mill著,郭志嵩譯,「論自由及論代議政治」,台北:協志出版公司,民五十年四月初版。\r\n30:張明貴:「約翰彌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五年十二月初版。\r\n31:Donald Atwell Zoll著,陳鴻瑜譯:「當代政治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四年三月二版。\r\n32:台大政研所編:「民權主義與政治建設」,台北:國立編譯館民七十年元月初版。\r\n33:國大秘書處編:「選舉之理論與實踐」,台北:編者,民五四年十一月出版。\r\n34:郎裕憲、陳文俊編著:「中華民國選舉史」,台北:中央選委會印行,民七六年六月出版。\r\n35:董翔飛編:「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上下篇),台北:中央選委會印行,民七三年六月出版。\r\n36:顧敦鍒:「中國議會史」,台中:東海大學出版,民五一年五月台初版。\r\n37: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J(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七四年十二月初版。\r\n38:郎裕憲:「台灣地方選舉」,台北:政大公企中心印,民五八年出版。\r\n39:「中華民國憲政名鑑」(第二輯),台北:編輯委員會,民五九年七月增訂版。\r\n40:袁頌西等編:「中華民國選舉罷免制度」,台北:中央選委會印行,民七四年六月出版。\r\n41涂懷瑩:「創制複決制度實施之研究」,台北:著者,民五七年四月初版。\r\n42: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一四冊),台北:三民書局,民七一年二月修訂初版。\r\n43:馬起華:「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二年九月初版。\r\n44:高應篤:「三民主義地方自治的體認」,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民六九年三月初版。\r\n45:「革命文獻」(第七十六輯),台北:黨史委員會,民六七年九月出版。\r\n46:Giovanni Sartori著,淦克超譯:「民主原理」,台北:幼獅出版公司,民六十年十一月初版。\r\n47:江繼五:「地方自治與公職選舉」,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七三年三月出版。\r\n48:韓廷頓著,江炳倫等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四年十二月三版。\r\n49:「國父全集」(一一六冊),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出版,民七十年八月。\r\n\r\n(二)期刊、報紙\r\n1:呂亞力:「民權主義與政治現代化」,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三冊,民七三年七月。\r\n2:郭仁孚「民權主義的民主程度」,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三冊,民七三年七月。\r\n3:李克平:「國父的『政治參與』觀」,革命思想月刊,六二卷三期,民七六年三月。\r\n4:陳義彥:「我國投票行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二三卷六期,民七五年三月。\r\n5:葛永光:「從社會科學方法論談三民主義的研究」,近代中國雙月刊,五二期,民七五年五月。\r\n6:林桂圃:「國父的全民政治論」,中山學術文化集刊,三一集,民七三年三月。\r\n7:林桂圃:「國父權能區分說」,中山學街文化集刊,十九集,民六六年三月。\r\n8:彭懷恩:「權能區分理論與當代民主理論之比較」,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三冊,民七三年七月。\r\n9:吳萬得:「國民大會行使創制複決兩權問題之研究」,革命思想月刊,六一卷三期,民七五年九月。\r\n10:聯合報,七十六年三月四日,二版。\r\n11中國時報,七十六年十二月六日,五版。\r\n12:中央日報,七十七年二月十一日,一版。\r\n\r\n二、外文部分\r\n(一)Books\r\n1:Angus Campbell,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 Miller, The Voter Decides, Evanston III: Row, Peterson, 1954.\r\n2 : Angus Campbell, Philip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and Denald 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 N. Y: Wiley, 1960.\r\n3 : Anthony Down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 Y: Harperd Row, 1957.\r\n4 Benjamin R.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4.\r\n5 Daniel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N . Y :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58.\r\n6 : Fred I. Greenston, and Nelson W .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1975.\r\n7 : Gabriel A. Almand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台北:虹橋,民60年翻印版。\r\n9 : Horold Lasswell and Daniel Lerne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ites, Stanford, 1952.\r\n10 : Henry S. Kariel ed, Frontiers of Democratic Theory, N. Y : Romdon House, 1970.\r\n11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N . Y: Macrmillan Company, 19-68.\r\n12: Jaseph Schump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 Y : Harper and Row, 1950.\r\n13 : Karl W . 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N. Y: Wiley, 195-3.\r\n14 : Leonard Binder, and James S . Coleman eds., Crisis and Sequences m Political Devel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r\n15 : Lester W. Mibrath, and M. L. Goe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1976.\r\n16 : Lucian W. Pye,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196-6.\r\n17 : Nelson Polsby, Community Power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Haven , 1963 .\r\n18 :Paul?F. Lazarsfield, Bernard, and Gudet, The People`s Choice: How the Voto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ngn, N . Y :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44.\r\n19 : Samuel P . Huntington, and Joan M. Nelson,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r\n20 :William E. Connoly, ed., The bias of pluralism, N . Y: Atherton, 1969.\r\n21 :William F. Stone,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s, N. Y: Free Press, 1974.\r\n\r\n(二)Periodical\r\n1 : Heinz Eu1au, \"skill Revolution and Consultative Commonweath\"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7 ( March, 1973 ) .\r\n2 : Lane Davis, \"The Cost of Realism: Contemporary Restatement of Democracy,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17 ( 1964 ) .zh_TW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